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丝光

增加 19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丝光.jpg|缩略图|右|[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mg1.912688.com%2F4F9229E6FD4A5F44956CC92904247F99_X76_L2_V1.jpg&refer=http%3A%2F%2Fimg1.912688.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26925442&t=2fb8c51f032990bf5af93d237e240dcb 原图链接][https://www.tnc.com.cn/products/detail-6963016.html 来自全球纺织网]]]
'''丝光''',指某些棉织品经 [[ 加工 ]] 后表面上呈现的丝一样的光彩。
1844年,英国化学家麦瑟(Mercer)在用棉布过滤浓烧碱中的木屑时,发现棉布变厚了,知道了浓烧碱可以使棉纤维溶胀的性质。于1850年申请专利; 1890年洛尔(Lower)在浓烧碱处理棉布时,发现施加张力,可提高棉的光泽; 1895年,丝光开始工业化,为了纪念麦瑟,将丝光整理称为麦瑟处理(Mercerizing)。
结晶度↓(70%→50%),无定形区域↑,使原来在水中不可及的羟基变为可及,因此纤维对染料的吸附性能和化学反应性能都有所提高,另外,由于丝光后,纤维形态变化,表面和内部的光散射减少,因此同浓度染料染色时,染色深度也增加。
[[ 纤维 ]] 溶胀后,大分子间的氢键被拆散,在张力作用下,大分子的排列趋向于整齐,使取向度提高,同时,纤维表面不均匀变形被消除,减少了薄弱环节。使纤维能均匀的分担外力,从而减少了因应力集中而导致的断裂现象。加上膨化重排后的纤维相互紧贴,抱合力,也减少了因大分子滑移而引起断裂的因素。
3、分子结构的变化
==丝光流程==
1、 先漂后丝:
 
丝光效果好,废碱较净,但白度差,易沾污,适合色布,尤其厚重织物。
3、染后丝光:
 
适合易擦伤或不易匀染的品种(丝光后,织物手感较硬,上染较快)染深色时为了提高织物表面效果及染色牢度,以及某些对光泽要求高的品种,也可采用染后丝光。
4、原坯丝光:
 
个别深色品种(苯胺黑)可在烧毛后直接进行丝光,但废碱含杂多,给回收带来麻烦,很少用。
丝光作用是使烧碱迅速均匀而充分地渗入棉纱或织物内部和纤维发生作用,因此必须保证一定的时间。
[[ 棉纱 ]] 用280g/lNaOH在无张力下丝光,发现,20s时间就能使纱线收缩率和对染料吸收率达到最大值,延长时间对增进丝光效果并不显著。此外,时间与碱浓度和温度有关,浓度低时,应适当延长作用时间;一般采用50~60s。
===去碱===
去碱对丝光的定型作用有很大影响,若放松张力后,织物上还有5%以上的碱,则织物仍会收缩,从而影响光泽、纬向缩水率。
==方向==
===高速丝光===
由于 [[ 练漂 ]] 前处理速度快,产量高,因此要求丝光速度与之相适应。常规布铗丝光机车连仅50~60m/min,而高速丝光机达100~150m/min,这样可解决丝光“瓶颈”问题,但对丝光机的各部件要求就高了。
可从以下几处着手:
14,1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