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与陈伯之书

增加 24,194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与陈伯之书》</big> ''' |- | File:与陈伯之书4565.jp…”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与陈伯之书》</big> '''

|-

|
[[File:与陈伯之书4565.jpg|缩略图|居中|[http://dingyue.nosdn.127.net/w6criEjmCMl169BBHe3iqxhC4ps2Y8xx8YclOeuyVzYHs1540784535405compressflag.jp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E4%B8%8E%E9%99%88%E4%BC%AF%E4%B9%8B%E4%B9%A6&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2 来自搜狗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与陈伯之书》是南朝梁文学家丘迟所写的一篇书信。

丘迟通过《与陈伯之书》描写劝降陈伯之的利与弊,表达了丘迟的爱祖国,爱民族的思想感情,促使陈伯之作出慎重抉择。
=='''简介'''==
'''作品名称''':与陈伯之书创作年代南北朝

作品出处:《丘司空集》文学体裁骈文

'''作   者''':丘迟
=='''作品原文'''==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1)无恙(2),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3),才为世出(4),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5)!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6),立功立事,开国称孤(7)。朱轮华毂(8),拥旄万里(9),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10),对穹庐以屈膝(11),又何劣邪!

寻君去就之际(12),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13),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责功(14),弃瑕录用(15),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16)。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17)。朱鲔涉血于友于(18),张绣剚刃於爱子(19),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於当世!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20),不远而复(21),先典攸高(22)。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23);将军松柏不剪(24),亲戚安居,高台未倾(25),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26),佩紫怀黄(27),赞帷幄之谋(28),乘轺建节(29),奉疆埸之任30,并刑马作誓(31),传之子孙(32)。将军独靦颜借命(33),驱驰毡裘之长(34),宁不哀哉!

夫以慕容超之强(35),身送东市(36);姚泓之盛(37),面缚西都(38)。故知霜露所均(39),不育异类(40);[[姬汉旧邦]](41),无取杂种(42)。北虏僭盗中原(43),多历年所(44),恶积祸盈,理至燋烂(45)。况伪嬖昏狡(46),自相夷戮(47),部落携离(48),酋豪猜贰(49)。方当系颈蛮邸(50),悬首藁街(51),而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飞幕之上(52),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53)!

所以[[廉公]]之思赵将(54),吴子之泣西河(55),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56),自求多福。

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57),楛矢东来(58);[[夜郎滇池]](59),解辫请职(60);朝鲜昌海(61),蹶角受化(62)。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63)!中军临川殿下(64),明德茂亲(65),揔兹戎重(66),吊民洛汭(67),伐罪秦中(68),若遂不改(69),方思仆言。聊布往怀(70),君其详之。丘迟顿首。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1)顿首:叩拜。这是古人书信开头和结尾常用的客气语。足下,书信中对对方的[[尊称]]。

(2)无恙:古人常用的问候语。恙,病;忧。

(3)“将军”句:语出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此喻陈英勇为三军之首。

(4)才为世出:语出苏武《[[报李陵书]]》:“每念足下才为世生,器为时出。”此喻陈才能杰出于当世。

(5)“弃燕”二句:语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此喻陈伯之有远大的志向。

(6)“昔因”二句:指陈伯之弃齐归梁,受梁武帝赏爱器重。

(7)“立功”二句,《梁书·陈伯之传》:“[[力战有功]]”,“进号征南将军,封丰城县公:邑二千户。”开国:梁时封爵,皆冠以开国之号。孤,王侯自称。此指受封爵事。

(8)毂(gǔ):原指车轮中心的圆木,此处指代车舆。

(9)旄(máo):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此指旄节。拥旄,古代高级武将持节统制一方之谓。

(10)鸣镝(dí):响箭。股战:大腿颤抖。

(11)穹庐:原指少数民族居住的毡帐。这里指代北魏政权。

(12)去就:指陈伯之弃梁投降北魏事。

(13)内审:内心反复考虑。诸,“之于”的合音。

(14)赦罪责功:赦免罪过而求其建立功业。

(15)瑕:玉的斑点,此指过失。弃瑕,即不计较过失。

(16)“推赤”二句:《[[后汉书·光武帝纪]]》:“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又:汉兵诛王郎,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反侧子,指心怀鬼胎,疑惧不安的人。此谓梁朝以赤心待人,对一切都既往不咎。

