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科丽塔·斯科特·金

增加 4,12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birth_name = Coretta Scott
|birth_date = {{birth date|1927|4|27|mf=y}}
|birth_place = {{USA}} 美国[[阿拉巴马州]][[马里昂 (阿拉巴马州)|马里昂]]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2006|01|30|1927|4|27|mf=y}}
|death_place = {{MEX}}墨西哥[[罗萨里多]]
|death_cause = [[卵巢癌]]
|occupation =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民权利]],[[妇女权利]],[[各地LGBT权利|LGBT权利]],[[人权]],[[平等原则|平等权利]][[行动主义|活动家]],作家
|children = {{le|约兰达·金|Yolanda King|约兰达·丹妮丝·金}}(1955年–2007年)<br />{{le|马丁·路德·金三世|Martin Luther King III}}(1957年出生)<br />{{le|德克斯特·斯科特·金|Dexter Scott King}}(1961年出生)<br />{{le|伯尼丝·金|Bernice King|伯尼丝·艾伯丁·金}}(1963年出生)
|parents= Obadiah Scott <br />Bernice McMurray Scott
|nationality = {{US}}美国
|ethnicity = 非裔美国人
|religion = 基督教
2006年2月7日,有一万七千人参加了长达6个小时的科丽塔的葬礼。葬礼在科丽塔的女儿做[[长老]]的一家[[佐治亚州]]的教堂里举行。当时美国所有的卸任和在职总统及其夫人们,除了生病的[[杰拉尔德·福特]]及家人和另有活动安排的[[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老布什]]的夫人[[芭芭拉·布什]]之外,都参加了科丽塔的葬礼<ref>{{cite web|url=http://www.newsweek.com/id/167582?tid=relatedcl |title=Barack Obama: How He Did It |publisher=Newsweek.com |accessdate=2015-05-13}}</ref>。葬礼上一些致词提到科丽塔反对伊拉克战争的立场,得到全场起立鼓掌,事后受到争议。
 
==相关报道==
===美国总统出席葬礼===
美国总统布什在亚特兰大参加马丁·路德·金遗孀葬礼时遭到反战黑人牧师和前总统卡特的当面质疑和批评。他们指责布什政府伊战政策错误,并且违反宪法对国内民众实施监听。现场气氛令布什倍感尴尬,而台下听众却纷纷叫好,不时传来阵阵掌声。 当天,大约有1万人参加了科丽塔·斯科特·金的葬礼。布什、前总统卡特、老布什和克林顿一同出席了葬礼并发表了讲话。
 
随后,一位名叫约瑟夫·洛里的基督徒领导者联合会创始人针对布什政府伊战政策及其追加军费不管穷人死活对其提出了批判,他在讲话中说:“科丽塔·斯科特·金传递了马丁反贫穷、反种族主义和反战的信息。我们的智能炸弹却投到遥远的地方招致了恐怖活动,她为此而感到悲痛。现在我们知道了,在那些地方根本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来到现场的多数是黑人,他们听到这里纷纷起身为科丽塔-斯科特-金和约瑟夫-洛里鼓掌长达两分钟之久。
 
从现场的闭路电视画面上看,当时在场的布什笑得很不自然。洛里继续说:“但是科丽塔知道,我们也知道。在这里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了打仗,可以成几十亿的追加经费,但是穷困的人多一点儿也得不到。”他说此番话的时候,不断冲着布什和在场的历任美国总统点头。人群中不断响起热烈的掌声。
 
前总统卡特的演讲耐人寻味,媒体认为卡特讲话有多处影射了布什政府的政策与做法。他在谈到金夫妇所倡导的非暴力民权运动时说:“他们克服了生命中最大的挑战之一,用和平的方式发动一场争取自由和正义的激烈斗争。”
 
卡特同时提到马丁·路德·金曾经成为联邦调查局窃听的对象。他说:“对于他们个人来说是困难的,作为丈夫和妻子的公民自由权利被侵犯。他们成为政府秘密窃听和监视的对象。”卡特表示,如果人们认为人权斗争已经结束,那么应该回忆一下在路易斯安那、阿拉巴马和密西西比州那些在卡特里那飓风中被疏散的人们脸上的表情。并非所有的美国人都享有平等的机会。
===布什父子讲话===
布什在讲话中称赞金夫人不但继承了丈夫生前的遗志,而且在争取民权运动中创立了自己的业绩。他还将这位“民权运动第一夫人”称为“这个时代最受崇拜的美国人之一”。
 
老布什在讲话中赞扬因为金夫人的存在而使得世界变得更加和睦。
 
克林顿一向受非裔美国人欢迎,所以他在讲话也多次激起现场热烈的掌声。克林顿说,“如果金夫人在她丈夫被暗杀之后决定离开公共生活,人们都会谅解她。但是,还不到一个星期,金夫人就走在了马丁·路德·金计划率领的孟菲斯游行队伍的前列。”克林顿同时提醒人们不要仅把科丽塔·斯科特·金当作代表她丈夫的一个象征,更别忘记她是一位女性,她“也有自己的生活、要呼吸,会生气,也曾被伤害,拥有梦想,也曾失望,她是一个真正的女性”。
 
31日晚上在墨西哥去世,她在那里接受康复治疗。她最后在公众场合露面是1月14日在美国亚特兰大的一次晚宴上。她的家人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感谢来自全美国的人们的祈祷和哀悼。”
 
斯科特于1927年4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马里恩市。她与马丁·路德·金于1953年结婚。在民权运动时代,她是丈夫最坚定的支持者。科丽塔沉默而坚强的形象感染了很多美国人。路德·金1968年4月4日遇刺身亡后,科丽塔成为马丁的“圆梦人”。科丽塔1969年筹资建立“金中心”,并把中心发展成涉及饥饿、事业、选举权、种族歧视等多种社会问题的民权机构。科丽塔花费将近10年时间敦促美国政府把每年1月第三个星期一(金的生日)定为全国纪念日,美国民众1986年第一次庆祝这一节日。她继承丈夫遗志,继续为黑人争取平等权利而斗争,同时独自抚养他们的4个儿女。
==参考资料==
== 外部链接 ==
{{Library resources box|by=yes|lcheading= King, Coretta Scott, 1927–2006}}
{{Commons category|Coretta Scott King}}
* [http://www.thekingcenter.org/about-mrs-king 科丽塔·斯科特·金介绍]
* [http://www.visionaryproject.com/kingcorettascott 科丽塔·斯科特·金的口述历史录像节选]
* [[Find A Grave]]上的[http://www.findagrave.com/cgi-bin/fg.cgi?page=gr&GRid=13189804 科丽塔·斯科特·金]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King, Coretta Scott}}
[[Category:美国社会运动者]]
[[Category:美国女性主义者]]
4,8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