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熊向晖

增加 20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熊向晖
| 圖像 = [[File:熊向 晖2018.jpg|缩略图|center|[http://a0.att.hudong.com/31/36/01300000214331123001368820134.jpg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熊向晖
[[File:熊向晖.jpg|缩略图]]
| 出生日期 = 1919年4月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特工,外交官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br> </br> </br> </br>
}}
'''熊向晖'''(1919年4月-2005年9月),原名熊汇荃,男,1919年4月出生在山东省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的一个官宦家庭。其父当时任掖县的推事,也就是县长,后来曾任湖北高等法院刑庭庭长、国民政府湖南高等法院的院长 。在家里的8个孩子中,排行老五。 祖籍安徽凤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党组书记、副董事长。中国共产党情报工作龙潭三杰"后三杰"之首 。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 、1938年黄埔军校第七分校15期 、1947 '''熊向晖'''(1919年4月-2005 年9月 到美国凯斯西储大学(Western Reserve) 研究院攻读政治经济学硕士 1948年9月获社会科学硕士学位,于1949年回国。 原名 向晖,中共情报工作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被毛泽东誉为"一个人能顶几个师"。以其超人的机智、果敢、坚韧,赢得胡宗南赏识,巧妙地送出国民党"闪击延安"、"西安军事会议"等诸多重要情报 汇荃 为挫败国民党反共阴谋、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卫中共延安党中央等屡建奇功。人物经历熊向晖1919 男,1919 年4月出生在山东省掖县(今山东省 [[ 莱州市) ]] 的一个官宦家庭。其父当时任掖县的推事,也就是县长,后来曾任湖北高等法院刑庭庭长 、国民政府湖南高等法院的院长 。在家里的8个孩子中,排行老五。[1]祖籍安徽凤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党组书记、副董事长。中国共产党情报工作龙潭三杰"后三杰"之首 。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 、1938年黄埔军校第七分校15期 、1947年9月到[[美国凯斯西储大学]](Western Reserve)研究院攻读政治经济学硕士, 1948年9月获社会科学硕士学位,于1949年回国。 熊向晖,中共情报工作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被[[毛泽东]]誉为"一个人能顶几个师"。以其超人的机智、果敢、坚韧,赢得胡宗南赏识,巧妙地送出国民党"闪击延安"、"西安军事会议"等诸多重要情报,为挫败国民党反共阴谋、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卫中共延安党中央等屡建奇功。 == 人物经历 ==熊向晖1919年4月出生在山东省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的一个官宦家庭。其父当时任掖县的推事,也就是县长,后来曾任湖北高等法院刑庭庭长。在家里的8个孩子中,排行老五。<ref>[http://roll.sohu.com/20100601/n307630093.shtml 熊向晖之女熊蕾讲述父亲的"另类"(组图) ,搜狐 . 2015-12-11]</ref> 1936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2月加入 [[ 中国共产党 ]] 。1937年12月至1947年8月受党的派遣,一直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为保卫党中央作出了特殊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战斗在党的统战和外交战线上,为党的统战和外交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熊向晖'''同志1936年11月在清华大学秘密加入 [[ 中国共产党 ]] ,同时是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清华分队负责人之一。1937年12月,遵照 [[ 周恩来 ]] 的指示,到国民党胡宗南(时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后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部队"服务",从事秘密情报工作。1939年3月在中央军校第七分校(西安分校)第十四期毕业后,至1947年5月,任胡宗南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成了胡宗南的亲信,负责处理机密文电和日常事务,起草讲话稿。1943年,熊向晖获得了一份胡宗南为进攻陕北地区而作的战略部署的情报,并立即报告了党组织,党中央向外界及时揭露了这个阴谋,使之破产。后来,毛泽东称赞熊向晖,说他一人可以顶几个师。1947年7月,熊向晖被胡宗南派赴美国留学。之后不久,胡宗南知道了熊向晖的真实身份,气得暴跳如雷。1949年11月,熊向晖接到 [[ 周恩来 ]] 的邀请,来到中南海勤政殿。当他走进勤政殿时,看见 [[ 张治中 ]] [[ 邵力子 ]] [[ 刘斐 ]] 等原国民党高级官员也在里面。这些人见熊向晖走进来,亲切地问:"这不是熊老弟吗?你也起义了?"周恩来哈哈大笑,说:"他可不是起义,他是归队。今天,我请你们大家来,一是和你们聚聚,谈谈心,二是向大家公开一个秘密。"大家坐定后,周恩来指指熊向晖,说:"他是1936年入党的中共党员,是我们派他到胡宗南那里去的……"说完, [[ 周恩来 ]] 爽朗地大笑。众人大为惊讶。国民党前国防部参谋次长刘斐说:"怪不得胡宗南老打败仗。"周恩来看了熊向晖一眼,说:"以后我们打算让他搞外交工作……"
== 外事战线工作 ==
后来,熊向晖长期在外事战线工作。1962年任 [[ 中国驻英国代办处 ]] 常任代办。1971年和1972年,作为 [[ 周恩来 ]] 总理的助理,参加了中美重大外交活动。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任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中国代表团代表。1972年任中国驻墨西哥首任大使。1978年后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熊向晖''',端坐在 [[ 北京医 院213 院]]213 病房的轮椅上,俨然就像一位老教授,这位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前辈曾经担任过国家安全部副部长的职务,但很少有人知道解放前他在胡宗南的身边做了13年的副官,而且一直跟周恩来保持单线联系的故事。"这一直都是周总理一手安排的!"熊老先生一讲起这段历史便显得兴致勃勃。当年有很多关于胡宗南重要行动的情报都是由熊向晖提供给周恩来的。"怪不得胡宗南怎么也找不到还在 [[ 延安 ]] 附近转悠的毛主席……"我心中在猜测。但熊老告诉我们说"胡宗南作为一个将军,在蒋介石的军队时还是很出色的,抗日战争中打了很多硬仗!"作为一名副官跟了自己长官那么多年,无论从个人感情从行政关系哪方面讲,熊向晖应该都算得上是比较了解胡宗南的一个人,但13年的潜伏这也确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也难怪张治中将军从美国回到中国在一个晚会上见到熊向晖和周总理在一起便说:"熊老弟,你也起义啦!"周总理纠正说:"他哪里是起义?他是归队!"