(17)不假:不借助,不需要。

(18)“朱鲔”句。朱鲔(wěi)是王莽末年绿林军将领,曾劝说刘玄杀死了光武帝的哥哥刘伯升。光武攻洛阳,朱鲔拒守,光武遣岑彭前去劝降,转达光武之意说,建大功业的人不计小恩怨,今若降,不仅不会被杀,还能保住官爵。朱鲔乃降。涉血,同“喋血”,谓杀人多流血满地,脚履血而行。友于,即兄弟。《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此指刘伯升。

(19)“张绣”句。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载:“建安二年,公([[曹操]])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建安四年,“冬十一月,张绣率众降,封列侯。”剚(zì自)刃,用刀刺入人体。

(20)往哲:以往的贤哲。是:见;与,赞同。

(21)不远而复:指迷途不远而返回。《易·复卦》:“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22)先典:古代典籍,指《易经》。攸:放在主语与动词之间,相当于“就”。高:嘉许。

(23)“主上”二句:桓宽《盐铁论·刑德》:“明王茂其德教而缓其刑罚也。网漏吞舟之鱼。”吞舟,指吞舟之鱼。《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意指法网很宽,对犯有重大罪恶者亦可宽容。

(24)松柏:古人常在坟墓边植以松柏。《孔雀东南飞》:“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这里喻指陈伯之祖先的坟墓。不剪:谓未曾受到毁坏。

(25)“高台”句:桓谭《[[新论]]》云:雍门周说孟尝君曰:“千秋万岁后,高台既已倾,曲池又已平。”此指陈伯之在梁的房舍住宅未被焚毁。

(26)雁行:大雁飞行的行列,比喻尊卑排列次序。

(27)紫:紫绶,系官印的丝带。黄:黄金印。

(28)赞:佐助。帷幄:军中的帐幕。《史记·留侯世家》:“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

(29)轺(yáo):用两匹马拉的轻车,此指使节乘坐之车。建节:将皇帝赐予的符节插立车上。

(30)疆埸(yì),边境。

(31)刑马:杀马。古代诸侯杀白马饮血以会盟。

(32)传之子孙:这是梁代的誓约,指功臣名将的爵位可传之子孙。

(33)靦(miǎn)颜:厚着脸。

(34)毡裘:以毛织制之衣,北方少数民族服装,这里指代北魏。长,头目。这里指拓跋族北魏君长。

(35)慕容超:南燕君主。晋末宋初曾骚扰淮北,刘裕北伐将他擒获,解至建康([[南京]])斩首。

(36)东市:汉代长安处决犯人的地方。后泛指刑场。

(37)姚泓:后秦君主。[[刘裕]]北伐破长安,姚泓出降。

(38)面缚:面朝前,双手反缚于后。西都,指长安。

(39)霜露所均:霜露所及之处,即天地之间。

(40)异类: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

(41)姬汉:即汉族。姬,周天子的姓。旧邦:指中原[[周汉]]的故土。

(42)杂种: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

(43)北虏:指北魏。虏是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僭(jiàn见):假冒帝号。

(44)“多历”句:拓跋珪386年建立北魏,至505年已一百多年。年所,年代。

(45)燋烂:溃败灭亡。燋,通“焦”。

(46)伪嬖(bì ):这里指北魏宣武帝。昏狡:昏聩狡诈。

(47)自相夷戮:指北魏内部的自相残杀。501年,宣武帝的叔父咸阳王元禧谋反被杀。504年,北海王元祥也因起兵作乱被囚禁而死。

(48)携离:四分五裂。携,离。

(49)酋豪:部落[[酋长]]。猜贰:猜忌别人有二心。

(50)蛮邸:外族首领所居的馆舍。

(51)藁(gǎo)街:汉代长安街名。乃其时外国使节或宾客所居之处,犹今日之使馆区也。

(52)“而将军”二句:李善注引袁崧《后汉书》朱穆上疏曰:“养鱼沸鼎之中,栖鸟烈火之上,用之不时,必也焦烂。”飞幕,动荡的帐幕,此喻陈伯之处境之危险。

(53) “见故国”四句:语出李善注引袁晔《后汉记·汉献帝春秋》臧洪报袁绍书:“每登城勒兵,望主人之旗鼓,感故交之绸缪,抚弦搦矢,不觉涕流之复面也。”陴(pí),城上女墙。畴日:昔日;怆悢,悲伤。

