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10
次編輯
變更
吐火罗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 刺世疾邪赋吐火罗</big> '''
|-
|<center><img src=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b01e67c38edcae3.webp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360kuai.com/pc/9cdd64ec67b6d02f5?cota=4&kuai_so=1 来自快资讯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 刺世疾邪赋吐火罗</big> '''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 刺世疾邪赋吐火罗
'''文学家''' :赵壹
'''文学体裁''' :赋
|}
== 简介 ==中亚古国。本是民族名,中世纪转为地名。指乌浒水(今阿姆河)上游即缚刍河流域,以今昆都士(唐代活国)为中心的阿富汗北部地区 。公元前2世纪中叶,吐火罗灭掉以巴里黑(今阿富汗境内)为都城的大夏,于其地建国,是为贵霜王朝。3世纪中叶,贵霜王朝为波斯萨珊王朝及印度笈多王朝所颠覆,吐火罗名称重新见于史籍。5世纪30年代,哒人据有其地,遂与頠哒人杂居。563~567年,其地为突厥所有,突厥派通设、度设统治吐火罗故国。629年(或630)玄奘行经该地,记吐火罗故国领域:东起帕米尔,西接波斯,北据铁门(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布兹嘎拉山口),南至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相当于今阿富汗北部地区。此地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西域与伊朗、印度等地交通往来必经之处。玄奘时,吐火罗王族已绝嗣数百年,酋豪林立,分为27国(玄奘实际列出29国)。唐高宗显庆年间,以其境内的阿缓城(今阿富汗昆都士)置月氏都督府,授其王为吐火罗叶护、悒怛王、使持节25州诸军事。此一称号反映了当地先后有吐火罗、大月氏、頠哒等族活动的实际情况。8世纪初,大食东来,在萨珊王朝末代诸王、突厥和吐火罗故地的君主与大食交战的时期,吐火罗故地的君主号为叶护。大食进逼,吐火罗君主曾要求唐朝保护。8世纪中叶以后,大食人取得决定性胜利。安史之乱时,曾有吐火罗兵助唐平乱。13世纪后,吐火罗一名逐渐消失 。
== 公元前2世纪中叶,吐火罗灭掉以巴里黑(今阿富汗境内)为都城的大夏,于其地建国,是为贵霜王朝。3世纪中叶,贵霜王朝为波斯萨珊王朝及印度笈多王朝所颠覆,吐火罗名称重新见于史籍。5世纪30年代,哒人据有其地,遂与頠哒人杂居。563~567年,其地为突厥所有,突厥派通设、度设统治吐火罗故国。629年(或630)玄奘行经该地,记吐火罗故国领域:东起帕米尔,西接波斯,北据铁门(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布兹嘎拉山口),南至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相当于今阿富汗北部地区。此地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西域与伊朗、印度等地交通往来必经之处。玄奘时,吐火罗王族已绝嗣数百年,酋豪林立,分为27国(玄奘实际列出29国)。唐高宗显庆年间,以其境内的阿缓城(今阿富汗昆都士)置月氏都督府,授其王为吐火罗叶护、悒怛王、使持节25州诸军事。此一称号反映了当地先后有吐火罗、大月氏、頠哒等族活动的实际情况。 8世纪初,大食东来,在萨珊王朝末代诸王、突厥和吐火罗故地的君主与大食交战的时期,吐火罗故地的君主号为叶护。大食进逼,吐火罗君主曾要求唐朝保护。8世纪中叶以后,大食人取得决定性胜利。安史之乱时,曾有吐火罗兵助唐平乱。13世纪后,吐火罗一名逐渐消失。 折叠编辑本段 吐火罗人===== 起源与迁徙 (图)吐火罗(图)吐火罗===吐火罗人是最早定居天山南北的古代民族之一,阿尔泰山至巴里坤草原之间的月氏人、天山南麓的龟兹人和焉耆人、吐鲁番盆地的车师人以及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楼兰人,皆为吐火罗人。他们对西域文明,乃至整个中国文明的发生、发展都起过重要作用。西亚起源的小麦就是吐火罗人从西方引入中国的。