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竹马

增加 3,172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竹马</big> '''   |-   | File:0a55ebad1aab4c4799998ed99f3932…”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竹马</big> '''
 
|-
 
|
[[File:0a55ebad1aab4c4799998ed99f3932d0.jpg|缩略图|居中|[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01/0a55ebad1aab4c4799998ed99f3932d0.jpeg原图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E7%AB%B9%E9%A9%AC&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1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竹马''',汉语词语,是一种[[儿童玩具]],典型的式样是一根杆子,一端有马头模型,有时另一端装轮子,孩子跨立上面,假作骑马。由于竹马是人生儿童时期所玩器具,也有成年后回忆儿童时代生活而以竹马为题材而进行文学创作的。

另也指用竹篾扎成的一种道具,用于[[民间舞蹈竹马灯]]。

2008年6月7日,竹马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解释'''==

【词目】:竹马

【拼音】:zhú mǎ

=='''详细解释'''==

1、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

《后汉书·郭伋传》:“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用为称颂地方官吏之典。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桓公 语诸人曰:‘少时与 渊源 共骑竹马。’” 唐 白居易 《喜入新年自咏》:“ 大历 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 会昌 春。” 王夫之 《[[石崖先生传略]]》:“与两从兄,自鬭草骑竹,以至就外傅,皆未尝一语失敬爱之度。” 唐 许浑《送人之任邛州》诗:“羣童竹马交迎日,二老兰觞初见时。” 唐 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宋 苏轼《次前韵再送周正孺》:“竹马迎细侯 ,大钱送刘宠。”明赵震元《为李公师祭袁石寓(袁可立子)宪副》:“肆与先大人竹马相将,枌树。” 清 王端履《文斋笔录》卷五:“先君集中有《依韵答卢石甫明府二律》,皆再任时倡和之作也,敬録於左:‘迎来竹马又三年,爱景薰风话果然。’”

2、即薅马。南方农村耘稻时所用的一种农具。 元 王祯《农书》卷十三:“薅马,薅禾所乘竹马也。似篮而长,如鞍而狭,两端攀以竹系,农人薅禾之际乃寘於跨间……余尝盛夏过吴中见之,土人呼为竹马,与儿童戏乘者名同而实异。”

3、用竹篾扎成的一种道具,用于民间舞蹈竹马灯。

4、李白《[[长干行·其一]]》中写道: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用竹马描述了男女间儿时美好的感情。

=='''参考资料'''==

1. 竹马的详细解释 .查字典[引用日期2015-06-15]

2.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2015-10-26] <ref>[https://voice.hupu.com/soccer/2752118.html  悠闲假期!赖斯同青梅竹马的女友现身伊比萨岛度假],虎扑网, 2021-07-19</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4,2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