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贺铸

增加 9,66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贺铸| 外文名 = zhuhe |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center|[http://imgcache.cjmx.com/star/201609/20160929211939793.jpg 原图链接] [https://star.cjmx.com/201609/1182431.shtml 来自明星网]]]| 图像说明 = 贺铸 |center| 出生日期 = 1052年| 出生地点 = 中国卫州(今河南卫辉市)| 逝世日期 = 公元1125年| 国籍 = 中国| 别名 = 贺鬼头,贺梅子| 职业 = 演员| 知名作品 = 《青玉案·横塘路》<br>《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big>贺铸</big>''', 贺铸(1052~1125~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 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 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 卫州( 今河南 省卫辉市) 汲县)人 出身贵族, 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 · 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年少读书,博学强记。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任侠喜武,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宋史贺铸传》)
   贺铸 是一位个性和词风都非常奇特的词人,截然对立的两面在他身上和词中都能得到和谐的统一。他 相奇丑, 耸目 高七尺 ,面色 青黑如 ,眉目耸拔 ,人称 贺鬼头 ”;其词却“雍容妙丽,极幽闲思怨之情”。为人豪爽精悍,如武侠剑客,“少时侠气盖一座 曾任右班殿直 驰马走狗 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 饮酒如长鲸”;却又博闻强记 杜门校 无所 附权贵 读,家藏书万卷 喜论天下事 而且手自校雠,“反如寒苦一书生” (程俱《贺方回诗集序》) (资料来源)<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389bc382deaf.aspx ]古诗文网</ref>
==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 人物事件 == 贺铸少年时就怀 豪放 戊边卫国 婉约二派之长 建立军功以“金印锦衣耀闾里”(《子规行》)的雄心壮志 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 成句 到中年,仍沉沦下僚而无所建树 英雄豪侠不为世 韵特严 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边塞面临异族入侵的威胁而无路请缨 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 词中包含的不仅是人生失 境高旷 的悲愤 语言浓丽哀婉 而且含有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 近秦观 开创了北宋词人面向社会现实 晏几道 表现民族忧患的先河 其爱国忧时之作 而词的上片所展示的少年豪侠的雄姿气概 下片 悲壮激 越的情怀 又近 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之后进一步改变了词的软媚情调,拓展了词的壮美意境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 词均 《行路难》(缚虎手)表现豪侠的困厄和纵酒狂歌的神态,又具 续作 李白诗歌的风神 也是北宋词中罕 其影响 的别调
基本信息本名   北宋词人大多是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唯有 贺铸是英雄豪气与儿女柔情并存。正如雄武盖世的项羽曾“别美人而涕泣,情发于言,流为歌词,含思凄婉”(张耒《东山词序》一样,贺铸真挚凄婉的浓情也常倾泄于词。其中感人至深的是与苏轼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前后辉映的《鹧鸪天》:
别称贺鬼   重过闾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 ,贺梅子白鸳鸯失伴飞。
字号字方回 号庆湖遗老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所处   贺铸夫人赵氏,勤劳贤惠,贺铸曾有《问内》诗写赵氏冒酷暑为他缝补冬衣的情景(见《庆湖遗老诗集》)。词中“谁复挑灯夜补衣”的细节描写,沉痛地表现出对亡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怀念。另一首写柔情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更为著名,其中“若问闲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 雨”,连用三种意象表现出愁思的广度、密度和长度,化抽象无形的情思为具体可见的形象,构思奇妙,堪称绝唱。贺铸因此词而得“贺梅子”的雅号,宋金词人步其韵唱和仿效者多达25人28首。一首词而吸引众多不同时期的词人来和作,是唐宋词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北宋(资料来源)<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389bc382deaf.aspx ]古诗文网</ref>
