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德列·米歇·利沃夫

增加 1,21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安德列·利沃夫| 外文名 = André Michel Lwoff | 圖像 =[[File:安德列·利沃夫.jpg|缩略图|center|[https://www.nobelprize.org/images/lwoff-13181-portrait-mini-2x.jpg 原图链接][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1965/lwoff/facts/ 来自诺贝尔官网]]]| 图像说明 = 贾克·莫诺 |center|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1902|05|08}} | 出生地点 = 阿列省|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994|09|30|1902|05|08}}| 國籍 = [[法国]]| 别名 = | 職業 = 微生物学家| 活跃时期 = | 知名原因 =获得196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知名作品 = }}'''<big> 安德列·米歇·利沃夫 </big>''' (Andr éMichelLwoff é Michel Lwoff ,1902年5月8日-1994年9月30日)是一位 [[ 法国 ]] 微生物学家,出生于阿列省。利沃夫在19岁时就加入了[[巴黎]]的巴斯德研究院,1932年完成PhD学位。1965年由于发现了某些病毒在感染细菌时的基因调控机制,而与[[方斯华·贾克柏]]及[[贾克·莫诺]]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ef>[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1965/summary/ THe Nobel Prize in Phyisology or Medicine 1965]</ref><ref>[http://nobelprize.org/medicine/laureates/1965/lwoff-bio.html Nobel biography]</ref>。 == 参考资料 ==
1,69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