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修行

增加 3,358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修行不難,從當下就可以開始,從持戒守規矩開始,等到一天,你發現自己可以隨心所欲而不逾矩時,你就成了。<ref name="每日頭條">{{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zh-tw/culture/3mm8za8.html | title= 人生修行的目的是什麼? | language=zh | date=2017-07-10 |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uthor=愚言寓事 | accessdate=2021-06-29}}</ref>
===修行的方法===
*(一)、利用各種機會安定你的心境--如果有過晚上睡不著的經驗的,一定能夠了解安靜的心境是何等的重要。**安定心境的好處,不僅是修佛法的正道,而且對於你的身體的健康,心理的健全都有莫大的關系。**定心並不是叫你不要有思想,而是叫你的心不要散亂。*佛法中有兩種辦法,可以幫助你將心安定下來,不會胡思亂想的散亂:*第一種是「松」字訣。隨時隨地記著這個「松」字。肉體要盡可能放松,精神也要盡量放松。**心裡一緊張起來,肌肉緊張了,要馬上放松;聲音提高起來了,心情暴躁起來了,要馬上放松。**緊張是散亂的主因,而「松」能助你安定。**「松」是第一個妙方,隨時隨地,都可記得。*佛法中的第二個安定心境的方法,是集中思想。佛法是講因果的,所以非常重視願力。**諸佛菩薩都有救度世人的宏願,如果人的心境,和佛菩薩的願力相應,正像收音機轉到某一波長,能夠收音一樣,會得願力的感應,助你定心。**佛法中頂簡單也頂普遍的教人集中思想,安定心境的方法,是默念或誦佛號。**譬如一心念阿彌陀佛,念觀世音菩薩,都是頂有效的好辦法。*(二)、遇事試作進一步觀--透過一層想一想; 神經緊張,疑神疑鬼,屬於情感。**進一步觀,透過一層去想,是理智的作用。隨時隨地能夠作進一步觀,即是訓練理智與情感並起。**這種修法,可以減少許多的無謂煩惱,使生活愉快輕松而有趣味。*(三)、將你自己比作佛--佛是大智大悲的人格,是理智和情感同時達到最圓滿境界的人格,是至善至美至真的人格。**同時提到,人人原本具有和佛一樣的本性,只是受了分別思惟和幻覺的影響,以致埋沒了本性。*如果我們能常將「仿效佛陀」四個字記在心裡,一切言行,自會與本性相應,與佛法相應了。*(四)、時時要想到因果--相信因果,是佛法中一個頂基本的理論。**人在沒有成佛之前,是沒法跳出因果圈子的。**有的人做了壞事,硬說不相信因果,這種人只是自己騙自己,其實他心裡毫無把握,只是口硬心裡慌,一旦惡果成熟,亦無人能替他代受!**看到世界上往往有許多害人利己的人,終身享樂;而不少忍讓樂善的人,卻常常吃虧,就不會有因果無信的感慨,更不必恨人生無是非,無果報,而生悲觀傍徨的斷見。*(五)、發菩提心--就是你觀所有的人都和自己一樣,要盡你的可能來解脫一切眾生的痛苦,使一切眾生都能有佛的知見和成就。**隨時隨地發菩提心,就是隨時隨地連想起這種普救眾生的決心。**普救眾生,也可以說是大乘佛法的基本悲願,我們在做任何事,遇到任何人,都能時時想到將這了脫生死,解脫苦痛的佛法,判紹給人,即已經在佛法譬修持上,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ref name="痞客邦">{{cite web |url=https://bestzen.pixnet.net/blog/post/49946346 | title= 沈家禎居士:五種可以隨時隨地修行的方法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痞客邦 | author=菩提彼岸 | accessdate=2021-06-29}}</ref>
==参考來源==
{{Reflist}}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