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增加 64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于2004年筹建并于2006年11月正式成立。我院坚持发展音乐、美术师范教育等传统优势专业,培育发展公共 [[ 艺术 ]] 等新兴专业,积极扩大校际交流,推动闽台合作办学,引进 [[ 台湾 ]][[ 士11 士]]11 人;以社会需求为基础,以特色专业为主导的办学定位,坚持走“协调发展、结构合理、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综合发展道路。设立闽南传统艺术中心,立足闽南,面向两岸,推进特色办学,有效打造传统艺术 [[ 品牌 ]] ;以闽南文化创新设计研究院为平台,积极构建“立足专业、融合企业、提升就业”三业融合的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开展校企合作,现已和福建省国辉集团及上海凯笙钢琴有限公司签订协议,设有“国辉奖学金”、“凯笙奖学金”。
==师资队伍==
经过15年的建设和发展,办学设施日趋完善,师资队伍日臻成熟,在 [[ 教学 ]] 、科研、艺术实践等方面取得良好成绩。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正高3人,副高15人,博士17人,中级23人;另有王耀华、尹爱青、郑锦扬、黄有光、欧豪年等客座教授20余人;分别来自国内外各艺术院校,具有丰富的 [[ 教学 ]] 经验。
==学科设置==
学院下设音乐舞蹈系与美术设计系,拥有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和设计学等艺术学门类三个一级学科;设有音乐与美术学科教学方向教育硕士点和目录外闽南民间文艺方向二级学科硕士点。现有 [[ 音乐学 ]] (师范)、 [[ 美术学 ]] (师范)、公共艺术、 [[ 音乐学 ]] (闽台)、公共艺术(闽台)五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113人;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学生就业前景良好。
==教学特色==
为展现地方特色,承传闽南文化,将闽南文化融入教学,我院音乐学 [[ 专业 ]] 在《乐器演奏》课程中开设了《漳州锦歌弹唱》课程,并组织成立了“锦歌队”,聘请本市著名民间艺人来我院授课、排练,主要由 [[ 福建省 ]] 曲艺协会副主席、漳州市曲艺协会主席、漳州芗剧团、国家二级演奏员王素华及漳州锦歌传人石耀辉担纲。
锦歌是福建省主要曲艺品种之一,原名什锦歌,由流行于漳州一带的民谣、民歌发展而来,流播于漳州、 [[ 厦门 ]] 、晋江、台湾及 [[ 东南亚 ]] 华侨聚居地,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 [[ 国务院 ]] 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院“锦歌弹唱”课程的开设,为保护闽南 [[ 非物质文化遗 ]] 产提供了平台也取得了标志性的成果。锦歌弹唱节目在2009年10月的福建省 [[ 大学生 ]] 艺术节文艺调演中获表演二等奖、创作二等奖;在2010年6月的“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宁波鄞州赛区的比赛中荣获节目入围奖、优秀组织工作奖。
==视频==
719,6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