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前黎朝

增加 6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
<p style="text-indent:2em;">前黎朝(Nhà Tiền Lê),为 [[ 越南 ]] 历史的朝代之一,由黎桓建立,立国期间为980年-1009年。黎桓原为丁朝的十道将军,在丁废帝继位后独揽大权。980年黎桓受朝臣拥护,篡位建立前黎朝(疆域约今越南北部)。宋朝闻丁朝被篡位后派兵南下,黎桓率军伏击成功,击败宋军。之后黎桓与宋通好,获得宋朝册封。黎桓得国后,在国内制定律例,整顿政务,并平定以芒族为主的内乱。1005年黎桓逝世,诸子争立,黎中宗得位后不久被黎龙铤(即卧朝皇帝)所杀。黎龙铤自立,性好杀戮,1009年去世后,儿子尚幼,大将李公蕴被拥立为帝,建立李朝,前黎朝亡。
== '''政局发展''' ==
<p style="text-indent:2em;">黎桓称帝
<p style="text-indent:2em;">前黎朝的开国君主黎桓,爱州人,原是丁朝将领,官至" [[ 十道将军]]"。 979年,丁朝帝位由年仅六岁的丁璇继任,黎桓任"副王"摄政。丁朝大臣阮匐、丁佃、范盍等忧虑黎桓会对少主不利,乃共同起兵伐桓。黎桓在朝中得到丁朝太后杨氏支持,出兵击破阮匐、丁佃、范盍等人,扫除其掌权障碍。
<p style="text-indent:2em;">丁朝的内部斗争,引起中国宋朝的注意。980年,宋太宗皇帝听从廷臣" [[ 安南]](越南)内扰,此天亡之秋,朝廷出其不意,用兵袭击,所谓疾雷不及掩耳"的见解,于该年农历七月,派侯仁宝等率兵南侵。丁朝杨太后命黎桓选勇士拒敌,黎桓及派大将军范巨俩(《越史略》作范巨备)出击。范巨俩临行,认为"今主上(丁璇)幼弱,我众虽竭死力御外侮,脱有尺寸之功,其谁知之?不如先册十道(指黎桓)为天子,然后出师可也",军士"咸呼万岁",以表赞同,杨太后亦见黎桓已得到"众心悦服",于是请黎桓即位。黎桓便即皇帝位,改年号"天福",建立前黎朝,定都华闾。
<p style="text-indent:2em;">对抗宋军
<p style="text-indent:2em;">黎桓登基为帝后(后世又称之为"大行皇帝"),即着手对付宋朝军队。黎桓先是冒用丁废帝 [[ 丁琏 ]] 的名义,向宋太宗上表,希望宋廷"俯怜其过,未忍加罪" ,意在令宋朝暂缓其兵,但未果。黎桓见外交途径已无成效,便整顿边备。宋廷亦派出侯仁宝、孙全兴等率军讨伐。翌年,宋军水师进抵白藤江,黎桓守军撤退。宋军追击到支棱(在今越南谅山)时,黎桓遣士卒访降侯仁宝,将之诱杀,继而出兵,溃击宋军。
<p style="text-indent:2em;">黎桓获胜,标志着前黎朝解除了宋朝的威胁,"由是海内大定" 。战后,黎桓于982年春,因顾虑到宋朝野心不息,"终行讨灭",所以遣使到中国"上表谢罪,且贡方物" 。宋越两国的战事遂告一段落。
== '''卧朝帝政局''' ==
<p style="text-indent:2em;">黎龙铤夺得帝位后,继续征讨国内的反
<p style="text-indent:2em;">取代前黎朝另建李朝的 [[ 李公蕴]]
<p style="text-indent:2em;">取代前黎朝另建李朝的李公蕴
<p style="text-indent:2em;">抗势力。降服扶兰寨后不久,黎龙铤到爱州,镇压莒隆贼。1008年,黎龙挺亲征都良州及渭龙州,击破当地"蛮人"部落,又征驩州、千柳州等地。1009年,农历七月,黎龙挺征驩唐州、石河州等地,但到环江附近海面时,因如大风,舟师无法行进而回。
== '''制度''' ==
<p style="text-indent:2em;">分封诸王
<p style="text-indent:2em;">前黎朝在大行皇帝黎桓时期,就分封诸王,"诸子以次受封,分居州郡"。这种派儿子去镇守各重要区域的分封制度,是意在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 黎桓所分封诸子如下:长子 [[ 黎鍮 ]] ,989年封为"擎天大王";二子 [[ 黎银锡 ]] ,989年封为"东城王";三子 [[ 黎龙钺 ]] ,989年封为"南封王",1004年,立为太子;四子 [[ 黎龙钉 ]] ,991年封为"御蛮王",居峰州;五子 [[ 黎龙铤 ]] ,992年封为"开明王",居藤州;六子 [[ 黎龙釿 ]] ,991年封为"御北王",居扶兰寨;七子 [[ 黎龙 ]] ,993年封为"定藩王",居五县江司营城;八子 [[ 黎龙锵 ]] ,993年封为"副王",居杜洞江;九子 [[ 黎龙镜 ]] ,993年封为"中国王",居干沱末连县;十子 [[ 黎龙铓 ]] ,994年封为"南国王",居武泷州;十一子 [[ 黎明提]](提又作鍉),995年封为"行军王",居北岸古览州;义儿(缺名),995年封为"扶带王",居扶带乡。
<p style="text-indent:2em;">其后,卧朝帝黎龙铤得位,亦奉行分封诸子为王的政策,封长子黎乍为"开封王";义儿绍理为"楚王",居于左;绍兴为"汉王",居于右。
1,2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