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蒲宗孟

增加 12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蒲宗孟'''(1022-1088年),字传正,阆州新井(今四川南部西南)人。 北宋官员,宋 仁宗皇佑五年(1053) (1060年) 进士(《郡斋读 ,后累官司至尚 志》卷一九《蒲 左丞 集》),调夔州观察推官。治平年间,发生了水灾和地震。蒲宗孟上书斥责朝中的大臣,后宫和宦官。神宗熙宁元年(1068)召试学士院,为馆阁校勘。六年,进集贤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六),同修起居注 知制诰,转翰林学士兼侍读。元丰六年(1083),出知汝州,加 殿学士 ,徙亳、扬、杭、郓州。哲宗元佑三年(1088),御史劾在郓为政惨酷,夺职知虢州(同上书卷四二七) ==生平轶事==
仁宗皇佑五年(1053)进士(《郡斋读书志》卷一九《蒲左丞集》),调夔州观察推官。治平年间,发生了水灾和地震。 蒲宗孟 (1022-上书斥责朝中的大臣,后宫和宦官。神宗熙宁元年(1068)召试学士院,为馆阁校勘。六年,进集贤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六),同修起居注、知制诰,转翰林学士兼侍读。元丰六年(1083),出知汝州,加资政殿学士,徙亳、扬、杭、郓州。哲宗元佑三年(1088 年)字传正 ) 今宏观乡人 御史劾在郓为政惨酷 夺职知虢州(同上书卷四二七)。  仁宗皇佑五年 (1060年) (1053) 进士 ,后累官司至尚 (<ref>《郡斋读 志》卷一九《蒲 左丞 、资正殿学士 集》</ref>),调夔州观察推官
   蒲宗孟初为官时,任观察推官,后调入朝中任著作郎,在馆阁中校正文书、档案,制定各种制度。不久又到集贤殿校勘整理书籍。
   那时,朝廷在专管财赋的三司新设置了一个官职,叫账司,这是财政部门一个重职务,待遇很丰厚而权势也很重。许多人都想得到这个职务,于是不少人到处钻营,拉关系,行贿赂,蒲宗孟却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似的。可是执掌三司的大臣把任命的意见报告皇上后,皇上却下旨把这个职务授与了薄宗孟。蒲宗孟在任这个职务期间,曾被皇上派往湖南一带的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察访民情。蒲宗孟到了那里,了解到那里连年遭受灾害,收成很差,人民的生活非常困苦,特别是辰州、沅州的情况更为严重。于是蒲宗孟将灾情迅速上奏朝廷,并申请免去辰州、沅州的役钱和荆湖南路的丁赋。朝廷批准了他的申请,那里的人民才松了一口气。
   蒲宗孟最后任河中知府,到任后不久就病死在任上。蒲宗孟与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友善,娶了周敦颐的妹妹为妻。
   蒲宗孟善于读书,学问也是很高的。他经常告诫子弟:"寒可无衣,饥可无食,书不可一日无。"他著有文集50卷,奏议20卷,今己失传。他还在家乡修了一座"清风楼"专门藏书,供后人诵读,这是南部县最早的私人图书馆。
 
==参考资料==
{{Reflist}}
1,1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