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
次編輯
變更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無編輯摘要
现在名称:北京师范学院
|}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即今[[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是 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她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与[[通州师范学校]]、[[南洋公学师范院]]被世人公认为中国师范教育肇端的三大源头,1908 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 年改名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 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 年和 1952 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 <ref>[https://www.bnu.edu.cn/xxgk/xxjj/index.htm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网站,,219-5-1</ref>
百余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吴承仕、黎锦熙、陈垣、范文澜、侯外庐、白寿彝、钟敬文、启功、胡先骕、汪堃仁、周廷儒等为代表,一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学校秉承“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
“七五”“八五”期间,北京师范大学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九五”期间,被首批列入“211工程”建设计划。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教育部和北京市决定重点共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将北京师范大学列入支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十五”期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计划。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名单,11个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