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丹薩替寺

移除 68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div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0px 10px">{| class="wikitable20px; text-align:left"! <p style="background: #600000FFB5B5; color: #F9F900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丹 替寺''' </p>
|-
|<center><img src="http://wwwimg.sangri.govxzitv.cn/zjsrold/srlyimg/jdjs2016/2019010225/W02019011643934937832420160225024724151.JPGjpg" width="280" > </center> <small>[http://www.sangrixzitv.gov.cncom/zjsrchinese/srlyatTibetapp/jdjstravel/2019012015-12-16/t20190116_1078345009.html 圖片來 自sangri] <br>'''位置'''    [[中國]][[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自xzitv]][[桑日縣]]<br> '''宗教'''    藏傳佛教<br/small'''時代'''    南宋<br> '''建立者'''   多吉傑布<br>|}
'''建立日期'''  1159年</small>|}</div>'''丹萨替寺'''(藏語:གདན་ས་ཐེལ,威利:gdan sa thel)亦称“丹萨梯寺”,丹萨梯寺,位在[[中國]][[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区]]之[[桑日县]](县城距泽当镇30公里)境内,位于县驻地以南、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帕木竹渡口。是[[帕竹噶举派]]的第一座寺院,也是[[帕竹噶举派]]的早期主寺。<ref name=xzxww>[http://www.chinatibetnews.com/zongjiao/2002-08/13/content_1053.htm 丹萨替寺,中国西藏新闻网,2002年08月13日] {{web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30425111832/http://www.chinatibetnews.com/zongjiao/2002-08/13/content_1053.htm |date=2013年04月25日 }}</ref>
==历史==
丹萨替寺位于[[桑日县]]江乡日岗村北的山腰上。<ref name=snw>{{Cite web |url=http://www.xzsnw.com/intro/snww/31219.html# |title=丹萨梯寺遗址,山南网,2010-10-19 |access-date=2013-03-1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5003723/http://www.xzsnw.com/intro/snww/31219.html# |archive-date=2016-03-05 |dead-url=yes }}</ref>丹萨替寺是[[帕竹噶举派]]最早的寺庙。[[南宋]][[绍兴 (年号)|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噶举派]]僧人[[多吉杰布]]创建该寺。<ref name=xzxww/> 一说,1159年(藏历第三绕迥土虎年),丹萨替寺由[[达布噶举派]]创始人[[达布拉吉]]的弟子[[帕木竹巴·多吉杰布|多吉杰布]]修建。<ref name=snw/> 建寺之后,多吉杰布在该寺收徒传法十多年,因其地名叫“帕竹”,故该派发展为[[帕竹噶举派]],该寺遂成[[帕竹噶举派]]的主寺,多吉杰布本人也被称为“[[帕木竹巴·多吉杰布|帕木竹巴]]”。<ref name=xzxww/> 多吉杰布时期,丹萨替寺仅有多吉杰布修行用的一间茅屋。1198年起,方由多吉杰布的两位大弟子[[直贡巴]]、[[达隆唐巴]]开始修建祖拉康大殿。