== 民族族群作品风格 == 汉族贺铸能诗文其词内容,尤长于词。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代表作为《青玉案·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踏莎行·杨柳回塘)》、《生查子·陌上郎》、《浣溪沙》([一]、[二]、[三])、《捣练子·杵声齐》、《思越人》、《行路难·小梅花》、《凌歊·控沧江》、《捣练子·望书归》、《采桑子》等,其中以《青玉案·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踏莎行·杨柳回塘)》三首为最著名。《鹧鸪天·半死桐》悼念词人相濡以沫的妻子,字字悲切,如泣如诉,“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这一句更是饱含深情,哀婉凄绝。《芳心苦(踏莎行·杨柳回塘)》写“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的荷花,视角新奇却又不失于理,且托物言志,可谓手法高妙。
  贺铸虽然诗、词、文皆善。但从实际成就看,他的诗词高于文,而词又高于诗。其词刚柔兼济,风格多样,所以张耒赞为“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祛,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东山词序》)。其中以“深婉丽密”之作为最多。贺铸曾说:“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建康集》卷八《贺铸传》)。这主要指他善于融化中晚唐诗句入词。他融化前人诗句的技巧,堪与周邦彦比美。他的许多描写恋情的词,风格也是上承温、李等人,写得婉转多姿,饶有情致。贺铸作词,像苏轼一样,也是“满心而发,肆口而成”(张耒《东山词序》),抒发自我的人格精神。而贺铸作为一生不得志的豪侠,他的词具有独特的情感内涵:在宋代词史上他第一次表现 生地英雄豪侠的精神个性和悲壮情怀;这类词作的情感形态不同于秦观等词人感伤性的柔情软调,而是激情的爆发,怒火的燃烧,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崇高感。如《六 (今河南卫辉市)歌头》: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 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 公元1052年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似黄梁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亻怱,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婴,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去世   他的诗歌创作正遵循着这样的原则。因其为人豪爽精悍,故其诗也“灏落轩豁,有风度,有气骨(曹庭栋《宋百家诗存》)”,“工致修洁, 公元1125年有逸气(《四库全书总目》)”,格调往往近于苏轼。只是题材内容不甚宽广,其作品以写个人生活经历为主,以旅途行役、登临游赏为多,较少触及社会矛盾。《黄楼歌》《游金陵雨花台》《海陵西楼寓目》等诗奔放杰出,气格悲凉苍劲,而《秦淮夜泊》《杨柳枝词》等则清新雅丽。《清堂燕》等作格调又近于小词。
主要作品   贺铸的诗,据 青玉案·横塘路 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 记载,有《庆湖遗老前后集》二十卷。但南宋初年仅存《前集》,光宗绍熙三年(1192)胡澄序而刻之以传。其子方廪又搜求故稿 碑石编为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后集补遗 。有李之鼎宜秋馆据旧钞校刻本。
祖籍  贺铸的词,据叶梦得《建康集》卷八称,贺铸曾自编为《东山乐府》,但未言卷数。黄《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称小词二卷,名《东山寓声乐府》。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则著录《东山寓声乐府》三卷,并称以旧谱填新词而别为名以易之,故曰“寓声”。另又有《东山乐府别集》之称。今存者名《东山词》,有《四印斋所刻词》本,又有涉园影宋金元明本续刊本及《村丛书》本。《村丛书》本并收入残宋本《东山词》一卷、《贺方回词》二卷、《东山词补》一卷 山阴(今浙江绍兴(资料来源)<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389bc382deaf.aspx ]古诗文网</ref>
