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瓶鼻海豚

增加 2,267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國家公園分布狀況 墾丁國家公園<ref>[https://npgis.cpami.gov.tw/ 瓶鼻海豚,台灣國家公園]</ref>
 
==形態特徵==
瓶鼻海豚的特徵在不同個體與不同地理分布區中有很大的差異,主要分為體型較小、較為修長的沿岸型,以及體型較粗壯的外海型;體長範圍主要落於1.9至3.9公尺內,雄性稍微比雌性大,尾幹厚實。成體體重範圍落於150至650公斤間。瓶鼻海豚的嘴喙短,與前額間有皺褶。整體體色為柔和的灰,深淺對比不明顯,體側呈灰色或灰褐色,近看時會察覺頭頂至背鰭後方有色澤較體側深的披肩;下顎至腹部呈灰白,有時帶點粉紅色,較年老的個體可能會有斑點;大部分有深色條紋自胸鰭斜向延伸至眼睛附近,個體全身可能廣布傷痕。明顯的背鰭為瓶鼻海豚主要特徵之一;瓶鼻海豚背鰭的基部寬大,後緣內凹呈鐮刀型,中央的顏色可能較周圍淺。胸鰭色深,基部亦寬,細長而尖銳;尾鰭中央有明顯凹刻,兩側末端窄長。上顎齒為40至52顆,下顎齒為36至48顆。<ref>[https://npgis.cpami.gov.tw/public/detail/ 瓶鼻海豚,台灣國家公園]</ref>
 
 
==型態特徵==
瓶鼻海豚的身體為流線型,中部粗圓,從背鰭往後逐漸變細,額部有很明顯的隆起。由於額部較大,所以頭部吻突的實際長度較短。瓶鼻海豚的上下頜較長,因此獲得了寬吻海豚的別名,牠真正的鼻孔是頭上的噴氣孔。瓶鼻海豚的臉看上去像在微笑。瓶鼻海豚上下頜每側各有大型牙齒21~26枚,長度為4~5公分,直徑為1公分,是海豚科中牙齒最大的一種。
 
瓶鼻海豚的背鰭為三角形,略微後屈,位於體背的中部附近。尾鰭和背鰭由緻密的結締組織構成。鰭肢基部寬,梢端尖。瓶鼻海豚依靠上下擺動尾鰭來前進。體側的胸鰭用來控制方向。鰭肢的位置很靠前。胸鰭中含有和其它鯨目一樣在五千萬年前進化過來的骨胳,這些骨胳和在陸地上生活的哺乳動物的前肢同源。
 
瓶鼻海豚的前2枚頸椎愈合,13~14對肋骨中有5對是雙頭肋。瓶鼻海豚身體兩側的溫度經常是一面高,一面低,而且不斷地交替變化,其原因尚不清楚。
 
瓶鼻海豚的皮膚光滑無毛,全身灰黑色,顏色從脊鰭尖端附近的深灰色,逐漸變化到淡灰色,背鰭鰭肢及尾鰭上下面皆為灰黑色,腹部基本上上是純白色。這種顏色的組合,使得瓶鼻海豚在水中游泳的時候,從上方和下方都難以被發現。噴氣孔至前額之間有深色帶,眼睛到吻突之間也有1~2條深色帶。
 
成年瓶鼻海豚的身長在2~4公尺之間,體重在150~650公斤之間。平均講來,雄性的體長大約比雌性長10~20公分,而且雄性的體重要重很多。瓶鼻海豚的大小也和生活環境有著很大的聯繫。在水溫較低的遠洋生活的瓶鼻海豚比在溫暖的淺海區生活的瓶鼻海豚體格要大。比如蘇格蘭的默里灣是瓶鼻海豚分佈最靠北的地方,那裡的瓶鼻海豚平均身長接近4公尺,而在美國的佛羅里達附近的熱帶海域生活的瓶鼻海豚平均身長是2.5公尺。而且在水溫較低的遠洋生活的瓶鼻海豚體內含有更多的脂肪和更適合深潛的血液成分。<ref>[https://blog.xuite.net/cathy0112/dollphin/ 瓶鼻海豚,隨意窩-Xuite日誌]</ref>
 
 
==生活習性==
31,76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