<ref name=zhang>[http://www.tibetculture.net/zjsj/zjys/201103/t20110307_949655.htm 张长虹,西藏丹萨替寺藏传佛教艺术,西藏文化网,2011-03-07] {{web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30502135853/http://www.tibetculture.net/zjsj/zjys/201103/t20110307_949655.htm |date=2013-05-02 }}</ref> [[南宋]][[嘉定 (年号)|嘉定]]元年(1208年),出身于当地郎氏家族的僧人[[京俄·扎巴迥乃|扎巴迥乃]](grags-pavbyung-gnas,1175-1255)出任该寺寺主,自此该寺寺主一职专由郎氏家族的兄弟叔侄世袭。[[元朝]]分封[[乌思藏]]各地方势力为[[万户]],帕木竹为十三万户之一。万户长一职依例由丹萨替寺的寺主兴荐。1320年代,[[京俄·扎巴迥乃|扎巴迥乃]]的侄曾孙[[绛曲坚赞]]出任帕竹万户长,集家族及政教权力于一体,并使用武力兼并了[[前藏]]的大部分地区,同控制[[后藏]]的[[萨迦派]]抗衡,建立了[[帕竹第司]]政权。[[元朝]][[至正]]十一年(1351年),[[绛曲坚赞]]另外兴建了[[泽当寺]],泽当寺主要讲授显教经论,而主寺丹萨替寺则专门修习密法。后来,帕木竹巴转而注重显教,丹萨替寺的地位遂渐被[[泽当寺]]取代。<ref name=xzxww/>
多吉杰布时期, 丹萨替寺 是[[帕竹噶举派]] 仅有多吉杰布修行用 主寺 一间茅屋。1198年起 又是从帕竹噶举派分出的8个支派 方由多吉杰布 母寺,宗教地 很高。大弟子[[ 京俄·扎 直贡 迥乃]]、[[ 达隆唐 仁钦]] 开始修建祖拉康大殿。<ref name=zhang>[[绛曲坚赞]]、[[扎巴坚赞]]等知名佛教人物 http://www.tibetculture.net/zjsj/zjys/201103/t20110307_949655.htm 张长虹 均曾长期出任 西藏 丹萨替寺 的座主。1434年发生内乱,1481年帕竹政权遭到推翻 藏传佛教艺术 丹萨替寺乃衰落。西藏文化网,2011-03-07] </ref name=zhang/>
1962 [[南宋]][[嘉定 (年号)|嘉定]]元年(1208 ),出身于当地郎氏家族的僧人[[京俄·扎巴迥乃|扎巴迥乃]](grags-pavbyung-gnas,1175-1255)出任该寺寺主 丹萨替 自此该寺 被列为主一职专由郎氏家族的兄弟叔侄世袭。[[元朝]]分封[[ 西 乌思 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各地方势力为[[ 文化大革命万户]] 帕木竹为十三万户之一。万户长一职依例由 丹萨替寺 遭到毁灭性破坏。1992年至1993 的寺主兴荐。1320 代,[[京俄·扎巴迥乃|扎巴迥乃]]的侄曾孙[[绛曲坚赞]]出任帕竹万户长,集家族及政教权力于一体 并使用武力兼并了[[ 西 自治 ]]的大部分地 文物局,同控制[[后藏]]的[[萨迦派]]抗衡,建立了[[帕竹第司]]政权。[[元朝]][[至正]] 投资重 十一年(1351年),[[绛曲坚赞]]另外兴 建了 [[泽当寺]],泽当寺主要讲授显教经论,而主寺 丹萨替寺 则专门修习密法。后来,帕木竹巴转而注重显教,丹萨替寺的地位遂渐被[[泽当寺]]取代 <ref name=zhang/>
==建築規模== 丹萨替寺是[[帕竹噶举派]]的主 院規模宏大 整個建築群東西長約1 000米,南北寬約500米,占地面積約30多萬平方米,堪稱 又是从帕竹 举派分出的8个支 的母 院之最 ,宗教地位很高 [[京俄·扎巴迥乃]]、[[扎巴仁钦]]、[[绛曲坚赞]]、[[扎巴坚赞]]等知名佛教人物,均曾长期出任 替寺 依山而建,布局合理。 的座 要建築自西向東分別有 。1434年发生内乱,1481年 巴修行洞、佛塔、僧舍、經堂、大殿及神殿。1962年 政权遭到推翻, 替寺 被列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乃衰落
①帕木竹巴修行洞。位於寺院最西端 1962年 深2米、寬3米。原在洞內主供多吉傑波銅像。修行洞裡供奉具有加持力的塑像及手杖、右鏇海螺,止貢噶舉派敬獻的曼荼羅,各種經書和常用法器,還有朗氏家族敬獻的黃銅帽等。<br>②佛塔。位於修行洞東面。八棱多門方形佛塔,名為[[果芒曲 ]]。<br>③僧舍。又稱帕木竹巴村。在帕竹地方政權鼎盛時期,建有大片僧舍。<br>④經堂。位於大殿南側,坐北朝南,面積300平方米,建有門廊,經堂東、北兩面各有一佛龕。<br>⑤大殿。 萨替 院主體建築。面積1 570平方米,共36柱,為方石所砌。大殿頂層是京俄大師寢宮,為漢式塔形結構,殿內主供三世佛黃銅鍍金像、帕木竹巴塑像、被列为[[ 能言吉薩瑪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 舍利質二尊崗青文化大革命]] 等像。大殿東、南、北面經書架上藏有豐富的經書 故大殿藏經的部分又名藏經殿。藏經殿的10根木柱上寫有京俄大師的柱銘 丹萨替寺遭到毁灭性破坏。1992年至1993年 這些柱銘與藏經均在20世紀60年代被焚毀。大殿南面是[[ 靈塔殿西藏自治区文物局]] ,內供兩座靈塔。大殿和經堂之間是辯經場,呈平台狀,寬約20米,長60米。大殿四壁繪滿壁畫。<br>⑥神殿。位於大殿西側,經堂西南角,神殿為3套間,面積300多平方米,大殿和神殿之間是一座佛塔。<br>⑦望樓。位於 投资重建了丹萨替 院最南端,形如碉堡,具有前哨或烽火台作用
