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杭州錢王祠

增加 1,67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钱王祠'''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杭州西湖|西湖]]东岸柳浪闻莺公园内,始建于[[北宋]][[熙宁]]十年,供奉[[吴越国]]三世五代国王,原称'''表忠观''',清代以后则通称为钱王祠。清代[[康熙帝]]、[[乾隆帝]]在此留有「保障江山」和「忠順遺庥」等御題。
钱王祠始建于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是后人为纪念吴越国钱王功绩而建造的。900多年来,历经沧桑,几经毁建,所存八字墙是原建筑仅存遗迹。杭州市政府为挖掘杭州的历史文化内涵,恢复历史文化景观,于2001年在钱王祠旧址———西湖南线柳浪闻莺公园重建这座古祠,并经专家设计、市民评选,最后确定了重建方案。重建工程于2002年2月动工,至2003年国庆前夕竣工落成。古祠恢复了吴越国钱氏三世五王塑像、功德崇坊,主要殿堂建筑等相应景观。重建后的钱王祠占地11300 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同时在祠内陈列钱氏相关的史迹,并以声、光、电的高科技手法再现“钱王修筑海塘”等历史场景,古韵浓郁,情趣盎然。此外,古祠内还建造了古戏台,演出《钱镠记》和一些昆曲、京剧、越剧等,让游客欣赏。重建的钱王祠与柳浪闻莺公园融为一体,已成为集游览、观赏、文化展示、历史研究为一体的园林新景点。钱王祠不仅丰富了西湖南线景区的历史遗存,而且对于推动杭州文化重建起着积极的作用。
==沿革==
*宋熙寧十年(1077年)十月,於西湖東岸建「表忠觀」以紀念五代十國時[[吳越]]國王[[錢鏐]]。[[蘇軾]]並作《表忠觀碑記》。
*1957年,列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文革中被毁。
*2003年重建,占地1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重建後有銅獻殿、功臣堂、五王殿及古戲臺等。並重新列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ref>{{cite web|title=关于公布杭州钱王祠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publisher=杭州市档案局|url=http://www.hzarchives.gov.cn/xxwj/zfwj/wh/t20050128_5378.htm|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124044/http://www.hzarchives.gov.cn/xxwj/zfwj/wh/t20050128_5378.htm|archivedate=2016-03-04}}</ref><ref>{{cite web|title=钱王祠|author=|url=http://www.hangzhou.gov.cn/main/zpd/lypd/travel/detail.jsp?id=38|publisher=|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323044739/http://www.hangzhou.gov.cn/main/zpd/lypd/travel/detail.jsp?id=38|archivedate=2012年3月23日|df=}}</ref><ref>{{cite web|title=钱祠表忠|author=|url=http://trip.hzwestlake.gov.cn/model/Detail.aspx?guid=4f06a626-8f06-4266-ac3d-ae0c62229e09|publisher=杭州市园林文物局|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921025500/http://trip.hzwestlake.gov.cn/model/Detail.aspx?guid=4f06a626-8f06-4266-ac3d-ae0c62229e09|archivedate=2011年9月21日|df=}}</ref>
