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22
次編輯
變更
苗族舞蹈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苗族舞蹈</big> ''' |- | File:20130802103957-127140849…”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苗族舞蹈</big> '''
|-
|
[[File:20130802103957-1271408497.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baike.soso.com/p/20130802/20130802103957-1271408497.jpg 原图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E8%8B%97%E6%97%8F%E8%88%9E%E8%B9%88&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8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苗族舞蹈''',就是指苗族地区拥有和传承着[[中国历史文化的遗产]]。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仅苗族“[[鼓舞]]”一项,就近十种之多。且它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广阔]],形成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歌舞品种,体现着苗族“鼓舞”历史的悠久。
=='''简介'''==
苗族民间舞蹈有[[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尤以芦笙舞流传最广。贵州的丹寨、台江、黄平、雷山、凯里、谷隆、大方、水城,以及广西融水等地,在每年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等传统节日,和过年、祭祖、造房、丰收、迎亲、嫁娶等喜庆节日,都要举行芦笙舞会。舞姿以四步为多,也有二步、三步、六步、蹭步、跳步、点步以及左右旋转等跳法。苗族一级演员金欧领舞的“[[苗族青年舞]]”,1963年已摄成舞蹈艺术影片《彩蝶纷飞》,在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上演,深受群众喜爱。
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仅苗族“[[鼓舞]]”一项,就近十种之多。苗族“鼓舞”在唐代《朝野佥载》上就有“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闾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歌,亲戚饮宴舞戏一月余日”的记载,由此可见苗族“鼓舞”历史的悠久。
=='''分布地区'''==
苗族的“鼓舞”主要种类集中在湖南省西部、贵州省东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带。
黔东南的苗族“[[木鼓舞]]”,是过去每13年才举行一次的“吃牯脏”大型祭祀活动时的“鼓舞”形式。节日时,舞蹈的男女狂舞三日,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如醉如痴。
“'''花鼓舞'''”是湖南省凤凰、保靖、花垣等县苗族人民欢度农历“六月六”“八月八”“赶夏”“赶秋”等传统节日时,必有的自娱性舞蹈。届时,在举行盛会的广场中央,架起一面由三人负责敲击的大鼓。由两人持双槌敲击鼓皮,一人持单鼓槌敲击鼓梆,参加集体作舞的人们,没有人数和男女限制。作舞之前,击鼓者用本民族语言歌颂发明木鼓者的功德,以此作为对祖先的祭奠。然后,众人便在鼓点的伴奏下围鼓成圈翩跹起舞。这些作舞者的基本舞姿多来于各类生活动作的模拟,其中还加入一些武术成分,使舞蹈动作柔美而刚劲。《花鼓舞》的特点,是两位击鼓者在旋转、翻身或跳跃下表演多种对称性舞姿的同时,还能敲奏出和谐而统一的鼓乐。
苗族民间舞蹈《[[猴儿鼓]]》,是以三人或多人模拟猴子各种习性与击鼓姿态的男子表演性舞蹈。表演时,由一名鼓手在鼓后击鼓作乐,另一鼓面朝向穿猴装、画猴脸谱的舞者。舞蹈动作多为模拟猴子啃吃苞谷、荡秋千、看鼓、试鼓、惊鼓、相互嬉戏等。扮演猴子的舞者可用拳击鼓,也可以槌击鼓。整个“鼓舞”不但风趣、热烈、技艺性极强,而且具有一定的戏剧情节。苗族民间自娱性的《踩鼓舞》,是年节、喜庆集会,尤其是农历三月“[[姊妹节]]”时,必不可少的女子“鼓舞”。舞蹈时,先由一名少女边歌边走入场内,然后继续歌唱并击鼓伴之。歌词内容基本为召唤,如姊妹们不要错过时机,快来作舞等。随后,众多盛装的苗族姐妹便聚拢在鼓架周围,面对皮鼓踏节而舞。在舞蹈进入高潮时,外围的男女老幼观众也可进入舞场,组成若干层同心圆圈共同作舞。舞蹈动作自由、欢快,时有两腿颤抖而带动全身的特点。
流行于黔东南的《反排木鼓舞》,现已成为苗族节日庆典以及出访他国的代表性舞蹈,被邻国友人誉之为“东方迪斯科”。
新中国成立后,在苗族诸多种自娱性和表演性“鼓舞”的基础上,人们又创造出了由四人同时敲打作舞的《四面鼓舞》。这种“鼓舞”流传在湘西的凤凰县和贵州省松桃县苗族聚居的地方。该舞男女均可参加,四人分别站在鼓面前,双手持槌击鼓。在统一的节奏下边击鼓边表演规定套路。每一套路动作完成后,大家按顺时针方向换到下一鼓面位置,再进行其它套路的“鼓舞”表演,既有表演性又有娱乐性。
