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顾毓琇

增加 6,52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Former Residence of Gu Yuxiu 02 2011-11.JPG{{Infobox person|thumb|right|220px|位于无锡 姓名 = 顾毓琇 故居内的顾毓琇半身 | 圖 ,由喻湘涟设计]]''' = [[File: 顾毓琇'''({{bd.jpg|1902年缩略图|12月24日居中|2002年|9月9日|catId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8912883446&di=123634599dc7eede26ece641e74bc165&imgtype=0&src=G顧}}),[[表字|字http%3A%2F%2Fwww.cflac.org.cn%2Fyaowen%2F201301%2FW020130111405890144364.jpg 原图链接]]'''一樵''',[[江蘇]http://www.cflac.org.cn/yaowen/201301/t20130111_164508.html 来自 中国文艺网 的图片][[無錫]] 人。[[中華民國]]教育家、科學家、詩人、戲劇家、音樂家、禪學家。顾毓琇學貫中西,博古通今,著作等身。}}
==生平== ''' 顾毓 琇1902年12月24日生于[[无锡]]虹桥湾,幼年就读[[俟实学堂]](今连元街小学)。1915年,他考入[[清华学校]]中等科,1923年毕业,此后留學[[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电机工程[[学士]]、[[硕士]]、[[哲学博士]]学位。1929年归国后,他历任[[国立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兼主任,[[國立中央大學工学院]]院长,[[国立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兼主任、工学院院长。自1928年起,他历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國立中央大學]]校长、[[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国立政治大学]]校长。其间,他还曾兼任[[国立音乐学院]]院长、中大教授,[[国立交通大学]]教授。琇'''
顧毓琇於[[抗 ({{bd|1902年|12月24日|2002年|9月9 战争]]中受[[蔣中正]]委員長命為特使 |catIdx=G顾}}) 走訪全國各地。曾於[[ 湖北省政府表字| 湖北省臨時省政府]] 所在地'''一樵''',[[ 恩施江苏]] ,向省主席[[ 陳誠无锡]] 提出土地政策;後來台灣實施之人。[[ 三七五減租中华民国]] 教育家、科学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 [[耕者有其田]]乃依據該藍圖 禅学家 抗戰勝利後,1945年8月19日,顧 毓琇 被任命為[[ 学贯 國陸軍總司令部]]中將參議 西 出席1945年9月9日南京日本投降受降典禮。不久國家行憲民主化 博古通今 顧高票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 着作等身
1950 1923 ,顾毓琇移居[[ 自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毕业后赴美留学,1928年毕业于 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 是该校第一位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他是清华大学工学院以及国立音乐院(中央音乐学院前身)、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上海戏剧学院前身)的创始人。曾 [[ 国立中央大学校长、国立政治大学校长、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正 教授 ,[[ 宾夕法尼亚大学]] 终身 教授 荣誉 退休 教授 。1959年榮獲中華 。他也是钱伟长、吴健雄、曹禺、江泽 國[[中央研究院]]第3屆(數理科學組)院士頭銜<ref>[https://academicians.sinica.edu.tw/index.php?func=1-D 顧毓琇 逝世院士一覽表] 中央研究院</ref> 等人的老师
