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佛印禪師

增加 3,81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http://image.so.com/v?src=360pic_normal&z=1&i=0&cmg=5ffe54330cca524e8d4 图片来源网址]]]
'''佛印禪師''' ,是[[ (1032--1098) 朝]][[雲門]] 代云门 宗僧 ,和。为[[ 蘇東 苏东 坡]] 之方外 甚篤 交。法号了元,字觉老。俗姓林 平時二 饶州(江西省)浮梁 在佛學、文學上總不忘相互切磋 。自幼学《论语》等典籍,后礼宝积寺日用为师 但每次總是学习禅法。曾登临[[ 佛印禪師庐山]] 佔盡上風 参访开先善暹,复参圆通居讷。二十八岁,嗣善暹之法,住江州(江西省)承天寺。后历住淮山斗方,庐山开先、归宗 丹阳(今[[ 蘇東坡江苏]] 心裡總覺不是滋味 省-镇江市)金山和焦山两寺主持 所以[[蘇東 江西大仰山等刹。尝四度住云居;与苏东 ]]百般用 相交颇深;并整编白莲社流派,担任青松社社主,对于净土思想甚为关 。元符元年一月四日示寂,享年六十七岁 想讓[[ 法腊五十二,朝廷赐号' 佛印 禪師]]下不了台 禅师' =='''生平简介'''==<ref>[httpp style="text-indent://163.20.160.14/~word/modules/tinyd0/content/note/4-2-10.htm 陳忠建編]</ref2em;"一天 佛印禅师,法名了元,字觉老,俗姓林,饶州浮梁(旧属江西省鄱阳郡 今属江西省景德镇市) 相對坐禪 。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三岁能诵《论语》、诸家诗,五岁能诵诗三千首 [[蘇東坡]]一時心血來潮 长而精通五经 問[[ 被称为神童。<p style="text-indent:2em;"> 佛印 禪師]]:「你看我現 少时,曾于竹林寺读《大佛顶首楞严经》,遂礼宝积寺( 禪坐 今江西省浮梁县旧城)日用为师,学习禅法。十九岁登临庐山,参访云门四世开先善暹,复参圆通居讷(1010~1071),师从云门四世延庆子荣,师赞叹说:"骨格似雪窦,后来之俊也。"二十八岁,由于精究空宗,被称为"英灵 姿勢像什麼?」[[ 衲子",而嗣善暹之法,住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承天寺。其后,历住淮上斗方寺(在湖北省浠水县境内),江西庐山开先寺、归宗寺;丹阳(今江苏镇江)金山寺、焦山寺;江西大仰山等知名古刹,前后四十余年,德化广被,为人称颂。曾四度住南康云居山,接得四方云衲。<p style="text-indent:2em;"> 佛印 禪師]]說:「像一尊佛 禅师还整编白莲社流派,担任青松社社主,倡导弘扬净土思想 」[[蘇東坡]]聽了之後滿懷得意 宋神宗曾敕赐金钵,以旌其德 此時,[[ 佛印 禪師]]反問[[蘇東坡]]:「那你看我的坐姿像個甚麼?」[[蘇東坡]]毫不考慮地回答:「你看起來像 门下著名弟子有义天、德延、净悟等门生。元符元年(1098) 堆牛糞!」[[ 月四日 佛印 禪師]]微微一笑 禅师示寂,享年六十七岁 雙手合 法腊五 說聲:「阿彌陀 二。朝廷赐号“ !」印禅师“”。=='''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的故事'''==[[蘇東 <p style="text-indent:2em;">在历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 ]]回家後 很得意地向妹妹炫耀,說:「今天總算佔了[[ 与佛教高僧 佛印 禪師]] 禅师有着深厚 上風 友谊和交往,并时常互运禅机,谈禅论道,两人应酬文字很多,乐为人所传诵 」蘇小妹聽完原委 例如 卻不以為然地說:「哥哥!你今天輸得最慘!因為[[ 南宋时出现题为宋苏轼撰的《东坡问答录》(又名《东坡居士 佛印 禪師]]心中全是佛 禅师语录问答》) ,所 以看眾生 为苏轼与 ,而你心中盡是污穢 印禅师往复之语。<p style="text-indent:2em;">'''八风吹 动一屁过江来'''<p style="text-indent:2em;">苏东坡自从认识了佛印禅师以后 看眾生也就盡是牛糞,這 自以为自己 是輸得很慘嗎?」[[蘇東坡]]手拈一拈鬍子 但精通儒家思想 黯然地同意蘇小妹 对佛教所追求 看法。 