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独立国家

移除 44,547 位元組, 5 年前
以“{{noteTA|G1=地名}} '''主权国家''',指拥有独立主权的独立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其统治管理的…”替换内容
==主权国家的要件==
[[File:United_Nations_Members_(green–grey_scheme).svg|thumb|center|350px|现今世界上所有的[[联合国会员国]]及无争议主权国家。未包括[[未被普遍承认的国家]]。]]
根据1933年《[[蒙特维多国家权利义务公约]]》,国家做为国际法人应具备下列资格:
*固定的[[国民|居民]]
==脱离他国而独立的主权国家列表==
===联合国会员及观察员国家===
*{{flag| 阿富汗}} 脱离{{flag| 英国}} 独立*{{flag| 阿尔巴尼亚}} 脱离{{flag| 奥匈帝国}} 独立*{{flag| 阿尔及利亚}} 脱离{{flag|法国}} 独立*{{flag| 阿根廷}} 脱离{{flag|西班牙}} 独立*{{flag| 安道尔}} 脱离{{flag| 法国}} 独立*{{flag| 安哥拉}} 脱离{{flag| 葡萄牙}} 独立*{{flag| 安提瓜和巴布达}} 脱离{{flag| 英国}} 独立*{{flag| 亚美尼亚}} 脱离{{flag| 苏联}} 独立*{{flag| 澳大利亚}} 脱离{{flag| 英国}} 独立*{{flag| 阿塞拜疆}} 脱离{{flag| 苏联}} 独立*{{flag| 孟加拉国}} 脱离{{flag| 巴基斯坦}} 独立*{{flag| 白俄罗斯}} 脱离{{flag| 苏联}} 独立*{{flag| 比利时}} 脱离{{flag| 荷兰}} 独立*{{flag| 伯利兹}} 脱离{{flag| 英国}} 独立*{{flag| 贝宁}} 脱离{{flag| 法国}} 独立*{{flag| 不丹}} 脱离{{flag| 英属印度}} 独立*{{flag| 玻利维亚}} 脱离{{flag| 西班牙}} 独立*{{flag| 奥地利}} 脱离{{flag| 奥匈帝国}} {{flag| 纳粹德国}} 独立*{{flag| 巴哈马}} 脱离{{flag| 英国}} 独立*{{flag| 巴林}} 脱离{{flag| 英国}} 独立*{{flag| 巴巴多斯}} 脱离{{flag| 英国}} 独立*{{flag| 波黑}} 脱离{{flag| 南斯拉夫}} 独立*{{flag| 博茨瓦纳}} 脱离{{flag| 英国}} 独立*{{flag| 巴西}} 脱离{{flag| 葡萄牙}} 独立*{{flag| 文莱}} 脱离{{flag| 英国}} 独立*{{flag| 保加利亚}} 脱离{{flag| 奥斯曼帝国}} 独立*{{flag| 布基纳法索}} 脱离{{flag| 法国}} 独立*{{flag| 布隆迪}} 脱离{{flag| 比利时}} 独立*{{flag| 柬埔寨}} 脱离{{flag| 法国}} 独立*{{flag| 喀麦隆}} 脱离{{flag| 英国}} {{flag| 法国}} 独立*{{flag| 加拿大}} 脱离{{flag| 英国}} 独立*{{flag| 佛得角}} 脱离{{flag| 葡萄牙}} 独立*{{flag| 中非}} 脱离{{flag| 法国}} 独立*{{flag| 乍得}} 脱离{{flag| 法国}} 独立*{{flag| 智利}} 脱离{{flag| 西班牙}} 独立*{{flag| 哥伦比亚}} 脱离{{flag| 西班牙}} 独立*{{flag| 科摩罗}} 脱离{{flag| 法国}} 独立*{{flag| 刚果共和国}} 脱离{{flag| 法国}} 独立*{{flag| 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 脱离{{flag| 比利时}} 独立*{{flag| 哥斯达黎加}} 脱离{{flag| 西班牙}} 独立*{{flag| 科特迪瓦}} 脱离{{flag| 法国}} 独立*{{flag| 克罗地亚}} 脱离{{flag| 克罗地亚}} 独立*{{flag| 古巴}} 脱离{{flag| 美国}} 独立*{{flag| 塞浦路斯}} 脱离{{flag| 英国}} 独立*{{flag| 捷克}} 脱离{{flag| 捷克斯洛伐克}} 独立*{{flag| 吉布提}} 脱离{{flag| 法国}} 独立*{{flag| 多米尼克}} 脱离{{flag| 英国}} 独立*{{flag| 多米尼加共和国}} 脱离{{flag| 西班牙}} {{flag| 海地}} 独立*{{flag| 厄瓜多尔}} 脱离{{flag| 西班牙}} 独立*{{flag| 埃及}}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萨尔瓦多}}脱离{{flag|西班牙}}独立*{{flag|赤道几内亚}}脱离{{flag|西班牙}}独立*{{flag|厄立特里亚}}脱离{{flag|埃塞俄比亚}}独立*{{flag|爱沙尼亚}}脱离{{flag|苏联}}独立*{{flag|埃塞俄比亚}}脱离{{flag|意大利}}独立*{{flag|斐济}}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芬兰}}脱离{{flag|俄罗斯帝国}}独立*{{flag|加蓬}}脱离{{flag|法国}}独立*{{flag|冈比亚}}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格鲁吉亚}}脱离{{flag|苏联}}独立*{{flag|加纳}}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希腊}}脱离{{flag|奥斯曼帝国}}独立*{{flag|格林纳达}} 脱离{{flag| 英国}}独立*{{flag|危地马拉}}脱离{{flag|西班牙}} 独立*{{flag|几内亚}}脱离{{flag|法国}}独立*{{flag|几内亚比绍}}脱离{{flag|葡萄牙}}独立*{{flag|圭亚那}}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海地}}脱离{{flag|法国}}独立*{{flag|印度}}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冰岛}}脱离{{flag|丹麦}}独立*{{flag|印尼}}脱离{{flag|荷兰}}独立*{{flag|伊朗}}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伊拉克}}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爱尔兰}}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以色列}}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牙买加}}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约旦}}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哈 克斯坦}}脱离{{flag|苏联}}独立*{{flag|肯尼亚}}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基里巴斯}}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韩国}}脱离{{flag|大日本帝国}}独立*{{flag|科威特}}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吉尔吉斯}}脱离{{flag|苏联}}独立*{{flag|老挝}}脱离{{flag|法国}}独立*{{flag|拉脱维亚}}脱离{{flag|苏联}}独立*{{flag|黎巴嫩}}脱离{{flag|法国}}独立*{{flag|莱索托}}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利比亚}}脱离{{flag|意大利}}独立*{{flag|列支敦士登}}脱离{{flag|纳粹德国}}独立*{{flag|立陶宛}}脱离{{flag|苏联}}独立*{{flag|卢森堡}}脱离{{flag|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及{{flag|纳粹德国}}独立*{{flag|马其顿共和国}}脱离{{flag|南斯拉夫}}独立*{{flag|马达加斯加}}脱离{{flag|法国}}独立*{{flag|马拉维}}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马来西亚}}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马尔代夫}}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马里}}脱离{{flag|法国}}独立*{{flag|马耳他}}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马绍 群岛}}脱离{{flag|美国}}独立*{{flag|毛里塔尼亚}}脱离{{flag|法国}}独立*{{flag|毛里求斯}}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墨西哥}}脱离{{flag|西班牙}}独立*{{flag|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脱离{{flag|美国}}独立*{{flag|摩尔多 }}脱离{{flag|苏联}}独立*{{flag|摩纳哥}}脱离{{flag|法国}}独立*{{flag|蒙古}}脱离{{flag|中华民国|1928}}独立*{{flag|黑山}}脱离{{flag|塞尔维亚和黑山}}独立*{{flag|摩洛哥}}脱离{{flag|法国}}独立*{{flag|莫桑比克}}脱离{{flag|葡萄牙}}独立*{{flag|缅甸}}脱离{{flag|英属印度}}独立*{{flag|纳米比亚}}脱离{{flag|南非}}独立*{{flag|瑙鲁}}脱离{{flag|澳大利亚}}及{{flag|新西兰}}及{{flag|英国}}独立*{{flag|尼泊尔}}脱离{{flag|英属印度}}独立*{{flag|荷兰}}脱离{{flag|法国}}独立*{{flag|新西兰}}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尼加拉瓜}}脱离{{flag|西班牙}}独立*{{flag|尼日尔}}脱离{{flag|法国}}独立*{{flag|尼日利亚}}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挪威}}脱离{{flag|丹麦}}独立*{{flag|阿曼}}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巴基斯坦}}脱离{{flag|英国}}及{{flag|英属印度}}独立*{{flag|帕劳}}脱离{{flag|美国}}独立*{{flag|巴拿马}}脱离{{flag|哥伦比亚}}独立*{{flag|巴布亚新几内亚}}脱离{{flag|澳大利亚}}独立*{{flag|巴拉圭}}脱离{{flag|西班牙}}独立*{{flag|朝鲜}}脱离{{flag|大日本帝国}}独立*{{flag|秘鲁}}脱离{{flag|西班牙}}独立*{{flag|菲律宾}}脱离{{flag|西班牙}}及{{flag|美国}}独立*{{flag|波兰}}脱离{{flag|俄罗斯帝国}}独立*{{flag|葡萄牙}}脱离{{flag|西班牙}}独立*{{flag|卡塔尔}}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罗马尼亚}}脱离{{flag|土耳其}}独立*{{flag|俄罗斯}}脱离{{flag|苏联}}独立*{{flag|卢旺达}}脱离{{flag|比利时}}独立*{{flag|圣基茨和尼维斯}}脱离{{flag|英国}}及{{flag|西印度群岛联邦}}独立*{{flag|圣卢西亚}}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圣马力诺}}脱离{{flag|纳粹德国}}独立*{{flag|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脱离{{flag|英国}}及{{flag|西印度群岛联邦}}独立*{{flag|萨摩亚}}脱离{{flag|新西兰}}独立*{{flag|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脱离{{flag|葡萄牙}}独立*{{flag|沙特阿拉伯}}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塞内加尔}}脱离{{flag|法国}}独立*{{flag|塞尔维亚}}脱离{{flag|南斯拉夫}}及{{flag|塞尔维亚和黑山}}事实独立*{{flag|塞舌尔}}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塞拉利昂}}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新加坡}}脱离{{flag|马来西亚}}独立*{{flag|斯洛伐克}}脱离{{flag|捷克斯洛伐克}}独立*{{flag|斯洛文尼亚}}脱离{{flag|南斯拉夫}}独立*{{flag|所罗门群岛}}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索马里}}脱离{{flag|意大利}}及{{flag|英国}}独立*{{flag|南非}}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南苏丹}}脱离{{flag|苏丹}}独立*{{flag|斯里兰卡}}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苏丹}}脱离{{flag|英国}}及{{flag|埃及王国}}独立*{{flag|苏里南}}脱离{{flag|荷兰}}独立*{{flag|斯威士兰}}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瑞典}}脱离{{flag|丹麦}}及{{flag|挪威}}独立*{{flag|瑞士}}脱离{{flag|法国}}独立*{{flag|叙利亚}}脱离{{flag|法国}}独立*{{flag|塔吉克}}脱离{{flag|苏联}}独立*{{flag|坦桑尼亚}}脱离{{flag|英国}}独立(包括{{flag|Tanganyika}}和{{flag|桑给巴尔}})*{{flag|东帝汶}}脱离{{flag|葡萄牙}}及{{flag|印尼}}独立*{{flag|多哥}}脱离{{flag|法国}}独立*{{flag|汤加}}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特立尼达和 巴哥}}脱离{{flag|英国}}及{{flag|西印度群岛联邦}}独立*{{flag|突尼斯}}脱离{{flag|法国}}独立*{{flag|土耳其}}脱离{{flag|英国}}及{{flag|Ottoman Empire}}事实独立*{{flag|土库曼}}脱离{{flag|苏联}}独立*{{flag|图瓦卢}}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乌干达}}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乌克兰}}脱离{{flag|苏联}}独立*{{flag|阿联酋}} 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乌拉圭}}脱离{{flag|巴西}}独立*{{flag|乌兹别克}}脱离{{flag|苏联}}独立*{{flag|美国}}北美十三州脱离{{flag|英国}}独立(此外其他州还包括脱离{{flag| 西班牙}}、{{flag|法国}}、{{flag|俄罗斯帝国}}、{{flag|墨西哥}} 独立 *{{flag|瓦努阿图}}脱离{{flag|英国}}及{{flag|法国}}独立*{{flag|梵蒂冈}}脱离{{flag|意大利}}事实独立*{{flag|巴勒斯坦}}脱离{{flag|英国}}独立*{{flag|委内瑞拉}}脱离{{flag|西班牙}}及{{flag|哥伦比亚}}独立*{{flag|越南}}脱离{{flag|法国}}独立(包括{{flag|北越}}以及{{flag|南越}})*{{flag|也门}}脱离{{flag|英国}}及{{flag|奥斯曼帝国}}独立(包括{{flag|北也门}}和{{flag|南也门}})*{{flag|赞比亚}}脱离{{flag|英国}}独立,(原名{{flag|北罗德西亚}})*{{flag|津巴布韦}}脱离{{flag|英国}}独立,(原名{{flag|罗德西亚}}、{{flag|Southern Rhodesia}})
===曾短暂被他国佔领后独立===
*{{flag|法国}}脱离{{flag|纳粹德国}}占领后独立
*{{flag|奥地利}}脱离{{flag|纳粹德国}}和{{flag|苏联}},{{flag|法国}},{{flag|英国}},{{flag|美国}}占领后独立
*{{flag|多明尼加}}脱离{{flag|海地}}占领后独立
*{{flag|东帝汶}}脱离{{flag|印尼}}占领短暂独立,后脱离{{flag|联合国}}独立
*{{flag|南斯拉夫王国}}脱离{{flag|纳粹德国}}佔领而独立,战后改为{{flag|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name=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flag|科威特}}在[[入侵科威特]]当中受到{{flag|伊拉克}}占领,后{{flag|科威特}}独立
 
===非联合国会员及观察员国家===
*{{flag|阿布哈兹}}脱离{{flag|格鲁吉亚}}独立
*{{flag|南奥塞梯}}脱离{{flag|格鲁吉亚}}独立
*{{flag|阿尔扎赫}}脱离{{flag|阿塞拜疆}}独立
*{{flag|德涅斯特河沿岸}}脱离{{flag|摩尔多瓦}}独立
*{{flag|科索沃}}脱离{{flag|塞尔维亚}}独立
*{{flag|索马里兰}}脱离{{flag|索马里}}独立
*{{flag|库克群岛}}脱离{{flag|英国}}及{{flag|新西兰}}独立
*{{flag|纽埃}}脱离{{flag|英国}}及{{flag|新西兰}}独立
*{{flag|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 脱离{{flag|西班牙}}独立
*{{flag|北塞浦路斯}}脱离{{flag|塞浦路斯}}独立
*{{flag|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脱离{{flag|乌克兰}}独立
*{{flag|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脱离{{flag|乌克兰}}独立
 
===脱离原主权国独立后加入(被併入)他国的政治实体===
*{{flag|克里米亚}}脱离{{flag|乌克兰}}独立,2014年经过公投加入{{flag|俄罗斯}},今{{flag|克里米亚共和国}};
*{{flag|锡金王国}}脱离{{flag|大英帝国}}独立,公投加入{{flag|印度}},今[[锡金邦]]
*{{flag|桑给巴尔|1963}}脱离{{flag|大英帝国}}独立,后和[[坦噶尼喀]]统一为{{flag|坦桑尼亚}},今{{flag|桑给巴尔}}
*{{flagcountry|Republic of Texas}}脱离{{flag|Mexico}}独立,后加入{{flag|USA}},今{{flag|Texas}}
*{{flag|萨尔保护领}}脱离{{flag|纳粹德国}}独立,并受到{{flag|法国}}保护,后加入{{flag|西德}}。今属于{{flag|Germany}},即{{flag|Saarland}}
 
==近代主权国家列表==
*{{flag|奥匈帝国}}
*{{flag|奥地利帝国}}
*{{flag|鄂图曼土耳其帝国}}
*{{flag|法兰西王国}}
*{{flag|俄罗斯帝国}}
*{{flag|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flag|大不列颠王国}}
