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徐立华

增加 23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圖像 = [[File:徐立华.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msg.com/t0163085ee7366bb181.jpg 原图链接]]]}}
[[ 徐立华 ]] [[ 湖北 ]] 随州人,出生于1963年1月,毕业于 [[ 西南交通大学 ]] ,现任 [[ 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 ]] 总经理。
=履历=
1988-1991西南交通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
1991-1992 [[ 深圳 ]] [[ 珠海 ]] 外企工作
1992-至今创建波导并任奉化波导总经理,董事长。现任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ref name="腾讯科技">{{cite web |url=http://datalib.tech.qq.com/people/143/index.shtml |title=徐立华| accessdate=2019-01-28}}</ref>
==波导“四人组”==
1992年10月徐立华与 [[ 蒲杰 ]] [[ 徐锡广 ]] [[ 隋波 ]] “桃园四结义”,创立奉化波导公司。从此这四位战友紧紧“抱团”,创造了波导“手机中的战斗机”的辉煌历史。
徐立华,1963年1月24日出生,1986年就读于西南交大(未毕业)。现任波导股份、波导集团董事长,持有波导股份36%股权,持有北京易讯24.40%股权。
蒲杰,1964年7月4日出生,1990年毕业于 [[ 西南交大 ]] 。波导股份原副总经理(2006年4月底离职),现任北京易讯董事长,持有波导股份18%股权,持有北京易讯22.4%股权。
徐锡广,1964年9月1日出生,1990年毕业于西南交大。波导股份原副总经理(2006年4月底离职),持有波导股份18%股权,持有北京易讯12.6%股权。
隋波,1964年1月16日出生,1988年毕业于 [[ 浙江大学 ]] 。波导股份董事、副总经理,持有波导股份18%股权,持有北京易讯12.6%股权。
=主要事迹=
1998年,徐立华和他的伙伴们选择了在企业正如日中天的时候“出嫁”,嫁给国有资本,保持了民营企业的活力。所谓成功的捷径大都从借力中来。1999年,当波导想做手机的时候,缺钱、没技术、拿不到生产许可证,它几乎不具备任何生产条件。徐立华让波导与宁波电子信息集团这家国企的合并,波导方便地进入私企投资的禁区,在1999年以第3名的位次拿到了宝贵的9家手机生产许可证之一。随后,国资背景再次为波导的上市融资铺平道路,这都是徐创业的“经典”之作。波导连续5年国产品牌手机销量第一,2004年出口突破300万台,占所有国产品牌出口量一半以上;跻身全球八强,成为率先跻身全球十强的中国本土手机厂商。
带领波导率先向洋品牌手机发动反攻,连续第三年夺得国产品牌手机销量第一,成功超过许多著名洋品牌,进入国内市场前三甲,排 在MOTOROLA、NOKIA 在[[MOTOROLA]]、[[NOKIA]] 后列国内市场手机销量第三,为2002年国产手机品牌抢占国内30%以上的市场份额作出了重大贡献。
国家在1999年9月批准9家国内厂家生产手机,波导是其中一家,那时国产品牌手机几乎为零,2000年波导生产手机92万台,即夺得国产品牌手机第一,2001年波导生产手机282万台,遥遥领先其它国产品牌手机,2002年波导生产手机700多万台,连续第三年夺得国产品牌手机销量第一,成功超过许多著名洋品牌,进入国内市场前三甲。
如果当别人都在急流勇退的时候谁还能挥桨前进,将这人称为英雄想必不会遭到太多反对。在国产手机齐声唱衰的2004年,波导董事长徐立华正是这个挥桨前进者。虽然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他更愿意强调自己的艰辛和危机。对于他来说,荣誉可以姑且不谈,如何熬过眼前的困难是比戴顶高帽更要紧的事。他将自己看成一个机会主义者,他承认自己活得很累,很羡慕像王石那样的登山企业家,可以从容地面对难关,而自己的企业尚停留在需要急中生智才能克敌致胜的阶段。但也许正是这种从潜意识里的低调才使得波导在国产手机的整体危难前得以幸免。
=比较优势论=
2004年6月20日晚,就在 [[ 韦尔奇 ]] 与中国工商界人士交流的前一天,波导与 [[ 西门子 ]] 的战略联盟正式宣告启动。根据协议,数万部西门子手机将进驻波导的8000余家零售店。同时,西门子公司与波导股份将进行技术共享,并利用各自在国内、国际的销售网络分销双方的手机。
作为这个战略联盟的导演,徐立华一直都比较低调:“波导并不是主导的一方,我们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我只认同比较优势”。徐坦然承认波导与西门子在技术上的差距:西门子是个世界品牌,而波导只是一个新兴的国有品牌。西门子产品和波导产品各有特色,因此双方的合作销售不会对对方的销售状况造成打击。在未来5~10年内,波导对西门子将不构成威胁。目前波导占据了国内手机市场15%的份额,徐立华估计两家联盟后能使波导向国内25%的市场份额冲刺。
