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刘贻德.jpg|缩略图]] '''刘贻德'''教授,字永善,1917年出生于江苏扬州市 。1931 。==生平简介==1931 年考入上海震旦大学预科,1940年获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前身)博士学位。1946年赴法国巴黎大学医学院留学。1947年回国,曾任上海普慈疗养院(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前身)医务主任,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副教授,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浙江医学院教授等职。1951年在上海同济医院首创了神经病专科病房。1960年以后,组建了安徽医学院神经精神科及安庆地区医院神经科,先后受聘于南通医学院、安徽医学院、皖南医学院等高等医学院校,并担任皖南医学院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曾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分会副会长等职。担任《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编委,《临床神经病学》、《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临床误诊误治》等杂志顾问。1978年作为科技界代表应邀参加全国科学技术大会,1990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个人履历== 1940年刘贻德教授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时值抗日酣战,国家存亡之际,先生背起药箱,开始了艰难的行医生涯,漂泊于滇、黔、川等地。抗战胜利后,先生回到上海,受聘于当时华东最大的精神病院-上海普慈疗养院(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前身),作为唯一的医生受聘,开始了神经精神病学的探索。本着济世救人之心,先生酷爱上了精神科,也酷爱着精神病人,于是决心远渡重洋深造。1946年先生赴法国巴黎大学医学院留学,师从世界著名的神经病学家格林(G..Guillain)教授攻读临床神经病学,后在法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德莱(J.Delay)教授指导下钻研精神病学,撰写的论文《苯丙胺休克对精神0症抽象思维的影响》被其导师德莱教授于1950年出版的专著《精神病学临床生物学法则》引用。先生还曾师从日内瓦大学的德.阿胥黎盖拉(DeAjuriaguerra)教授,致力于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重叠领域的研究,成为教授一生的钻研方向。1947年10月,先生荣获法国巴黎大学医学院脑病与精神病学讲座外籍助理职称。<br> 怀着拳拳赤子之心,1947年刘贻德教授学成回国。不久,担任了上海市普慈疗养院医务主任,建立正规病历,明确医疗规范,培养了数十名医护人员,堪称中国现代神经精神科的开山鼻祖之一。先生常引先哲之言:“没有爱心则不识病人之心”。正是先生的耐心、爱心与细心才换来精神病患者康复后的笑容。对于经久不愈者,有人欲置之”死地”,先生不顾个人安危,筱加斥责,未使病人获救,先生终身有愧,时时自责。<br> 刘贻德教授诊疗疾病水平之高,令人叹服,对一些疑难病例往往能独辟蹊径,语破天机。在当时无CT、MRI的条件下,许多颅内病变,脊髓病变全靠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能做神经系统定性、定位诊断,让后辈望其项背而莫及。先生治学严谨,注重基础知识,掌握概念力求明确无误,在繁忙教学之余,于1955年撰写出版了当时我国十分希缺的《临床实用神经解剖生理学》。他常说:“临床医学治病救人,不是时装表演,今朝这个模式,明朝又换个花样。虚而不实,不经考验。”他历来主张只要诊断正确,治疗妥善,就是好医生。欲求诊断正确,治疗妥善,临床检查务必周详。请求检验验证也要有的放矢,漫无边际的“撒网式”检验,智者不取,也反映临床医生无能,何况任何检验均有可能出现误差。临床医生具备辨证逻辑思维,判断病情或可减少失误。治疗不仅针对患者病症,要全面兼顾,因人是一整体,局部将影响其它器官或其它系统的治疗。这是他在临床教学中经常告诫学生的语言。<br> 刘贻德教授精通多国语言,讲课十分精彩,措辞严谨,才华横溢,旁征博引。凡是听过先生讲课的人,无不为之倾倒。先生不随波逐流,不迷信权威,针对世俗对精神病人的偏见,伪学者搬弄反射学贻误青年,以及上世纪50年代的感应性精神病,鼻吸-治疗癔症等问题,他不畏权势,不顾个人得失,严加斥责。并自费印刷了《精神病学临床讲义》,以严谨的科学态度阐述了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该书成为我国最早的系统阐述精神病学的教材之一。虽然因此在文革中遭受破孩,备受坎坷,但他说:“权势何所畏,学阀何所惧,是医生就应该维护患者权益,是科学工作者就应该维护真理。”先生对神经医学史也颇有研究,寻根探源,是其治学要求。在纠正某些观点流传失误、曲解先贤学说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和独到的贡献。在1976年“散发性脑炎”作为特殊疾病的专用“病名”,先生就已认为欠妥,而后竟见于大学教材,遂与夏警予先生(注:夏警予先生为刘教授夫人,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合作论文,于1985年对“散发性脑炎”提出质疑。他1954年曾撰文介绍“刘永纯综合征”,1977年又由夏警予教授详加阐述,神经病综合征以国人命名者仅刘永纯一人,迄今近80年,国内外专业名著无不推崇。近年,先生又对精神医学界的抑郁症的某些问题,多次发表文章,与同行一起探讨,提出重新认识。<br> 先生已是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身板硬朗、行动矫健,话语间依旧慷慨激昂,豁达乐观,依稀可见先生当年风采,一派大师风范。追及“文革”遭遇,先生一笑置之。对学术的追求,先生从未放弃。改革开放后,科学迎来了“百家争鸣,白花齐放”的春天,先生越发老当益壮,笔耕不辍,与夏警予先生合著了《高级神经活动的症状与诊断》一书。先生虽近九十高龄,还常诊治慕名而来的疑难杂症患者,为他们解除病痛,亲自记录病历,先生写得一手好正楷,方方正正,一丝不苟,如先生为人,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医家的一个典范。<br>
2010年3月5日凌晨在安徽省芜湖市驾鹤仙去,享年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