*{{flag|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flag|大清}}
*{{flag|大韩帝国}}
*{{flag|罗德西亚}}
*{{flag|联合阿拉伯共和国}}
*{{flag|南斯拉夫}}
*{{flag|捷克斯洛伐克}}
*{{flag|西德}}
*{{flag|东德}}
*{{flag|南也门}}
*{{flag|北也门}}
*{{flag|北越|name=越南民主共和国}}
*{{flag|南越|name=越南共和国}}
*{{flag|中非帝国}}
*{{flag|阮朝|1920}}
*{{flag|普鲁士王国}}
*{{flag|上伏塔}}
*{{flag|西印度群岛联邦}}
*{{flag|埃及王国}}
*{{flag|纳粹德国}}
*{{flag|德意志帝国}}
*{{flag|荷兰共和国}}
*{{flag|塞尔维亚和黑山}}
*{{flag|美利坚联盟国}}
*{{flag|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flag|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flag|保加利亚王国}}
*{{flag|塞尔维亚王国}}
*{{flag|寮王国}}
*{{flag|尼泊尔王国}}
*{{flag|教皇国}}
*{{flag|利比亚王国}}
*{{flag|锡金王国}}
*{{flag|蒙古人民共和国}}
*{{flag|Libyan Arab Jamahiriya}}
*{{flag|Republic of South Vietnam}}
*{{flagcountry|Republic of Texas}}
*{{flag|Argentine Confederation}}
*{{flag|Belarusian People's Republic}}
*{{flag|Tuvan People's Republic}}
*{{flag|Dahomey}}
*{{flag|British Empire}}
 
== 现任联合国会员国列表 ==
 
拥有天蓝色表格以及'''加粗席位名称'''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 class="sortable wikitable"
! 成员国 !! 席位名称 !! 加入日期 !! 备注
|-
| {{AFG}} || {{Lang|en|Afghanistan}} || {{nowrap|1946年11月19日}} ||
|-
| {{ALB}} || {{Lang|en|Albania}} || 1955年12月14日 ||
|-
| {{DZA}} || {{Lang|en|Algeria}} || 1962年10月8日 ||
|-
| {{AND}} || {{Lang|en|Andorra}} || 1993年7月28日 ||
|-
| {{ANG}} || {{Lang|en|Angola}} || 1976年12月1日 ||
|-
| {{ATG}} || {{Lang|en|Antigua and Barbuda}} || 1981年11月11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ARG}} || '''{{Lang|en|Argentina}}''' || 1945年10月24日 ||
|-
| {{ARM}} || {{Lang|en|Armenia}} || 1992年3月2日 || 前成员国:{{USSR}}<br />{{flag|Armenian SSR}}<sup>[[#前苏联相关|注1]]</sup>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AUS}} || '''{{Lang|en|Australia}}''' || 1945年11月1日 ||
|-
| {{AUT}} || {{Lang|en|Austria}} || 1955年12月14日 ||
|-
| {{AZE}} || {{Lang|en|Azerbaijan}} || 1992年3月2日 || 前成员国:{{USSR}}<br />{{flag|Azerbaijan SSR}}<sup>[[#前苏联相关|注1]]</sup>
|-
| {{BAH}} || {{Lang|en|Bahamas}} || 1973年9月18日 ||
|-
| {{BHR}} || {{Lang|en|Bahrain}} || 1971年9月21日 ||
|-
| {{BAN}} || {{Lang|en|Bangladesh}} || 1974年9月17日 ||
|-
| {{BAR}} || {{Lang|en|Barbados}} || 1966年12月9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BLR}} || '''{{Lang|en|Belarus}}''' || 1945年10月24日 || 前成员国:{{USSR}}<br />{{flag|Byelorussian SSR}}<sup>[[#前苏联相关|注1]]</sup>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BEL}} || '''{{Lang|en|Belgium}}''' || 1945年12月27日 ||
|-
| {{BLZ}} || {{Lang|en|Belize}} || 1981年9月25日 ||
|-
| {{BEN}}<ref>'''贝宁'''('''{{Lang|en|Benin}}''')最初使用「'''达荷美'''」('''{{Lang|en|Dahomey}}''')的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1975年12月1日改用今名。</ref>|| {{Lang|en|Benin}} || 1960年9月20日 ||
|-
| {{BHU}} || {{Lang|en|Bhutan}} || 1971年9月21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BOL}}<ref>'''玻利维亚'''使用全名“'''[[玻利维亚多民族国]]'''”('''{{Lang|en|Bolivia (Plurinational State of)}}''')作为席位名称。最初使用通称'''玻利维亚'''('''{{Lang|en|Bolivia}}''')作为席位名称申请加入联合国,2009年2月7日改用今名。</ref>|| '''{{Lang|en|Bolivia (Plurinational State of)}}''' || 1945年11月14日 ||
|-
| {{BIH}}<ref>'''波黑'''使用全名“'''[[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Lang|en|Bosnia and Herzegovina}}''')作为席位名称。</ref>|| {{Lang|en|Bosnia and Herzegovina}} || 1992年5月22日 || 前成员国:{{YUG}}<sup>[[#前南斯拉夫相关|注3]]</sup>
|-
| {{BOT}} || {{Lang|en|Botswana}} || 1966年10月17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BRA}} || '''{{Lang|en|Brazil}}''' || 1945年10月24日 ||
|-
| {{BRN}}<ref>'''文莱'''使用全名「'''[[文莱达鲁萨兰国]]'''」('''{{Lang|en|Brunei Darussalam}}''')作为席位名称。</ref>|| {{Lang|en|Brunei Darussalam}} || 1984年9月21日 ||
|-
| {{BUL}} || {{Lang|en|Bulgaria}} || 1955年12月14日 ||
|-
| {{BFA}}<ref>'''布基纳法索'''('''{{Lang|en|Burkina Faso}}''')原初使用「'''{{flag|上伏塔}}'''」('''{{Lang|en|Upper Volta}}''')的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1984年8月6日改用今名。</ref>|| {{Lang|en|Burkina Faso}} || 1960年9月20日 ||
|-
| {{BDI}} || {{Lang|en|Burundi}} || 1962年9月18日 ||
|-
| {{CPV}}<ref>'''佛得角'''(“{{Lang|pt|Cabo Verde}}”),原初使用意义国名'''佛得角'''(“'''{{Lang|en|Cape Verde}}'''”)作为席位名称申请加入联合国,2013年10月24日申请改用葡萄牙文原名。</ref>|| {{Lang|pt|Cabo Verde}} || 1975年9月16日 ||
|-
| {{CAM}}<ref>'''柬埔寨'''最初使用通称'''柬埔寨'''('''{{Lang|en|Cambodia}}''')申请加入联合国。1970年10月7日改为'''[[高棉共和国]]'''('''{{Lang|en|Khmer Republic}}''')。1975年4月30日恢复原名'''柬埔寨'''('''{{Lang|en|Cambodia}}''')。1976年4月6日更名'''[[民主柬埔寨]]'''('''{{Lang|en|Democratic Kampuchea}}''')。1990年2月3日改用今名。</ref>|| {{Lang|en|Cambodia}} || 1955年12月14日 ||
|-
| {{CMR}}<ref>'''喀麦隆'''('''{{Lang|en|Cameroon}}''')在1961年与[[喀麦隆殖民地|英属喀麦隆]]合併前使用[[法语]]国名「'''{{Lang|fr|Cameroun}}'''」申请加入联合国。1974年1月4日改为'''喀麦隆联合共和国'''('''{{Lang|en|United Republic of Cameroon}}''')。1984年2月4日改用今名。</ref>|| {{Lang|en|Cameroon}} || 1960年9月20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CAN}} || '''{{Lang|en|Canada}}''' || 1945年11月9日 ||
