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屠嗷嗷

增加 2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p style="text-indent:2em;"><big>'''屠呦呦'''</big>,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 [[ 中国中医研究院 ]] 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 [[ 诺贝尔科学奖 ]] 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ref>[http://edu.china.com.cn/live/2015-10/08/content_34428471.htm  呦呦鹿鸣,一鸣惊人],中国网, 2015-10-08</ref>。</p>
<p style="text-indent:2em;">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2月14日,荣获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2016年4月21日,入选《时代周刊》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2017年1月2日,被授予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授予女性科学家。2019年1月14日,屠呦呦入围BBC“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ref>[http://bynew.bjmu.edu.cn/mtby/179369.htm  新华社:“我还有很多要做的事”——专访诺奖得主屠呦呦],北京大学医学部新闻网, 2015-10-08</ref>。</p>
<p style="text-indent:2em;">'''早年经历'''</p>
<p style="text-indent:2em;">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 [[ 宁波市 ]] ,是家里5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p>
<p style="text-indent:2em;">1935年,5岁的屠呦呦被父母送入幼儿园,1年后,进入宁波私立崇德小学初小,成为一名小学生。11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西小学高小,13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器贞中学初中,15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甬江女中初中。</p>
<p style="text-indent:2em;">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p>
<p style="text-indent:2em;">1951年,屠呦呦考入 [[ 北京大学 ]] ,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学习 ,专业是生药学; 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p>
<p style="text-indent:2em;">'''研究经历'''</p>
<p style="text-indent:2em;">1955年,毕业于 [[ 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p>
<p style="text-indent:2em;">1956年,全国掀起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她对有效药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进行了生药学研究;后来,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nia L.var.lanceolata Bge.)的生药学研究。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p>
<p style="text-indent:2em;">1969年1月开始,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ref>[http://www.100xhs.com/news/yyxw/647714.html  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将开展临床试验],妙手健康网, 2016-04-13</ref>。</p>
<p style="text-indent:2em;">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156℃~157℃的活性成份,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 [[ 青蒿素 ]] 。青蒿素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优点的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对各型疟疾特别是抗性疟有特效。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一类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p>
<p style="text-indent:2em;">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p>
2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