== 造像風格建筑== 如今, 丹萨替寺 的各类佛教造像数量很多 南北宽500米,东西长1000米,占地面积大约30万平方米 十分珍贵 海拔高度大约4400米 [[图齐]]是国外学者中最早注意到 丹萨替寺 造像者 依山而建 曾于1948年访问丹萨替寺,目睹看 自西向东分别为 帕木竹巴 家族为丹萨替寺的座主们兴建的许多舍利塔, 修行洞、佛 身四周置有造像。图齐在其所著《去拉萨及以远》一书中首次提出, “果芒曲 萨替寺造像属于一种特殊的风格。随图齐到西藏的[[弗朗西斯·梅尔]]拍摄了图齐赞誉的 ”、僧 利塔的多张照片 、经堂、大殿、神殿等建筑 <ref name=zhang/>
*帕木竹巴修行洞:宽3米,深2米。1159年,[[多吉杰布|帕木竹巴·多吉杰布]]来到该地,在此洞前修建了一座茅棚,取名“丹萨替”。后来,有人在该洞前兴建了一座经堂,并对该山洞稍加凿刻,该洞从此成了当地的朝圣点之一。原来,洞内主供帕木竹巴·多吉杰布的铜像。 如今, 洞内供奉着帕木竹巴·多吉杰布佩戴加持刀的塑像及手杖,带有足迹的右旋[[海螺]],[[直贡噶举派]]敬献的[[曼陀罗]],各种佛经和法器,帕竹噶举派的施主郎氏家族敬献的缀以珍珠的黄铜帽等等。*果芒曲丹:修行洞以东是 丹萨替寺 造像在西 的八棱多门 形佛塔“果芒曲丹”。*僧舍:果芒曲丹以东为大片 博物馆 僧舍。僧舍以东是丹萨替寺的主体建筑:大殿 经堂。*大殿:大殿面积大约1570平方米,共有36柱,墙体厚1.2米,以方石砌成。大殿西墙南端开有一个小门。大殿建在峭壁之下,该峭壁经 收藏 工修整,距经堂外墙有3至5米,从而形成了大殿转经甬道。大殿的南 艺术市场 拍卖会上散见者 东三面共有10根柱子。大殿四壁绘满壁画,内容丰富 初步统计总数约100多尊。有些壁画的落款还是[[ 西藏博物馆汉文]] 。大殿藏经的部分又名“藏经殿”,藏经殿中的10根木柱上写有[[ 布达拉宫京俄·扎巴迥乃]] 的柱铭,藏经殿内的经书架和建筑的墙壁 单位出版的图录中 仅列有3尊丹 藏经方式和[[ 造像 ]]相同 大殿的顶层是[[ 瑞士京俄·扎巴迥乃]]的 施罗德所著的《 寝宫,为汉式塔形结构建筑。*神殿:位于大殿以 西 ,面积大约300平方米。* 教塑像》第二卷 塔:位于大殿和神殿之间。*灵塔殿:位于大殿以南,殿墙高1.2米,厚0.6米,殿内供奉两座灵塔,灵塔远高于殿墙。灵塔殿前为一条很长的石阶。*经堂:经堂位于大殿向南约20米处。坐北朝南,面积大约300平方米,墙厚1.1米。经堂有门廊 刊有10多尊 门廊左侧是上楼的梯子。经堂北面、东面有一座高1.2米、宽1米的佛龛。经堂向南为一条通往僧舍的石阶 经堂西南角,有一座三套间的神殿,三套间 国信息中心 后面一套为一座佛殿,其地面高 版物中 前面两套的地面1.6米。*辩经场:大殿和经堂之间 刊有10多尊。2005年 为一座长60米、宽大约20米的平台 在重建 是丹萨替寺的辩经场。*望楼: 丹萨替寺 最南端是一座建于小山顶上的望楼 在该 望楼前为小庭院。望楼位于整个 遗址出土了600多件文物 院前端 其中大约有300多尊造 起观察哨或烽火台的作用。望楼的外形 [[碉堡]] 存放 当地 望楼上,向前可望见[[雅鲁藏布江]]及其两岸,向后可鸟瞰丹萨替寺全寺 <ref name=zhang/>
大殿内主供[[帕木竹巴]]、[[能言吉 替寺造 玛]]、舍利质二尊岗青等等黄铜镀金 。佛殿内 供奉 形式特殊,不像一般佛 头盖宝伞的[[红帽系]][[坚俄那仁]]的塑 供在佛龛或神坛 而是供在舍利灵塔 以[[花岗石]]刻成 塔身四周,数量少则200多尊,多则3000多尊。[[ 首都博物馆那若巴]] 研究员[[ 噶举派]]的二祖师)的骨饰等等。大殿的佛龛上还有 春和铜镀金的[[京俄·扎巴迥乃]] 将丹萨替寺造像分为三个时期:(1)产生期:13世纪,即第二任 的灵塔 第三任 一百多 主灵 银制多门吉祥 、帕木竹巴 建设时期;(2) 吉祥 光塔 定型期:14世纪,丹萨替寺以及[[帕竹噶举派]]的 鼎盛期;(3)衰落期:15世纪 传承活佛像、其他各种寺宝及佛像。法器 叶后 帕竹政权灭亡,丹 有[[岭·格 替寺衰落 尔王]]的铜盔、刀、弓以及具备加持力的护法神刀等等 <ref name=zhang/>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927 宗教建築;陵墓]]
[[Category:684 名勝古蹟]]
[[Category:227 寺院]]
51,42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