== 拼音主要作品 ==he zhu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 1人物简介2人物生平3相关事件4作品风格5史籍记载6历代评价7作品一览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简介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贺铸是一位个性和词风都非常奇特的词人 飞云冉冉蘅皋暮 截然对立的两面在他身上和词中都能得到和谐的统一 彩笔新题断肠句 他长相奇丑,身高七尺,面色青黑如铁,眉目耸拔,人称"贺鬼头";其词却"雍容妙丽,极幽 试问 思怨之 "。为人豪爽精悍 都几许?一川烟草 如武侠剑客 满城风絮 "少 梅子黄 侠气盖 雨。(版本 座,驰马走狗,饮酒如长鲸";却又博闻强记,于书无所不读,家藏书万卷,而且手自校雠,"反如寒苦一书生"( 程俱《贺方回诗集序》)
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贺铸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版本二)
贺铸的性格很特别。程俱《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说他 "豪爽精悍" 译文 轻移莲步不再越过横塘路 "喜面刺人过。遇贵势 只有用目力相送 不肯为从谀" 她像芳尘一样飘去 叶梦得《贺铸传》则说他 "喜剧谈天下事 正是青春年华时候 ,可 否不略少假借;虽贵要权倾 什么人能与她 起欢度?是月台,是花榭 小不中意 是雕饰的窗 极口诋无遗词 是紧闭的朱户 故人以为近侠" 这只有春天才会知道她的居处。 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芳草岸旁的日色将暮,挥起彩笔刚刚写下断肠的诗句 贺铸自己也说:"铸少 若问闲情愁绪 狂疾 几许?好像一江的烟草 且慕外监之为人 满城随风飘落的花絮 顾迁北已久,尝以 '北宗狂客' 自况 梅子刚刚黄熟时的霖雨 " (《庆湖遗老诗集自序》)
所以 注解 豪爽之气、侠客之风、狂士之 凌波:形容女子步 轻盈。芳尘去:指美人已去。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期。 锦瑟:饰有彩纹的瑟。 应该是贺铸 月台:赏月的平台。 花榭:花木环绕 精神主体 房子 而《六州歌头》正是这样一首 寓豪士、侠士和狂士于一体 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 朱户:朱红的大门。 蘅皋(héng gāo,横高):长着香草 自况生平之 沼泽中的高地。彩笔:比喻有写 的才华。事见南朝江淹故事。试问闲愁都几许:都几许,有多少。试问,一说“若问” 龙榆生评 闲愁,一 此词:"全阕声 “闲 激壮 ”。一川:遍地。译文二  她轻盈的脚步没有越过横塘路 读之觉方回整个性格 我伤心地目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这锦绣华年可和谁共度?是在月下桥边花院里 跃然于楮墨间;即以稼轩拟之 还是在花窗朱门大户?这只有春风才知道她的居处。  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 似犹逊其豪爽?" (《论贺方回词质胡适之先生》) 其极意推崇之 城郊日色将暮,我挥起彩笔刚刚写下断肠的诗句。若问我的愁 究竟有几许。就像那一望无垠的烟草 溢于笔端 满城翻飞的柳絮,梅子黄时的绵绵细雨
由于耿介豪侠,入仕后喜论当今世事,不肯为权贵屈节,因而一生沉于下僚,郁郁不得志。晚年退居苏州,著有《东山词》,现存词280余首。赏析
贺铸   这首 于温柔缱绻之外,复有奇崛壮浪之姿。词学家 龙榆生 曾撰《论贺方回词质胡适之先生》一文, 通过 胡适《词选》不录贺词心存耿耿 暮春景色的描写 并举此首《六州歌头》为例,以为 "在(苏)东坡、(周)美成间,特能自开户牖,有两派之长而无其短" 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 即今 上片写路遇佳人 言,龙氏之论犹堪称独具只眼。豪放词风从 苏轼 的别开生面到 辛弃疾 不知所往 蔚然成风 怅惘情景 贺铸这类硬语盘空 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 英姿磊落 怀才不遇 词,应是其间 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 重要过渡 无限愁思 其慷慨豪纵 全词虚写相思 影响较大,如辛弃疾就受其影响;他 实抒悒悒不得志 词作多从唐诗取其藻菜与故实 “闲愁”。立意新奇 这种词法则影响到 周邦彦 能兴起人们无限想象 当时 人以 "贺、周" 并称 传诵的名篇
北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秋,    贺铸 在和州(今安徽和县一带)任管界巡检(负责地方上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捕捉盗贼等 武官)。虽然位卑人微,却始终关心国事。眼看宋王朝政治日益混乱,新党变法 美称“贺梅子”就是由这首词 许多成果毁于一旦;对外又恢复了岁纳银绢、委屈求和 末句引来 旧局面,以致西夏骚扰日重 面对这种情况, 据周紫芝《竹坡诗话》载:“贺方回尝作《青玉案》 人义愤填膺 又无力上达 有‘梅子黄时雨’之句 于是挥笔填词 人皆服其工 写下了《六州歌头》 士大夫谓之贺梅子。”可见 这首 感情充沛、题材重 词影响之 、在北宋词中不多见的、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光辉的豪放名作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横塘,在苏州城外。龚明之《中吴纪闻》载:“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 七岁时离家赴汴京 余里 曾任右班殿直 地名横塘 监军器库门 方回往来于其间。”