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瓶鼻海豚

增加 843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外型特徵:==
瓶鼻海豚分布於全世界的遠近岸溫暖水域,外觀型態隨著各棲地有極大的變異。整體來說,瓶鼻海豚的體型粗壯,背鰭高聳且彎曲,體色深暗,具明顯的額隆與短而厚的嘴喙,體側白斑及披肩帶(cape)的明顯程度隨個體變異。全世界的瓶鼻海豚過去被視為單一物種,直到近年基因、型態、生理等的完整研究歸納,才將棲息於不同海域、不同離岸程度,及具不同特徵的瓶鼻海豚分為數個種類: T. truncatus 、T. aduncus 、T.australis (Hersh 1990, LeDuc 1999, Charlton-Robb 2011 )。
 
==海上辨識特徵:==
體型粗壯,嘴喙短且呈厚實之瓶狀,全身灰黑偶而披肩明顯。背鰭形狀則變異大,鐮刀型或厚實的三角形皆有。此種行為活潑且好奇心旺盛,可能接近船隻船首或船尾乘浪。<ref>[https://factpedia.org/index.php?title= 瓶鼻海豚,瓶鼻海豚]</ref>
 
 
==棲地分布:==
真瓶鼻海豚廣泛分布在三大洋的溫帶至泛熱帶海域,活動的海域特徵變異相當大,包含近岸、河口與灣區至遠洋均可見到,可能也與目前瓶鼻海豚屬的分類不一致有關。相較於印太洋瓶鼻海豚,真瓶鼻海豚離岸較遠。臺灣海域目前僅在北海岸、宜蘭至臺東,及綠島與蘭嶼可目擊。在擱淺事件上因外型判斷不易,目前以瓶鼻海豚屬來說,全島均有擱淺分布。
==IUCN 瀕危等級列為 LC(無危):==
真瓶鼻海豚數量豐富,目前全球族群估計有六十萬隻以上,仍受到棲地破壞、獵捕(圈養)、漁業衝突與污染的威脅。臺灣海域族群狀況未知。<ref>[https://www.oca.gov.tw/ch/home.jsp?id=289 瓶鼻海豚,臺灣百種海洋動物-海洋保育署]</ref>
[[File:瓶鼻02.jpg|400px|缩略图|右|瓶鼻海豚[https://haideeya.wordpress.com/2020/02/28/ 照片來自]]]
瓶鼻海豚的特徵在不同個體與不同地理分布區中有很大的差異,主要分為體型較小、較為修長的沿岸型,以及體型較粗壯的外海型;體長範圍主要落於1.9至3.9公尺內,雄性稍微比雌性大,尾幹厚實。成體體重範圍落於150至650公斤間。瓶鼻海豚的嘴喙短,與前額間有皺褶。整體體色為柔和的灰,深淺對比不明顯,體側呈灰色或灰褐色,近看時會察覺頭頂至背鰭後方有色澤較體側深的披肩;下顎至腹部呈灰白,有時帶點粉紅色,較年老的個體可能會有斑點;大部分有深色條紋自胸鰭斜向延伸至眼睛附近,個體全身可能廣布傷痕。明顯的背鰭為瓶鼻海豚主要特徵之一;瓶鼻海豚背鰭的基部寬大,後緣內凹呈鐮刀型,中央的顏色可能較周圍淺。胸鰭色深,基部亦寬,細長而尖銳;尾鰭中央有明顯凹刻,兩側末端窄長。上顎齒為40至52顆,下顎齒為36至48顆。<ref>[https://npgis.cpami.gov.tw/public/detail/ 瓶鼻海豚,台灣國家公園]</ref>
 
==型態特徵==
File:瓶鼻08.jpg|缩略图|粉紅瓶鼻海豚[https://www.nanjuefeng.com/zh-mo/kuaixun/xiantan 照片來自]
</gallery>
 
==迷航的瓶鼻海豚==
31,7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