|-
| {{CAF}}<ref>'''中非'''('''{{Lang|en|Central African Republic}}''')在[[让-贝德尔·博卡萨]]统治后期,于1976年12月20日联合国席位更名为“'''[[中非帝国]]'''”('''{{Lang|en|Central African Empire}}'''),1979年9月20日恢复原名。</ref>|| {{Lang|en|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 1960年9月20日 ||
|-
| {{CHA}} || {{Lang|en|Chad}} || 1960年9月20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CHI}} || '''{{Lang|en|Chile}}''' || 1945年10月24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CHN}} || '''{{Lang|en|China}}''' || 1945年10月24日 || 1945年-1971年由{{ROC}}代表“中国”<sup>[[#中国席位|注2]]</sup>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COL}} || '''{{Lang|en|Colombia}}''' || 1945年11月5日 ||
|-
| {{COM}} || {{Lang|en|Comoros}} || 1975年11月12日 ||
|-
| {{CGO}}<ref>'''刚果(布)'''使用通称'''刚果'''('''{{Lang|en|Congo}}''')作为席位名称。最初以「'''刚果(布拉柴维尔)'''」('''{{Lang|en|Congo (Brazzaville)}}''')的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1971年11月15日改用今名。</ref>|| {{Lang|en|Congo}} || 1960年9月20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CRC}} || '''{{Lang|en|Costa Rica}}''' || 1945年11月2日 ||
|-
| {{CIV}}<ref>'''-{科特迪瓦}-'''(“{{Lang|fr|Côte d'Ivoire}}”),原初使用意译国名'''象牙海岸'''(「'''{{Lang|en|Ivory Coast}}'''」)作为席位名称申请加入联合国,(详见[[科特迪瓦#国名|科特迪瓦国名]]),1985年11月6日申请改为今名,1986年1月1日正式起效。</ref>|| {{Lang|en|Côte d'Ivoire}} || 1960年9月20日 ||
|-
| {{CRO}} || {{Lang|en|Croatia}} || 1992年5月22日 || 前成员国:{{YUG}}<sup>[[#前南斯拉夫相关|注3]]</sup>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CUB}} || '''{{Lang|en|Cuba}}''' || 1945年10月24日 ||
|-
| {{CYP}} || {{Lang|en|Cyprus}} || 1960年9月20日 ||
|-
| {{CZE}} || {{Lang|en|Czech Republic}} || 1993年1月19日 || 前成员国:{{flag|Czechoslovakia}}<ref name="CS">'''{{flag|Czechoslovakia}}'''在1945年10月24日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席位名称是[[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2年12月10日,捷克斯洛伐克通知[[联合国秘书长]],该国在1992年12月31日以后将会不复存在,分裂后的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两国将会各自独立申请会籍。之后,两国在1993年1月19日分别加入联合国。</ref>
|-
| {{PRK}}<ref>'''朝鲜'''使用全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Lang|en|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作为席位名称。</ref>|| {{Lang|en|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 1991年9月17日 ||
|-
| {{COD}}<ref>'''刚果'''使用全称'''刚果民主共和国'''('''{{Lang|en|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作为席位名称。最初以「'''刚果(利奥波德城)'''」('''{{Lang|en|Congo (Leopoldville)}}''')的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后在1964年改名「'''刚果民主共和国'''」('''{{Lang|en|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又于1971年10月27日改为「'''{{flag|Zaire}}'''」('''{{Lang|en|Zaire}}'''),最后在1997年5月17日改回现在的名称。</ref>|| {{Lang|en|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 1960年9月20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DNK}} || '''{{Lang|en|Denmark}}''' || 1945年10月24日 ||
|-
| {{DJI}} || {{Lang|en|Djibouti}} || 1977年9月20日 ||
|-
| {{DMA}} || {{Lang|en|Dominica}} || 1978年12月18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DOM}} || '''{{Lang|en|Dominican Republic}}''' || 1945年10月24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ECU}} || '''{{Lang|en|Ecuador}}''' || 1945年12月21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EGY}}<ref name="UAR">[[埃及]]和[[叙利亚]]同时在1945年10月24日加入联合国,皆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两国于1958年2月21日的公民投票后,决定合併成为 '''{{UAR}}''',在联合国的席位也合二为一。直到1961年10月13日,叙利亚决定恢复国号为「[[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也一分为二。其后,埃及继续在联合国使用「[[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这个名称,直至1971年9月2日改回现在的名称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ref>|| '''{{Lang|en|Egypt}}''' || 1945年10月24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ESA}} || '''{{Lang|en|El Salvador}}''' || 1945年10月24日 ||
|-
| {{EQG}} || {{Lang|en|Equatorial Guinea}} || 1968年11月12日 ||
|-
| {{ERI}} || {{Lang|en|Eritrea}} || 1993年5月28日 ||
|-
| {{EST}} || {{Lang|en|Estonia}} || 1991年9月17日 || 前成员国:{{USSR}}<br />{{flag|Estonian SSR}}<sup>[[#前苏联相关|注1]]</sup>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ETH}} || '''{{Lang|en|Ethiopia}}''' || 1945年11月13日 ||
|-
| {{FIJ}} || {{Lang|en|Fiji}} || 1970年10月13日 ||
|-
| {{FIN}} || {{Lang|en|Finland}} || 1955年12月14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FRA}} || '''{{Lang|en|France}}''' || 1945年10月24日 ||
|-
| {{GAB}} || {{Lang|en|Gabon}} || 1960年9月20日 ||
|-
| {{GAM}}<ref>'''冈比亚''',英语席位名称:「'''{{Lang|en|Gambia}}'''」,原初使用英语名称“'''{{Lang|en|The Gambia}}'''”作为席位名称申请加入联合国。</ref>|| {{Lang|en|Gambia}} || 1965年9月21日 ||
|-
| {{GEO}} || {{Lang|en|Georgia}} || 1992年7月31日 || 前成员国:{{USSR}}<br />{{flag|Georgian SSR}}<sup>[[#前苏联相关|注1]]</sup>
|-
