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五四運動

增加 4,52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mageFile:May_Fourth五四運動.jpg|thumb|250px480px|五四运动 国立 北京 大学的游 各校學生經過秘密籌劃,於5月4日舉 队伍示威運動<br> [http://www.zgdsw.org.cn/BIG5/n1/2017/0515/c244523-29276194.html 原圖鏈接] ]]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起始于[[中国]][[北京]]的一场爱国运动和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开始以学生为主力,举行大规模的罢课、游行、演讲、示威活动,后期受到社会下层工人和爱国认识支持和响应,出现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工人罢工。
*[[张国焘]](1897—1979),北京学生联合会讲演部部长。江西萍乡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
五四運動中,自發產生了兩位影響最大的學生領袖:傅斯年和羅家倫。這兩人當時都是國立北京大學的在讀學生,經歷了這一場運動後,兩人的名字,幾乎舉國皆知,享有巨大的聲望。要是投身政界,可以說,這兩人都有着很高的起點,然而,他們二人卻最終都選擇了學術為主的道路,並辛苦耕耘一生,為現代學術在中國的開枝散葉做出了巨大貢獻。<ref name="kk">{{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history/4mrrkxv.html | title= 五四運動影響最大的兩位學生領袖:傅斯年與羅家倫 | language=zh | date=2017-05-07 |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1-23}}</ref> ==五四精神概念的提出==
五四运动,其主力是学生和青年,他们的爱国精神、开拓精神、不断拼搏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精神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
 
[[顧兆熊]],北京大學教授、教務長,在1919年5月4日天安門集會游行后的第五天,5月9日《晨報》的“評壇”欄上發表《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學生之示威運動與國民之精神的潮流》評論,是目前見到的最早有關“五四”的文獻資料:
 
顧兆熊稱5月4日的行動為“北京學生之示威運動與國民之精神的潮流”,是鏟除“舊秩序”與惡社會,建設新秩序、新社會的“示威運動”﹔是反對“舊道德”(“被動的道德”“舊時之偽道德”),提倡“新道德”(“主動的道德”)的“示威運動”﹔是“良善分子與惡劣分子”的“可貴”的“決斗”。他從這場運動展望國家的未來,對前途充滿憧憬:“吾觀此次學生之示威運動,似青年之精神的潮流,已有一種趨勢。倘再輸以詳確之學說,教以真道德之實質與決斗之作用,則將來之社會,必可轉病弱為強健也。”
 
顧兆熊把5月4日的集會游行界定為“五月四日北京學生之示威運動”,而所謂“運動”至少有以下二種涵義:一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二是為目標進行的努力和抗爭。中國國民可算是由害怕帝國主義、怨恨帝國主義到反抗帝國主義了,這是我國民族反抗帝國主義的第一聲。顧兆熊把集會示威游行上升到“運動”的層面,這個“定性”充分表現了一位北大教授的敏銳和卓識。
 
北大學生領袖的[[羅家倫]]對顧兆熊所說的“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學生之示威運動”,作出了更准確、更鮮明的歷史定位。他在5月26日《每周評論》第23號上發表的《[[五四運動的精神]]》一文中率先提出了'''五四運動'''這個詞,比“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學生之示威運動”的提法更簡潔、更清晰、更嘹亮。尤其是他提升出來的“精神”兩字,其意義極其深遠。
 
羅家倫鄭重提出:“五四運動”不僅僅是“感情”的,也是“理知”的﹔不僅僅是“青年運動”“政治的運動”“國家的運動”“國民運動”“民族運動”“打破惡社會制度的運動”,也是一場波瀾壯闊的“思想文化運動”。“五四運動”折射出來的最可寶貴的是一種“精神”!
 
羅家倫將“五四運動”的精神歸為“三種”:
*第一“是學生犧牲的精神”﹔
*第二“是社會裁制的精神”﹔
*第三“是民族自決的精神”,並三呼萬歲:“學生犧牲的精神萬歲!”“社會裁制的精神萬歲!”“民族自決的精神萬歲!”
 
[[張東蓀]]是現代哲學家、政治活動家、政論家、上海《時事新報》的主編。5月27日,張東蓀在上海《時事新報》“時評”欄發表《“五四”精神之縱的持久性與橫的擴張性》,提出了“五四精神”這個詞。雖說該文比羅家倫的《“五四運動”的精神》晚一天發表,但“五四精神”的這一提法,比羅家倫“‘五四運動’的精神”更鮮明、更凝練、更科學。
 
張東蓀將“五四運動”精神概括為“雪恥除奸的精神”。所謂“雪恥”指的是“反抗帝國主義者的侵略”﹔所謂“除奸”,指的是“改造腐敗不中用的政府”。<ref name="五四精神">{{cite web |url=http://www.zgdsw.org.cn/BIG5/n1/2017/0515/c244523-29276194.html | title= “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 | language=zh | date=2017-05-15 | publisher=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 author=商金林 來源:人民政協報 | accessdate=2019-01-23}}</ref>
 
== 參考來源 ==
{{reflist}}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