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時報

增加 3,11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中國時報'''》是印行於[[台灣]]的主要[[報紙]]。她成立於[[1950年]],原名《'''徵信新聞'''》,當時主要內容為物價指數,[[1960年]][[1月1日]]改名為《'''徵信新聞報'''》,成為綜合性報紙。[[1968年]][[3月29日]]開始彩色印刷,為亞洲第一份彩色報刊,[[1968年]][[9月1日]]更名為中國時報,目前社址在[[台北市]][[萬華區|萬華]],與[[聯合報]]、[[自由時報]]並列所謂的「三大報」,是[[台灣報刊列表|台灣報業]]的龍頭之一,也是台灣媒體開放後,最重要的人才培育所
 
 
==社史==
一九五○年八月由[[余紀忠]]先生著手籌畫辦報事宜。十月二日正式創刊,發行了一份單張四開油印小報--徵信新聞。雖然草創之初,形格勢禁,但是一份「筆削良史業,風雨報人心」的信念與秉持,從此刻起,深自樹立,並一直與整個中華民國的命運發展緊密相繫。從徵信新聞而徵信新聞報,再而中國時報,進而蕃衍派分出[[工商時報]]、[[時報周刊]]、[[中時晚報]]、[[時報文化基金會]]、[[文教基金會]]、[[時報文化出版公司]]……等各關係事業。<ref>[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chinatimes50/html/autobiography/autobiography.htm 中時社史]</ref>
 
===兩報與三刊===
一、[[工商時報]] <br>
在電子科技一日千里及資訊爆炸的今天,工商時報除了繼續秉持媒體最重要的言論角色外,更將累積二十餘年的經濟資料和產業情報,透過數位化的整理和電子網路架構的傳輸,在市場上陸續推出,並獲得相當多的好評,更為工商時報邁入立體化媒體奠定基礎。<br>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一日創報之際,正當國內十大建設次第完成,經濟發展面臨空前轉型壓力,其成敗攸關國是民生的前途。因此,工商時報的時代使命特別重要。
二、[[中時晚報]] <br>
在一九八八年三月五日創刊,初期以都會報的型態出現。創刊當年,籌辦第一屆「中時晚報電影獎」開始,各項的大型活動、研討會、各種的新版面開闢,此起彼落,繽紛燦爛,在報系各事業體中,的確展現了它年輕朝氣與「清新、明快、現代」的風格。<br>
三、[[時報周刊]] <br>
在一九七八年三月五日創刊的「時報周刊」,首創國內大八開型綜合性雜誌。其報導的內容、處理新聞的手法,可以說都是國內的先驅。它與一般報紙之間相輔相成的報導手法,以及特別注重照片品質、美術編輯與文字可讀性的編輯原則,引發國內同類型雜誌如雨後春筍般地不斷出現。<br>
四、[[美麗佳人]] <br>
一九九三年三月,時報周刊股份有限公司與法國知名的女性刊物Marie Claire合作發行台灣版--美麗佳人月刊。這本刊物以法國版的一貫編輯精神,再摻合台灣社會現況及女性讀者需求,以傳遞時代趨勢訊息、提供生活實用資訊、探索女性夢想天地,為台灣女性打開心靈視界,了解世界潮流<br>
五、[[新潮藝術月刊]] <br>
以華人藝術市場為主要訴求的月刊--新潮華人藝術雜誌,簡稱「新潮藝術」。這本雜誌的發行標舉著「尊重藝術、尊重創作、改善文化環境」的理想。編者在發刊詞中強調:藝術是人性的,雜誌也是在經營一個別出心裁的美術空間。所以它的出版,不只是注視於眼前,更是架構於未來,以展現一份「時代風格的雜誌」。
 
==參考資料==
{{reflist}}
==外部連結==
*{https://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chinatimes50/html/activity/activity.htm}
6,6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