| {{DEU}} || {{Lang|en|Germany}} || 1973年9月18日 || 前成员国:{{flag|西德}}、{{flag|东德}}<ref>{{flagicon|East Germany}}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 {{flagicon|West Germany}} '''[[联邦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两国曾经在1973年9月18日分别申请加入联合国,并且都被接纳为会员。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併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此后就以一个「[[德国]]」席位代表这一个国家。</ref>
|-
| {{GHA}} || {{Lang|en|Ghana}} || 1957年3月8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GRC}} || '''{{Lang|en|Greece}}''' || 1945年10月25日 ||
|-
| {{GRD}} || {{Lang|en|Grenada}} || 1974年9月17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GUA}} || '''{{Lang|en|Guatemala}}''' || 1945年11月21日 ||
|-
| {{GUI}} || {{Lang|en|Guinea}} || 1958年12月12日 ||
|-
| {{GBS}} || {{Lang|en|Guinea-Bissau}} || 1974年9月17日 ||
|-
| {{GUY}} || {{Lang|en|Guyana}} || 1966年9月20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HAI}} || '''{{Lang|en|Haiti}}''' || 1945年10月24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HON}} || '''{{Lang|en|Honduras}}''' || 1945年12月17日 ||
|-
| {{HUN}} || {{Lang|en|Hungary}} || 1955年12月14日 ||
|-
| {{ISL}} || {{Lang|en|Iceland}} || 1946年11月19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IND}} || '''{{Lang|en|India}}''' || 1945年10月30日 ||
|-
| {{IDN}} || {{Lang|en|Indonesia}} || 1950年9月28日 || {{flag|印尼}}退出联合国(1965年-1966年)<ref>'''印度尼西亚'''为了抗议马来西亚获选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曾经于1965年1月20日短暂退出联合国。1966年9月19日,印度尼西亚宣布恢复与联合国的所有合作并参与其活动的意愿,并于1966年9月28日重新获邀加入联合国。</ref>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IRN}}<ref>'''伊朗'''使用全名「'''[[伊朗伊斯兰共和国]]'''」('''{{Lang|en|Iran (Islamic Republic of)}}''')作为席位名称。</ref>|| '''{{Lang|en|Iran (Islamic Republic of)}}''' || 1945年10月24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IRQ}} || '''{{Lang|en|Iraq}}''' || 1945年12月21日 ||
|-
| {{IRL}} || {{Lang|en|Ireland}} || 1955年12月14日 ||
|-
| {{ISR}} || {{Lang|en|Israel}} || 1949年5月11日 ||
|-
| {{ITA}} || {{Lang|en|Italy}} || 1955年12月14日 ||
|-
| {{JAM}} || {{Lang|en|Jamaica}} || 1962年9月18日 ||
|-
| {{JPN}} || {{Lang|en|Japan}} || 1956年12月18日 ||
|-
| {{JOR}} || {{Lang|en|Jordan}} || 1955年12月14日 ||
|-
| {{KAZ}}<ref>'''哈萨克斯坦''',英语名称:“'''{{Lang|en|Kazakhstan}}'''”,最初使用英语名称“'''{{Lang|en|Kazakstan}}'''”作为席位名称,1997年6月20日改用今名。</ref>|| {{Lang|en|Kazakhstan}} || 1992年3月2日 || 前成员国:{{USSR}}<br />{{flag|Kazakh SSR}}<sup>[[#前苏联相关|注1]]</sup>
|-
| {{KEN}} || {{Lang|en|Kenya}} || 1963年12月16日 ||
|-
| {{KIR}} || {{Lang|en|Kiribati}} || 1999年9月14日 ||
|-
| {{KOR}}<ref>'''韩国'''使用全名“'''[[大韩民国]]'''”('''{{Lang|en|Republic of Korea}}''')作为席位名称。</ref>|| {{Lang|en|Republic of Korea}} || 1991年9月17日 ||
|-
| {{KUW}} || {{Lang|en|Kuwait}} || 1963年5月14日 ||
|-
| {{KGZ}} || {{Lang|en|Kyrgyzstan}} || 1992年3月2日 || 前成员国:{{USSR}}<br />{{flag|Kirghiz SSR}}<sup>[[#前苏联相关|注1]]</sup>
|-
| {{LAO}}<ref>'''老挝'''使用全名「[[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作为席位名称。最初使用通称“'''老挝'''”('''{{Lang|en|Laos}}''')申请加入联合国,1975年12月2日改用今名</ref>|| {{Lang|en|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 1955年12月14日 ||
|-
| {{LAT}} || {{Lang|en|Latvia}} || 1991年9月17日 || 前成员国:{{USSR}}<br />{{flag|Latvian SSR}}<sup>[[#前苏联相关|注1]]</sup>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LEB}} || '''{{Lang|en|Lebanon}}''' || 1945年10月24日 ||
|-
| {{LES}} || {{Lang|en|Lesotho}} || 1966年10月17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LBR}} || '''{{Lang|en|Liberia}}''' || 1945年11月2日 ||
|-
| {{LBY}}<ref>'''利比亚'''1969年最初使用“'''利比亚阿拉伯共和国'''”('''{{Lang|en|Libyan Arab Republic}}''')作为席位名称申请加入联合国。于1977年4月21日至2011年9月16日间使用「'''{{flag|Libyan Arab Jamahiriya}}'''」('''{{Lang|en|Libyan Arab Jamahiriya}}''')作为席位名称,2011年9月16日联合国大国把利比亚席位交予[[全国过渡委员会]]后使用通称「'''利比亚'''」('''{{Lang|en|Libya}}''')作为席位名称。</ref>|| {{Lang|en|Libya}} || 1955年12月14日 ||
|-
| {{LIE}} || {{Lang|en|Liechtenstein}} || 1990年9月18日 ||
|-
| {{LTU}} || {{Lang|en|Lithuania}} || 1991年9月17日 || 前成员国:{{USSR}}<br />{{flag|Lithuanian SSR}}<sup>[[#前苏联相关|注1]]</sup>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LUX}} || '''{{Lang|en|Luxembourg}}''' || 1945年10月24日 ||
|-
| {{MAD}}<ref>'''马达加斯加'''最初使用全称“'''马拉加西共和国'''”('''{{Lang|en|Malagasy Republic}}''')的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ref>|| {{Lang|en|Madagascar}} || 1960年9月20日 ||
|-
| {{MWI}} || {{Lang|en|Malawi}} || 1964年12月1日 ||
|-
| {{MAS}}<ref>'''马来西亚'''最初以「'''[[马来亚联合邦]]'''」('''{{Lang|en|Federation of Malaya}}''')的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改名为「马来西亚」,为一个包含[[沙巴]]、[[砂拉越]]、[[新加坡]]的新联邦国家。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并于1965年9月21日申请加入联合国。</ref>|| {{Lang|en|Malaysia}} || 1957年9月17日 ||
|-