苗族演奏芦笙、以芦笙伴舞的历史,自宋代已有记载。清代刻本《广舆胜览》中的舞蹈形象与“每岁孟春,择平地为月场,男吹芦笙,女摇铃,盘旋歌舞,谓之跳月”,是对所谓《铜铃舞》的记载。
曾生活于洞庭湖畔的苗族先民,以鸟为图腾,因而今日苗族妇女的头饰银冠与彩条长裙,仍充满着锦鸡羽毛的斑斓色彩和飞鸟图案。至今贵州省黔南苗族,保存着一种源于[[古代祭祀的大型舞蹈]]《芦笙堂》。表演时,由男子吹奏芦笙,专人敲击铜鼓,身着盛装、头戴银冠的少女,微乍双臂作鸟态款款起舞。这种情景与云南省开化出土的2000余年前铜鼓鼓面上的纹饰极为相似。此外,从云南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形贮贝器上的“击鼓歌唱图”中,可进一步窥探到苗族与古代百越部族及铜鼓文化间的密切关系。
在苗族的自娱性舞蹈中,还有头戴银冠、身着彩条长裙模仿锦鸡动态的《锦鸡舞》;头戴羽冠、模仿雉鸡相斗、跳跃、嬉戏,含有杂技技巧的男子双人《芦笙舞》和源于妇女刺绣、搓麻等家务劳动的《板凳舞》等。
[[中国苗族]]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广阔,形成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歌舞品种。除以上介绍者外,贵州省“[[花溪苗]]”的《芦笙舞》、“红粘苗”的《跳硐》、“花苗”的《花树舞》、流传在丹寨县的《古瓢舞》、云南省苗族的《芦笙舞》、广西壮族自治区苗族的《芒哥舞》,以及《斗牛》、《牵羊》、《花棍舞》等,种类之多不胜枚举。
=='''文化背景'''==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人人会唱歌,人人会跳舞,几千年来,歌舞伴随着苗族的历史,生动地反映出苗族人民的生活。苗族的歌舞,最富有山野味,古朴、粗犷的风格,最能表达他们真挚、纯朴的思想情操,也最能使人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真、善、美。
早在北宋年间,苗族的歌舞已经名闻遐迩,在京城引起轰动。《宋史·南蛮曲南蛮传》载:“一人吹瓢笙,如蚊蚋声,数十人联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事实上,苗族的舞蹈起源很早,从它那原始、古朴的风貌即可看出,许多舞蹈都与丧葬祭祀、恋爱婚姻和生产、生活有关,只不过因远古没有记载,自明代起才见诸史籍。
苗族文化有着无穷的魅力。种类繁多的舞蹈充分展现了苗族的历史、舞蹈和音乐,将这块土地上的文化弘扬出来。苗族的文化、苗族的精神是令人骄傲的,尽管他们从黄河岸边东海之滨一路走来,历尽艰辛,可他们仍保持着乐观向上、豁达勇敢的精神,正如舞蹈诗中所表现的,山高水长挡不住他们看大海的眼光,抑制不住他们豪情满怀拥抱太阳的凌云壮志。富有诗化的舞台创意和灵感完全来源于苗族人民的现实生活。舞蹈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现代舞蹈表现元素的多样化,也体现出了苗族舞蹈的继承与发展之路。
=='''舞蹈种类'''==
'''芦笙舞'''
——(苗语称“究给”)是种以男子边吹“芦笙”同时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灵活舞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它流传广泛,普及各苗族地区。
自娱性芦笙——最为普及,因对舞者年龄、性别不限、故参加人数甚众,通常在草坪、河坝或山坡空地上活动。常见的活动形式有二种,一种是男的吹小芦笙、女的持花手帕,男一圈、女一圈的把一群吹大芦笙的舞者围在中间,踩着乐曲的节奏、轻轻地摆动着身体绕圈而舞。还有一种是由一对以上的芦笙手作领舞,众人(多为女性)尾随其后围圈而舞。动作随领舞者吹奏的曲调而变化。自娱性芦笙舞,从动作特点上看,又可分为“踩”和“跳”两种,“踩”以两膝的轻微屈伸并踏着节奏向前移动为特色,“跳”是由动力脚落地后,下肢的颤动以及抬脚踹动,上身随之自然地摆动为特色。前一种娴雅、端庄,后一种柔和、潇洒。
'''习俗性芦笙舞'''
——第一种是每年过“花山节”时跳,这是男女青年联欢和选择配偶的佳期,这天所跳的芦笙舞,古时就称为“跳花”或“跳月”,多在月明风清之夜进行。有这类习俗的苗族山寨,一般都设有“跳月”的月亮场或“跳花”的花场。这类芦笙舞尤以黔东南地区盛行的“讨花带” 和黔中地区盛行的“牵羊”较有代表性
第二种:在广西融水一带。舞时手挽手、身体前倾、顺圈往前跳,动作比较简单。参加舞蹈的人数常见为十二人,队形呈三人一横排、四人一竖排的长方阵。
'''表演性芦笙舞'''
——一般都在节日或集会中以竞技或献技的方式进行表演。有的地方盛行以村寨芦笙队为单位进行集体比赛,如黔东南的从江县、傍洞一带,每逢年节,邻近各村寨以百十人为队同时吹跳比赛,参加比赛的芦笙队以能吹奏乐曲的多寡、声音是否优美、谐和以及动作和步法是否丰富、舞蹈的时间是否持久定优胜。有的地方则以个人竞技的方式进行。这种竞技一般都不设规定动作,每个芦笙手都有施展个人技艺的机会。这类芦笙舞的动作以矮步、蹲踢、旋转、腾跃等为多。竞技者有的以动作的节奏多变,迅疾激烈见长;有的则以能完成较多的高难度动作取胜。表演性芦笙舞内容十分丰富。盛行于黔西地区的有“巧喝酒”、“蚯蚓滚沙”、“滚山珠” 和“芦笙拳”;盛行于桂西山区的有“过门坎”、“猴子上树”和“滚地龙”;盛行于黔东南地区的有“牛打架”、“斗鸡”等多种。前两地区所盛行的主要以炫耀高难技巧博取观众的喝彩;后一地区所盛行的主要是模仿禽兽的习性、神态,以表现出生活的谐趣引人入胜
“蚯蚓滚沙”、“滚地龙”是舞者跪地下板腰,以头顶地为轴心,随后挺起,边吹奏芦笙边 翻身舞动。?