(54)“所以”句,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思赵将,即想复为赵将。

(55)“吴子”句:据《[[吕氏春秋·观表]]》吴起为魏国守西河(今陕西韩城县一带)。魏武侯听信谗言,使人召回吴起。吴起预料西河必为秦所夺取,故车至于岸门,望西河而泣。后西河果为秦所得。

(56)励:勉励,引申为作出。良规,妥善的安排。句意为:早日确立回梁打算。

(57)白环西献:李善注引《[[世本]]》载:“舜时,西王母献白环及佩。”

(58)楛(hù)矢:用楛木做的箭。

(59)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滇池:今云南昆明市附近。

(60)解辫请职:解开盘结的发辫,请求封职。即表示愿意归顺。

(61)昌海:蒲昌海,为西域国名。即今新疆[[罗布泊]]。

(62)蹶角:以额角叩地。受化:接受教化。

(63)“掘强”二句:《[[汉书·伍被传]]》记伍被说淮南王曰:“东保会稽,南通劲越,屈强江、淮间,可以延岁月之寿耳。”掘强,即倔强。

(64)中军临川殿下:指萧宏。时临川王萧宏任中军将军。殿下,对王侯的尊称。

(65)茂亲:至亲。指萧宏为武帝之弟。

(66)揔:通“总”。戎重:军事重任。

(67)吊民:慰问老百姓。汭(ruì):水流隈曲处。洛汭,洛水汇入黄河的[[洛阳]]、巩县一带。

(68)秦中:指北魏。今陕西中部地区。

(69)遂:仍旧。

(70)聊布:聊且陈述。往怀:往日的友情。
=='''作品译文'''==
丘迟叩拜:陈大将军(一向)安好,万分荣幸。将军的英勇是全军之首,才能也是应世的豪杰。您摈弃(庸人的)燕雀小志(及时脱离了齐国),仰慕(贤能的)鸿鹄高飞的远大抱负(而投奔了梁王)。当初(您)顺应机缘,(改换门庭),碰上了贤明的君主梁武帝,(才)建立功勋,成就事业,得以封爵称孤,(一出门)有王侯们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子,拥有雄兵,号令—方,又是多么雄壮、显赫!怎么一下子竟成了逃亡降异族的(叛逆),听见([[胡人]]的)响箭就两腿发抖,面对着北魏的统治者就下跪礼拜,又(显得)多么[[卑劣下贱]]!

(我考虑)您离开梁朝投靠北魏的当时,并不是有其他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自己内心考虑不周,在外受到谣言的挑唆,(一时)执迷不悟(不辨是非)行动失去理智,才到了今天(叛梁降魏)这个(局面)。圣明的梁朝廷(能)宽赦(过去的)罪过而重在要你立新功,不计较过失而广为任用(人才),以赤诚之心对待天下之人,让所有心怀动摇的人能消除疑虑安定下来,(这)您是都清楚的,不须我再一一细说了。(记得)朱鲔曾参预杀害汉光武帝的哥哥刘縯,张绣曾用刀刺杀了曹操的爱子曹昂,光武帝刘秀并不因此疑忌(朱鲔),(反而诚心诚意地招降了他),魏王曹操(在张绣归降以后)待他仍像过去一样。况且,您既无朱、张二人的罪过,功勋又见重于当代呢!误入迷途而知道复返,这是古代贤明之人所赞许的(做法),在过错还不十分厉害的时候而能改正,这是古代经典中所推崇的(行为)。梁武帝废法加恩,连像吞船的大鱼这样罪恶深重的人都可漏网;您家的祖坟未被损毁,亲族戚属也都安在,家中住宅完好,妻子仍在家中。您心里好好想想吧,还有什么可说的呢。现在,(梁)满朝功臣名将都各有封赏任命,井然有序;结紫色绶带在腰,怀揣黄金大印在身的(文职官员),参预谋划军、国大计;(各位)武将轻车竖旄旗,接受着保卫边疆的重任,而且朝廷杀马饮血设誓,(功臣名将)的爵位可以传给子孙后代。唯独您还厚着脸皮,苟且偷生,为异族的统治者奔走效力,岂不是可悲的吗!

凭南燕王慕容超的强横,(终至)身死刑场;凭后秦君主姚泓的强盛,也(落得个)在长安被反缚生擒的下场。因此明白道,天降雨露,分布各地,(只是)不养育外族;我中原姬汉古国,决不容有杂种同生。北魏霸占中原已有好多年了,罪恶积累已满,照理说已将自取灭亡。更何况伪朝妖孽昏聩狡诈,自相残杀,国内各部四分五裂,部族首领互相猜忌,各怀心思,(他们)也正将要从(自己的)官邸被绑缚到京城斩首示众。而将军您却像鱼一样在开水锅里游来游去,像燕子一样在飘动的帷幕上筑巢(自寻死路),(这)不太糊涂了吗?

