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羅青哲

增加 3,262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羅青哲'''({{bd|1948年|||}}),筆名'''羅青''',生於青島,台灣著名現代詩人及畫家,在新詩與繪畫方面有很高的聲譽。曾…”
'''羅青哲'''({{bd|1948年|||}}),筆名'''羅青''',生於[[青島]],台灣著名[[現代詩]]人及畫家,在新詩與繪畫方面有很高的聲譽。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

藝人[[羅霈穎]]是他的妹妹。
==經歷==
羅青哲祖籍[[湖南省]][[湘潭縣]],1949年因國共內戰,隨其父母來台灣。他是家中長子,次子為羅志堅,其妹為[[羅霈穎]]。

因其父親與書畫家交好,羅青哲於13歲起,隨[[溥心畲]]習北宗山水,16歲時隨[[任博悟]]習南宗潑墨。因為閱讀[[朱生豪]]先生所譯之莎士比亞全集,生起興趣,考取輔仁大學英文系。1972年出國留學,於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回國後,曾任職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所、美術系所及翻研所教授,並兼任中國語言文化中心主任。

於輔仁大學期間,開始創作[[現代詩]],1969年開始發表新詩、散文,1972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吃西瓜的方法》。[[余光中]]在〈新現代詩的起點--羅青的《吃西瓜的方法》讀後〉一文中,稱讚羅青的詩作為「新現代詩」的起點,羅青開始在文壇展露頭角。

1974年獲頒第一屆中國現代詩獎,1975年與朋友創立草根詩社,出版《草根》詩刊。1996年獲《鹿特丹國際詩人》推薦獎。

羅青哲的水墨繪畫也獲得藝壇重視,1973年,於西雅圖第一國家銀行展覽廳,首次展出個展。此後在國內外各藝術中心,多次舉辦展覽。1987年獲《雄獅美術雙年展》大獎,2004第四屆《米蘭國際藝術節藝》藝術家獎。2004年,獲得第四屆《米蘭國際藝術節》藝術家獎。

==司法案件==
1999年12月受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文研究中心之邀,出國訪問。2000年2月14日返國後為辦理差旅費核銷偽造邀請函,2003年遭檢舉,詐領7萬多差旅費,檢方起訴,歷經二審至高等法院,發現此案證據皆為檢舉人蓄意造假,實屬誣告,推翻一審法官有罪判決,判決無罪,全案定讞。<ref>詳見台灣高等法院民國九十二年度上訴字第一三八七號判決書,裁判日期 930507。</ref>

==作品==
羅青新詩集<br>
<吃西瓜的方法>(修訂本) 台北,麥田出版社, 民國 94年。<br>
<一本火柴盒> 台北,民生報出版社, 民國 89年。<br>
<少年阿田恩仇錄> 台北,民生報出版社, 民國 85年。<br>
<錄影詩學> 台北,書林出版社, 民國 77年。<br>
<水稻之歌> 台北,大地出版社, 民國 70年。<br>
<隱形藝術家>(詩 / 攝影集) 台北,崇偉出版社, 民國 67年。<br>
<捉賊記> 台北,洪範出版社, 民國 66年。<br>
<神州豪俠傳> 台北,武陵出版社, 民國 64年。<br>
< 吃西瓜的方法> 台北,幼獅書店出版社, 民國61 年。<br>

羅青譯詩集<br>
<單飛集. 羅青選譯解說> 台北,世新大學出版社, 民國 91年。<br>
''Guide to Capturing A Plum Blossom'', Translation with Introduction, Mercury
House, San Francisco,1995。<br>
<詩人之橋 >台北,學生書局出版社, 民國 78年。<br>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