1973年8月顧毓琇夫婦與女兒返回中國大陸訪問,與周恩來長談,並爲時在獄中的表兄[[王崑崙]]求情。1979年,因其五弟[[顧毓瑞]]將赴大陸講學,便託 == 主動向中華民國國民大會辭去代表職務,但因種種誤解,最終被中華民國政府註銷國大代表資格及中研院院士,一度無法進入臺灣。<ref>第一屆國民大會教育團體東區代表顧毓琇媚匪通匪,註銷名籍。(68)台為統(一)義字第4498號(68.09.05),總統府公報第3561號。</ref><ref name="新新聞引注">[http://www.chinese-window.com/Gu-2.html 夏語冰,<接待江澤民的顧毓琇一度被台灣拒絕往來>,《新新聞》(1997年第556期)。] {{webarchive|url物生平=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510024411/http://www.chinese-window.com/Gu-2.html |date=2015-05-10 }}</ref>
1990年5 1902年12 月,顾毓琇 主動寫信請求他過去學 、時任副總統的[[李元簇]],希望恢復他中研院院士身分,得願。後於1992年7月來到了闊別了十四年的臺灣,顧自謂“不勝感慨”,並赴慈湖、頭寮向蔣氏父子靈位行禮 于江苏无锡 <ref name="新新聞引注"/>
2002 1915 顧毓琇病重后與夫人王婉靖遷離[[費城]]到[[俄克拉何马州]]的女儿顧慰民處居住。2002年9月9日 顾毓琇於[[美国]][[俄克拉何马市]]寓所病逝,享年100岁 考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23年毕业
1923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学习电机工程,1925年获得学士学位。 1926年,发表《四次方程通解法》,同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科学硕士学位。 1928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成为该校第一位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1929年起,担任国立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兼主任。 1931年起,担任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 1932年起,历任国立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无线电研究所所长、航空研究所所长、工学院院长。 1937年起,担任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首任工学院院长。 1938年起,担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非党派人士)。 1939年起,兼任战时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主导了当时许多著名大学(如西南联大)的南迁。  1940年起,兼任国立音乐院(中央音乐学院前身)首任院长和国立交响乐团首任团长。 1944年起,担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 1945年起,担任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并兼任交通大学教授,是江泽民主席就读交通大学时的老师。 1945年,抗战胜利后,顾毓琇被任命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议,出席1945年9月9日南京日本投降受降典礼。 1947年起,担任国立政治大学校长。 1950年,顾毓琇移居美国,历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终身教授、荣休教授。 1973年8月顾毓琇夫妇与女儿返回中国大陆访问,与周恩来长谈,并爲时在狱中的表兄[[王崑崙]]求情。1979年,因其五弟[[顾毓瑞]]将赴大陆讲学,便託人主动向中华民国国民大会辞去代表职务,但因种种误解,最终被中华民国政府注销国大代表资格及中研院院士,一度无法进入台湾。<ref>第一届国民大会教育团体东区代表顾毓琇媚匪通匪,注销名籍。(68)台为统(一)义字第4498号(68.09.05),总统府公报第3561号。</ref><ref name="新新闻引注">[http://www.chinese-window.com/Gu-2.html 夏语冰,<接待江泽民的顾毓琇一度被台湾拒绝往来>,《新新闻》(1997年第556期)。]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510024411/http://www.chinese-window.com/Gu-2.html |date=2015-05-10 }}</ref> 1990年5月,顾毓琇主动写信请求他过去学生、时任副总统的[[李元簇]],希望恢复他中研院院士身分,得愿。