具有千年文明史的楼兰文明,对 中国佛教史发生重大影响的龟兹文明,融会东西方多种文化因素的吐鲁番文明,也是吐火罗人创造的。 新疆出土吐火罗语文献表明,吐火罗人讲印欧语系的语言。尽管他们居住在印欧语系东方语支(Satem)分布区,但是吐火罗语却具有印欧语系西方语支(Centum)许多特点,与公元前1650—前1190年小亚(今安纳托里亚)赫梯人讲的印欧古语密切相关。例如:两者都用—r—作为中间语态后缀。所以吐火罗人有可能是最古老的印欧人部落之一,早在印欧语系东西语支分化以前,他们就从原始印欧人部落中分离出来。 吐火罗语的发现大大深化了人们对欧亚大陆古代民族分化迁徙的认识。就吐火罗人起源问题,国际学术界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的激烈讨论。然而,吐火罗人究竟何时与印欧语西方语支的赫梯人、凯尔特人、希腊人分离?他们又如何千里迢迢来到塔里木盆地?迄今仍是一个谜。 研究者对吐火罗人的起源众说纷纭,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解释: 第一、近东起源说,英国语言学家亨宁 (W.B.Henning)1978年提出,认为塔里木盆地的吐火罗人就是公元前2300年左右出现在波斯西部扎伽罗斯山区的游牧民族古提人,阿卡德人称其为“古提姆”(Gutium),亚述人谓之“古提”(Guti)。公元前2180年灭亡阿卡德王朝,后来推翻巴比伦王朝,主宰巴比伦达百年之久。亨宁分析了《苏美尔王表》记载的古提王名,发现这些名字具有吐火罗语特征公元前2082年古提王朝被苏美尔人推翻,从此在近东历史舞台上消失。亨宁推测古提人就在这个时候离开巴比伦,长途跋涉,向东迁徙到塔里木盆地。俄国学者加姆克列利茨(T.V.Gamkrelidze)和伊凡诺夫(V.V. Ivanov)深受启发,将印欧人的故乡定在近东,并从语言学角度描述了吐火罗人的迁徙。 第二、西域本土起源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纳兰扬(A.K.Narain)1990年提出,认为印欧语各族本身就是在今天中国西部形成的,因为月氏人从远古时代起就住在黄河以西和中国西域。 第三、南西伯利亚起源说,爱尔兰学者马劳瑞(J.P.Mallory)博士1989年提出。目前所知年代最早,分布最靠东方的印欧人考古文化是南西伯利亚的阿凡纳谢沃文化,所以马劳瑞推测吐火罗人的祖先是阿凡纳谢沃人。上述研究主要基于比较语言学研究,而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却是考古学证据。80年代初,海德堡大学教授耶特玛尔(K.Yettmar)全面分析了公元前2000至前1000年之间中亚考古文化与西域民族的关系认为“塔里木盆地史前遗迹的发掘会很有希望。专家应该仔细研究作为中亚一部分的这里的同时代文明,向远东传播的路线应该经过这里。”
* 第一、近东起源说,英国语言学家亨宁 (W.B.Henning)1978年提出,认为塔里木盆地的吐火罗人就是公元前2300年左右出现在波斯西部扎伽罗斯山区的游牧民族古提人,阿卡德人称其为“古提姆”(Gutium),亚述人谓之“古提”(Guti)。公元前2180年灭亡阿卡德王朝,后来推翻巴比伦王朝,主宰巴比伦达百年之久。亨宁分析了《苏美尔王表》记载的古提王名,发现这些名字具有吐火罗语特征公元前2082年古提王朝被苏美尔人推翻,从此在近东历史舞台上消失。亨宁推测古提人就在这个时候离开巴比伦,长途跋涉,向东迁徙到塔里木盆地。俄国学者加姆克列利茨(T.V.Gamkrelidze)和伊凡诺夫(V.V. Ivanov)深受启发,将印欧人的故乡定在近东,并从语言学角度描述了吐火罗人的迁徙。
*
* 第二、西域本土起源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纳兰扬(A.K.Narain)1990年提出,认为印欧语各族本身就是在今天中国西部形成的,因为月氏人从远古时代起就住在黄河以西和中国西域。
*
* 第三、南西伯利亚起源说,爱尔兰学者马劳瑞(J.P.Mallory)博士1989年提出。目前所知年代最早,分布最靠东方的印欧人考古文化是南西伯利亚的阿凡纳谢沃文化,所以马劳瑞推测吐火罗人的祖先是阿凡纳谢沃人。上述研究主要基于比较语言学研究,而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却是考古学证据。80年代初,海德堡大学教授耶特玛尔(K.Yettmar)全面分析了公元前2000至前1000年之间中亚考古文化与西域民族的关系认为“塔里木盆地史前遗迹的发掘会很有希望。专家应该仔细研究作为中亚一部分的这里的同时代文明,向远东传播的路线应该经过这里。”