| {{MDV}}<ref>'''马尔代夫'''('''{{Lang|en|Maldives}}''')最初使用“'''马尔代夫群岛'''”('''{{Lang|en|Maldive Islands}}''')作为席位名称。</ref>|| {{Lang|en|Maldives}} || 1965年9月21日 ||
|-
| {{MKD}}<ref>'''马其顿'''因与[[希腊]]在国家名称上[[马其顿名称争议|发生争议]],所以暂时使用“[[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Lang|en|The former Yugoslav Republic of Macedonia}}''')作为席位名称。</ref>|| {{Lang|en|The former Yugoslav Republic of Macedonia}} || 1993年4月8日 ||<sup>[[#前南斯拉夫相关|注3]]</sup>
|-
| {{MLI}} || {{Lang|en|Mali}} || 1960年9月28日 ||
|-
| {{MLT}} || {{Lang|en|Malta}} || 1964年12月1日 ||
|-
| {{MHL}} || {{Lang|en|Marshall Islands}} || 1991年9月17日 ||
|-
| {{MTN}} || {{Lang|en|Mauritania}} || 1961年10月27日 ||
|-
| {{MRI}} || {{Lang|en|Mauritius}} || 1968年4月24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MEX}} || '''{{Lang|en|Mexico}}''' || 1945年11月7日 ||
|-
| {{MIC}} || {{Lang|en|Micronesia}} || 1991年9月17日 ||
|-
| {{MOL}}<ref>'''摩尔多瓦'''使用全名“[[摩尔多瓦共和国]]”作为席位名称。原初使用通称“摩尔多瓦”作为席位名称申请加入联合国。</ref>|| {{Lang|en|Republic of Moldova}} || 1992年3月2日 || 前成员国:{{USSR}}<sup>[[#前苏联相关|注1]]</sup>
|-
| {{MON}} || {{Lang|en|Monaco}} || 1993年5月28日 ||
|-
| {{MGL}} || {{Lang|en|Mongolia}} || 1961年10月27日 ||
|-
| {{MNE}} || {{Lang|en|Montenegro}} || 2006年6月28日 || 前成员国:{{flag|SFR Yugoslavia}}、{{flag|Serbia and Montenegro}}<sup>[[#前南斯拉夫相关|注3]]</sup>
|-
| {{MAR}} || {{Lang|en|Morocco}} || 1956年11月12日 ||
|-
| {{MOZ}} || {{Lang|en|Mozambique}} || 1975年9月16日 ||
|-
| {{MYA}} || {{Lang|en|Myanmar}} || 1948年4月19日 || <ref>'''缅甸''',英语席位名称:「'''{{Lang|en|Myanmar}}'''」,在1989年改名前使用英语名称「'''{{Lang|en|Burma}}'''」申请加入联合国。</ref>
|-
| {{NAM}} || {{Lang|en|Namibia}} || 1990年4月23日 ||
|-
| {{NRU}} || {{Lang|en|Nauru}} || 1999年9月14日 ||
|-
| {{NEP}} || {{Lang|en|Nepal}} || 1955年12月14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Flagicon|NLD}} [[荷兰王国{{{1|{{{prefix|}}}}}}|荷兰]] || '''{{Lang|en|Netherlands}}''' || 1945年12月10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NZL}} || '''{{Lang|en|New Zealand}}''' || 1945年10月24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NIC}} || '''{{Lang|en|Nicaragua}}''' || 1945年10月24日 ||
|-
| {{NIG}} || {{Lang|en|Niger}} || 1960年9月20日 ||
|-
| {{NGA}} || {{Lang|en|Nigeria}} || 1960年10月7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NOR}} || '''{{Lang|en|Norway}}''' || 1945年11月27日 ||
|-
| {{OMA}} || {{Lang|en|Oman}} || 1971年10月7日 ||
|-
| {{PAK}} || {{Lang|en|Pakistan}} || 1947年9月30日 ||
|-
| {{PLW}} || {{Lang|en|Palau}} || 1994年12月15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PAN}} || '''{{Lang|en|Panama}}''' || 1945年11月13日 ||
|-
| {{PNG}} || {{Lang|en|Papua New Guinea}} || 1975年10月10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PAR}} || '''{{Lang|en|Paraguay}}''' || 1945年10月24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PER}} || '''{{Lang|en|Peru}}''' || 1945年10月31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PHI}} <ref>'''菲律宾'''('''{{Lang|en|Philippines}}''')在1946年独立前使用「'''菲律宾联邦'''」('''{{Lang|en|Philippine Commonwealth}}''')的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ref>|| '''{{Lang|en|Philippines}}''' || 1945年10月24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POL}} || '''{{Lang|en|Poland}}''' || 1945年10月24日 ||
|-
| {{POR}} || {{Lang|en|Portugal}} || 1955年12月14日 ||
|-
| {{QAT}} || {{Lang|en|Qatar}} || 1971年9月21日 ||
|-
| {{ROM}} || {{Lang|en|Romania}} || 1955年12月14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RUS}}<ref>'''俄罗斯'''使用全名“'''[[俄罗斯联邦]]'''”('''{{Lang|en|Russian Federation}}''')作为席位名称。</ref>|| '''{{Lang|en|Russian Federation}}''' || 1945年10月24日 || 前成员国:{{USSR}}<br />
{{flag|Russian SFSR}}<sup>[[#前苏联相关|注1]]</sup>
|-
| {{RWA}} || {{Lang|en|Rwanda}} || 1962年9月18日 ||
|-
| {{SKN}}<ref>'''[[圣基茨和尼维斯]]'''(“'''{{Lang|en|Saint Kitts and Nevis}}'''”)最初使用“'''-{圣克里斯多福与尼维斯}-'''”(“'''{{Lang|en|Saint Christopher and Nevis}}'''”)作为席位名称,1986年11月26日改用今名。</ref>|| {{Lang|en|Saint Kitts and Nevis}} || 1983年9月23日 ||
|-
| {{LCA}} || {{Lang|en|Saint Lucia}} || 1979年9月18日 ||
|-
| {{VIN}} || {{Lang|en|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 1980年9月16日 ||
|-
| {{SAMOA}}<ref>'''萨摩亚'''('''{{Lang|en|Samoa}}''')在1997年改名前使用「'''西萨摩亚'''」('''{{Lang|en|West Samoa}}''')的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ref>|| {{Lang|en|Samoa}} || 1976年12月15日 ||
|-
| {{SMR}} || {{Lang|en|San Marino}} || 1992年3月2日 ||
|-
| {{STP}}<ref>注意'''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使用无[[附加符号]]的英语席位名称:“'''{{Lang|en|Sao Tome and Principe}}'''”,并非有附加符号的“'''{{Lang|en|São Tomé and Príncipe}}'''”或葡萄牙语名称“'''{{Lang|pt|São Tomé e Príncipe}}'''”。</ref>|| {{Lang|en|Sao Tome and Principe}} || 1975年9月16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SAU}} || '''{{Lang|en|Saudi Arabia}}''' || 1945年10月24日 ||
|-
| {{SEN}} || {{Lang|en|Senegal}} || 1960年9月28日 ||
|-