“巧喝酒”是在长凳上置一盛满米酒的杯子,然后,舞者围着长凳边吹、边舞、边下腰喝酒。?
“滚山珠”是边吹奏着芦笙边作向前和向后翻滚或倒立、叠罗汉等动作。?
“芦笙拳”的形式独具一格,这种舞蹈以舞芦笙者为伴奏和指挥,其余男、女舞者在其指挥下时而互相穿插时而挥拳对打。有时也插入花棍的对击。?
'''祭祀性芦笙舞'''
——通常是在木鼓、铜鼓的伴奏下跳的。舞者多为中、老年人。吹奏的大芦笙长达三尺至丈余。过去,这类芦笙舞只在“吃牯脏”(杀牛祭祖)时才跳。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表现出对祖灵的尊敬和怀念,动作稳重、迟缓。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苗族已很少举行这种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祭祖活动了。因此,这类舞蹈现已不见了。
'''礼仪性芦笙舞'''
——也因其活动时的内容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活动形式和特点。凡属男婚女嫁、新屋落成等喜庆活动,则以动作跳跃、轻快,气氛热烈欢腾为特色。舞者也多在堂中起舞以示祝贺。在丧葬的仪式上,芦笙舞蹈的作用主要是对死者家属的安慰和向死者致哀。在这样的场合,除在入棺仪式上有跨过棺木的跳跃动作外,其余动作均沉稳而有节制。
[[鼓舞]]
——是一边击鼓边舞的苗族民间舞蹈。鼓为木制,以牛革蒙于两端,置于架上敲击。 苗族“鼓舞”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1、花鼓舞
——通常活动于春节及“六月六”“八月八”“赶秋”“赶夏”等民族传统节日。它的活动形式是由两人各持两根尺许长的鼓槌、分别站在鼓的两面同时击鼓,另有一人持单棒居中击鼓腰作伴奏。两者节奏要求统一,动作讲究对称。围绕着他们舞蹈的男女均可,多寡不限。从“花鼓舞”派生出来的鼓舞有“双人鼓舞”(男、女均可),特点是击鼓时两人可各打一边 或同时敲击一边,也可一人击鼓,另一人以舞姿作陪衬。动作可随机应变,但十分讲究对比、协调。
2、团圆鼓舞
——是种有歌有舞的鼓舞形式,舞时由一鼓手在场子中央击鼓伴奏,参加舞蹈的人则围绕着他,踏着节奏明快、时轻时重的鼓点,晃手摆腰地绕圈而舞。每跳完一段后就唱一段山歌、歌和舞交替进行轮回不断,直至兴尽方休。歌词多反映劳动生活和男女爱情的内容。舞蹈基本动作有“大摆”“小摆”“细摆”三种。晃手摆腰是“团圆鼓舞”独有的韵律和风格。?
3、跳年鼓舞
——除在伴奏上多用一铜锣外,其活动形式及动作风格特点与“团圆鼓舞”大致相同。?
4、单人鼓舞
——是湘西苗族普遍喜爱的表演性舞蹈。常在欢庆丰收及其它传统节日里表演。有男子表演、女子表演的两种。男子双手持鼓棒击鼓或双手握拳击鼓,舞蹈动作丰富,有模拟动物形态的动作和武术等多种,动作粗犷有力;女子则是在伴奏者敲击鼓边或铜锣的音响声中,双手各持鼓棒一根、边敲击着斜放在木架上的大鼓边舞蹈的。舞蹈动作多 是表现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有挖土、插秧、纺纱、织布和照镜、梳妆等,其风格特点除个别地方能见到激烈、豪放者外,大多较文雅、端庄。
5、猴儿鼓舞
是种技巧性较强的男子表演性舞蹈。它的近代从“单人鼓舞”和“双人鼓舞”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历史不过几十年,由于从事这种表演活动的人都必须是训练有素的, 故至今苗族民间仍不甚普遍。在表演时,舞者的击鼓方法也有用槌击的和以拳击的两种。舞蹈的内容主要是表现猴儿进庙偷吃供果时无意中敲响了更鼓后惊慌和对鼓嬉戏的情景。动作有“倒上树”“偷桃”“抓痒”“滚球”“戏鼓”等,十分滑稽、风趣,富有戏剧性。
6、踩鼓舞
(苗语称“究略”)是种女子自娱性集体舞蹈。每年春节甚为活跃。其传统活动形 式是:舞蹈开始时,由一名歌舞兼优的鼓手先唱一首号召青年妇女都来舞蹈的“踩鼓歌”,之后敲鼓为舞蹈者作伴奏。鼓手还具有指挥全体舞者变换动作、掌握舞蹈气氛的职能。舞蹈自始至终都是以鼓手为中心围圈进行的。舞蹈者因以佩戴银头饰、项圈、手镯,穿着厚实的花衣长裙为美,动作受到一定制约,使舞蹈相应地形成一种自然地甩手摆腰、轻轻地抬腿踢脚的风格特点。主要动作有“四方舞”“六方舞”“旋转步”等。
7、木鼓舞
有的地方也称“跳鼓脏”(苗语称“直质努”),是一种祭祀性舞蹈。过去仅在每隔十三年举行一次全族性祭祀活动“吃牯脏”时才跳,具有原始宗教色彩。最初,跳“木鼓舞”时使用的鼓,是将一根直径约一市尺,长约五、六尺的树干挖空,在两端蒙上牛皮制成的。按古老风俗,舞时要一新一旧同时使用,祭祀活动过后,就将旧鼓送往悬崖陡壁任其腐朽风化,新鼓则放置屋梁上保存起来,待下次“吃牯脏”时取下,与当年新制的鼓并用。“木鼓舞”,由于后来仅在男子中传播和普及,鼓手多由寨中男性长者担任,因此无论是活动形式或舞蹈动作、鼓点、击奏方法,均与以前大不相同了。如今在部分苗族山区已成为文化娱乐形式之一。所表现的也主要是一些如“斗牛”、“宰牛”、“狩猎”等与苗族人民生活和劳动有紧密连联的内容。上身前倾弓腰甩胯的舞姿、顺手顺脚的动作,以及在雄浑的木鼓敲击声的伴衬下奔驰跳跃的步法构成了它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