暮春三月,在江南草木已生长起来,各种各样的花朵竞相开放,一群一群的黄莺振翅翻飞。(如今与梁军对垒)您每当登上城墙,手抚弓弦,远望故国军队的军旗,战鼓,回忆往日在梁的生活,岂不伤怀!这就是(当年出亡到魏国的)廉颇仍想作赵国的将帅,(战国时魏将)[[吴起]]曾望着西河哭泣 的原因,都是(人对故国的)感情。难道唯独您没有(这种)感情吗?切望您能早定良策,弃暗投明。

当今皇上极其开明,天下平安欢乐, (有人)从西方献上白玉环,(有人)从东方进贡楛木箭。(西南边远地方的)夜郎、滇池两国,解开辫发(改随汉族习俗),请求封官,(东方的)朝鲜,(西方的)昌海两地的百姓,都叩头接受教化。只有北方的北魏野心勃勃,(横行在)黄沙边塞之间,作出执拗不驯的(样子),企图苟延残喘罢了!(我梁朝)全军统帅临川王萧宏,德行昭明,是梁武帝的至亲,总揽这次北伐军事重任,到北方安抚百姓,讨伐罪魁。倘若您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等我们拿下北魏时)才想起我的这一番话,(那就太晚了)。姑且用这封信来表达我们往日的情谊,希望您能仔细地考虑这件事。丘迟拜上。
=='''创作背景'''==
历史上晋朝与隋朝之间二百年的南北朝可以说是中国战乱不断,纷争不休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在江南以建康(今南京)为中心,相继建立过宋、齐、梁、陈四朝;在北方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不是外部入寇就是重臣造反,上演了一幕幕你刚唱罢我登场的历史闹剧。

作者和[[陈伯之]]本来都是齐朝大臣,一个官至太中大夫,一个是冠军将军、骠骑司马。丘、陈二人虽是同朝为官,却是文武相对,德行相反。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后来作者《与陈伯之书》的产生。

梁武帝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梁武帝命临川王萧宏领兵北伐,陈伯之屯兵寿阳(今安徽寿县)与梁军对抗,萧宏命记室作者以个人名义写信劝降陈伯之。《与陈伯之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一封政治性书信。陈伯之收到这封劝降信后,为书信的情理所慑服,不久就率八千之众投降。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文章开头用了一组气势磅礴的对比,描写陈伯之原来的风光和如今的狼狈。“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这几十个字把陈伯之勇武善战、审时度势的品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其后又把陈伯之取得的诸多骄人战绩进行了一番渲染。

于是,这与后文“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种而鼓战,对[[穹庐]]以屈膝。义何劣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陈伯之今昔境遇的极大不同,又暗含对陈伯之已经失去,识时务、英勇等品质的讽刺。

民族主义的不朽奇文——《与陈伯之书》,全文可分为五段,这五个段落结合陈伯之以往的经历、现实的处境、内心的疑虑,有的放矢地逐层申说,无论是赞赏陈的才能,惋惜陈的失足,还是担忧陈的处境,期望陈的归来,均发自肺腑,真挚感人,全文有循循善诱、真诚相待之言,无空泛说教、虚声恫吓之语。

第一段写以势压人,从第二段开始,转为语重心长、苦口婆心的劝导。作者先说明陈伯之并非真的不明事理、反复无常,只是因为一时糊涂才会投敌。接下来作者仔细说明了当今皇帝的宽宏慈,表示朝廷不会对陈伯之早年的叛变行为进行惩罚,同时也晴含“如此明君圣朝,舍之其谁”之意:为了赢得对方的信任,作者还引用了历史上众多君臣相得,明君不加罪于罪臣的事例,告诉陈伯之,如果他投降,便会为圣人之道所称颂,所谓“夫迷鎏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而且还[[隐晦]]暗示,这不仅不会成为陈伯之的污点,还会成为一段佳话,这是从名誉角度发诱惑陈伯之。

第三段,全段运用对比手法,将陈伯之的个人安危荣辱与民族大义相对照来进行劝说。此段核心是“[[夷夏有别]]”。指出不论异族现在威势多么强盛。终究会走向灭亡,华夏中原的正统绝不会断送在异族手中。

