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0
次編輯
變更
人工降雨
,無編輯摘要
[[File:人工降雨1.jpg|缩略图|人工降雨[http://gss0.baidu.com/9v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zhidao/pic/item/00e93901213fb80e128e40e337d12f2eb93894a2.jpg 原图链接][http://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C8%CB%B9%A4%BD%B5%D3%EA&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0000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工降雨''',又称 ''' 人工增雨 ''' ,是指根据 [[ 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其方法是根据不同云层的 [[ 物理 ]] 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中国最早的人工降雨试验是在1958年, [[ 吉林省 ]] 这年夏季遭受到60年未遇的大旱,人工降雨获得了成功。
==基本信息==
[[File:人工降雨2.jpg|缩略图|人工降雨[http://img.mp.sohu.com/q_70,c_zoom,w_640/upload/20170624/3717468e9beb4ef88d807deb30e88502_th.jpg 原图链接][http://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C8%CB%B9%A4%BD%B5%D3%EA&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0000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方法==
===冷云催化===
在 [[ 自然云 ]] 内 [[ 冰晶 ]] 浓度有时不足,这时需要引进人工冰核,使云中微观结构发生变化,促进冷云降水过程而增加降水量。这种作用过程叫[[冷云催化]]。在冷云降水过程中,冰晶的浓度起着重要作用。据有关资料介绍,冰晶浓度达到1~100个/L量级时降水效率较高。在冷云催化中,云的温度条件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当云顶温度很低时,冰核自然活化的浓度很高,云中自然冰晶浓度较高,自然降水过程进行得比较充分,增雨潜力比较小。反之,冰晶和水的饱和水汽压差异较小,冰晶的增长速率比较低,人工冰核物质的成冰能力也大大降低,人工催化很难达到要求的冰晶浓度。因此,有资料显示,当云顶温度在-4~-10℃范围时进行催化,效果比较好,这个温度范围被称之为“催化温度窗”。同时,冷云催化还会影响[[降雪]]的分布。这是由于对冷云进行催化以后,云中冰雪晶数量增加,过冷水滴减少,使得下降的雪晶不但个体较小,而且很少带有冻滴,它们的落速就比自然降雪小得多,在气流作用下,它们就会落到下风方更远的地方,使降雪的分布发生改变。
===暖云催化===
[[File:人工降雨3.jpg|缩略图|左|人工降雨[http://cdn.moji.com/page5/images/uploads/editor/20160726/20160726165754_68043.jpg 原图链接][http://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C8%CB%B9%A4%BD%B5%D3%EA&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000000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