8、铜鼓舞
(苗族称“究略高”)是用一头有面、中空无底、呈平面曲腰状称为铜鼓的打击乐 器伴奏的舞蹈。也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一种有代表性的、源远流长的舞蹈文化。早在公元四世纪之前(春秋末期),铜鼓就出现在乐舞场面之中了。至今,苗族还保存着较完整的演奏形式和舞蹈形式。击铜鼓时“以绳耳悬之,一人执木槌力击、一人以木桶合之,一击一合,使其声洪而应远”(贵州《八寨县志稿》)。苗族铜鼓舞的活动形式,常见的是将铜鼓悬于庭前或场坝之中,由击鼓者一手执木槌敲鼓腰,另一手持皮头槌击鼓面伴奏。舞者则围成圆圈、踏着顿抑分明、铿锵有力的鼓声,时里时外,且进且退地舞蹈着。至兴高采烈时,还击掌呼号、喊出“嗨哧哧”之声以助兴。其动作主要是来源于狩猎生活、农业生产劳动和对动物形态动作的模拟,如“骑马”“赶鸭 ”“捕鱼”“捞虾”等。
=='''跳月“找哥哥”'''==
传说从前平塘姑鹿(地名,今新塘乡)这个地方有一家苗族,父母早已双亡,只留下兄弟二人相依为命。哥哥叫巴卡,十九岁;弟弟叫巴母,十六岁,兄弟俩聪明、勤劳,很受大伙喜爱。每天,哥哥上山打柴,打得的柴除烧用外,余下的挑去卖钱,买回油盐;弟弟下到河沟捞鱼虾,除了吃的外,余下炕干也拿去卖,换回所需用品。兄弟俩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聪明勤劳的哥哥巴卡,每次砍成柴捆好后,找来一些竹子和芦苇,坐在一块大青石板上做管子吹玩。他将一节竹管的一头,用刀削成一个斜口子,把一片芦叶嵌夹在斜口上,用嘴向管子吹气,发出十分动听的嘟呜声。他每次上山要柴后,就要做一只芦管来吹玩,因此青石板上留下不少大小不同、长短不一的芦管。后来,他一个个地拣起来吹玩。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响。于是,他想把这些长短不一、大小不同的芦管集中起来吹,让各种各样的声音都同时发出来。他天天想呀,想呀,有一天砍柴时,他砍了一棵泡桐木,发现这桐木中心是空的,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在桐木的一头从边上钻几个孔直通中心,将大小不同、长短不一的芦管插入孔中中,然后用嘴对着一头吹。这样一来,果然同时发出了几种声音。巴卡回到家又精心研制,做成了一把“金芦笙”,能吹出各种优美动听的曲调。每当巴卡吹响这把金芦笙时,远近村寨的男女老幼都来听,就连天上的飞乌也要飞落下来听。
离姑鹿不远的大山洞里,住有一只大虎猫(当地对虎的俗称)。它十分凶恶、贪馋,想把巴卡占为己有,天天为它吹芦笙作乐。于是,虎猫变成一胖女人来到巴卡住处,见门锁着,就翻墙跳进屋,看到炕上有不少的干鱼,赶忙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时,巴卡和巴母开门进屋看见,巴卡上前质问:“你为何乱进我家偷吃干鱼?”虎猫嘻皮厚脸地说:”我不仅吃鱼,我还要跟你成家呢!”于是,虎猫一把将巴卡拉出门直往山上走。弟弟巴母着慌,忙追上去拉哥哥。他俩的气力哪能胜过虎猫呢?结果,巴卡硬被拉去啦!突然,弟弟巴母看到胖女人的裙子下露一截尾巴,这才知道是个虎猫。他迅速到各寨邀约人群,带上弓箭戈矛到山上寻找。从十月找到到冬月,找呀,找呀,不知翻过了多少高山,穿过了多少密林,还是找不到心爱的巴卡。直到冬月的第一亥日,他们找到下羊场的山头上,有一只干兰鸟在树上对大伙叫道:“格咧咧、结结巴都”(苗语音译,即在茅草蓬里)。他们照此寻去,果然在一蓬大芭芽草的背后发现一个大石洞,见那虎猫正在洞里守着巴卡。于是,大伙用箭将虎猫射死,救出了巴卡。巴卡见到弟弟和各寨的亲人们,高兴得拿起金芦笙吹奏起来,大伙围着巴卡共同起舞作乐,庆贺他们的胜利团圆。
从此,姑鹿一带的苗族,在每年阴历冬月的第一亥日,都要集中到下羊场这个地方载歌载舞聚会,逐渐成为当地苗族青年男女交际、找朋友的重要方式,人们称之为“跳月”,也叫“找哥哥”。
==参考资料==
1. 苗族舞蹈 跳月找哥哥 .中国网.2009-02-10[引用日期2014-07-16]
<ref>[https://3g.163.com/dy/article_cambrian/GEVA5BFU053469JX.html 跟着非遗看海南 海南苗族神秘“盘皇舞”起舞“六月六”],网易新闻 2021-07-15 16:50</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苗族舞蹈</big> '''
|-
|