事隔多時,[[蘇東坡]]修禪 戒、 日漸 、慧三学也 相当的 功夫 一次出定後,喜孜孜地寫 于是挥毫题写 了一首 诗,命书童亲自交给镇江金山寺高僧大德佛印禅师欣赏,诗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 吹不 ,端坐紫金 莲” 」立刻差書童過江,送給[<ref>[ http://www.360doc.cn/article/708137_45911075.html]苏东坡与 佛印 禪師]] 禅师</ref> <p style="text-indent:2em;">苏东坡这首诗有着双重的意义: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一 , 诗词是赞颂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在年轻时,为了追求人生解脱的真理,而舍弃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和王子的身份,甘愿过着苦行僧的生活,不怕艰难,四处寻师访道;最后在一个月圆的晚上坐在印度的一棵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赌明星,明心见性,顿然悟到了宇宙人生缘起的真理。从此,怀着慈心悲愿,佛陀开始高树法幢,弘法利生 本着 評一評 “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 自己 求安乐”济世利人 禪定功夫如何?[精神。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九年,随缘普渡,广结善缘;纵然他曾经历过各种不同的环境,但伟大的佛陀留给人间的慈悲和智慧,永远利益一切众生,受用无穷。<ref>[ http://www.360doc.cn/article/708137_45911075.html]苏东坡与佛印禅师</ref>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二 , 诗中的意思是苏东坡想向 佛印 禪師]]看過後 □师表达 他虽 位入世的追求功名利禄的文人,但自从认识佛教以后,对人世间的各种顺逆境可以淡然处之。这首诗中的意境本是十分清高超脱 順手拈來一枝紅筆 但从佛印禅师的慧眼来看,还是觉得苏东坡依然俗气未了 即在[[蘇東 因此佛印禅师看完苏东 ]] 派书童送来 詩上寫 诗句以后,写下 兩個斗大的 一个 :「放屁」 装在信封里 并嘱咐书童将信亲手 給書童帶回 给苏东坡 <ref>[http://www.360doc.cn/article/708137_45911075.html]苏东坡与佛印禅师</ref>  [[蘇東 <p style="text-indent:2em;">苏东 ]]本料 这位自以为诗美境高的大文豪,自从命书童将诗送给佛印禅师以后,心里一直都在 [[ 佛印 禪師]]會給 禅师见到 諸多 讚美 佳作 怎之 定会有一番赞赏。但没有想到佛印禅师不单没有赞赏他,反而在 回信中 竟是斗大的兩個紅 写一个“屁” 「放屁」 这无 由得火冒三丈 让这位著名诗人 破口 罵:「[[ 失所望,并且气嘟嘟的乘船渡江到金山寺去与 佛印]]實在欺人太甚 禅师理论 不讚美也就罷了,何必罵人呢?我非立刻過江與他理論不可!」誰知[[ 没有想到 佛印 禪師]] 禅师早已料到苏东坡会找上门辩论,所以预先 早已 大門深鎖 离开寮房。因此当苏东坡走进金山寺,到佛印禅师的住处 出遊去了 但敲门无人应答 ,只 門板 貼了 找到 付對聯 字条留给他 佛印禅师在字条 面寫著 写道 吹不 ,一屁 打過 来” 」[[蘇東 这时苏东 ]]看後深覺慚愧不已 醒觉到自己的定力修持,确实还未够功夫。这次事实证明 ,自 嘆修行 己真的谈 诗句上所说的八风吹不动:能对于外境的一切毁、誉、称、讥,苦、乐、利、衰等八风,皆能不动于心。现竟被佛印禅师一个“屁”字,便气得马上渡江来找禅师辩驳,这回自己知道中了佛印禅师的计,上了当而深感惭愧。<ref>[http://www.360doc.cn/article/708137_45911075.html]苏东坡与佛印禅师</ref>[[ file:苏东坡与 佛印禅师.png|center|300px|thumb|苏东坡与佛印禅师[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801/2b53adbeb7d74666926e35b3aa86b68a_th.pn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61462579_99940618 图片来源网址]]] 遠矣!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中國歷史人物]]
95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