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纵纹绿鹎

增加 4,147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纵纹绿鹎'''(学名:Pycnonotus striatus),是鹎科鹎属的一种动物,是体型中等大小鸟类,体长20-24厘米。头绿褐色具明显的冠…”
'''纵纹绿鹎'''(学名:Pycnonotus striatus),是鹎科鹎属的一种动物,是体型中等大小鸟类,体长20-24厘米。头绿褐色具明显的冠羽,其上具细的白色纵纹。上体橄榄绿色具细的白色纵纹。眼圈浅黄色。喉和尾和覆羽黄色,其余下体暗灰黑色具黄白色纵纹。
栖息于海拔 1000-2500米的山地森林中,尤以沟谷阔叶林较喜欢。常成群活动在高大乔木顶部,有时亦到小树和灌丛中活动。常成群活动在高大乔木顶部,有时亦到小树和灌丛中活动。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所吃食物主要有种子、野樱桃、核果、草莓、浆果和其他果实。
分布于中国、[[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到印度东北部阿萨姆等东喜马拉雅山以及缅甸、老挝、越南、泰国等中南半岛国家。
== 保护现状 ==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种群状况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在中国分布面积狭窄,种群数量不丰富,属稀少种类<ref>[http://www.gusuwang.com/thread-2288429-1-1.html 纵纹绿鹎,很独特的羽毛。]姑苏志</ref>

== 形态特征 ==
纵纹绿鹎的额基和眼先上方绿黄色,眼先黄色,眼周浅黄色,颊和耳羽暗灰褐色具污白色纵纹;嘴基黄色,其余头从额到枕,包括羽冠橄绿褐色有的标本呈暗褐色具白色羽干纹。上体包括两翅表面和尾上覆羽橄榄绿色,枕、上背、肩具宽的白色纵纹,往后白色纵纹逐渐变窄,到尾上覆羽仅羽轴为白色。尾羽暗褐色,外翈橄榄绿色,往尖端逐渐变为橄榄褐色,外侧2-4枚尾羽内翈先端淡黄色,尾羽下面橄榄黄绿色。下体颏为黄色或橄榄黄色,喉部亦为黄色、但较淡呈淡黄色,羽端缀暗灰黑色小斑点。胸、颈侧和两胁暗灰褐色具宽的黄白 色纵纹,至腹中央灰褐色渐淡,黄色增加,纵纹不显,尾下覆羽鲜黄色。
虹膜红棕至棕褐色,嘴黑色,脚黑色或暗褐色。
大小度量:体重♂42-58克,♀45-62克;体长♂196-250毫米,♀208-250毫米;嘴峰♂15-18毫米,♀14-17毫米;翅♂102-114毫米,♀100-109毫米;尾♂94-111毫米,♀92.5-109毫米;跗蹠♂18-21毫米,♀17-21毫米。(注:♂雄性;♀雌性)<ref>[https://www.tanmizhi.com/html/18098.html 纵纹绿鹎:头顶冠羽,以植物为食(不迁徙的留鸟)]探秘志</ref>

== 栖息环境 ==
主要栖息于海拔 1000-2500米的山地森林中,尤以沟谷阔叶林较喜欢。
== 生活习性 ==
常成群活动在高大乔木顶部,有时亦到小树和灌丛中活动。一般不远飞,多做短距离飞行,即使受到干扰,至多飞几米或10多米即停下,但在空旷地方亦飞得较快和较远。性较驯善,亦爱鸣叫,鸣声清脆而高亢,多为‘七-巧’或‘辉-吐-辉’反复重复的双音或三音节声。
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所吃食物主要有种子、[[野樱桃]]、[[核果]]、草莓、浆果和其他果实。
留鸟,不迁徙。
== 分布范围 ==
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到印度东北部阿萨姆等东喜马拉雅山、[[缅甸]]、老挝、越南、泰国、中国(云南西北部、西部、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以及广西南部。)等国家。
== 繁殖方式 ==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海拔 1200-2500米的茂密森林中,巢多置于林下竹丛和灌木丛中,距地高0.8-1.5米,隐蔽甚好。巢为杯状,主要由细枝、草茎、草根等材料构成,有的还有苔藓、蛛网等材料,内垫有细草茎和草根。每窝产卵3枚,卵白色、具粉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 22.4毫米 × 16.3毫米。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1,7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