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無編輯摘要
'''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前身始建于1947年,历经私立川北农工学院数理系、私立川北大学理工学院、南充师范学院物理系、四川师范学院物理系、 [[ 西华师范大学 ]]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空间科学学院等发展历程。70多年的办学积淀了“以生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专业引领、实践育人、 [[ 科学 ]] 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培养模式。学院定位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教师 [[ 教育 ]] 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本科生和研究生。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业教师35人,其中 [[ 授12 授]]12 人、副教授8人,博士18人, [[ 博士生导 师3 师]]3 人,硕士生导师1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
学院开设有物理学全日制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000余人。物理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理论物理是 [[ 四川省 ]] 重点学科。拥有省级精品课程4门: [[ 量子力学 ]] 、电动力学、原子物理、力学;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原子物理、力学;校级精品课程2门: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磁场与电磁波。据近年来物理学专业毕业生不同层次的培养需求及就业情况,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及用人单位需求的新变化,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管理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施“分型教育” 改革和创新。实施“分型教育”,组建园丁班、精英班,分班教学。成效显著, [[ 物理学 ]] 专业相继评为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2013年物理学专业获批四川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学院重视学生能力培养。近5年来,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师范大学理科生师范技能大赛(教育部主办)、、全国科研类航空模型竞赛( [[ 教育部 ]] 、科技部、体育总局联合主办)、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委会主办)、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教育厅主办)、四川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省共青团、财政厅、教育厅联合举办)等专业竞赛共获全国特等奖3项、一等奖21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28项。学院学生申请国家级“ [[ 大学生 ]] 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3项、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科研项目21项,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
==学科设置==
学院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授权硕士点,招收理论物理、核天体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 [[ 光学 ]] 、无线电物理、物理学科教学论(含教育硕士)等7个学科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并与 [[ 电子科技大学 ]] 、国家天文台等国内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现有在读研究生60余人。拥有国家教育部-四川省联合共建“现代物理与天文数据处理”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西华师范大学-国家天文台- [[ 紫金山天文台 ]] 联合“天体物理中心”、西华师范大学天文台、理论物理研究所、晶体生长实验室、真空镀膜实验室、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和研究机构。
==教科研成绩==
学院教学科研成绩突出。近5年来,学院先后承担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项目15项,省科技厅、教育厅重点项目30余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4项、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出版教材3部;申请国家 [[ 利16 利]]16 项;发表SCI、EI收录的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影响引子在4.0以上的论文60余篇、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1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篇。
学院毕业生一直深受各用人单位普遍欢迎,近10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平均每年约40人考取清华大学、 [[ 中国科学院 ]] [[ 浙江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等985重点大学和重点研究院所的硕士研究生,有70%左右师范毕业生在县级以上中学工作。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723,2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