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叶春善

增加 9,26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叶春善 ( 戏曲教育家)
| 圖像 = [[File:T01d470cb234cb4af34.jpg|缩略图|叶春善|center|[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d470cb234cb4af34.jpg?size=222x327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成就卓越的戏曲教育家
| 國籍 = 中國
| 别名 = 字鉴贞,号仲利
| 職業 = 京剧老生演员戏曲教育家
| 知名原因 = 堪称巨擘大家
| 知名作品 = 《富连成三十年史》。
}}
''' [[ 叶春善]]'''  京剧老生演员,富连成班主。字鉴贞,号仲利。原籍安徽省太湖县,生于北京。曾任 [[ 富连成社 ]] 社长。诞辰:1875年,光绪元年乙亥;逝世:1935年12月19日,民国二十四年农历乙亥年十一月廿四日。享年六十一岁。
== 人物生平 ==
祖上原本挺富有后来家道中落。叶春善幼入小荣椿科班,工老生,与 [[ 杨小楼 ]] [[ 程继仙 ]] [[郭际湘]]、[[郭春山]]等为师兄弟,得到[[杨隆寿]]、[[姚增禄]]、[[范福泰]]的教益。出科后,曾搭四喜、福寿等班。当时,[[孙菊仙]]正掌理四喜班务,对叶氏的勤慎恭谨,十分看重,总令叶代为其配戏,菊仙演《战蒲关》,便令叶氏饰刘忠,唱《朱砂痣》,则令叶氏扮吴惠全。他虽然本工老生,但旦净末丑的戏也会,兼通昆曲,可以说是六场通透。当时除了演戏以外,也教学生,而且稍有名气。
1900 郭际湘、郭春山等为师兄弟 年,“[[庚子国变]]”爆发,北京市面萧索 得到杨隆寿、姚增禄、范福泰的教益。出科后 梨园生计惨淡。1902年冬 叶氏 四喜、福寿等 远赴吉林“[[康乐茶园]]”演戏,与商绅[[牛子厚]]相识 当时 因旅途劳顿,又受风寒,叶春善嗓音喑哑不能登台 孙菊仙正掌 牛遂安排其料 四喜班 后台事 ,对 叶氏 做事 慎恭 、公道认真 十分 牛子厚对其极为 看重, 总令 以为“可托以大事”。牛久有组办科班之意,遂希望 春善 代为 其配 组织,收徒传艺,每年可分别在北京、吉林两地轮流出演,自愿做班主,供给财力。叶氏恐不胜任,辞谢再三。1903年,由于日俄战争的影响, 班辍演 菊仙 牛遂将来吉 《战蒲关》 员送回北京 便令 临行前再向 叶氏 饰刘忠 叮嘱开办科班之事,后又屡次致函敦促。1904年由[[牛子厚]]出资,叶春善作班主,在北京琉璃厂西南园自宅为社址 唱《朱砂痣》 先招收了陆喜明、陆喜才、赵喜贞、赵喜魁、[[雷喜福]]、武喜永六名学生,世称"六大弟子" 则令 督功执教均由 叶氏 扮吴惠全 一人兼任,料理学生生活则由其夫人、介弟承担,一切节俭从事 他虽然本工老 随后,又陆续招收了一些学 生, 但旦净末丑 聘请了[[萧长华]]、[[苏雨卿]]、宋起山、[[唐宗成]]等到班任教。于是,科班筹办就绪,正式告成,先取名"[[喜连升]]"(因牛子厚所经营 戏也会 店铺 兼通昆曲 字号中均有"升"字) 可以说是六场通透 后定名"喜连成" 当时除了演戏以 社址迁至宣武门 前铁厂。至1921年,东家易主 也教 转让沈姓接办,改名"[[富连成]]"社。叶春善担任社长,凡30余年,他善团结同人,使其各尽所能,在艰苦的办 条件下,兢兢业业,和衷共济,携手开创事业。时人评述云:"此三十年中,所经波折与失败,不可胜计,而叶君与班中同人,始终能本大无畏之精神,与恶劣环境奋斗 卒因奋斗 且稍 庆成功。"(载《富连成三十年史》)富连成社以其在戏曲界空前绝后的历史成就, 名气 “[[大师摇篮]]”之誉;而其创始人在戏曲教育方面的不世之功,毫不逊于同时期的任何一位教育家,故此后世称叶春善为“戏曲界的[[蔡元培]]”,诚非过誉