*
70年代末,中国学者开始参与吐火罗人起源的研究,并在考古、语言和人类学三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考古发现已经确认,早在公元前2000年初,印欧人在新疆的分布已达天山东部的奇台,乃至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孔雀河流域。研究者相信,这些年代最早的、分布最靠东方的印欧人考古文化,就是吐火罗人祖先的文化。吐火罗人究竟什么时候迁入新疆的?吐火罗文化又是新疆境内哪一类考古文化?为此,我们初步分析了公元前2000年至前1500年间在新疆分布的几种青铜时代文化,终于发现解读吐火罗人起源的关键是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的克尔木齐文化。这个文化源于里海—黑海北岸的颜那亚文化,其中一支向东迁徙到阿尔泰山南麓,并在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形成克尔木齐文化;从后者分化的一支南下楼兰,形成小河—古墓沟文化。而塔里木盆地中部的新塔拉文化和尼雅北方青铜文化,则是吐火罗文化与羌文化结合的产物。本文拟分四节介绍我们的发现与研究,以期推动西域考古研究的深入。
== 中 印欧人 ==尽管学术界对印欧人的起源地尚存争议,但是更多的证据支持德国学者金布塔斯 (M.Gimbutas)20世纪50年代提出,70-80年代完善的Kurgan(石冢墓)理论。她认为印欧人起源于南俄草原金石并用时代至早 期 为该 青铜时代的石冢墓 文化 发展 ,这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 的 鼎盛阶段 印欧人考古文化 ,亦称 辛塔什塔期 “竖穴墓文化” 。 出现多处具有强大防御功能 根据发掘工作比较充分 的 居址 颜那亚墓地 , 布局严谨 一般称“颜那亚文化”(YamnayaCulture) , 时代约在公元前3600年—前2200年。颜那亚文化 有 完善 许多地方类型,例如:黑海北岸的古墩类型、伏尔加河上游的赫瓦邻斯克类型、第涅伯河流域的第涅伯·顿涅茨克类型以及里海北岸的萨摩拉类型等。 古墩类型的年代最早,颜那亚文化是在这个类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值得注意 的 供水 是,古墩类型、赫瓦邻斯克类型 和 排水设施 南西伯利亚的阿凡纳谢沃文化使用尖底陶器 , 采用多重防御墙。大 德涅伯·顿涅茨克类 型 墓地以 和西西伯利亚的 辛塔什塔 墓 —彼德罗夫斯卡文化使用平底陶器,萨摩拉类型和阿尔泰山南麓的克尔木齐文化则兼有平底和尖底两种陶器,生动地反映了印欧人最初的分化和迁徙。阿凡纳谢沃文化主要分布于米努辛斯克盆 地 为 至阿尔泰山北麓,时 代 表 比颜那亚文化晚二三百年。以前对阿凡纳谢沃文化的冶金技术估计偏低 , 墓葬排列 似乎只 有 序 零星的小件铜器 。 据俄国冶金史专家车尔尼克(E.N.Chernykh)研究,阿凡纳谢沃时代至少还有一种 大型 墓葬位 铜斧,后来兴起的奥库涅夫文化和安德罗诺沃文化中仍使用这种铜斧。公元前1800年左右,阿凡纳谢沃文化被来自北方森林草原地带的奥库涅夫文化取代。奥库涅夫人属 于 石冢中 蒙古人种,是目前所知阿尔泰语系民族最古老的部落之一。公元前1600年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兴起,重新恢复了印欧人部落在南西伯利亚的统治。辛塔什塔—彼德罗夫卡文化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确认的一种青铜时代早期文化。1972—1974年,苏联考古学家基宁(V.F.Gening)在哈萨克斯坦北 部 车尔雅宾斯克附近辛塔什塔河畔首次发现该文化而定名为“辛塔什塔文化” , 通常是两座竖穴 后与文化内涵相同的彼德罗夫卡文化 并 排 称“辛塔什塔—彼德罗夫卡文化”。分布地域主要在俄罗斯南乌拉尔山东部 , 哈萨克斯坦北部车尔雅宾斯克以南,托博勒河与伊辛河之间草原 地 表 带,南北长400公里,东西宽150—200公里。《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没 有 大型土木和日晒土坯混 提到这个文化,联 合 构筑 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中亚文明史>把它当作公元前8世纪西西伯利亚分布的一种青铜时代文化。其实,这个文化 的 历史相当悠久,欧美各实验室测定的碳14数据集中在公元前2200年至前1900年。