[[File:20130802103957-1271408497.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baike.soso.com/p/20130802/20130802103957-1271408497.jpg 原图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E8%8B%97%E6%97%8F%E8%88%9E%E8%B9%88&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8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苗族舞蹈''',就是指苗族地区拥有和传承着[[中国历史文化的遗产]]。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仅苗族“[[鼓舞]]”一项,就近十种之多。且它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广阔]],形成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歌舞品种,体现着苗族“鼓舞”历史的悠久。
=='''简介'''==
苗族民间舞蹈有[[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尤以芦笙舞流传最广。贵州的丹寨、台江、黄平、雷山、凯里、谷隆、大方、水城,以及广西融水等地,在每年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等传统节日,和过年、祭祖、造房、丰收、迎亲、嫁娶等喜庆节日,都要举行芦笙舞会。舞姿以四步为多,也有二步、三步、六步、蹭步、跳步、点步以及左右旋转等跳法。苗族一级演员金欧领舞的“[[苗族青年舞]]”,1963年已摄成舞蹈艺术影片《彩蝶纷飞》,在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上演,深受群众喜爱。
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仅苗族“[[鼓舞]]”一项,就近十种之多。苗族“鼓舞”在唐代《朝野佥载》上就有“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闾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歌,亲戚饮宴舞戏一月余日”的记载,由此可见苗族“鼓舞”历史的悠久。
=='''分布地区'''==
苗族的“鼓舞”主要种类集中在湖南省西部、贵州省东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带。
黔东南的苗族“[[木鼓舞]]”,是过去每13年才举行一次的“吃牯脏”大型祭祀活动时的“鼓舞”形式。节日时,舞蹈的男女狂舞三日,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如醉如痴。
“'''花鼓舞'''”是湖南省凤凰、保靖、花垣等县苗族人民欢度农历“六月六”“八月八”“赶夏”“赶秋”等传统节日时,必有的自娱性舞蹈。届时,在举行盛会的广场中央,架起一面由三人负责敲击的大鼓。由两人持双槌敲击鼓皮,一人持单鼓槌敲击鼓梆,参加集体作舞的人们,没有人数和男女限制。作舞之前,击鼓者用本民族语言歌颂发明木鼓者的功德,以此作为对祖先的祭奠。然后,众人便在鼓点的伴奏下围鼓成圈翩跹起舞。这些作舞者的基本舞姿多来于各类生活动作的模拟,其中还加入一些武术成分,使舞蹈动作柔美而刚劲。《花鼓舞》的特点,是两位击鼓者在旋转、翻身或跳跃下表演多种对称性舞姿的同时,还能敲奏出和谐而统一的鼓乐。
苗族民间舞蹈《[[猴儿鼓]]》,是以三人或多人模拟猴子各种习性与击鼓姿态的男子表演性舞蹈。表演时,由一名鼓手在鼓后击鼓作乐,另一鼓面朝向穿猴装、画猴脸谱的舞者。舞蹈动作多为模拟猴子啃吃苞谷、荡秋千、看鼓、试鼓、惊鼓、相互嬉戏等。扮演猴子的舞者可用拳击鼓,也可以槌击鼓。整个“鼓舞”不但风趣、热烈、技艺性极强,而且具有一定的戏剧情节。苗族民间自娱性的《踩鼓舞》,是年节、喜庆集会,尤其是农历三月“[[姊妹节]]”时,必不可少的女子“鼓舞”。舞蹈时,先由一名少女边歌边走入场内,然后继续歌唱并击鼓伴之。歌词内容基本为召唤,如姊妹们不要错过时机,快来作舞等。随后,众多盛装的苗族姐妹便聚拢在鼓架周围,面对皮鼓踏节而舞。在舞蹈进入高潮时,外围的男女老幼观众也可进入舞场,组成若干层同心圆圈共同作舞。舞蹈动作自由、欢快,时有两腿颤抖而带动全身的特点。
流行于黔东南的《反排木鼓舞》,现已成为苗族节日庆典以及出访他国的代表性舞蹈,被邻国友人誉之为“东方迪斯科”。
新中国成立后,在苗族诸多种自娱性和表演性“鼓舞”的基础上,人们又创造出了由四人同时敲打作舞的《四面鼓舞》。这种“鼓舞”流传在湘西的凤凰县和贵州省松桃县苗族聚居的地方。该舞男女均可参加,四人分别站在鼓面前,双手持槌击鼓。在统一的节奏下边击鼓边表演规定套路。每一套路动作完成后,大家按顺时针方向换到下一鼓面位置,再进行其它套路的“鼓舞”表演,既有表演性又有娱乐性。
苗族演奏芦笙、以芦笙伴舞的历史,自宋代已有记载。清代刻本《广舆胜览》中的舞蹈形象与“每岁孟春,择平地为月场,男吹芦笙,女摇铃,盘旋歌舞,谓之跳月”,是对所谓《铜铃舞》的记载。
曾生活于洞庭湖畔的苗族先民,以鸟为图腾,因而今日苗族妇女的头饰银冠与彩条长裙,仍充满着锦鸡羽毛的斑斓色彩和飞鸟图案。至今贵州省黔南苗族,保存着一种源于[[古代祭祀的大型舞蹈]]《芦笙堂》。表演时,由男子吹奏芦笙,专人敲击铜鼓,身着盛装、头戴银冠的少女,微乍双臂作鸟态款款起舞。这种情景与云南省开化出土的2000余年前铜鼓鼓面上的纹饰极为相似。此外,从云南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形贮贝器上的“击鼓歌唱图”中,可进一步窥探到苗族与古代百越部族及铜鼓文化间的密切关系。