1902年冬 叶春善虽以京剧教育之功显名后世,而其老生艺术亦甚为精深。他所擅做工老生,艺有渊源,讲求法度尺寸 叶氏搭班赴吉林演戏 一招一式务求一丝不苟 与商绅牛子厚相识,1904年由牛子 重口白沉 出资 苍劲 叶春善作班主 台风稳重古朴 虽仅余 北京琉璃厂西南园自宅为社址 喜连成时期《[[失印救火]]》一张剧照存世 先招收 但其艺术深刻影响 陆喜明、陆喜才、赵喜贞、赵喜魁、 [[ 雷喜福 ]] 武喜永六名学 [[马连良]]等富社培养的老 ,世称"六大弟子",督功执 演员。叶春善的 均由叶氏一人兼任,料理 生生活则由其夫人、介弟承担 思想 一切节俭从事 首重品德 随后,又陆续招收了一些学 他与毕 ,聘请了 同事[[ 萧长华 ]]一向强调“德在艺先” 苏雨卿、宋起山、唐宗成等到班任教 “艺高不如德高” 于是 他或清晨集中生徒训育 科班筹办就绪 或空闲时执弟子之手教导 正式告成 讲授为人之道。他常说“光有了艺术 先取名"喜连升"(因牛子厚所经营 而不懂得做人 店铺 道理 字号中均有"升"字),后定名"喜连成" 是行不通的 社址迁至宣武门外前铁厂。至1921年,东家易主,转让沈姓接办 ”为此 改名"富连成"社。 叶春善 担任社长,凡30余年,他善团结同 专门请 ,使 各尽所能 日常对生徒训话书写成文 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 悬粘于壁 兢兢业业 总结“四要”、“四不” 和衷共济 成为富社“训词” 携手开创事业 影远及后世 时人评述云:" 为基,造就富社数 十年 中,所经波折与失败,不可胜计,而叶君与班中同 间育 重德之原则 始终能本大无畏 凡具备美德 精神 生徒如[[刘连荣]]、[[孙盛文]]等 与恶劣环境奋斗 皆受重点培养 卒因奋斗而庆成功 树为生徒之榜样 "(载《 <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NjQ5MTc0MA%3D%3D&idx=1&mid=2247483775&sn=a7e0ce7f6328ece5704106024eb0a63b 富连成 三十年史》)社的缔造者叶春善], 腾讯网, 2018-05-18</ref>
叶对学生不分亲疏,一视同仁,做到量材授艺,人尽其材。督导严格,一丝不苟,尤其对自己的子辈,要求更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也很认真,科班立有学生必须遵守的"训词"、"要则"和"规约"若干,不许违犯。科班在广和楼演戏,学生列队步行前往,近路需经石头胡同、李铁拐斜街一带,而这条路上多有妓院。叶氏恐侵染学生心灵,宁肯舍近求远,令沿大街经珠市口而至戏园,可见其用心良苦。
富连成科班经常演出的剧目达400余出,以武戏的严谨齐整,三小戏的配搭默契和新戏本戏的自成风格,在京师剧界立于不败之地。培养出来的学生,数以百计。叶氏在任的喜、连、富、盛、世五科及后来的元、韵等科,造就了大量优秀人材,其中不少为出类拔萃者,在艺术造诣上超越了前人,堪称巨擘大家。如 [[ 侯喜瑞 ]] [[ 马连良 ]] 、于连泉、 [[ 谭富英 ]] [[ 裘盛戎 ]] [[ 高盛麟 ]] [[ 叶盛章 ]] [[ 叶盛兰 ]] [[ 袁世海 ]] 等。他们在京剧艺术的继承、革新、创造上做出了前所未有的业绩,为中国的剧坛增辉耀彩,推动了京剧艺术的发展。富连成社还为传承京剧艺术,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师,提供了可供后人借鉴的育材经验,积累了大量教学剧目和演出剧目;还培养了一批迷恋京剧的各层次的观众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主要以赢利为目的的科班相比,富连成社带有明显的[[慈善性质]]。富连成学员的组成,除了梨园世家或名门之后,更多的是来自社会最低层家庭中无力抚养的儿童——进入富连成,为家庭解决困境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不管是成为头路的“角儿”,还是文武场面,乃至后台容妆……只要进了富连成,将来就会“有口饭吃”——这样的学员,在富连成数以百计。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代背景下,如此义举,不得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然而这个伟大奇迹的缔造者——叶春善,却终身清心寡欲、不图私利。直至去世,他都住在“半头砖”的破旧宅院中。几十年中,他始终用自己高尚的品格与耿直的为人,感召着科班里的每一个人;从任何一个方面考量,他的言行都无可挑剔,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科班的红火与热闹,给他人带去了无尽的名利与荣耀
