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普米族

移除 338 位元組, 2 年前
維護清理 調整格式、排版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 普米族'''
| 图像 =
[[File:普米族1.jpg|缩略图|center|[http://pic147.nipic.com/file/20171124/18972292_153053227032_2.jpg 原图链接] [http://www.nipic.com/show/18642837.html 来自昵图网]]]
|center
}}
 
'''普米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的[[兰坪]]、[[丽江]]、[[维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和[[宁蒗]]等县。“大分散,小集中”是普米族的分布特点。普米族自称“普米英”、“普日米”、“培米”,都是白人的意思。也称有“博”、“巴苴”等。 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
== 起源和历史<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422/20/19962827_465273727.shtml  普米族历史和起源 ]360个人图书馆,2015-04-22</ref> ==
普米族与[[中国]]古代氐羌族系有渊源关系。根据本民族的传说和历史文献记载,普米族先民是原来居住在今[[青海]]、[[甘肃]]和[[四川]]交汇地带的游牧部落,后来从高寒地带沿横断山脉逐渐向温暖、低湿的川西南移。公元13世纪中叶,一部分人被征召入元军,随[[忽必烈]]远征云南。从此,普米族的先民逐渐结束了“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状态,开始了农耕生活。
1960年10月,国务院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普米族 。
 == 宗教信仰<ref>[http://www.sinobuy360doc.cncom/content/15/mz0422/ynyx20/xinyang819962827_465273727.htm shtml   普米族 宗教信仰  历史和起源 ] 原生态,360个人图书馆,2015-04-22</ref> == 宗教信仰==
普米族信仰“万物有灵”,实行自然崇拜、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主要的宗教活动有祭山神、祭灶神、祭祖先等。宗教活动由“韩规”主持。藏传佛教在明代传入到木里地区,因此,明代以后到达兰坪的普米族先民也带来了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某些仪规和佛教因果说,使居于兰坪的普米族从信仰原始宗教想一神教开始转化,但是始终没能达到普及的程度。
此外少数普米人也信奉道教。<ref>[http://www.sinobuy.cn/mz/ynyx/xinyang8.htm 普米族宗教信仰]原生态,</ref>
== 服饰特点 <ref>[http://www.minzu56.net/pmz/wh/12695.html   普米族服饰特点 ]民族网,2014-09-25</ref>==
青年妇女均穿短上衣,古代是用麻制的,现代大多用棉布;过去多喜欢白色,现在喜用白黑红等多种颜色;右面开襟,下襟较短,窄袖高领。春天她们穿用条绒缝制、领和衣边镶嵌金银边的夹衣,称金边衣服,这就是解放前最好的服装了。
男子留长发,也用丝线把假发包缠在头上。这种装束与文献记载一致。也有些普米男子剃光头,仅在头顶留一撮发,编成辫子,盘于头顶。
男子戴的帽子比较讲究,样式也较多,有戴帕子的,也有戴圆形毡帽子的。近几十年流行戴盆檐礼帽,有的还镶金边。男子的装饰品有手镯和戒指,有的也戴耳环,但仅扎左边一个耳朵眼;佩戴长刀和鹿皮口袋,内装火镰、火镜、火草、火石等取火之物<ref>[http://www.minzu56.net/pmz/wh/12695.html 普米族服饰特点 ]民族网,2014-09-25</ref>
== 建筑特点<ref>[http://www.jianglishi.cn/ctwh/zgjz/30858.html  普米族建筑 普米族民居特点简介 ]讲历史,2016-10-10</ref> ==
[[File:普米族2.jpg|缩略图|right|[http://pic22.huitu.com/res/20140926/347437_20140926171236794318_1.jpg 原图链接] [http://www.nipic.com/detail/huitu/20140926/171236794318.html 来自昵图网]]]
普米族传统房屋为纯木结构,用直径12厘米左右的去皮杉木,四角探头垛成木墙,一米长左右的顺木纹劈成的木板瓦,从屋檐向屋脊一层一层搭头铺成人字形屋顶,当地人称这样的房子为木楞房、木垒子。这种房子不仅就近取用木料,备好料后建造起来也快捷,搬迁时按编号拆装也很方便。
普米族多聚氏族而居,村落多分布于半山缓坡地带,坝区住房多仿白族“三方一照壁”等院落形式,山区多为木楞房四合院布局。正房一般长6.5米、宽3米许,四角立有大柱,中央立一方柱,称“擎天柱”(普米语为“三玛娃”),是神灵所在的地方。屋脊架“人”字形横梁,用木板或瓦盖顶。四周墙壁均用圆木垒砌而成。这种房子俗称“木楞房子”或“木垒子”。房屋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或堆放杂物。居室的布局有一定格式:进门便是正房,靠门右方装地板,设火塘,后有神龛。火塘周围设卧铺,分男左女右两边,互不逾越,以忌混乱。平时人们在此食宿、议事,作为家庭活动的中心,也是宗教祭扫和接待客人的地方。正房左边是灶房,门外悬挂有牛、羊骨头,有祝愿牲畜兴旺和“避邪”的意思。<ref>[http://www.jianglishi.cn/ctwh/zgjz/30858.html  普米族建筑 普米族民居特点简介]讲历史,2016-10-10</ref>
== 传统节日<ref>[http://www.jianglishi.cn/guoxue/chuantongwenhua/325621.html  普米族节日 普米族传统节日简介 ]讲历史,2018-04-19</ref> ==
普米族有自己的节日。主要是大过年、大十五节、绕岩洞、转山会、尝新节等,有些地方也过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
'''大十五节'''
 
每年腊月十五为大十五节,届时,人们盛装聚集在村寨旁的神山上,烧香祭神。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在神山上野炊做饭,老人们饮酒对歌作乐,年青人则举行赛马、打秋千、跳民族舞等娱乐活动。以庆祝新年“吾昔节”的结束。
'''尝新节'''
 
普米族的尝新节没有固定日期,一般在农历七月中旬或八月举行,主要根据当地农作物收获的情况确定。
'''转山节'''
 
普米族的转山节日期不固定,有的选在农历七月十五日,有的选在农历七月二十五日,也有的选在农历十月的一天。转山节主要是祭山神活动,普米族各村寨都有自己的神山,转山节这天,便到各村寨的神山祭神。
== 饮食文化<ref>[http://www.1010jiajiao.com/qx_portal/doc/203896.html   米族饮食文化简介 普米族饮食 ]精英家教网,2016-10-13</ref> ==
普米族面食类食品的加工方式主要有烤制和煮制两种,各种粮食都可以加工成粉,成年人常食用较硬的烤粑粑,老人和儿童常食用烤稀面饼,普米人也常吃煮面片。
== 相关视频 ==
<center> '''普米族舞蹈 喜迎春'''<centerbr> {{#iDisplay:page/u0389zyud9b |700|500|qq}}</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530 礼俗總論]]
9,3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