在苗族的自娱性舞蹈中,还有头戴银冠、身着彩条长裙模仿锦鸡动态的《锦鸡舞》;头戴羽冠、模仿雉鸡相斗、跳跃、嬉戏,含有杂技技巧的男子双人《芦笙舞》和源于妇女刺绣、搓麻等家务劳动的《板凳舞》等。
[[中国苗族]]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广阔,形成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歌舞品种。除以上介绍者外,贵州省“[[花溪苗]]”的《芦笙舞》、“红粘苗”的《跳硐》、“花苗”的《花树舞》、流传在丹寨县的《古瓢舞》、云南省苗族的《芦笙舞》、广西壮族自治区苗族的《芒哥舞》,以及《斗牛》、《牵羊》、《花棍舞》等,种类之多不胜枚举。
=='''文化背景'''==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人人会唱歌,人人会跳舞,几千年来,歌舞伴随着苗族的历史,生动地反映出苗族人民的生活。苗族的歌舞,最富有山野味,古朴、粗犷的风格,最能表达他们真挚、纯朴的思想情操,也最能使人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真、善、美。
早在北宋年间,苗族的歌舞已经名闻遐迩,在京城引起轰动。《宋史·南蛮曲南蛮传》载:“一人吹瓢笙,如蚊蚋声,数十人联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事实上,苗族的舞蹈起源很早,从它那原始、古朴的风貌即可看出,许多舞蹈都与丧葬祭祀、恋爱婚姻和生产、生活有关,只不过因远古没有记载,自明代起才见诸史籍。
苗族文化有着无穷的魅力。种类繁多的舞蹈充分展现了苗族的历史、舞蹈和音乐,将这块土地上的文化弘扬出来。苗族的文化、苗族的精神是令人骄傲的,尽管他们从黄河岸边东海之滨一路走来,历尽艰辛,可他们仍保持着乐观向上、豁达勇敢的精神,正如舞蹈诗中所表现的,山高水长挡不住他们看大海的眼光,抑制不住他们豪情满怀拥抱太阳的凌云壮志。富有诗化的舞台创意和灵感完全来源于苗族人民的现实生活。舞蹈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现代舞蹈表现元素的多样化,也体现出了苗族舞蹈的继承与发展之路。
=='''舞蹈种类'''==
'''芦笙舞'''
——(苗语称“究给”)是种以男子边吹“芦笙”同时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灵活舞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它流传广泛,普及各苗族地区。
自娱性芦笙——最为普及,因对舞者年龄、性别不限、故参加人数甚众,通常在草坪、河坝或山坡空地上活动。常见的活动形式有二种,一种是男的吹小芦笙、女的持花手帕,男一圈、女一圈的把一群吹大芦笙的舞者围在中间,踩着乐曲的节奏、轻轻地摆动着身体绕圈而舞。还有一种是由一对以上的芦笙手作领舞,众人(多为女性)尾随其后围圈而舞。动作随领舞者吹奏的曲调而变化。自娱性芦笙舞,从动作特点上看,又可分为“踩”和“跳”两种,“踩”以两膝的轻微屈伸并踏着节奏向前移动为特色,“跳”是由动力脚落地后,下肢的颤动以及抬脚踹动,上身随之自然地摆动为特色。前一种娴雅、端庄,后一种柔和、潇洒。
'''习俗性芦笙舞'''
——第一种是每年过“花山节”时跳,这是男女青年联欢和选择配偶的佳期,这天所跳的芦笙舞,古时就称为“跳花”或“跳月”,多在月明风清之夜进行。有这类习俗的苗族山寨,一般都设有“跳月”的月亮场或“跳花”的花场。这类芦笙舞尤以黔东南地区盛行的“讨花带” 和黔中地区盛行的“牵羊”较有代表性
第二种:在广西融水一带。舞时手挽手、身体前倾、顺圈往前跳,动作比较简单。参加舞蹈的人数常见为十二人,队形呈三人一横排、四人一竖排的长方阵。
'''表演性芦笙舞'''
——一般都在节日或集会中以竞技或献技的方式进行表演。有的地方盛行以村寨芦笙队为单位进行集体比赛,如黔东南的从江县、傍洞一带,每逢年节,邻近各村寨以百十人为队同时吹跳比赛,参加比赛的芦笙队以能吹奏乐曲的多寡、声音是否优美、谐和以及动作和步法是否丰富、舞蹈的时间是否持久定优胜。有的地方则以个人竞技的方式进行。这种竞技一般都不设规定动作,每个芦笙手都有施展个人技艺的机会。这类芦笙舞的动作以矮步、蹲踢、旋转、腾跃等为多。竞技者有的以动作的节奏多变,迅疾激烈见长;有的则以能完成较多的高难度动作取胜。表演性芦笙舞内容十分丰富。盛行于黔西地区的有“巧喝酒”、“蚯蚓滚沙”、“滚山珠” 和“芦笙拳”;盛行于桂西山区的有“过门坎”、“猴子上树”和“滚地龙”;盛行于黔东南地区的有“牛打架”、“斗鸡”等多种。前两地区所盛行的主要以炫耀高难技巧博取观众的喝彩;后一地区所盛行的主要是模仿禽兽的习性、神态,以表现出生活的谐趣引人入胜
“蚯蚓滚沙”、“滚地龙”是舞者跪地下板腰,以头顶地为轴心,随后挺起,边吹奏芦笙边 翻身舞动。?