据iSuppli 据[[iSuppli 统计 ]] ,波导2004年首度挤进全球手机前10大之列,排名第八位,全年销售量约可达1300万部,在国产厂商中毫无争议地名列第一。波导的销售数据足可以让徐立华感到骄傲,但作为波导董事长的徐立华对波导所处的形势依然清醒:“跟国内企业相比,波导技术领先一些、规模更大一些、销售售后服务网络更强一些、比国外企业成本更低一些,这样就是具有比较优势,要说什么都比人家强,目前还不太现实,而波导与西门子战略联盟的好处在于能更好地发掘双方的比较优势,达到合作共赢。”
在徐立华看来,通过合作,西门子将可以显著降低开发和制造成本,这是双方合作谈判的基本筹码。另外,可以在渠道与知识产权等方面形成互补。西门子是世界品牌,有领先的研发能力,但在中国缺乏强有力的销售渠道支持,波导在中国强大的销售网络恰好与西门子形成绝佳的互补优势。反观之,波导欲进入国际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面临的两大障碍就是专利权和完善的国际营销网络,毫无疑问,位居世界第四的西门子完全具备这种优势。徐立华坦言:“在与西门子的合作中,波导在国内销售网络上依然掌握主动。所以我先把国内市场做好,这就相当于一个谈判的筹码。” 外界大都认为此次两家的合作对波导有利,认为波导的技术水平将因此得以大幅提升。但徐立华依然冷静:“技术的共享不可能说完全把人家的东西拿过来,中国技术又跟欧美厂家相差很远,所以波导在跟西门子合作以后,只是比国内其他厂家在技术上更领先一些,但最多能达到中国台湾、韩国的技术水平,合作只是让波导在全球产业中的技术优势相对有了提升。”他一再强调:“与西门子的合作最重要的意义是先走出去,第二才是技术提升和促进销售的问题。”
事发于今年6月26日,上市公司波导股份正式发布公告,其实际控制人从中国普天变更为新纪元。
该公告中提到:2006年6月23日,中国普天通过天津产权拍卖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宁波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 [[ 宁波电子 ]] ”)56.7%的股份进行了公开拍卖,新纪元通过竞拍,成为宁波电子的新任控股股东。由于此前宁波电子手中持有波导股份21.71%的股权,因此新纪元也顺势成为波导股份的实际控制人。
徐立华回忆说,在股权更迭正式成交的前两天,新纪元的相关负责人曾到位于宁波奉化的波导总部,与徐立华有过简短的谈话,一是正面告知购买宁波电子股权,二是就股权变更和徐立华交换看法。“新股东对我们的帮助也不会很大,因为他们并不熟悉通信领域。”徐立华说。
在中国普天介入子公司品牌整合中,徐立华的“安全股权距离法则”一直是波导的护盾。
徐立华等四名波导初期的创业者,属于白手起家的典型。1992年,徐立华在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之后,凭借一份中文寻呼机可行性报告,奔赴中山、 [[ 深圳 ]] [[ 成都 ]] 等地寻找创业机会。徐立华的同学蒲杰和徐锡广与他有着共同志向。由徐锡广牵线,最终奉化政府达成了愿意投资波导的意向。 在双方谈判初期,当地政府出资510万元。但之后却发现这个数字远远不够,谨慎行事的奉化政府决定找专家来进行研究论证后再作下一步打算。巧合的是,这个专家正是徐立华的旧友隋波,早在徐立华在宁波大学写毕业论文时便已结识,隋波被徐立华的计划说动,也参与进来。谈判进展很顺利。1992年10月,奉化波导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元,徐立华等四人技术入股49%, [[ 奉化 ]] 政府占51%。之后几年,波导亦经历几次股权更迭,但所幸控股权又一次回到四人手中。
到了1998年,徐立华开始考虑公司的大规模扩张问题。此时徐立华设立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切入手机生产项目,二是上市融资,但现有的资金无法解决长线发展,波导仍是一家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手机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荣誉=
曾获94年宁波市" [[ 优秀民营科技实业家]]"、94年宁波市"十大青年科技标兵"、94年全国第四届"实业家创业优秀奖"、96年宁波市"优秀乡镇企业家"、97年浙江省"优秀发明企业家"等等荣誉称号。
=转型期生存=
徐立华,曾经是公认的中国国产手机厂商中最有权威的发言人和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在2005年之前的几年间,走到哪里都是镁光灯的焦点所在,各种荣誉数不胜数。
然而进入2005年以后,他开始面临大多数中国企业家都经历过的——当行业进入成熟期,以往的成功因素都不再起作用时,企业也随之进入一个调整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消失无踪,而少数成功的企业家和企业,则在这个过程中适时调整战略,不但活了下来,还变得比以往更加强健。
200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席卷了中国国产手机业,中国国产手机厂商无一幸免,就连排名第一的波导也不例外。尽管朋友和身边的人用了各种“证据”来宽徐立华的心,比如波导仍然是“ [[ 国产手机的NO.1 ]] ”,波导“出口比其他国产品牌出口总和还多”等,但这些都丝毫不能让他原谅自己, “这些都好说,关键一问到利润,我就没话说了,一黑遮百俊,不赚钱,说得天花乱坠也没有用。”
一向善于抓住机会的徐立华,这次能够率领他的企业走过低谷,像那些最终活下来的优秀企业一样,比以往变得更加强健吗?