后于1992年7月来到了阔别了十四年的台湾,顾自谓“不胜感慨”,并赴慈湖、头寮向蒋氏父子灵位行礼。<ref name="新新闻引注"/> 2002年顾毓琇病重后与夫人王婉靖迁离[[费城]]到[[俄克拉何马州]]的女儿顾慰民处居住。2002年9月9日,顾毓琇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市]]寓所病逝,享年100岁。 2002年9月15日, 於費 于费 城海城大酒 樓舉 楼举 行追悼大 。2002年10月3日,[[宾夕法尼亚大学]]工 院假[[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舉辦 举办 追思 (Celebration of Life)。2006年4月, 氏夫 的骨灰送回[[ 無錫无锡]],2006年4月3日,中共 無錫 无锡 市委 統戰 统战 於顧 于顾 氏故居 芬堂 老夫 骨灰安葬 式(墓位 [[太湖]]畔湖景公墓)。
===教育家===
顧氏 顾毓琇是中国电机、无线电和航空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担任过民国时期大部分中国最著名大学的教授、系主任或院长,包括浙江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的前身长沙临大、交通大学等,还 曾任 中華民國 教育部政 長(1938.1), 长、国立中央大学校长、国立政治大学校长。他是清华大学工学院以及中央音乐学院、 上海 戏剧学院的前身的主要奠基者。1950年后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 育局長(1945授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终身教授。 ===科学家===顾氏以专研“[[非线性自动控制]]”,创立[[顾氏变数]]、[[顾氏图解法]]、[[顾氏定则]]而闻名于世界。 顾氏[[国立清华大学]]电机学士(1923.86.17),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工程学士(1925.6),硕士,博士(1928.6.5)。发表《四次方程通解法》(1926.2)。担任过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工程师(1928.8-1947 1929.1 ), 第八 回国出任[[国立浙江大学]]工学院电机科主 (1929.6-1931.1), 中大 校長(1944工学院]]长(1931.1-1932.8),[[国立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1932.8-19451933)、工学院长(1933-1937.8 1)。创立[[国立清华大学南昌航空研究所]]兼任所长(1936.11),[[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前身)工学院长(1937.9-),[[交通大学]]兼任教授(1945.9.12-),[[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1950秋),[[通用电气公司]]顾问(1951夏 )及 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机工程教授(1952.9-1971.12.24)等。 此外,他还获选中华民国第二届中研院数理院士(1954.7.1)【'''纪录应标示为第三届(数理科学组)院士,1954年选举的是第三届院士, 第二 任實乃首位專任政治大學校長(1947届院士选举年为1958年'''】<ref>[https://academicians.sinica.edu.8tw/index.php?9func=1-1949D 顾毓琇 逝世院士一览表] 中央研究院</ref>。,[[国际无线电工程学会]]会士(1961.61),获颁[[美国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兰姆奖章(1972.3.22),[[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金质奖章(1972 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终身荣誉会员(1994),[[美国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电路及系统协会金禧奖章(1999.12.10)及千禧奖章(200.1.24)等殊荣。 ===诗人===顾毓琇一生创作诗词歌赋七千多首,出版诗歌词曲集达34部之巨,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陆游的多产诗人。