是作者隐居之所。凌波 ,出 监临城县酒税 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里是说美人的脚步在横塘前匆匆走过,作者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行渐远 基于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作者展开 富的想象,推测那位美妙的佳人是怎样生活的。“锦瑟 (1078)改官滏阳都作院。 华谁与度?”用李商隐“锦瑟无端 十弦,一弦一柱思华 赴徐州领宝丰监钱官 ”诗意 由于 下句自问自答,用无限婉惜的笔调写出陪伴美人度过如锦韶华的,除了没有知觉的华丽住 任皆冷职闲差 抑郁不得志 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天了。这种跨越时空的想像,既属虚构 自称四年冷笑老东徐 又合实情
元佑三   上片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见发端,下片则承上片词意,遥想美人独处幽闺的怅惘情怀。“碧云”一句,是说美人伫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笼罩了周围的景物,才蓦然醒觉。不由悲从中来,提笔写下柔肠寸断的诗句。蘅皋,生长着香草的水边高地,这里代指美人的住处。“彩笔”,据《南史·江淹传》:“……(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 (1088)赴和州任管界巡检 ,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这里用彩笔代指美人才情高妙 此虽武职 那么,美人何以题写“断肠句”?于是有下一句“试问闲愁都几许?”刘熙载云:“贺方回《青玉案》词收四句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但位低事烦 满城风絮 不遂 梅子黄时雨。’ 未句好处全在‘试问’句呼起,及与上‘一川’二句并用耳 ”笔者认为,“试问”一句的好处还在一个“闲”字。“闲愁”,即 是离愁,不是穷愁。也正 李清臣、苏轼推荐 为“闲”,所以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飘飘渺渺,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差堪比拟。作者妙笔一点,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 改文职 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 任承事郎 显示了超人的艺术才华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宋·罗大经云:“以三者比愁之多 常侍 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旋请任闲职 ”清·王闿运说:“一句一月 改监北岳庙 非一时也。”都是赞叹末句之妙
绍圣二年(1095)授江夏宝泉   贺铸一生沉抑下僚,怀才不遇,只做过些右班殿臣、 军器库门、临城酒税之类的小官 最后以承仪郎致仕。将政治上的不得志隐曲地表达 诗文里,是封建文人的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的生平来看,这首诗也可能有所寄托。贺铸为人耿直,不媚权贵,“美人”、“香草”历来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很可能以此自比。居住在香草泽畔的美人清冷孤寂,不正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形象写照吗?从这个意义 讲,这首词之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盛赞,“同病相怜”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吧!当然,径直把它看作一首情词,抒写的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亦无不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 旧稿 解,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对于封建时代的人们来说 编成《庆湖遗老前集》 都是“与我心有戚戚焉”。这一点正是这首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崇宁四年(1105(资料来源) 迁宣德郎,通判太平州。再迁奉议郎。<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389bc382deaf.aspx ]古诗文网</ref>
== 大观三年(1109)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州。 重和元年(1118)以太祖贺后族孙恩,迁朝奉郎,赐五品服。他因尚气使酒,终生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晚年更对仕途灰心,在任一年再度辞职,定居苏州。家藏书万余卷,手自校雠,以此终老。这一时期,他继续编成《庆湖遗老后集》。 宣和七年(1125)卒于常州之僧舍。参考资料 ==
9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