第四段,作者质问陈伯之:难道你想与必定灭亡的异族一同覆灭吗?对比上段的温情与苦心,此段显得极为严肃。其中道理更是不容反驳。如果说作者之前对陈伯之动之以情,是为了让他放松内心的防线,此段则希望晓之以理,彻底击垮对方的戒备之心。

第五段,作者还对陈伯之现在的心情进行了揣度。作者以文人惯用手法,浓墨捕写故乡风貌,意图唤起陈伯之内心的乡情,触及他不能返乡的苦痛,所谓“暮春三月,江南革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仇,抚弦登陴,岂不怆恨”应该说,这是义人作者在“[[以己之心]]”揣摩武将陈伯之的心情,人类美好的感情是相通的,作者笔下醉人的江南风景,勾起陈伯之的返乡愿景刻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是一股脉脉温情,但作者出人意料地转了笔锋,写到了当今的形势。皇帝圣明,天下安乐,四方来朝,唯有北魏不明形势,存狼子野心,必将自取灭亡。将天下形势剖析得如此清晰,陈伯之也该懂得选择了。

纵观全文,作者打的攻心战,对其心理的攻势处于有张有弛的交替变换中。忽而威门,忽而苦劝;一会儿是大义凛然的使者,一会儿是为其着想的老友;先晓之以理,后摄之以势,再动之以情在这样的攻势下,陈伯之的心理防线崩溃。

该文是丘迟写给陈伯之的一封书信。丘迟在信中首先义正辞严地谴责了陈伯之叛国投敌的卑劣行径,然后申明了梁朝不咎既往、宽大为怀的政策,向对方晓以大义,陈述利害,并动之以故国之恩、乡关之情,最后奉劝他只有归梁才是最好的出路。文中理智的分析与深情的感召相互交错,层层递进,写得情理兼备,委婉曲折,酣畅淋漓,娓娓动听,具有摇曳心灵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伯之得书,乃于寿阳拥兵八千归降”。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自居易《与元九书》),本文围绕着“情”字作文章,注意遴选那些饱含情意的细节及相关的事物纳入篇中,让陈伯之感到丘迟处处是在为他着想,是在真心实意地帮助他弃暗投明,摆脱困境。全文濡染着作者热爱祖国,挽救故人的以挚感情,具有荡气回肠的感人力量。

本文虽是骈文,但用典较少,而且力求摒弃晦涩冷僻之典,尽量写得明白晓畅,具体实在。全文基本使用偶体双行的四六句式,但注意参差变化,具有音乐美及和谐的节律感。文章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作者突破了骈文形式上的束缚,克服了南朝骈文大多形式华美、内容空洞的弊病,而自出机杼,写出了这篇流传千古的优秀骈文。今天读来,仍能给我们以美的艺术亨受。
=='''名家点评'''==
明朝文学家张溥:“其最有声者,与陈将军伯之一书耳!”

现在文学家钱钟书谓:《梁书·陈伯之传》称“伯之不识书,得文牒辞讼,惟作大诺而已;有事,典签传口语。则迟文藻徒佳,虽宝非用,不啻明珠投暗、明眸卖瞽,伯之初不能解。想使者致《书》将命,另传口语,方得诱动伯之,拥众归梁;专恃迟书,必难奏效。迟于斯意,属稿前亦已夙知。论古之士,勿识史书有默尔不言处,须会心文外。见此篇历世传诵,即谓其当时策勋,尽信书真不如无《书》耳。”
=='''作者简介'''==
丘迟,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人。

八岁便能属文。初仕齐,以秀才迁殿中郎;入梁后,以文才为武帝所器重,官至永嘉太守、司空从事中郎。诗文传世者不多,所作《与陈伯之书》,劝伯之自魏归梁,是当时骈文中的优秀之作。明代[[张溥辑]]有《[[丘司空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File:4-27.jpg|缩略图|居右|[https://www.gushixuexi.com/wp-content/uploads/2017/01/4-27.jp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E4%B8%8E%E9%99%88%E4%BC%AF%E4%B9%8B%E4%B9%A6&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3 来自搜狗的图片]]]
<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5708021943636011&wfr=spider&for=pc 三月走过,莺鸣草长,你可曾抬头欣赏?]百度</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与陈伯之书-丘迟》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历史名著带子朗读,幼儿教育==
{{#iDisplay:x0559tfwfyz |480|360|qq}}
1,9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