| {{SRB}} || {{Lang|en|Serbia}} || 2000年11月1日 ||<sup>[[#前南斯拉夫相关|注1]]</sup>
|-
| {{SEY}} || {{Lang|en|Seychelles}} || 1976年9月21日 ||
|-
| {{SLE}} || {{Lang|en|Sierra Leone}} || 1961年9月27日 ||
|-
| {{SIN}} || {{Lang|en|Singapore}} || 1965年9月21日 ||
|-
| {{SVK}} || {{Lang|en|Slovakia}} || 1993年1月19日 ||<ref name="CS"/>
|-
| {{SVN}} || {{Lang|en|Slovenia}} || 1992年5月22日 ||<sup>[[#前南斯拉夫相关|注3]]</sup>
|-
| {{SOL}} || {{Lang|en|Solomon Islands}} || 1978年9月19日 ||
|-
| {{SOM}} || {{Lang|en|Somalia}} || 1960年9月20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RSA}} || '''{{Lang|en|South Africa}}''' || 1945年11月7日 ||<ref>'''南非'''('''{{Lang|en|South Africa}}''')在1961年5月31日成为共和国前使用「'''[[南非联邦]]'''」('''{{Lang|en|Union of South Africa}}''')的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ref>
|-
| {{SSD}} || {{Lang|en|South Sudan}} || 2011年7月14日 ||
|-
| {{ESP}} || {{Lang|en|Spain}} || 1955年12月14日 ||
|-
| {{SRI}} <ref>'''斯里兰卡'''('''{{Lang|en|Sri Lanka}}''')在1972年5月22日改名前使用「'''[[锡兰]]'''」('''{{Lang|en|Ceylon}}''')的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ref>|| {{Lang|en|Sri Lanka}} || 1955年12月14日 ||
|-
| {{SUD}} || {{Lang|en|Sudan}} || 1956年11月12日 ||
|-
| {{SUR}}<ref>'''苏里南''',英语名称:“'''{{Lang|en|Suriname}}'''”,最初使用英语名称“'''{{Lang|en|Surinam}}'''”作为席位名称,1978年1月23日改用今名。</ref>|| {{Lang|en|Suriname}} || 1975年12月4日 ||
|-
| {{SWZ}} || {{Lang|en|Swaziland}} || 1968年9月24日 ||
|-
| {{SWE}} || {{Lang|en|Sweden}} || 1946年11月19日 ||
|-
| {{SUI}} || {{Lang|en|Switzerland}} || 2002年9月10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SYR}}<ref>'''叙利亚'''使用全名“'''[[叙利亚阿拉伯共和国]]'''”作为席位名称。</ref>|| '''{{Lang|en|Syrian Arab Republic}}''' || 1945年10月24日 ||<ref name="UAR"/>
|-
| {{TAJ}} || {{Lang|en|Tajikistan}} || 1992年3月2日 || 前成员国:{{USSR}}<br />{{flag|Tajik SSR}}<sup>[[#前苏联相关|注1]]</sup>
|-
| {{TAN}}<ref>'''坦桑尼亚'''使用全名“'''[[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作为席位名称。</ref>|| {{Lang|en|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 || 1961年12月14日 ||<ref>'''{{flag|Tanganyika}}'''最早在1961年12月14日申请加入联合国, '''{{flag|Zanzibar}}'''则在1963年12月16日申请加入联合国。1964年4月26日,坦噶尼喀与桑给巴尔联合协定通过后,合併成为一个会员国,并且在1964年11月1日改名为「[[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ref>
|-
| {{THA}} || {{Lang|en|Thailand}} || 1946年12月16日 ||<ref>'''泰国'''在1949年改名前使用「'''[[暹罗]]'''」('''{{Lang|en|Siam}}''')的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ref>
|-
| {{TLS}}<ref>'''东帝汶'''的英文席位名称使用葡萄牙文原文“{{Lang|pt|Timor-Leste}}”而非英文名称“{{Lang|en|East Timor}}”。</ref>|| {{Lang|pt|Timor-Leste}} || 2002年9月27日 ||
|-
| {{TOG}} || {{Lang|en|Togo}} || 1960年9月20日 ||
|-
| {{TGA}} || {{Lang|en|Tonga}} || 1999年9月14日 ||
|-
| {{TRI}} || {{Lang|en|Trinidad and Tobago}} || 1962年9月18日 ||
|-
| {{TUN}} || {{Lang|en|Tunisia}} || 1956年11月12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TUR}} || '''{{Lang|en|Turkey}}''' || 1945年10月24日 ||
|-
| {{TKM}} || {{Lang|en|Turkmenistan}} || 1992年3月2日 || 前成员国:{{USSR}}<sup>[[#前苏联相关|注1]]</sup>
|-
| {{TUV}} || {{Lang|en|Tuvalu}} || 2000年9月5日 ||
|-
| {{UGA}} || {{Lang|en|Uganda}} || 1962年10月25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UKR}} || '''{{Lang|en|Ukraine}}''' || 1945年10月24日 || 前成员国:{{USSR}}<br />{{flag|Ukrainian SSR}}<sup>[[#前苏联相关|注1]]</sup>
|-
| {{ARE}}<ref>'''阿联酋'''使用全名“'''[[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作为席位名称。</ref>|| {{Lang|en|United Arab Emirates}} || 1971年12月9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UK}}<ref>'''英国'''使用全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作为席位名称。</ref>|| '''{{Lang|en|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 1945年10月24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USA}}<ref>'''美国'''使用全名「'''[[美利坚合众国]]'''」作为席位名称。</ref>|| '''{{Lang|en|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1945年10月24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URU}} || '''{{Lang|en|Uruguay}}''' || 1945年12月18日 ||
|-
| {{UZB}} || {{Lang|en|Uzbekistan}} || 1992年3月2日 || 前成员国:{{USSR}}<br />{{flag|Uzbek SSR}}<sup>[[#前苏联相关|注1]]</sup>
|-
| {{VAN}} || {{Lang|en|Vanuatu}} || 1981年9月15日 ||
|- style="background:#CCDDFF;"
| {{VEN}}<ref>'''委内瑞拉'''使用全名「'''[[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Lang|en|Venezuela (Bolivarian Republic of)}}''')作为席位名称。原初使用通称'''委内瑞拉'''('''{{Lang|en|Venezuela}}''')申请加入联合国,1999年12月15日改用今名。</ref>|| '''{{Lang|en|Venezuela (Bolivarian Republic of)}}''' || 1945年11月15日 ||
|-
| {{VIE}}<ref>越南的英文席位名称按照官方标淮为“{{Lang|en|Viet Nam}}”而非英文惯用的“{{Lang|en|Vietnam}}”。</ref>|| {{Lang|en|Viet Nam}} || 1977年9月20日 ||
|-
| {{YEM}} || {{Lang|en|Yemen}} || 1947年9月30日 ||<ref>'''阿拉伯也门'''({{flag|北也门}})最早在1947年9月30日申请加入联合国,代表[[也门穆塔瓦基利亚王国]]和取代它的[[阿拉伯也门共和国]]。 '''民主也门'''({{flag|南也门}})则在1967年12月14日以「也门南部」的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代表[[南也门人民共和国]]和改名后的[[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两国在1990年5月22日合併成[[也门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亦合併为「[[也门]]」,自此就以一个「也门」席位为代表。</ref>
