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7,342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File: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jpeg|有框|右|<big>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报告会)</big>[https://jtys.lzjtu.edu.cn/__local/5/CF/BA/E3912EC72D72F213E9D8678DD7C_F8F80B7C_19160.jpg 原图链接][https://jtys.lzjtu.edu.cn/info/1019/2265.htm 来自 兰州交通大学 的图片]]]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前身是兰州铁道学院铁道运输系,成立于我校1958年建校之时,是我校最早建立的5个系之一。1958年,在北京铁道学院(现 [[ 北京交通大学 ]] )运输系主任、我国铁道运输专业的奠基者与创始人之一、著名运输专家林达美教授的带领下,由北京铁道学院部分教师成建制迁兰组建而成,并于当年招收了首届铁道运输专业本科生60人。1988年以后,先后增设了包装工程、工业企业管理、 [[ 会计学 ]] 等专业。1995年,学校成立经济系,将本系的经济管理类教师和学科划归经济系。2003年,学校进行二级学院整合,运输系正式更名为交通运输学院。2012年被授予甘肃省园丁奖先进集体。学院2004年主办第三届信息和管理科学国际会议,2012年主办第三届绿色智能交通系统与安全国际 [[ 学术 ]] 会议,2017年主办第九届计算交通科学国际研讨会。
六十多年来,交通运输学院经过校内外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具有了相当的办学实力,共为 [[ 社会 ]] 培养各类毕业生三万多人,涌现出了以原黑龙江省副省长刘学良、原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郭允冲、原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黄民、 [[ 同济大学 ]] 博士生导师徐瑞华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校友,我院毕业生在我国铁路运输部门享有很高的声誉。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90多人,其中 [[ 博士生导 师9 师]]9 人、教授29人、副教授34人,教师中有博士50人。学院有本科生2200多人、研究生400多人。有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 [[ 交通运输 ]] 、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等4个本科专业,其中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有 [[ 轨道交通 ]] 、交通工程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交通运输工程”等级为B,排名全国第11。
学院历来重视本科教学,2012年被授予 [[ 甘肃省 ]] 园丁奖先进集体。学院教师主编教材专著45部,有5部教材入选国家重点建设教材。有《管理运筹学》、《铁路运输组织》2门国家精品课程。主持完成的“交通运输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在近年来全国交通 [[ 科技 ]] 大赛、物流设计大赛中,我院学生荣获5个一等奖。
==教科研成果==
学院教师近年来在国际交通运输与运筹管理类顶级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Part C、Part D、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以及中国科学、中国管理科学、铁道学报、 [[ 交通运输工程 ]] 学报、中国铁道科学等各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在内的各类科研及教改项目200多项,有4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的 [[ 奖励 ]] ,其中参与完成的“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获国家 [[ 科技 ]] 进步一等奖,主持完成的“运筹学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获中国运筹学应用二等奖。
==国际合作==
学院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保持着良好的 [[ 合作 ]] 关系,先后聘请了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殷亚峰、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周学松、 [[ 澳大利亚 ]] 昆士兰大学教授Luis Ferreira、日本 [[ 广岛 ]] 教授张俊屹、同济大学教授马卫民为学院兼职或荣誉教授。学院2004年主办第三届信息和管理科学国际会议,2012年主办第三届绿色智能交通系统与安全国际学术会议,2017年主办第九届计算交通科学国际研讨会。
前方岁月如歌,未来 [[ 风景 ]] 如画。教育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为交通运输学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团结、勤奋、求实的“交运人”一定能够志存高远、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为把交通运输学院建成一个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 [[ 教学 ]] 研究型学院而奋斗!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