“巧喝酒”是在长凳上置一盛满米酒的杯子,然后,舞者围着长凳边吹、边舞、边下腰喝酒。?
“滚山珠”是边吹奏着芦笙边作向前和向后翻滚或倒立、叠罗汉等动作。?
“芦笙拳”的形式独具一格,这种舞蹈以舞芦笙者为伴奏和指挥,其余男、女舞者在其指挥下时而互相穿插时而挥拳对打。有时也插入花棍的对击。?
'''祭祀性芦笙舞'''
——通常是在木鼓、铜鼓的伴奏下跳的。舞者多为中、老年人。吹奏的大芦笙长达三尺至丈余。过去,这类芦笙舞只在“吃牯脏”(杀牛祭祖)时才跳。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表现出对祖灵的尊敬和怀念,动作稳重、迟缓。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苗族已很少举行这种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祭祖活动了。因此,这类舞蹈现已不见了。
'''礼仪性芦笙舞'''
——也因其活动时的内容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活动形式和特点。凡属男婚女嫁、新屋落成等喜庆活动,则以动作跳跃、轻快,气氛热烈欢腾为特色。舞者也多在堂中起舞以示祝贺。在丧葬的仪式上,芦笙舞蹈的作用主要是对死者家属的安慰和向死者致哀。在这样的场合,除在入棺仪式上有跨过棺木的跳跃动作外,其余动作均沉稳而有节制。
[[鼓舞]]
——是一边击鼓边舞的苗族民间舞蹈。鼓为木制,以牛革蒙于两端,置于架上敲击。 苗族“鼓舞”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1、花鼓舞
——通常活动于春节及“六月六”“八月八”“赶秋”“赶夏”等民族传统节日。它的活动形式是由两人各持两根尺许长的鼓槌、分别站在鼓的两面同时击鼓,另有一人持单棒居中击鼓腰作伴奏。两者节奏要求统一,动作讲究对称。围绕着他们舞蹈的男女均可,多寡不限。从“花鼓舞”派生出来的鼓舞有“双人鼓舞”(男、女均可),特点是击鼓时两人可各打一边 或同时敲击一边,也可一人击鼓,另一人以舞姿作陪衬。动作可随机应变,但十分讲究对比、协调。
2、团圆鼓舞
——是种有歌有舞的鼓舞形式,舞时由一鼓手在场子中央击鼓伴奏,参加舞蹈的人则围绕着他,踏着节奏明快、时轻时重的鼓点,晃手摆腰地绕圈而舞。每跳完一段后就唱一段山歌、歌和舞交替进行轮回不断,直至兴尽方休。歌词多反映劳动生活和男女爱情的内容。舞蹈基本动作有“大摆”“小摆”“细摆”三种。晃手摆腰是“团圆鼓舞”独有的韵律和风格。?
3、跳年鼓舞
——除在伴奏上多用一铜锣外,其活动形式及动作风格特点与“团圆鼓舞”大致相同。?
4、单人鼓舞
——是湘西苗族普遍喜爱的表演性舞蹈。常在欢庆丰收及其它传统节日里表演。有男子表演、女子表演的两种。男子双手持鼓棒击鼓或双手握拳击鼓,舞蹈动作丰富,有模拟动物形态的动作和武术等多种,动作粗犷有力;女子则是在伴奏者敲击鼓边或铜锣的音响声中,双手各持鼓棒一根、边敲击着斜放在木架上的大鼓边舞蹈的。舞蹈动作多 是表现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有挖土、插秧、纺纱、织布和照镜、梳妆等,其风格特点除个别地方能见到激烈、豪放者外,大多较文雅、端庄。
5、猴儿鼓舞
是种技巧性较强的男子表演性舞蹈。它的近代从“单人鼓舞”和“双人鼓舞”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历史不过几十年,由于从事这种表演活动的人都必须是训练有素的, 故至今苗族民间仍不甚普遍。在表演时,舞者的击鼓方法也有用槌击的和以拳击的两种。舞蹈的内容主要是表现猴儿进庙偷吃供果时无意中敲响了更鼓后惊慌和对鼓嬉戏的情景。动作有“倒上树”“偷桃”“抓痒”“滚球”“戏鼓”等,十分滑稽、风趣,富有戏剧性。
6、踩鼓舞
(苗语称“究略”)是种女子自娱性集体舞蹈。每年春节甚为活跃。其传统活动形 式是:舞蹈开始时,由一名歌舞兼优的鼓手先唱一首号召青年妇女都来舞蹈的“踩鼓歌”,之后敲鼓为舞蹈者作伴奏。鼓手还具有指挥全体舞者变换动作、掌握舞蹈气氛的职能。舞蹈自始至终都是以鼓手为中心围圈进行的。舞蹈者因以佩戴银头饰、项圈、手镯,穿着厚实的花衣长裙为美,动作受到一定制约,使舞蹈相应地形成一种自然地甩手摆腰、轻轻地抬腿踢脚的风格特点。主要动作有“四方舞”“六方舞”“旋转步”等。
7、木鼓舞
有的地方也称“跳鼓脏”(苗语称“直质努”),是一种祭祀性舞蹈。过去仅在每隔十三年举行一次全族性祭祀活动“吃牯脏”时才跳,具有原始宗教色彩。最初,跳“木鼓舞”时使用的鼓,是将一根直径约一市尺,长约五、六尺的树干挖空,在两端蒙上牛皮制成的。按古老风俗,舞时要一新一旧同时使用,祭祀活动过后,就将旧鼓送往悬崖陡壁任其腐朽风化,新鼓则放置屋梁上保存起来,待下次“吃牯脏”时取下,与当年新制的鼓并用。“木鼓舞”,由于后来仅在男子中传播和普及,鼓手多由寨中男性长者担任,因此无论是活动形式或舞蹈动作、鼓点、击奏方法,均与以前大不相同了。如今在部分苗族山区已成为文化娱乐形式之一。所表现的也主要是一些如“斗牛”、“宰牛”、“狩猎”等与苗族人民生活和劳动有紧密连联的内容。上身前倾弓腰甩胯的舞姿、顺手顺脚的动作,以及在雄浑的木鼓敲击声的伴衬下奔驰跳跃的步法构成了它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