他被海外学术界和出版物评为20世纪中华民族的大诗人之一,1975年巴西人文学术院授予金质奖章 (Pro Mundi Beneficio Medal) 等職 ,1976年被世界诗人大会授予“国际桂冠诗人”称号。 顾毓琇自小在祖母和父母的熏陶下就喜爱我国古典诗词,读书期间和工作后对我国历代知名诗人词家的作品几乎都有涉猎、探研、评述和唱和,并提出“重、大、拙”的诗词评判标准。 钱锺书对顾毓琇的诗歌评价很高,认为顾毓琇的诗文功力与古人匹敌。他称顾毓琇的《和唐新刻》:“稍一吟讽,往往与原什功力悉敌。其少陵所谓‘不觉前贤畏后生’者。公此句‘窃意新年多’,亦寿徵也。” 著名学者、国民党中宣部部长、“教育部”部长张其昀评价顾毓琇道:“一樵兄精研乐律,其作品均可谱入管弦,故能脍炙人口,深入人心......一樵兄是中国的君子人,也是一位爱国诗人,忠爱之忱,时时流露于楮墨间。他的诗歌,最有贡献、最了不起的,也就在歌咏中华。美国艾默生曾说:‘诗人有两种,一种经过教育与训练,百锤千炼而来的,他们使人敬;一种是天才洋溢,如行云流水,明白易晓,他们使人爱。’一樵兄的造诣,天才功力兼而有之,相信国人都会敬他爱他
=== 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称:“顾毓琇把 學家===学和诗融于一炉...... 顧氏以專研“[[非線性自動控制]]”,創立[[顧氏變數]]、[[顧氏圖解法]]、[[顧氏定則]] 科学不但和工程共飞驰, 聞名於 且和诗比翼齐飞了。因此,顾毓琇被誉为20 纪惟一的文理大师,只在文艺复兴时期才有的全才
顧氏[[國立清華 台湾 學]]電機學士(1923.6.17),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機工程學士(1925.6),碩士,博士(1928.6.5)。發表《四次方程通解法》(1926.2)。擔任過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工程師(1928.8-1929.1),回國出任[[國立浙江大學]]工學院電機科主任(1929.6-1931.1),中大工學院]]長(1931.1-1932.8),[[國立清華大學]]電機系主任(1932.8-1933)、工學院長(1933-1937.1)。創立[[國立清華大學南昌航空研究所]]兼任所長(1936.11),[[長沙臨時大學]]([[西南聯大]]前身)工學院長(1937.9-),[[交通大學]]兼任 教授 (1945.9.12-),[[麻省理工學院]]客座教授(1950秋),[[通用電氣公司]]顧問(1951夏)及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 、中国文化 學]]電機工程 教授 (1952.9-1971.12.24)等 阚家蓂认为:“顾毓琇的题画诗,诗中有画,诗中有禅,读后令人悠然神住,充满灵性。其随笔和感怀一类的诗词亦是如此,不但有灵气,而且有灵境。其性灵之表达已至圆融之境
此外,他還獲選 台湾“ 華民國第二屆 央研究院” 国近代史 院數理院士(1954.7.1)【'''紀錄應標示為第三屆(數理科學組)院士究所所长、“总统府”国策顾问、“国史馆”顾问梁敬錞评价称:“一樵先生之诗词,或隽逸,或豪壮,或抽美人香草之思,或寄故国山河之慕,诚可各备欣赏。但凡所做,1954年選舉的是第三屆院士皆讲声韵, 第二屆院士選舉年為1958年'''】<ref>[https://academicians.sinica.edu.tw/index.php?func=1-D 顧毓琇 逝世院士 覽表] 中央研究院</ref> 唱哦成,辄尝自谱音阶,试以歌拍,始为定稿 ,[[國際無線電工程學會]]會士(1961.1),獲頒[[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蘭姆獎章(1972.3.22),[[中國電機工程師學會]]金質獎章(1972 秋),[[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終身榮譽會員(1994),[[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電路及系統協會金禧獎章(1999.12.10)及千禧獎章(200.1.24)等殊榮 则其洞见诗学之本原,钩寻词学之宗绪,乃不同于凡俗
===詩人=== 顧氏乃國際桂冠詩 夫专才代可并出,而通才则并世不能数觏。西 (1977.1.10) 尝谓爱因斯坦于物理科学为天才家 發表散文小說43篇 于音乐为业余员 作有約八千多首詩歌詞曲 于政治则童稚 出版詩詞歌曲集34部包括蕉歌詞五百首,蕉舍詩歌 通才之不易得如此!今 千首,蕉舍旅游三百詠,顧毓琇詩選,顧毓琇詞選,顧毓琇詞曲選,和唐詩三零三首,耄耋集,水木清華,海濱集,海外集,蓮歌集,岡陵集, 先生通电工 潮音集 通政治 齊眉集 通诗词 行雲流水 复通声韵 梁溪集 是其通才之器 太湖集,松風集,長春集,惠泉集,蕉舍吟草,和夢窗詞 能补爱因斯坦之所弗 其他 。吾不暇以并世遇此通才幸 和清真詞及其他 抑尤以贞下起元之会 和淮海詞及其他 觏此不世出之通才 和淵明詩及其他等 为国家民族社会庆也