== 碑記主要景点== 蘇軾撰書的《表忠觀碑記》,是宋代書法史上的名碑。碑記敍述了吳越國三代錢 进入钱 在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的五代時期 沿着青石板甬道前 中原正朔 不失臣節 穿过五座牌坊 消弭兵戈 眼前蓦然竖立着一座钱王塑像。他气宇轩昂 安居人民 一身正气 最終納土歸宋的歷史陳蹟 身披盔甲 以「有德於斯民厚」 怒目前方 「有功於朝廷甚大」褒揚歷代錢王功業:<blockquote>「熙寧十年十月戊子,資政殿大學士、右諫議大夫、知杭州軍事臣言:故越國王錢氏墳廟,及其父、祖、妃、夫 使 、子孫之墳,在錢塘者二十有六,在臨安者十有一,皆蕪穢 治,父老過之,有流涕者 得不敬畏三分 謹按:故武肅 塑像不远处是正对山门的两个荷塘 始以鄉兵破走黃巢 水光粼粼 名聞江淮。複以八都兵討劉漢宏 绿意盎然 並越州以奉董昌,而自居于杭。及昌以越叛,則誅昌而並越,盡有浙東西 给这肃穆 之地 平添了几分诗意与柔情。荷塘后面是垂柳掩映的“功德坊” 傳其子文穆 轩昂的牌坊与钱 元瓘 祠的山门遥遥相对 至其孫忠獻王仁佐,遂破李景兵而取福州 红色的 “八字墙”围起的山门显得大气、庄重 而仁佐之弟忠懿 山门上的“钱 俶又大出兵攻景,以迎周世宗之師,其後,卒以國入覲。 祠” 世四王,與五代相為終始。天下 亂,豪傑蜂起,方是時,以數州之地盜名 者不可勝數,既覆其族,延及於無辜之民,罔有孑遺 映入眼帘 而吳越地方千里,帶甲十萬,鑄 推开 煮海 象犀珠玉之富甲於天下 仿佛感到了历史的凝重 然終不失臣節 庄严肃穆 貢獻相望於道 雄伟轩昂 是以其民至於老死不識兵革,四時嬉遊,歌舞之聲相聞,至於今不廢。其有德於斯民甚厚。皇帝受命,四 钱王祠占地11300平 僭亂 以次削 建筑面积4600 方米 西蜀江南 ===铜献殿===走进钱王祠 負其險遠 首先进入眼帘是献殿 兵至城下 它全铜铸造 力屈勢窮,然後束手 是中国最大的台基面积的铜殿 而河東劉氏百戰守死,以抗 重建后的钱 積骸為城 从西湖柳浪闻莺进入祠后 灑血為池 第一个殿即为钱王祠铜献殿 竭天下之力,僅乃克之。獨吳越不待告命,封府庫,籍郡縣,請吏於朝,視去國如傳舍,其有功於朝廷甚 由中国工艺美术 。昔竇融以河西歸漢,光武詔右扶風修其父祖墳塋,祀乙太牢。今錢氏功德殆過於融,而未及百年,墳廟不治,行道傷嗟,甚非所以勸獎忠臣 慰答民心之義也 著名熔铜艺术家朱炳仁设计重建 臣願以龍山廢佛寺曰妙音院者為觀 铜献殿为单层三重檐式 使錢氏之孫為道士曰自然者居之。凡墳廟之在錢塘者 方殿为宋式风格 以付自然。其在臨安者 上设阿育王塔式宝顶 以付其縣之淨土寺僧曰道微。歲各度其徒一人 用铜达40余吨 使世掌之。籍其地之所入 结构造型颇具特色 以時修其祠宇 色泽为古黄铜色 封植其草木。有不治者 古朴 縣令亟察之 金属质感强 甚者,易其人,庶幾永終 富贵又 墮,以稱朝廷待錢氏之意。臣昧死以聞。制曰:可。其妙音院賜改名表忠觀 失典雅  銘曰: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于臨安。篤生異人,絕類離群。奮挺 该铜献殿本体建筑体量不 從者如雲。仰天誓江 通高8.4米 月星晦蒙。強弩射潮 殿长宽各为4米 江海為東。殺宏誅昌 但由于其铜制须弥台基长宽各为10米 奄在吳越。金券玉冊 计100平方米 虎符龍節。 是目前中国台基面积最 城其居 的铜殿 包絡山川。左江右湖,控引島蠻。歲時歸休,以燕父老。曄如神 为世 ,玉帶球馬。四十一年,寅畏小心。厥篚相望,大貝南金。五胡昏亂,罔堪托國。三王相承,以符有德。既獲 歸,弗謀弗咨。先王之志 瞩目 我維行之。天祚忠孝,世有爵邑。允文允武,子孫千億。帝謂守臣,治 祠墳。毋俾樵牧,愧 是台基上八海九山的铜雕使 後昆。龍山之陽,巋焉斯宮。匪私于錢,惟以勸忠。非忠無君,非孝無親。凡百有位,視此刻文 成为新的瑰宝 」</blockquote>
铜献殿为单层三重檐式,方殿为宋氏风格,上设阿育王塔式宝顶,用铜达40余吨,结构造型颇具特色,色泽为古黄铜色,古朴,金属质感强,富贵又不失典雅。
===功臣堂===
在它的左右两边分别有两个碑亭,右边碑文是乾隆帝为该观题写的“忠顺贻庥”四个大字;左边是重建碑记。献殿两侧还有功臣堂,左侧表武功,右侧表文治。
堂内的碑文虽已模湖不清,但从那斑驳的碑迹中也依然可以感到这位历史上吴越国王的雄才大略及造福百姓的贤明之举。
功臣堂内以壁画的形式,线描石刻的手法,展现了西陵大战、擒董昌、大战狼山江、疏浚西湖、筑捍海塘、纳土归宋、陌上花开、兴筑罗城这8个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钱氏三世五王的文治武功。
===五王殿===
复建的钱王祠中最恢弘、最有气势的当数正殿——五王殿。
殿内陈列三世五王塑像。步入殿堂,位于正中的钱镠像高约5米,在他周围是钱元瓘、钱弘佐,钱弘琮、钱弘俶的塑像,栩栩如生。
置身其中,肃穆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穿过大殿,揽远堂、怀镇堂一左一右,遥遥相对。堂内墙上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古戏台===
与这庄严殿堂相映成趣的是祠内的一座古戏台,它位于阅礼堂内,每天有越剧、昆剧、评弹等演出。让游客在享受高雅艺术的同时,了解杭州历史,品味吴越文化。
依光堂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历史画面:修筑海塘、射潮等。画面形象生动,身临其境,令人遐想万千。堂外院子里有一口“婆留井”。
相传,钱镠出生时面相怪异,十分不祥,他的父亲欲将他投入井中,一位好心的婆婆相劝才挽留了这个小生命,故钱镠小名婆留,后来这口井也就保留到了今天。
为挖掘杭州的历史文化内涵,恢复历史文化景观,杭州市政府于钱王祠旧址——西湖南线柳浪闻莺公园重建这座古祠,古祠恢复了吴越国钱氏三世五王塑像、功德崇坊,主要殿堂建筑等相应景观。
==題詠==
<poem>
9,0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