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862
次編輯
變更
长江大学法学院
,無編輯摘要
'''长江大学法学院'''是直属长江大学的26个教学院部之一,学院承担着长江大学法学、 [[ 社会工作 ]] 两个本科专业和 [[ 法律 ]] 硕士、社会工作硕士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的教学和学科建设工作,同时面向全校开展法学辅修双学位,是学校 [[ 马克思主义]]<ref>[https://www.sohu.com/a/421057037_752106 【公基常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搜狐,2020-09-26</ref>法学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建设成员单位,是农林经济管理博士点立项建设参与学科单位。
==师资力量==
法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7人,专任教师28人,其中 [[ 教授 ]] 、副教授15人, [[ 博 士12 士]]12 人(含博士后1人,在读3人),国外访问学者4人,兼职律师8人(含具有律师资格),人民法院陪审员3人,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3人,社会工作师5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人,仲裁员5人,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将近50%。
==院系设置==
法学院下设两个系、4个中心和5个 [[ 办公室 ]] 。
两个系: [[ 法学 ]] 系、社会工作系;4个中心: [[ 研究生 ]] (法律硕士)教育中心、长江大学社会救助研究中心、长江大学法律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法学院实习实训中心;5个办公室:即教学办公室、研究生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团总支办公室和综合办公室。
==科研成果==
法学院注重科研工作,近五年全院教师主持或者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教科研和教研项目30余项,在《社会学研究》、《国外社会科学》、《法学评论》等期刊公开发表 [[ 论文 ]] 近200篇,其中一批有影响的文章被《新华文摘》、 [[ 中国人民大学 ]] 报刊资料中心相关刊物转载或全文复印。曾获全国法学教材一等奖等奖项20余项。
==人才培养==
法学院注重服务地方社会,设有以 [[ 学生 ]] 为主体的知名学生社团: [[ 荆州市 ]] 大学生法律服务团、长江大学四叶草社会工作协会。荆州市大学生法律服务团被评为“全国百强学生社团”、湖北省“优秀社团标兵”,每年义务接受群众法律咨询数百起;长江大学四叶草社会工作协会是学校“十佳学生社团”,曾获得2014年全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公益大赛银奖。法学院教师中兼职律师每年直接承担诉讼、仲裁、调解等法律活动近百件。以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为主发起成立的师生实践基地——荆州市四叶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2012年荆州市注册成立的民非组织,目前承担近10项国家级、省级社工项目,是荆州市政府、市民政局购买社工 [[ 服务 ]] 的主要合作单位。
法学院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注重与地方实务部门协同培养法治与社工人才。法学院与 [[ 广东省 ]][[ 深圳市 ]] 、河南省郑州市及湖北省武汉市、荆州市、 [[ 咸宁市 ]] 、宜昌市、十堰市等省内外20多家司法实务、社会工作实务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实习及毕业生就业基地。
法学院学生工作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亮点。通过模拟法庭、普法宣传、送法下乡、关爱 [[ 留守儿童 ]] 、朋辈辅导、走近社工等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ref>[https://www.sohu.com/a/289589760_739899 【专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才是重中之重 ],搜狐,2019-01-17</ref>和专业技能,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近三年来,法学专业学生国家司法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40%,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率超过90%。法学院学生 [[ 学习 ]] 氛围浓厚,每年均有20名左右学生考取研究生,其中大多数被985、211高校或专门政法院校所录取,每年 [[ 公务员 ]] 考取人数均位于全校前列。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