=== 戲劇 戏剧 家=== 顧氏粹心戲劇 顾毓琇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发轫人之一 曾创办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他在新文化运动初始便开始了翻译和创 有《孤鴻》(1922) 活动 《張約翰》(1923) 自编自导话剧 《國手》(1924) 梁实秋、冰心等曾扮演过他剧中的角色。他是“国剧运动”的发起者和积极推动者之一 《琵琶記》(1925),《白娘娘》(1930),《荊軻》(1932),《岳飛》(1940),《蘇武》(1940),《項羽》,《芝蘭與茉莉》及《古城烽火》等 一生共创作话剧十二部 且創辦[[上海戲劇專科學校]]([[上海戲劇學院]]前身) 他的历史剧和抗战剧曾风靡抗战后方 獲頒巴西人文學院金獎(1975) 并被改编成京剧、汉剧和其他地方戏公演 </p>
===音樂家=== 顧氏1940 他1922年在《小说月报》发表现代话剧剧本《孤鸿》。1923年编导《张约翰》在北平公演,梁实 創立[[國立音樂學院]]([[ 曾担任剧 央音樂學院]]前身)擔任院長(1940-1941) 角色。1923年,顾毓琇从清华毕业,被公派到美国MIT学习电机工程 并通過 成为 以3,4,8頻率[[黃鐘]]為標準音(1941.4.13)也任過國立交響樂團團長,將[[席勒]]之[[貝多芬 从该校取得科学博士学位的 九交響曲]] 一位中国人。骄人的专业成绩 [[歡樂頌]]歌詞譯成中文 外,他的话剧创作也硕果累累 并將[[姜白石]]之自度曲譜翻 其间完 了《荆轲》、《项羽》、《苏武》、《西施》和《琵琶记》 線譜 部历史剧,以及《国手》、《国殇》、《天鹅》等现代剧
===禪學家=== 顧氏精研[[禪學]]尤其[[禪宗]] 《琵琶记》在美国波士顿美术剧院的隆重公演,是中国“国剧”运动的里程碑事件,它聚集了中国现代话剧 上最强的阵容之一:顾毓琇担任编剧、导演并扮演剧中宰相,冰心扮演宰相之女,梁实秋扮演蔡中郎。闻一多和赵太侔专程从纽约赶来相助,闻一多负责布景和舞美,赵太侔则带来了当时最先进的舞台灯光效果 出版有 禪宗師承記 琵琶记 的演出得到了美国主流媒体的关注 ,《 日本禪宗師承記 基督教箴言报 及英文 禪史 波士顿新闻报 》等 都以醒目位置配上大幅照片予以报道 </p>
==著 抗日战争时期, ==顧氏著 为抗战联合政府的教育部政务次长,顾毓琇虽公务繁重,但仍创 甚多 不缀,他以其抗战剧和历史剧闻名剧坛 除有關控制(51篇) 特别是他的《古城烽火》 電機(34篇)、電氣網路(9篇)及相關議題(6篇) 《岳飞》 话剧,富有爱国热情,鼓舞中国人民 科學論文 抗日斗志,除在重庆连续演出 外, 尚有1922年-2000年出版之戲劇 还被移植成京剧、汉剧等多种地方戏在各地巡回公演,并由外交协会招待英、美 小說 詩詞等(留學期間6篇;教學期間25篇;退休後28篇) 。還包括2000年[[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之《顧毓琇全集》16卷 苏大使和其他外交使节
1945年,顾毓琇与李健吾等人创立了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顾毓琇亲自起草、修改学校章程,推荐戏剧名流到校任教。解放后,该校发展成为上海戏剧学院。 为纪念顾毓琇对我国话剧开拓性的贡献,1990年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顾毓琇戏剧选》,该书由江泽民主席题词,著名戏剧家曹禺作序。同年12月,上海戏剧学院公演了顾毓琇的剧作《白娘娘》,他的另一剧作《古城烽火》曾是该院建立后演出的第一个剧目,此后《白娘娘》也曾在新加坡公演。 ===音乐家===顾毓琇曾任国立音乐院(今中央音乐学院的前身)的首任院长、国立交响乐团团长、国立礼乐馆馆长。日本音乐界称之为“中国古典音乐泰斗”。 1940年,国立交响乐团排演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时,国内尚无中文版,兼任团长的顾毓琇凭借着自身扎实的文学功底和娴熟的德文基础,将席勒的原作翻译成中文,成为把《欢乐颂》完整引入中国的第一人。 中国历代均以黄钟音为古乐的“标准音”,但由于历代度量衡不统一,致使黄钟“定律”音高差异很大。时任国立音乐院院长的顾毓琇以一位科学家的执着和钻研精神,运用功底深厚的数学、物理知识,经过细密的计算和与西洋音律的比较,得出了黄钟标准音为348频率的结论,并获中国音乐学会的一致表决通过,对于进一步研究开发中华古乐以至于“重新奠定国乐之基础”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1941年4月5日音乐节期间,顾毓琇在《国风》上发表了《黄钟定音记》一文,对黄钟音是我国古代的基本音律进行了论述和对黄钟定音的过程进行了介绍,与此同时,国立音乐院演奏了为顾毓琇《荆柯》题词谱曲的词曲。 1943年顾毓琇兼任国民政府礼乐馆馆长。