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青海民族大学物电学院

增加 7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青海民族大学物电学院'''成立于2000年8月,定名为电子与信息科学系。2002年4月青海民族学院与原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质性合并,该系与青海师专电子工程系整合并更名为 [[ 电子工程 ]] 与信息科学系。2009年更名为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一、机构概况本系所属主要单位有:系办公室、 [[ 物理学 ]] 教研室、电路与信号系统教研室、电子与通信技术教研室、计算机与信息管理教研室、教育技术学教研室、系实验中心、电路设计自动化(EDA)技术研究所。
==师资队伍==
全系现有教职工44人,其中专兼职任课教师37人,实验技术人员3人,专职行政人员2人,专职辅导员1人,专职资料员1人。师资队伍中 [[ 授6 授]]6 人(院内兼职3人),副教授14人,中级职称人员13人,初级及未评定职称人员12人。 [[ 少数民族 ]] 教职工9人。   本系特别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近年来,已先后派出多名教师赴内地重点高校以多种形式进修深造。目前已有5人完成攻读高校教师研究生同等学历学习任务并取得硕士学位,另有12人正在攻读高校教师研究生同等学力,有1名教师正在攻读国家统招研究生博士学位、2名教师正在攻读国家统招研究生硕士学位<ref>[https://www.sohu.com/a/232435671_566418 获得硕士学位的途径!以前有10种,现在只有6种] ,搜狐,2018-05-22</ref>。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均完成了专业改向任务,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9人。为加大学科建设力度,提升专业层次,培植新兴应用性专业,本系还从日本大坂市立大学、中国标准化计量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 大连理工大学 ]] 、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等校聘请了9名客座教授,他们中大部分已为本科生系统地讲授过专业基础课,有人进行过和正在进行专业建设、学科发展方面的具体指导和不定期学术讲座。有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对本学科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
==学生规模==
本系现有 [[ 生750 生]]750 人( [[ ]] 科生634人,专科生116人)。有22个教学班(本科18个,专科4个)。外省生源共468人,占全系学生总数的63%,少数民族学生281人,占全系学生总数的38%。
==专业建设==
本系设有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理学(师范类),教育技术学和通信工程<ref>[https://www.sohu.com/a/401301060_687209 专业介绍 | 通信工程 ],搜狐,2020-06-11</ref>等5个本科专业,各专业均有完整的各类教学管理制度和规范文件,发展形势良好。“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省级精品课程,“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省级重点课程,“通信工程实验室”是省级重点实验室。
==教学资源==
学校十分重视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在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每年均拨出一定数额的经费用于实验仪器设备的购置和实验室的建设。自2000年以来,已连续投资近300万元,先后建成了电路与信号系统、电工与电子、数电与模电、电子技术综合、 [[ 计算机 ]] 、通信工程等实验分室。这种投资力度在民族学院的发展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目前本系拥有实验仪器设备共3500余台(件),总价值达780余万元,其中8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共1023台(件),总价值近400万元。这些仪器设备的购置和实验室的建立,充分保证了全校各本、专科专业实验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其中电路与信号系统、 [[ 电子技术 ]] 综合、计算机和通信工程等实验分室的档次在省内处于领先,在西北地区高校中也处于较先进的水平。另外,在日行贷款项目中,本系制定了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系统、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数字信号处理、非线性编辑、现代通信原理等在内的 [[ 仪器 ]] 设备共630余台(件),总额达410余万元。这些设备已陆续到位;第一期省财政投资下拨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35万元)已完成设备招标任务进入合同签定阶段;省部共建特色优势学科 “通信工程实践教学及新技术应用研究综合实验室”建设项目已下达建设经费30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设备购置。
系资料室系内设有80平方米的专业资料室一间,可同时容纳35人学习和阅览。目前有 [[ 图书 ]] 资料7500余册,各类影像资料150余种,2008年订购各类杂志42种,报纸19种。资料室配有计算机、复印机、扫描仪、刻录机、数码照像机等硬件设备,可为师生 [[ 学习 ]] 和科研提供服务。至2007年底资料室建设经费投资总额达17万余元,已真正成为了师生学习、科研的重要基地。
==教学质量 ==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活动开展以来,在广泛征求广大教职工意见和反复讨论、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先后修改、补充、制定了包括教学 [[ 管理 ]] 办法、讲课教师职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课堂授课标准、听课制度、教学事故处理办法等在内的 [[ 教学 ]] 管理文件和制度近50项,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的规范化和管理的制度化。
==人才培养==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 [[ 科学 ]] 规划,规范建设,为学校的内涵建设和创办青海民族大学做出积极贡献。紧密结合电子和信息两大支柱产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主动面向广大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大实用性专业的培植力度,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本科教育协调发展,努力为 [[ 青海 ]] 乃至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电子信息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加大实验室建设 [[ 工作 ]] 力度,积极争取各方投资,认真、 [[ 科学 ]] 、合理、规范地进行各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积极努力,持之以恒,使实验室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开发学生创新潜能、支持教师科研的重要基地。在认真做好“通信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各项建设工作的同时,积极建设“现代电路设计与电子测量”实验室(暂定名),力争使其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实验室。
==视频==
771,40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