13年对人的一生来讲可以做很多的事情,而对于熊向晖来说,可能一直都在压抑着个人的愿望,而为党默默地工作着,用那个时代的词汇来表述,就是"怀揣着光明,面向着黑暗"。
== 传奇一生 ==
1938年春的一天,"西北王"胡宗南面见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团员。战地服务团由
进步青年组成,胡宗南希望在其中挑选一些有才华的年轻人,加以培养,为自己所用。
佩中将军衔的"面试官"胡宗南,手执服务团名册,依次点名问答。 [[ 胡宗南 ]] 依照印象在每个人的名字后面画圈,大多数一个或者两个,少数有三个圈,只有一名青年,画有四个圈。这名青年叫熊汇荃, [[ 清华大学 ]] 高材生,父亲是国民政府湖南高等法院的院长。胡宗南深信自己发掘了一名"得力干将"。次日,胡宗南的秘书找到熊汇荃,说胡先生邀请他进行"个别谈话"……
1938年5月初,胡宗南将熊汇荃送至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前身为黄埔军校)第七分校学习。1939年3月学习期满后,熊汇荃被胡宗南调到身边,并很快成为了胡的左右手,一路从侍从副官升任机要秘书。"党国栋梁"熊汇荃开始了他平步青云的仕途。
尽管熊汇荃受到胡宗南等国民党高层的赏识,事实上,在1937年的秋天,熊汇荃已秘密加入了 [[ 中国共产党 ]]
早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熊汇荃就积极参加北京的学生运动,接触了进步思想。他很快就成了学生抗日团体--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骨干。在先锋队中,出身官宦之家的熊汇荃学习并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完成了从"富家子弟"到进步青年的思想转变。
中共中央针对当时的抗日形势以及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开辟"隐蔽战线"的重要决定,计划将一些思想进步、立场坚定的优秀青年党员安排到国民党内部。在两党和平时,这些青年可以继续抵抗日军的侵略;一旦国民党对共产党实施打压和攻击,他们就可以为保卫我党起到积极作用。用周恩来的话说,这是一些"闲棋冷子",当然也希望他们一直闲下去,冷起来。
中共北京地委的领导 [[ 蒋南翔 ]] 推荐了熊汇荃,并汇报给 [[ 董必武 ]] 和周恩来。在充分了解到熊的具体情况后,周恩来大加赞赏,说"这个角色非熊莫属"。此后,报名参加服务团、接受胡宗南的面试以及进一步成为胡宗南的秘书,这些都是"共产党一手安排的"。熊汇荃还在组织的建议下,改名为"熊向晖",开始了他为期12年的间谍生涯。
'''熊向晖'''担任胡宗南秘书不久,就得到胡宗南的器重。 [[ 蒋介石 ]] 给胡宗南的密令都由熊向晖签收,而胡宗南下达的命令也都是由熊向晖起草。起草胡宗南的讲演稿更是熊向晖的"拿手好戏",这个"懂军事又懂政治的助手"深谙胡宗南的脾气,写出的讲演稿"激情和说理兼有",完全符合胡宗南的口味。胡宗南由此对熊向晖的态度渐渐由欣赏到完全的信任。
同时,熊向晖也在认真履行着自己的任务--观察胡宗南,了解国民党高层势态,并且尽可能地"少联系共产党、一定做好隐蔽工作"--这是董必武亲口告诉熊向晖的,也是周恩来再三嘱托的。胡宗南在开始阶段也积极主张抗日,没有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剿灭中共上面。熊向晖这枚"闲棋"就一直"闲"着。
'''熊向晖'''将总理的意见转达给美方后,对方大为吃惊,说第一次碰到如此厉害的谈判对手。最终完全同意总理提出的意见,承诺租用费一定合理。
'''熊向晖'''的女儿曾经问过父亲一个有趣的问题:"周恩来对你有知遇之恩,而胡宗南也对你不薄,你为什么对共产党始终忠诚不二,难道就没有想到一直追随胡宗南,平步青云吗?"的确,胡宗南亦是魄力非凡之人,而对熊向晖,更是关爱有加。熊向晖说他始终没有动摇,一来是因为共产主义的信仰很早就深植在心中;二来,胡宗南的人格魅力和周恩来相比,还是有太大的差距。 [2]
'''熊向晖'''革命生涯可谓完美,解放前的情报生涯和解放后的外交生涯已足够精彩。而1982年从调查部和统战部副部长的岗位退下后,受荣毅仁的再三邀请,熊向晖出任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兼党组书记,又成为改革开放浪潮中的弄潮儿。2001年,中央电视台为庆祝建党八十周年播放了特别制作的节目《一个人顶几个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看后,深受感动,立即赶到医院看望这位"立过赫赫战功的英雄"。两位清华校友感慨良多。
'''熊向晖'''这个名字,是他在1937年初刚接到任务时受组织要求改的,直到解放后,他才道出这个名字的寓意:"向晖",取意当时形容隐蔽战线工作境地的一句话--"面对着黑暗,怀揣着光明"。
== 曾任职务 ==
1947年5月,任胡宗南将军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
1980年代,任第五、七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
 
== 参考资料 ==
61,2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