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理查德·海因里希·阿芬那留斯

增加 3,24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理查德·海因里希·阿芬那留斯 (著名哲学家)| 圖像 =[[File:Afx.gif|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8507893030&di=9329455c5388d833de795bbeea7c1f0c&imgtype=0&src=http%3A%2F%2Fimg2.ph.126.net%2F8lSpxRqKNjTV6O1Ej_gRRw%3D%3D%2F6608447512980537647.gif 原图链接][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8507893030&di=9329455c5388d833de795bbeea7c1f0c&imgtype=0&src=http%3A%2F%2Fimg2.ph.126.net%2F8lSpxRqKNjTV6O1Ej_gRRw%3D%3D%2F6608447512980537647.gif 图片来自]]]|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843~| 出生地点 = 巴黎| 國籍 = 德国| 别名 = Avenarius,Richard Heinrich | 毕业院校 =| 職業 = 哲学讲师| 活跃时期 = | 知名原因 = 19世纪德国哲学家、经验批判主义创始人之一| 知名作品 =《纯粹经验批判》</br>《哲学,按费力最小原则对 世界的思维》</br>《人的世界概念》</br></br></br>}} ''' 理查德·海因里希·阿芬那留斯 ''' (Avenarius,Richard Heinrich 1843~1896)。19世纪德国哲学家、经验批判主义创始人之一。主要著作有:《哲学,按费力最小原则对 世界的思维》(1876)、《纯粹经验批判》(1888~1890)、 《人的世界概念》(1890~1891)等。 == '''目录''' == 1简介 2理论 == '''简介''' == 理查德·海因里希·阿芬那留斯(Avenarius,Richard Heinrich 1843~1896)19世纪德国哲学家、经验批判主义创始人之一。1843年11月19日生于巴黎,曾在[[苏黎世大学]]、[[柏林大学]]、[[莱比锡大学]]学习哲学。 187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被聘为哲学讲师;1877年任苏黎世大学哲学教授直至逝世。他是苏黎世大学“哲学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并任该会会刊的首任主编。主要著作有:《哲学,按费力最小原则对世界的思维》(1876)、《纯粹经验批判》(1888~1890)、 《人的世界概念》(1890~1891)等。 == '''理论''' == 阿芬那留斯提出了与马赫主义相同的[[经验批判主义]]<ref>[http://www.guoxuedashi.com/b/9/243029/ 伟大哲学家阿芬那留斯简介 阿芬那留斯思想研究 ].国学大师网 </ref>。 他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把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 体置于相互对立的地位,歪曲了自然世界的面目,他的哲学旨在克服二元论,恢复统一的世界图景。他认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物理的或心理的东西,只存在“第三种东西”,即“纯粹经验”,这是一种非心非物的中性要素。所谓自我与环境只是这种纯粹经验的不同联系的表现,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原则同格”,自我是这个同格的“中心项”、环境是“对立项”。这种把物质和精神统一于感觉经验的作法,并未超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它实质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 [[阿芬那留斯]]认为,科学理论记述经验之间相似和先后的关系,这种记述应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记述经验的关系;因果联系、实体原则是费力的记述形式,应予取消。他断言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为大脑不是思维的住所。他把反映论歪曲为把主体和客体割裂,再把思维“嵌入”大脑的“嵌入论”。[[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批判了这种“唯我论”的哲学。 == '''资料来源''' =={{Reflist}}
12,77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