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曹浩森

增加 3,232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div>
=== 二次革命離馮附蔣<ref name="曹浩森- 二次革命離馮附蔣">{{cite news|title=曹浩森- 二次革命離馮附蔣|publisher=《[[參見華人百科]]》|url=https://www.itsfun.com.tw/%E6%9B%B9%E6%B5%A9%E6%A3%AE/wiki-9088718-4174097|date=}}</ref>===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曹浩森到達南京後,憂心忡忡,顧慮重重。蔣介石聽說曹浩森已到南京,便立即召見,不但未加責備,反而禮遇有加,表示關切,並任命為軍政部陸軍署署長。從此,曹投入了蔣的懷抱。</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29年10月,馮玉祥部下宋哲元、劉鬱芬、孫良誠等率國民軍公開反蔣,國民軍攻勢勇猛,一路殺向河南。而此時已在國民黨中央軍擔任參謀的曹浩森,把國民軍的優點和缺點都一一列舉出來,並提出了具體的應對辦法,于是中央軍避開國民軍的鋒芒,採取了防守的策略,使國民軍攻而無功,損失慘重,而中央軍逐漸佔據了上風。例如:國民軍的特效戰術是于夜間"摸營",兵士右手執大刀,左手提短槍,偷劫敵營,所向披靡,但是在這次戰役中,由于曹浩森的獻計,中央軍扎營的地方,夜間都燃起火把,徹夜遍地光明,國民軍大刀隊一旦前來劫營,都被射殺,使孫良誠等人一時找不到破敵良策。</p></div> ===中原大戰<ref name="曹浩森-中原大戰">{{cite news|title=曹浩森-中原大戰|publisher=《[[參見華人百科]]》|url=https://www.itsfun.com.tw/%E6%9B%B9%E6%B5%A9%E6%A3%AE/wiki-9088718-4174097|date=}}</ref>===<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曹浩森隨同蔣介石到柳河督戰。但是蔣馮兩軍對峙,蔣因後方接力不及,情況緊張。蔣在柳河召開軍事會議,楊傑、曹浩森等均參加,研究對策,決定進退。曹即向蔣進策,說:"馮玉祥用兵素來穩扎穩打,從不冒險深入,我軍應把握時機,以進為上策,可以迅速集結兵力,重點突擊,進行強攻,我軍變被動為主動,贏得時間,則後續部隊可到,必操勝券。"蔣介石依計而行,果然,馮軍因不知對方虛實而後撤,以致被蔣個個擊破,無法收拾。從此,曹便為蔣所倚</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同年9月,馮閻兵敗,中原大戰結束。馮玉祥所部第一集團軍由孫連仲率領,投奔了山東韓復渠。蔣介石獲悉此訊,深感不安,便與曹浩森商議,如果能將孫連仲的部隊拉過來,派到江西"圍剿"紅軍,則孫連仲離開韓復渠,這豈不是一箭雙雕?曹便自告奮勇,向蔣介石邀功,去擔任說客。蔣介石大喜,即派曹為秘密特使,前往山東說服孫連仲,接受改編。當時,孫連仲的處境很困難,但又不甘居于韓復渠之下。曹浩森在擔任西北軍參謀長時,和孫連仲的私交很好,同時,孫部的高級將領,如參謀長趙博生、旅長董振堂都是曹在保定軍校的同學,還有旅長季振同也是熟悉的老友,因而說服工作進展的很順利。1931年春,曹浩森親自陪同孫連仲部旅長以上軍官到南京覲見蔣介石,蔣介石親自到南京車站迎接。由此,蔣介石對曹浩森倍加寵信,不久,曹浩森當選為國民黨第四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升任為軍政部常務次長,仍兼陸軍署署長。</p>
</div>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