1950年顾毓琇移居美国以后,潜心于我国古曲音乐的探研,1955年完成了我国明代刻印古诗词乐谱的整理,将明末“工尺谱”翻译成简谱及五线谱,将姜白石的自度曲翻译成五线谱,后来台湾音乐研究所根据他整理的《魏皓氏明刻诗词乐谱》中的《清平乐》、《阳关曲》、《秋风辞》、《关山月》、《青玉案》、《玉蝴蝶》等12调进行演唱,在音乐界引起了较大反响。顾毓琇接着又整理了《唐宋谱廿十五调》,其中歌15首,词10首,并配以英文译本,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1968年顾毓琇又出版了《宋词歌谱五十四调》。1972年,出版了《樵舍词曲五百首》,1973年,出版了樵舍词《樵舍诗歌一千首》。两本书中均收有顾毓琇自谱歌曲和译歌。台湾研究院曾将他的《樵歌十首》收入《中华大典》。1991年,中央音乐学院为庆祝顾毓琇90华诞,特地举办了“顾毓琇作品音乐会”。2001年,中央音乐学院及欧美同学会在人民大会堂再次举办顾毓琇作品音乐会,时任国家主席、总理等出席。2012年,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协办,举行了“顾毓琇教授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 ===禅学家===顾氏精研[[禅学]]尤其[[禅宗]]史。出版有《禅宗师承记》,《日本禅宗师承记》及英文《禅史》等。</p> ==着作==顾氏着作甚多。除有关控制(51篇)、电机(34篇)、电气网路(9篇)及相关议题(6篇)等的科学论文外,尚有1922年-2000年出版之戏剧、小说、诗词等(留学期间6篇;教学期间25篇;退休后28篇) 。还包括2000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之《顾毓琇全集》16卷。 == 毓琇 ==
[[File:Former Residence of Gu Yuxiu 01 2011-11.JPG|thumb|right|260px|位于无锡学前街3号的顾毓琇故居,今顾毓琇纪念馆]]
[[顾毓琇故居| 毓琇 ]]座落 [[江 省]][[ 無錫 无锡 市]][[ 前街]]3 ,乃 將顧 将顾 氏祖居 建成,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 ]]批准成立。2004年12月13日, 任[[ 家中央 委主席]][[江 民]] 為該館題書 为该馆题书 。2006年7月5日, 放。2006年8月11日, 開館儀 开馆仪 式。 有六 (中英文 詳細註 详细注 明):*第一 -生平 介*第二 -科教泰斗:[ 變數 变数 世界][控制理 ][教 育人 表立身]*第三 -文 大家:[ 話劇 话剧 能演][桂冠 逸豪 ][小 散文 蕭蕭盡顯 萧萧尽显 文采]*第四 -家 學淵 学渊 博:[厚德重文 人才 出][一 五博 毓琇 稱翹 称翘 楚][ 讀萬 读万 里路]*第五 - 愛國 爱国 情深:[ 注西部 效祖 ][ 我邦家 我中 ][身在海外 心繫祖 ]*第六 -魂
==交游==
顾毓秀一生 結識 结识 了不少中外名流,各行各 都有。其中[[梁 秋]]、[[ 文藻]]、[[ 冰心]]、[[ 地山]]等和 於1923 于1923 年8月17日同搭[[ 遜總統號逊总统号]]到[[西雅 ]], 毓琇乃去[[麻省理工 院]]。[[江 民]] 他任[[上海市教育局]]局 兼教交通大学 算[[微 分]] 生(1946年)。[[李元簇]]从政治大学 畢業時 毕业时 他任校 (1948年)。[[朱鎔基]]乃他在清 大学 生。他自与[[ 立夫]] 教育部共事( 任部 )以后,迄 立夫去世前,与陈立夫 往。
氏生前周 結識 结识 不少中外名流,其中不乏深交。大部份合照相片可 於無錫于无锡[[ 毓琇 ]] 到,且在 網頁网页[http://www.guyuxiu.cn http://www.guyuxiu.cn]可 瀏覽 浏览 名人 信、手笈、墨 贈畫 赠画 等:*外 人:[[ 因斯坦]]、[[泰戈 ]]、[[ ]]、[[ 素]]、[[ 斯福]]、[[邱吉 ]]……* 政界:[[ 介石]]、[[宋美 ]]、[[何 應欽应钦]]、[[周恩 ]]、[[ 小平]]、[[ 蔣經國蒋经国]]、[[李 ]]、[[王震]]、[[王昆 ]]、[[江 民]]#、[[朱鎔基]]#、[[ 陳誠陈诚]]、[[ 正英]]、[[ 水扁]]、[[ 英九]]、[[雷 潔瓊洁琼]]、[[ 陳難 陈难 先]]、[[汪道涵]]、[[ 立夫]]、[[ 蔣緯國蒋纬国]]、[[ 立人]]*、[[ 道藩]]、[[宋健]]、[[李元簇]]#、[[ ]]、[[ 吳鐵 吴铁 城]]、[[ 鄧穎 邓颖 超]]、[[廖承志]]、[[ ]]……*教育界:[[蔡元培]]、[[ 蔣夢 蒋梦 麟]]、[[梅 琦]]、[[ 伯苓]]、[[胡 ]]、[[浦薛 ]]、[[ 其昀]]、[[ ]]、[[杭立武]]、[[梁敬錞]]、[[潘光旦]]、[[ 一多]]、[[ ]]、[[ ]]、[[ ]]、[[周谷城]]、[[梁 秋]]*、[[梁思成]]*、[[林徽音]]、[[ 地山]]、[[ 南翔]]、[[王大中]]、[[ 智宏]]、[[ 蔣樹聲蒋树声]]、[[ ]]、[[翁 鸿 山]]……*科 界:[[朱家 ]]、[[王世杰]]、[[ 大猷]]、[[ ]]、[[李政道]]、[[李 哲]]、[[ ]]、[[ 健雄]]、[[袁家 ]]、[[周培源]]、[[ 錢學 钱学 森]]、[[朱 成]]……*文 界:[[ 白石]]、[[茅盾]]( 雁冰)、[[巴金]]、[[ 大千]]、[[郭沫若]]、[[ 錢鍾書钱锺书]]、[[ 文藻]]*、[[ 冰心]]、[[徐悲 鸿]]、[[傅抱石]]、[[ 作人]]、[[曹禺]]、[[朱湘]]……*宗教界:[[ 趙樸 赵朴 初]]、[[ 明晹]]……(以上注“*”者 ,注“#”者 為門 为门 生)