娶妻 [[ 段承荣 ]] 。生有六女五子, [[ 茹富兰 ]] 、宋继亭、萧盛萱为其女婿。长子 [[ 叶龙章 ]] ,为富社后期社长,接续教育事业;次子叶荫章,工京剧场面,为司鼓;三子 [[ 叶盛章 ]] ,为一代名丑,艺兼文武,并以武丑挑大梁,蜚声南北;四子 [[ 叶盛兰 ]] ,为小生中之全材,允文允武,自成家教,亦曾挑班挂头牌;五子 [[ 叶世长 ]] ,擅长做工老生,戏路宽广,艺属上乘。孙辈中多人从事京剧工作,已有享名者。
1935年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
1900年4月27日,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三月廿八日:光绪二十六年三月廿八日四喜班外串代灯
1904年1月5日,光绪三十年(癸卯)十一月十八日: [[ 喜连成 ]] 科班成立[[File:叶春善.webp.jpg|缩略图|左|[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vK9Wj8SCBjtc904PMjNhtU0wgAQ921KUzN1PZrKUBfB0b8qpVnsFatG6nRf1tFOTUdpR59KmJV0f0S3CBDhOM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原图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NjQ5MTc0MA%3D%3D&idx=1&mid=2247483775&sn=a7e0ce7f6328ece5704106024eb0a63b 來自腾讯网]]]== 人物轶事 == '''叶春善闹“革命”''' 叶春善先生创办的[[富连成社]]是中国戏剧史上时间最长、培养人才最多的学校,从中走出了[[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叶盛章]]、[[叶盛兰]]、袁世海、[[谭元寿]]等众多艺术家,为中国京剧的完整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作者是富连成社继任社长叶龙章先生的夫人,叶春善先生的大儿媳。 清朝末期由于社会的歧视,不允许伶人在东城、西城定居,因此他们的居住地域集中在北京的南城地区。社会对伶人的歧视造成了伶人的自贱心理,这种社会现实也在叶春善先生心中埋下了深深的担忧和不满。 富连成班社在1904年正式成立之后,在广和楼演出,以它完整的阵容、严谨的台风和丰富多彩的剧目吸引着众多戏迷,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富连成的孩子戏声誉鹊起,在强手如林的北平一炮打响,连演多年,上座率始终不衰,随之而来富连成社的经济收入也大大增加。叶春善先生在经历了创业的艰难之后,总算开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富连成迎来了一批带艺入科深造的学生,如梅兰芳(梅喜群)、周信芳、贯大元、姚佩兰等,也迎来了班社的第一个鼎盛时期。 富连成社在广和楼演出的观众中,除了普通百姓也经常会有一些达官贵人、名流商贾等,其中有一位张姓银行家经常来广和楼看戏,和叶春善先生相识,一见如故。往后,他们来往很密切,张先生只要到北京来就一定会看富连成的戏,也一定会拜访叶春善先生。 起初张先生很少透露自己的身份和职务,通过交往觉得可以实言相告时,叶春善先生才得知这位张姓银行家的工作是为[[孙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筹集资金。