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凌源高跷秧歌

增加 7,688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凌源高跷秧歌</big> ''' |- | File:20120111102406-202190602…”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凌源高跷秧歌</big> '''

|-

|
[[File:20120111102406-2021906023.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baike.soso.com/p/20120111/20120111102406-2021906023.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2089783,2089784,1301100,1301101&lemmaId=48168283&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21%2F20150325174459-1667582869.jpg%2F0&type=1#simple_1 来自搜狗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凌源高跷秧歌,高跷秧歌是凌源地区传统的群众性秧歌舞蹈活动。据地方志记载,其[[清代]]即已出现,清末民初是其鼎盛时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凌源高跷秧歌舞蹈语汇丰富,舞姿优美,造型生动,充满辽西浓郁的乡土气息。
==基本内容==
中文名:凌源高跷秧歌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Ⅲ-22

遗产名称:高跷秧歌

国家:[[中国]]

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类别:[[民间舞蹈]]

申报单位:[[凌源市]]

所属地区:朝阳·凌源市

省份:[[辽宁]]

申报日期:2008
==基本介绍==
文化遗产名称:凌源高跷秧歌

所属地区:辽宁·朝阳·凌源市

遗产编号:Ⅲ-22

遗产类别:民间舞蹈

申报日期:2008

申报人/申报单位:[[凌源市]]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简介==
凌源高跷秧歌是辽南高跷秧歌的一个分支。据地方志记载,[[清代]]凌源高跷秧歌即已出现,清末民初进入鼎盛时期。历经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凌源高跷秧歌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表演者根据故事情节和表演的需要扮演各种人物,脚踏木跷,身着彩衣,手持折扇或手帕等物,随着鼓乐节奏边行边舞,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凌源高跷秧歌表演人员(当地称为角上的)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七八十人,加上会首、旗手、鼓乐队等(统称为角下的),有的可达近百人,给人以隆重、大气之感。人物扮相和服饰也非常讲究, 一般包括正公子、丑公子、包头、渔翁(老生),此外还有扮成戏曲中人物的(当地叫戏出子),所着服装和古装戏剧服装基本一致。   

凌源高跷秧歌主要有三类:一是“下出子”,以舞姿表演、哑剧表演、即兴演唱为主,伴奏乐器有唢呐、钹、鼓等;二是“上打家什”,以扮演“渔、樵、耕、读”为主,伴奏乐器没有唢呐,主要以挎鼓、颠锣为主;三是“扮出子”,演员扮成某出戏剧中的人物,但不表演该剧目的情节,随着文武场的节奏和其他队员一样表演。   

凌源高跷秧歌多为打场表演。表演技巧讲究“扔、跨、蹲、别、拧”五字硬功,如丑公子的角色,对踩腿子的功夫要求就比较高,需要表演“鹞子翻身”、“落地叉” 、“铡草节” 、“就地十八滚”等高难动作,步法灵活,动作无拘,特别是在哑剧节目中表演的“扑蝴蝶”、“顶灯”、“开茶馆”等绝活,颇具古代“百戏杂耍”的遗风。它的独特性及艺术性受到了上级文化部门的关注。1983年,国家和省市文化部门曾对凌源刀尔登高跷进行专门考察并录像。
==高跷秧歌==
高跷秧歌又称高跷,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中国各地的汉族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秧歌的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 据可考史料,辽西高跷秧歌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主要特点==
辽西高跷秧歌

特点是跷高,最低的90公分,依次升高,最高的可达240公分,演员需坐在房檐上绑跷腿。因跷高且富弹性,舞者为保持全身平衡,双臂必须上下不停摆动,才能表演自如,由此构成辽西高跷“大大舞”的基本动律。也因为跷高,辽西高跷秧歌形成了扔、跨、蹲、别、拧等技巧和美、浪、俏、哏、逗等形态,动作潇洒漂亮,场面热烈火爆,有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逗等突出的表演特色,充分展现了辽西人的豪迈性格。

辽西高跷秧歌有自己独特的传承方式。一为家族传承,如大薛乡三屯村第一代传人朱秀峰(1840年出生)传了五代;二为师徒传承,如营盘乡范屯村第一代传人朱有余(1864年出生)传了四代;三为自然传承,由于辽西高跷秧歌深受群众喜爱,许多爱好者在不断观看演出中自学成才,成为新军。

辽西高跷秧歌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当地及省内外有着广泛的群众影响。

由于辽西高跷秧歌的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后继乏人,其表演技艺特别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特高高跷”正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海城高跷==
全称海城高跷秧歌,是海城人民群众传统文化活动形式之一,也是海城乡土风情一大习俗。海城高跷秧歌属大鼓高跷,是辽南高跷的一支,是辽宁较大舞种,高跷表演的主要特点是扭、逗、浪、相。

"扭",是海城高跷韵律的基本特征。其基本要领可以概括为"扭腰、展臂、挽腕、屈膝、提气"。男女演员通过令人眼花缭乱的20多种表演花样,默契配合,裙飞扇舞,扭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逗",是幽默表演逗人开心以及演员之间互相交流情感的表现手段。在逗的过程中,富有特色的抒情性动作得以充分发挥,令人耳目一新,完全表现了基层百姓的欢乐与喜悦。

"浪",是艺人论艺术美的代称。优美、端庄、风流、潇洒的格调,洒脱、利落、柔美、俊俏的表情,将人物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浪"就是美,就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相",就是"鼓相",是海城高跷向高水平表演技巧攀登的阶梯,也是它与其它秧歌的区分点。通过"叫鼓亮相",在表演中转化情绪、变换节奏,使舞蹈呈现异峰突起之势,突出海城高跷火爆、自由、热烈、奔放的个性。

海城高跷之所以技高一筹,还在于它集"歌、舞、戏、杂、武"五门艺术形式的精髓于一身,并提炼升华,自成体系,塑造出一批高跷特有的人物造型和脸谱艺术,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 海城高跷秧歌经过不断地演变和发展,形成独具一格的表演形式,堪称是以舞蹈为主体的综合性广场艺术。 历史悠久的海城高跷发展到今天,已经有300多年历史。
==相关知识==
凌源市位于辽宁西部,由地级朝阳市代管。因大凌河发源地而得名,位于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处,是连接京沈两大都市群、沟通内蒙古腹地与沿海港的重要交通接点城市。距沈阳435千米,距北京371千米。

凌源市属辽西丘陵山区的一部分,境内沟壑纵横,山峦重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2010年末,凌源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2.5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7%。全市总面积3278平方千米,人口645836人(2012年)。下辖8个街道,12个镇、10个乡、239个行政村。

在其境内发现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在2007年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ref>[https://www.iqiyi.com/w_19ru993gdd.html?list=19rrknkss6  东北大秧歌大全]爱奇艺网</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42,25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