但让他没有料到的是,在经过2001年到2004年的快速增长后,中国国产手机企业便突然发现自己被笼罩在寒流之中。到2005年底,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已经从最高时的接近60%下滑到30%多一点,作为老大的波导公司也未能幸免,其前9个月就亏损了2.8亿元。
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打击,徐立华是这样分析的:“波导进入发展的困难时期,国内、国际环境是一个方面,黑手机是一个方面,对于我们自己,也有一些需要总结的教训。比如 说MP3 说[[MP3]] ,本来我们在技术上是达得到的,但是我们没有预计到MP3会以那样的方式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在某种程度上暴露出我们在产品规划方面准备不足的问题。”而具体到整个手机行业,他认为“首先就是技术上我们还没有做好,还没赶上,更不要说领先。其次就是前几年大家都是急于求成,为了抢占市场,所以引进了很多产品,缺乏对质量的意识和控制能力。引进产品的时候是盲目的,看到韩国的机子好看,就马上引进来,台湾的机子有新功能,也把它引进来,然而韩国的产品和台湾的产品的整个供应商体系都是不一样的,没法统一。”据说,整个2005年上半年波导像其他国产厂商一样,都在处理库存,而其中主要的就是迅速被MP3等新功能产品替代的彩屏手机。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经历了短短数年的高速增长后,迅速进入规模和利润的迅速下滑甚至亏损期——在其他行业也发生过,比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脑等。每个行业都有它的高潮与低谷,这些靠消费热潮的机会成长起来的企业的命运,也自然地受到行业生长周期的影响。
由于很早就尝到在相对弱势时进行战略合作的好处,所以当公司遇到困境时,徐立华把希望再次放在了合作上。2004年5月,西门子与波导在德国柏林签署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谅解备忘录,双方表示西门子将享有波导在中国的销售渠道,而波导则在技术上享受西门子的服务,并可以利用西门子的渠道进而开拓国际市场。当时很多人都以为波导捡到了一个宝。但是,此时的西门子已经陷入严重的亏损中,之后不久就传出正在寻找买主的消息,合作的效果大打折扣。2005年6月,当明基成功收购西门子全球手机业务,成为全球第四大手机制造商时,留给波导的只有更多的库存。
尽管如此,合作战略仍然是徐立华的首选。徐的眼光重新回到了一直的合作伙伴萨基姆,结果是2005年11月双方共投资600万美金,双方各占50%,成立了 [[ 宁波萨基姆波导研发有限公司 ]] ,在研发层面进行深度合作。根据一系列协议,两家公司将实现从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网络资源的全球共享,而两家公司的目标是共同争取全球第五的位置。此次合作引人瞩目的一点就是,波导股份的法国色彩越来越浓。目前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里,已经加入了6名来自萨基姆的高管,分别出任总经理特别助理、采购总监、市场总监、海外销售总监等要职。
与萨基姆的合作将对波导扩大出口产生更强的推动力。在国内市场萎缩的情况下,加大出口已经成为国产手机的另一条生路。2005年波导手机出口估计已经达到600万部,而2006年与萨基姆的合作完全展开后,实现800万部应该不是问题。如果与萨基姆合作,两家公司就有可能联手争得全球第五的位置,那样将为两家公司争得可观的规模效应。
尽管危机重重,徐立华依然相信,手机将是未来增长最快的规模产业之一,为此,企业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他讲了一个故事:老虎来了,一个人撒腿就跑,还有一个人先穿鞋,然后才跑,先跑的那个人很不理解,问穿鞋的人,“老虎来了,你穿鞋有什么用啊?”穿鞋的人回答他,“我只要跑过你就行了。”所以说,波导只要比其它的厂商活得长就是胜利,这样至少还有生存的机会,如果这口气断掉了,就没法活了。波导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口气接上。( 《21 《[[21 世纪商业评论 ]] 》,2006年3月)
=参考文献=
{{reflist}}
8,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