俄国考古学家马松(V.M.Masson)认为这个年代偏早,他根据陶器和铜器类型将其谨慎 地 面 定在公元前1800年—前1700年之间。尽管碳14数据有一定偏差,但是这项技术如今已相当成熟,不会偏差那么远。所以马松的 建 筑 议并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 。 墓葬 辛塔什塔—彼德罗夫斯卡文化延续时间较长,可 分为 三个发展阶段:早期为形成期, 多 层 种文化因素相互融合 , 殉牲习俗盛行 在乌拉尔山以西颜那亚文化强烈影响下 , 往往随葬家马和马车 最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辛塔什塔—彼德罗夫卡文化 。 一些墓室顶部发 有防御措施的椭圆形居址首次出 现 火烧痕迹 , 说明死者下 独特的 葬 时举行过某种点火 仪 式 初步形成,铜矿冶炼进一步发展,经济形态是牧业与农业相结合的混合型经济 。
中期为该文化发展的鼎盛阶段,亦称辛塔什塔期。出现多处具有强大防御功能的居址,布局严谨,有完善的供水和排水设施,采用多重防御墙。大型墓地以辛塔什塔墓地为代表,墓葬排列有序。大型墓葬位于石冢中部,通常是两座竖穴并排,地表有大型土木和日晒土坯混合构筑的地面建筑。墓葬分为多层,殉牲习俗盛行,往往随葬家马和马车。一些墓室顶部发现火烧痕迹,说明死者下葬时举行过某种点火仪式。 原始国家初步形成,出现第一次向西扩张浪潮,势力可达伏尔加河流域。晚期为衰落期,辛塔什塔东部以彼德罗夫卡墓地为代表的文化因素西侵,构成该文化的彼德罗夫卡期。城址防御功能衰退,原有宗教意义减弱。埋葬礼仪变得简单,石冢下通常只有一座墓葬,复杂的地面建筑消失,殉牲数量减少,殉马习俗不复流行。铜矿开采和青铜工具制造有了长足发展,不仅满足本地需要,而且长途贩运到欧亚草原许多地方。
公元前1600年,辛塔什塔—彼德罗夫卡文化被新兴的安德罗诺沃文化取代。辛塔什塔—彼德罗夫卡文化对中亚文明的重大贡献是:首次将马车引进中亚草原。正式发掘的殉葬马车墓已达14座,一般置于竖穴木椁内,两轮放在预先挖好的墓底沟槽中。即便按照马松断定的年代(1800-1700 BC),辛塔什塔—彼德罗夫卡马车仍不失为中亚乃至东亚最早的双轮马车,为研究中亚战车的起源与传播提供了重要依据。
克尔木齐文化的墓葬结构和阿凡纳谢沃文化类似,用石板构筑方形坟院,坟院内建多座石棺墓(多达6座),墓上建石冢;既有单人葬,亦有乱骨丛葬。另一方面,克尔木齐文化还表现出强烈的自身特点,如在坟院外立墓地石人,随葬石俑、石制容器,陶器类型和纹饰也与阿凡纳谢沃文化明显有别。我们有充分理由认为,克尔木齐文化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单独文化,它和阿凡纳谢沃文化处于同一时代,但不属于同一文化。从下面的讨论中我们还将看到,克尔木齐文化向南一直分布到天山东部的奇台。其中一支后来南下楼兰,形成小河—古墓沟文化。
* 克尔木齐的器物群可分两类:一类以尖底或圜底陶器为代表,另一类以平底陶器为代表。分述于下:* * 第一、尖底陶器为代表的遗物,包括克尔木齐M3的双联圜底石罐和圜底石罐、M16的尖底罐、M24的陶豆、M17:2的圜底石罐、青铜刀和铸造这类铜刀或铜铲的石范。克尔木齐的尖底陶器又分阿凡纳谢沃式和克尔木齐式两类,阿凡纳谢沃式陶器有M16的尖底罐、M24的陶豆;克尔木齐式陶器也有尖底罐,但纹饰不见于阿凡纳谢沃陶器,如M16的另一件尖底罐和奇台发现的尖底罐。M17的两件石范相当重要,一件用来铸造铜刀,类型和M16出土的铜刀完全相同,必属同一时代;另一件是铸造铜铲的合范,在塔城附近安德罗诺沃古墓中发现过这类铜铲。安德罗诺沃文化进入新疆和南西伯利亚后,吸收了当地许多文化因素。* * 从M17出土石范看,这种安德罗诺沃铜铲实际上源于克尔木齐文化。据车尔尼克研究,欧亚大陆的冶金术可分7个区和三个发展时期,萨彦—阿尔泰地区属于第7区,冶金术起步较晚,在第二个发展时期的第二阶段才出现冶金业。公元前 3000年末—前2000年初,环里海—黑海地区的冶金术走向衰退,在欧亚草原西部被洞室墓文化取代。中亚冶金术走上独自发展的道路,开始利用草原东部萨彦—阿尔泰的原生矿。在西亚的影响下,青铜铸造技术有了较大变化,采用封闭式合范。M17的石范即属于这种封闭式合范。* * 第二、平底陶器为代表的遗物,如克尔木齐M7和M16的平底罐、M16的平底牛头把石杯、M7的石簇和M21的小石俑等。这个系统的器物既不见西西伯利亚的辛塔什塔—彼德罗夫斯卡文化,亦不见南西伯利亚的阿凡纳谢沃文化,应该是克尔木齐文化特有之物。 <ref>[外链网址 网页标题],外链网站</ref>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