张先生向叶春善先生宣传了中山先生的革命理念,其中最打动叶春善先生的一句话是[[人人平等]],这和叶春善先生自己的经历甚至于整个伶人界的经历都是很有关系的。他们向往的是社会对戏剧艺术的认可和伶人人格最基本的尊重。 叶春善先生和我的丈夫[[叶龙章]]先生生前都最强调做人的义道,不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会把义道放在第一位。叶春善先生觉得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是一件义道的事,并且表示虽然自己所能贡献出来的很少,但也愿意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来支持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后来每次张先生来北京看戏,叶春善先生都会把那几天演出的包银拿出来送给张先生。当然这些钱在整个辛亥革命筹款中是很少的,但也能说明叶春善先生的一颗爱国之心和对义举的支持。 1912年9月,[[黄兴]]先生和[[陈其美]]先生在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北上,他们知道富连成的叶春善先生曾经代表梨园界资助过辛亥革命,因此专程来到北平三里河织云公所的正乐育华会(梨园公会前身)看望北平的京剧艺人,叶春善、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杨小朵、梅雨田、刘春喜、郝寿臣、周瑞安等悉数到场。黄、陈两人都成为正乐育化会荣誉会员,佩带正乐育化会会徽于左襟并致辞,阐述辛亥革命的意义,感谢伶界对辛亥革命的资助。谭鑫培和田际云也代表梨园界致辞,拥护辛亥革命成功,并合影留念。合影中叶春善先生将[[谭鑫培]]、[[杨小楼]]几位艺术家让在前排,自己站在后排,也可见叶春善先生平生为人谦逊的作风。<ref>[http://www.guocuijingju.com/jjwz/html/?9743.html 叶春善闹“革命”], 国粹京剧, 2013-11-22</ref> 期间叶春善先生和张先生也经常有书信来往,也有一些便条,但在“文革”期间全都遗失了,我曾经亲眼看到这些字条和信件,也经常听我的丈夫叶龙章先生谈起这段往事,在我心中叶春善先生在辛亥革命之初虽然未必了解它重大的历史意义,但他心中对义道的追求和对人人平等的向往使得他为辛亥革命尽了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基于这种民族大义,他送长子叶龙章先生弃艺从戎,一个梨园世家的孩子毅然参军,追随张学良将军改旗易帜,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加入抗日洪流。1935年,经富连成社全体教师保荐,叶龙章接替父亲担任富连成社社长,继续着父亲为戏曲培育人才的未竟事业。他在业务上懂行,思路上开阔。自他顶立门户后,学生们每日增加两小时的文化课学习,还定期开家长会和教师学术交流会。他还为社内人员办理了合同医疗。在当时能有这些做法,足见叶龙章是颇具改革开拓精神的。 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他还聘请律师作法律顾问,购置房产和教学设备等。叶龙章在任期间,“富连成”又培养了几批优秀人才,1936年,梅兰芳先生回母校富连成看望,希望收社中有小梅兰芳之称的李世芳为徒,作为社长叶龙章力排众议,促成梅兰芳先生收富连成社中李世芳、毛 世来、张世孝、刘元彤等几位学生为徒,为梅派京剧艺术的传承做出了贡献。这些也得益于叶春善先生的言传身教,及他一生对于义道的支持和对于民族复兴的期盼。为了京剧艺术的发展他们父子献出了毕生心血。
== 家庭成员 ==
叶春善出身于梨园世家。父亲 [[ 叶忠定 ]] ,是老嵩祝科班出身的花脸,在四喜班,与老生 [[ 王久龄 ]] 并称台柱。叶春善娶妻段承荣。生有六女五子,茹富兰、宋继亭、萧盛萱为其女婿。长子叶龙章、次子叶荫章、三子叶盛章、四子叶盛兰、五子叶世长。 == 参考资料 ==
3,1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