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林永謀

增加 5,723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經歷==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 林永謀 ]] 早年入[[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是[[陳水扁]]的學長,在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尚未畢業便參加國家考試。大一升大二這年,林永謀通過律師特考。大二升大三時,通過推事檢察官特考,取得司法官錄用資格。民國五十年(1961年)6月大學畢業後,到司法官訓練所受訓(第五期),自此投身司法界。<ref name=syzk/></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不到二十四歲,林永謀便出任推事,專攻刑法、刑事訴訟法。在42年的司法生涯中,林永謀歷任檢察官、法官,從一審、二審、三審,從刑事案件到民事案件。民國五十七年(1968年)、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先後兩度被保舉為最優公務員,獲[[蔣中正]]總統、[[蔣經國]]總統召見。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獲總統提名出任第六屆[[司法院大法官]],並曾出任我國司法史上第五次憲法法庭審判長。<ref name=syzk/></p>
</div>
</ul>
</div>
 
==媒體報導<ref name="林永謀 守憲辯論老神在在">{{cite news|title=林永謀 守憲辯論老神在在|publisher=《[[參見自由新聞網]]》|url=http://old.ltn.com.tw/2004/new/oct/18/today-p5.htm|date=?-?-?}}</ref>==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三一九真調會]]條例引發國家重大憲政危機和朝野對立,負有守護憲法大任的司法院大法官會議,史無前例以交互詰問形式,在憲法法庭舉行言詞辯論;把整個社會的擾攘不安,帶進司法最高殿堂上進行理性論辯,使社會紛爭得以稍暫平歇的幕後推手,就是大法官[[林永謀]]。</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此一安排,不僅是司法憲政史上的創舉,也樹立了典範。</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十月十四日,我國司法史上第五次憲法法庭言詞辯論,為的是大法官是否以「急速處分權」,將爭議不斷的真調會條例凍住,讓其暫時停止適用,本次的憲法法庭審判長,正是由資深大法官林永謀擔任。</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但其實,[[林永謀]]會擔任這次憲法法庭審判長,是個十足的「意外」。</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依據司法院大法官案件審理法第十六條規定,大法官會議以身兼大法官的司法院長為主席,院長不能主持時,以副院長為主席,副院長不能主持時,由資深大法官為主席,故憲法法庭審判長理應由司法院長翁岳生擔任,若翁岳生無法擔任,則由副院長城仲模出任。</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但[[翁岳生]]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前,親函立法院長王金平,希望他促成合憲的真調會條例,結果被指介入真調會條例;城仲模則是因公赴英國時,打了通閒話家常的電話給立委蘇盈貴,也被遭指涉及關說,兩人遂雙雙主動迴避審查真調會條例解釋案。</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司法院正、副院長都缺席,擁有十年大法官資歷的林永謀,成為大法官中最資深者,因而出任我國司法史上第五次憲法法庭審判長。</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林永謀現年六十七歲,踏上法律路已近半世紀,他在民國四十六年考取台灣大學法律系,並於學生時代考取司法官,畢業後擔任推事(現稱法官),也當過檢察官,擁有卅年以上的審判經驗,專長在於憲法及刑法。</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八十三年間,「老法官」林永謀獲當時總統李登輝提名擔任大法官,並於去年再獲陳水扁總統提名續任大法官至今,他擔任大法官後,除擔任教職外,也在司法改革的過程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出任司法院刑事訴訟研究修正委員會召集人,一手催生刑事訴訟交互詰問的新制,創設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讓法庭活動更為活潑,審判更有效率。</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在刑事訴訟法修正改革暫告一段落後,林永謀又投入另一項重大的司法改革,擔任專家參審試行條例研究委員會召集人,與司法院各廳處著手研擬專家參與法庭審判的新制度。</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十月一日,大法官會議受理真調會條例解釋案,鑑於此案爭議過大且各方矚目,故決定於憲法法庭舉行言詞辯論,但最近的一次憲法法庭開庭,已是七年前的往事,時隔已久,加上當時的開庭程序並未立下慣例,怎麼開?怎麼辯?讓相關人員十分苦惱。</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此時,有著卅餘年開庭經驗且嫻熟刑訴制度的林永謀,立即想到將一般法庭活動方式及刑訴新制引進憲法法庭,鑑於過去四次憲法法庭以行政會議的性質居多,庭上還會以「按鈴」來制止不當或逾時發言,審判長並未發揮法庭內的訴訟指控權,以至於開庭過於冗長,雙方陳述也形成各說各話,無法聚焦,並未發揮「法庭」的功能。</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故[[林永謀]]決定不沿用過去的開庭程序,隨即邀集十二名大法官緊急開會研議,而他將刑訴新制精神引進憲法法庭的做法,也獲認定,林永謀隨即進行「審前會議」、「爭點整理」,並邀集雙方代理人講解程序,避免了開庭時,雙方天馬行空、亂槍打鳥的冗長陳述。</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更重要的是,[[林永謀]]認為,憲法法庭應該表裡如一,既要有法庭的樣子,更要具備法庭的內涵,因此他決定開庭時凡是遇離題陳述或拖延,審判長將以「口頭」諭令制止,不會有鈴聲,十四日的言詞辯論,林永謀即數度行使審判長訴訟指揮權,制止離題的發言,讓雙方都有充足的時間針對爭點闡明主張與見解。</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不對任何人服從而僅忠於法律,是林永謀一生堅持的信念,對於在踏上司法路近半世紀後,意外登上司法最高殿堂審判長一職,林永謀表示,自己是以平常心看待,至於未來的規劃,林永謀說,「達人知命」,盡本分、把事情做好,才是最重要。</p>
</div>
 
 
==視頻==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檢察制度世紀回顧 完整版'''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rvU6auKSY0}}
</div>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