|-
| {{ZAM}} || {{Lang|en|Zambia}} || 1964年12月1日 ||
|-
| {{ZIM}} || {{Lang|en|Zimbabwe}} || 1980年8月25日 ||
|}
 
==现存有限承认国家或政权一览表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列表顺序!!名称!!旗帜!!徽章!!争议时长!!行政中心!!地理区!!主权承认!!有关国家或政权
|-
|align=center|1
|[[索马里兰共和国]]
|[[File:Flag of Somaliland.svg|100px|border]]
|[[File:Emblem of Somaliland.svg|100px|border]]
|1991年-现今
|[[哈尔格萨]]
|[[东非]]
|0
|{{Flagicon|Somalia}} [[索马里联邦共和国]]
|-
|align=center|2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
|[[File:New Donetsk Peoples Republic flag.svg|100px|border]]
|[[File:Герб ДНР.svg|100px|border]]
|2014年-现今
|[[顿涅茨克]]
|[[东欧]]
|2
|{{Flagicon|Ukraine}} [[乌克兰]]
|-
|align=center|3
|[[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
|[[File:Flag of the Lugansk People's Republic (Official).svg|100px|border]]
|[[File:COA LPR oct 2014.svg|100px|border]]
|2014年-现今
|[[卢甘斯克]]
|[[东欧]]
|2
|{{Flagicon|Ukraine}} [[乌克兰]]
|-
|align=center|4
|[[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
|[[File:Flag of Transnistria (state).svg|100px|border]]
|[[File:Coat of arms of Transnistria.svg|100px|border]]
|1990年-现今
|[[蒂拉斯波尔]]
|[[东欧]]
|3
|{{Flagicon|Moldova}} [[摩尔多瓦共和国]]
|-
|align=center|5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
|[[File:Flag of Nagorno-Karabakh.svg|100px|border]]
|[[File:Coat of arms of Nagorno-Karabakh.svg|100px|border]]
|1991年-现今
|[[斯捷潘纳克特]]
|[[西亚]]
|3
|{{Flagicon|Azerbaijan}} [[阿塞拜疆共和国]]
|-
|align=center|6
|[[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
|[[File:Flag of the Turkish Republic of Northern Cyprus.svg|100px|border]]
|[[File:Coat of arms of the Turkish Republic of Northern Cyprus.svg|100px|border]]
|1983年-现今
|[[北尼科西亚]]
|[[西亚]]
|1
|{{Flagicon|Cyprus}} [[塞浦路斯共和国]]
|-
|align=center|7
|[[阿布哈兹共和国]]
|[[File:Flag of Abkhazia.svg|100px|border]]
|[[File:Coat of arms of Abkhazia.svg|100px|border]]
|1992年-现今
|[[苏呼米]]
|[[西亚]]
|8
|{{Flagicon|Georgia}} [[格鲁吉亚]]
|-
|align=center|8
|[[南奥塞梯共和国]]
|[[File:Flag of South Ossetia.svg|100px|border]]
|[[File:Coat of arms of South Ossetia.svg|100px|border]]
|1991年-现今
|[[茨欣瓦利]]
|[[西亚]]
|10
|{{Flagicon|Georgia}} [[格鲁吉亚]]
|-
|align=center|9
|[[中华民国]]
|[[File: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100px|border]]
|[[File: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 Emblem.svg|100px|border]]
|1949年-现今
|[[台北市]]
|[[东亚]]
|19
|{{PRC}}
|-
|align=center|10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
|[[File:Flag of the Sahrawi Arab Democratic Republic.svg|100px|border]]
|[[File:Coat of arms of the Sahrawi Arab Democratic Republic.svg|100px|border]]
|1976年-现今
|[[提法里提]]
|[[北非]]
|46
|{{Flagicon|Morocco}} [[摩洛哥王国]]
|-
|align=center|11
|[[科索沃共和国]]
|[[File:Flag of Kosovo.svg|100px|border]]
|[[File:Coat of arms of Kosovo.svg|100px|border]]
|2008年-现今
|[[普里什蒂纳]]
|[[南欧]]
|110
|{{Flagicon|Serbia}} [[塞尔维亚共和国]]
|-
|align=center|12
|[[巴勒斯坦国]]
|[[File:Flag of Palestine.svg|100px|border]]
|[[File:Coat of arms of Palestine.svg|100px|border]]
|1988年-现今
|[[拉姆安拉]]
|[[西亚]]
|136
|{{Flagicon|Israel}} [[以色列国]]
|-
|align=center|13
|[[以色列国]]
|[[File:Flag of Israel.svg|100px|border]]
|[[File:Emblem of Israel.svg|100px|border]]
|1948年-现今
|[[耶路撒冷]]
|[[西亚]]
|164
|{{Flagicon|Palestine}} [[巴勒斯坦国]]
|-
|align=center|14
|[[中华人民共和国]]
|[[File:Fla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vg|100px|border]]
|[[文件:National Emblem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vg|100px|border]]
|1949年-现今
|[[北京]]
|[[东亚]]
|175
|{{Flagicon|Taiwan}} [[中华民国]]
|-
|align=center|15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File:Flag of North Korea.svg|100px|border]]
|[[File:Emblem of North Korea.svg|100px|border]]
|1948年-现今
|[[平壤]]
|[[东亚]]
|189
|{{Flagicon|South Korea}} [[大韩民国]]
|-
|align=center|16
|[[大韩民国]]
|[[文件:Flag of South Korea.svg|100px|border]]
|[[File:Emblem of South Korea.svg|100px|border]]
|1948年-现今
|[[首尔]]
|[[东亚]]
|192
|{{Flagicon|North Korea}}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align=center|17
|[[塞浦路斯共和国]]
|[[File:Flag of Cyprus.svg|100px|border]]
|
|1974年-现今
|[[尼科西亚]]
|[[西亚]]
|192
|{{Flagicon|TRNC}} [[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
|-
|align=center|18
|[[亚美尼亚共和国]]
|[[File:Flag of Armenia.svg|100px|border]]
|[[File:Coat of arms of Armenia.svg|100px|border]]
|1988年-现今
|[[埃里温]]
|[[西亚]]
|192
|(无)<ref>仅未获得 {{Flagicon|Pakistan}}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外交上的承认。</ref>
|}
== 参考来源 ==
== 参见 ==
{{Portal box|政治|国际关系|法律}}
*[[政治实体]]
*[[联合国会员国]]
1,3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