== 家庭 ==
顾毓琇父亲名为顾赓明(晦农),母亲名为王镜苏。其祖母秦太夫人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的四十二世孙女。其母王镜苏则是[[王羲之]]的六十六世孙女。顾毓琇父母育有六子一女,他排行第二。兄弟姐妹分别为:<ref name=wan>{{cite book|title=《顾毓琇传》|author=万国雄|publisher=南京大学出版社|year=2001}}</ref><ref>{{cite book|title=《名人沉浮 》|author= 馮澤 冯泽 君|year=2004|publisher= 臺灣 台湾 書館书馆}}</ref>
* 长兄:[[顾毓琦]](1901年-1978年),医学家,原上海同德医学院院长。
* 三弟:[[顾毓瑔]](1905年-1998年),纺织机械制造专家,曾任[[中华民国实业部]]副部长
顾毓琇之妻王婉靖(1901年-2006年)是一位画家,为其母王镜苏的侄女。他们夫妻二人育有五子二女:<ref name=wan />
* 长子:[[顾慰连]](1930年-1990年),农学家,原[[ 阳农业大学]]校长
* 次子:[[顾慰庆]](1932年-),原西北电力建设局副局长、总工程师,[[全国政协委员]]
* 三子:[[顾慰华]](1935年-2012年),电子科学家,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
* 次女:[[顾慰民]](1945年-),建筑师,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 参考 文献 资料 =={{Reflist}} == 外部連結 ==*[http://archive.nccu.edu.tw/principal_2.htm 政大校史-歷屆校長 顧毓琇先生]*[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401224654/http://archives.lib.nthu.edu.tw/history/about/3-03/3-03-13.htm 清華大學校友、名譽工學博士顧毓琇先生紀念專輯]*[http://www.guyuxiu.cn 顧毓琇紀念館] {{-}}{{start box}}{{s-edu}}|-|colspan="4" style="text-align:center;"|[[File:NCULogo.svg|25px]] '''[[國立中央大學]]'''|-{{s-before|[[蔣中正]]}}{{s-title|[[國立中央大學]]校長<br><small>第八任|1944年 - 1945年}}{{s-after|[[吳有訓]]}}|-|colspan="4" style="text-align:center;"|'''[[國立政治大學]]'''|-{{s-before|[[蔣中正]]}}{{s-title|[[國立政治大學]]校長<br><small>第二任|1947年8月1日 - 1949年6月}}{{s-after|[[楊希震]]代理<br><small>(第三任)}}{{end box}} {{中国近现代文学}}{{NCCU President}}{{中央研究院第三届院士}}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Gu顧}}[[Category:中央研究院數理科學組院士]][[Category:中國教育家]][[Category:第1屆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Category:制憲國民大會代表]][[Category:麻省理工學院教師]][[Category:國立中央大学校长]][[Category:國立政治大學校長]][[Category:國立清華大學教授]][[Category: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Category:麻省理工學院校友]][[Category:國立清華大學校友]][[Category:無錫人]][[Category:顧姓|Y毓]][[Category:國立交通大學教授]]
17,9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