8、铜鼓舞
(苗族称“究略高”)是用一头有面、中空无底、呈平面曲腰状称为铜鼓的打击乐 器伴奏的舞蹈。也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一种有代表性的、源远流长的舞蹈文化。早在公元四世纪之前(春秋末期),铜鼓就出现在乐舞场面之中了。至今,苗族还保存着较完整的演奏形式和舞蹈形式。击铜鼓时“以绳耳悬之,一人执木槌力击、一人以木桶合之,一击一合,使其声洪而应远”(贵州《八寨县志稿》)。苗族铜鼓舞的活动形式,常见的是将铜鼓悬于庭前或场坝之中,由击鼓者一手执木槌敲鼓腰,另一手持皮头槌击鼓面伴奏。舞者则围成圆圈、踏着顿抑分明、铿锵有力的鼓声,时里时外,且进且退地舞蹈着。至兴高采烈时,还击掌呼号、喊出“嗨哧哧”之声以助兴。其动作主要是来源于狩猎生活、农业生产劳动和对动物形态动作的模拟,如“骑马”“赶鸭 ”“捕鱼”“捞虾”等。
=='''跳月“找哥哥”'''==
传说从前平塘姑鹿(地名,今新塘乡)这个地方有一家苗族,父母早已双亡,只留下兄弟二人相依为命。哥哥叫巴卡,十九岁;弟弟叫巴母,十六岁,兄弟俩聪明、勤劳,很受大伙喜爱。每天,哥哥上山打柴,打得的柴除烧用外,余下的挑去卖钱,买回油盐;弟弟下到河沟捞鱼虾,除了吃的外,余下炕干也拿去卖,换回所需用品。兄弟俩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聪明勤劳的哥哥巴卡,每次砍成柴捆好后,找来一些竹子和芦苇,坐在一块大青石板上做管子吹玩。他将一节竹管的一头,用刀削成一个斜口子,把一片芦叶嵌夹在斜口上,用嘴向管子吹气,发出十分动听的嘟呜声。他每次上山要柴后,就要做一只芦管来吹玩,因此青石板上留下不少大小不同、长短不一的芦管。后来,他一个个地拣起来吹玩。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响。于是,他想把这些长短不一、大小不同的芦管集中起来吹,让各种各样的声音都同时发出来。他天天想呀,想呀,有一天砍柴时,他砍了一棵泡桐木,发现这桐木中心是空的,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在桐木的一头从边上钻几个孔直通中心,将大小不同、长短不一的芦管插入孔中中,然后用嘴对着一头吹。这样一来,果然同时发出了几种声音。巴卡回到家又精心研制,做成了一把“金芦笙”,能吹出各种优美动听的曲调。每当巴卡吹响这把金芦笙时,远近村寨的男女老幼都来听,就连天上的飞乌也要飞落下来听。
离姑鹿不远的大山洞里,住有一只大虎猫(当地对虎的俗称)。它十分凶恶、贪馋,想把巴卡占为己有,天天为它吹芦笙作乐。于是,虎猫变成一胖女人来到巴卡住处,见门锁着,就翻墙跳进屋,看到炕上有不少的干鱼,赶忙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时,巴卡和巴母开门进屋看见,巴卡上前质问:“你为何乱进我家偷吃干鱼?”虎猫嘻皮厚脸地说:”我不仅吃鱼,我还要跟你成家呢!”于是,虎猫一把将巴卡拉出门直往山上走。弟弟巴母着慌,忙追上去拉哥哥。他俩的气力哪能胜过虎猫呢?结果,巴卡硬被拉去啦!突然,弟弟巴母看到胖女人的裙子下露一截尾巴,这才知道是个虎猫。他迅速到各寨邀约人群,带上弓箭戈矛到山上寻找。从十月找到到冬月,找呀,找呀,不知翻过了多少高山,穿过了多少密林,还是找不到心爱的巴卡。直到冬月的第一亥日,他们找到下羊场的山头上,有一只干兰鸟在树上对大伙叫道:“格咧咧、结结巴都”(苗语音译,即在茅草蓬里)。他们照此寻去,果然在一蓬大芭芽草的背后发现一个大石洞,见那虎猫正在洞里守着巴卡。于是,大伙用箭将虎猫射死,救出了巴卡。巴卡见到弟弟和各寨的亲人们,高兴得拿起金芦笙吹奏起来,大伙围着巴卡共同起舞作乐,庆贺他们的胜利团圆。
从此,姑鹿一带的苗族,在每年阴历冬月的第一亥日,都要集中到下羊场这个地方载歌载舞聚会,逐渐成为当地苗族青年男女交际、找朋友的重要方式,人们称之为“跳月”,也叫“找哥哥”。
==参考资料==
1. 苗族舞蹈 跳月找哥哥 .中国网.2009-02-10[引用日期2014-07-16]
<ref>[https://3g.163.com/dy/article_cambrian/GEVA5BFU053469JX.html 跟着非遗看海南 海南苗族神秘“盘皇舞”起舞“六月六”],网易新闻 2021-07-15 16:50</ref>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