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保护国际

增加 4,08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保护国际| 圖像 = [[File:保护国际.png|缩略图|居中|[http://upload.jnnc.com/2015/0225/1424831892928.jpg 原图链接]]]}}[[ 保护国际 ]]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简称 [[CI]])成立于1987年,是一个总部在 [[ 美国华盛顿 ]] 特区的国际性的非营利环保组织,宗旨是保护地球上尚存的 [[ 自然遗产 ]] 和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并以此证明人类社会和自然是可以和谐相处的。保护国际通过科学技术、经济、政策影响和社区参与等多种方法保护热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保护国际在全球四个大洲超过30个国家开展工作。<ref name="人与自然">{{cite web |url=http://www.conservation.org.cn/ |title=保护国际| accessdate=2019-01-24}}</ref>=简介=保护国际 2002年在中国设立办公室,中国西南山地是保护国际中国项目工作的重点区域,也是全球 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它西起[[西藏]]东南部,穿过[[川西]]地区,向南延伸至[[云南]]西北部,向北延伸至[[青海]]和[[甘肃]]的南部。=使命=为了人类子孙后代精神上、文化上、经济上的繁荣,人类必须保存今天地球上的自然遗产。保护国际的使命就是保存地球上尚存的自然遗产,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并证明人类社会可以与自然和谐共处。=工作地点=CI总部设在美国的华盛顿特区,并在[[南美洲]]、[[非洲]]、[[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等四大洲的30多个国家设立了项目。CI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求最迫切的地区工作,包括[[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Biodiversity Hotspots),关键的海洋生态系统区(Key Marine Regions),以及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荒野地区]](Wilderness Areas)。其中热点地区以及海洋生态系统都是已经受到了严重的人为活动干扰的地区。 荒野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基本上还没有受到破坏,其本土居民还可以保持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这样的地区在世界上已经为数不多。=成员=保护国际的工作人员是来自不同背景的科学家、经济学家、从事宣传与交流的专家、教育家以及保护工作者,来自全球各国,共同工作发现与解决生物多样性所受的威胁。=工作原则=保护国际本着讲求实际、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当地社区、企业和公众的参与,以及协调和影响政府与企业等利益相关群体的决策过程,使得保护的策略能够起到长远的效果。===基于科学===科学性是保护国际工作最重要的基础。为了更好的完成保护国际的使命,保护国际创建了应用生物多样性科学中心(简称[[CABS]]),作为科技支撑。[[CABS]]汇集了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各科学技术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共同收集、分析生物多样性数据、制定保护的战略计划,并建立各个领域的合作伙伴关系,以促进保护目标的实现。依据客观数据,保护国际的区域及国家项目就有可能在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内,与国家、地区及地方领导人共同为保护做出表率。关于CABS的信息详见网站。===倡导合作===保护国际认识到,若使保护在一个足够大的规模上取得成效,合作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组织充其量只能在有限的地方工作。在区域及全球尺度上保护的成功,需要多机构的战略性合作。因此,保护国际在当地和区域水平上进行投资,力主建立保护联盟,并支持合作伙伴的工作。另外,保护国际调动一些关键的支持力量参与保护中来,这些力量包括社区、企业和政府。没有当地人的支持,保护就不能成功,因此应该不断加强对社区的承诺;保护国际大大加强了与企业合作的力度,使企业改善其环境行为并参与保护的行动;与此同时保护国际也在与地方、区域及国家的政府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合作。===造福人类===[[生物多样性]]的缺失使世界和人类的资源枯竭。人类的生活质量因此而降低,而对于日常生活直接依赖于这些健康而多产的自然资源的社区,这甚至是生存与否的问题。相信:人类的福祉和未来将取决于我们保护的成功。同时人类应该认识到,今天的保护成果是否可以持续,将有赖于人类是否能够充分展现生物多样性在人类生存的支持体系中的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reflist}}
8,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