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日本东北大学

增加 104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日本东北大学'''(东北大学,日语:とうほくだいがく,英文:Tohoku University),简称东北大,位于 [[ 日本 ]] 东北地方最大都市仙台市的国立大学。
东北大学创立于1907年(明治40年),是日本继 [[ 东京帝国大学 ]] 、京都帝国大学之后设立的第三所帝国大学,成立之初称作东北帝国大学,二战后为了消除帝国主义而改为现名。
==学校历史==
最初(1736年),学校在仙台建立名为明伦养贤堂( Meirin-yokendo)的医学院。学校多次重建,后来成为仙台医学専门学校,这是东北大学医学院的雏形。1907年6月22日,学校更名为东北帝国大学,学校施行开放的 [[ 教学 ]] 政策,成为日本第一所接收女学生和外国学生的 [[ 大学 ]] 。1918年,将农学部并入北海道大学,二战后又建立了许多新的学院。2007年学校举行了100周年校庆。
==发展目标==
东北大学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坚持研究第一主义,努力探求真理,在教育、研究、为社会服务各方面力求开创新的局面。在目前研究成果卓著,学者不断涌现,指导社会进步等方面已得到社会首肯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奋进,不仅要成为日本 [[ 学术 ]] 文化中心,而且要取得更多的 [[ 世界 ]] 性的成绩。  
==图书与医疗设施==
全校共藏书275万册,每年以9万册的速度增加。校中心 [[ 图书馆 ]] 在二战中遭受空袭。报刊阅览室及一些建筑物被烧,以后虽被恢复,但仍感空间狭小、设备陈旧。1972年在川内校区新建成了图书馆,总面积12480平方米,可达到9.8万册开架服务的利用效率。馆中藏有不少珍本,如狩野文库中的类聚国历史第25卷、史记·教本纪第10被指定为稀有国宝。医疗保健方面,在 [[ 医学 ]] 部、牙科学部、抗霉菌研究所均设有附属医院,共有病床1026张。1988年附属医院为校外人员治疗达371740人次。
==国际排名==
根据资料统计,日本前五名大学依次为 [[ 东京大学 ]] [[ 京都大学 ]] 、东京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大阪大学。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公布的2007年度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基于《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日本东北大学列世界第42名,日本第4名;而根据武汉大学公布的2007年度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名,日本东北大学列世界第76名,日本第4名。
==学院分布==
===农学部===
由于校区气候温和,有丰富的山地、水田、林场,对农、林、牧经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学校有附属 [[ 农场 ]] ,农、林、牧统一经营,并设有农、林、牧、草地各学科领域综合教育研究设施,是 [[ 日本 ]] 大学中唯一的该类教育机构,其中草地教育设施中的博士课程教学为全国所独有。
医、药学部:康复医学的研究是本学部的重点。最早以温泉治疗为理疗基础,并进行临床的运用实践,以后扩充为对身体残疾者社会、职业康复和利用 [[ 温泉 ]] 治疗慢性疾病两方面发展。脑部 [[ 疾病 ]] 研究,脑活动机理、程序、脑障碍等方面研究有悠久的传统。神经内科和脑神经外科,自由中枢,脑代谢,脑发育及精神药理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可望在二十一世纪发挥更大的作用。
===工学部===
本学部最显明的特征是 [[ 研究生 ]] 教育十分发达,教学与研究并重,设有17个研究科,227个专业讲座,读博士前期课程658人,后期课程576人,为日本大学中屈指可数的研究生教育机构。学部中有早已闻名的材料强度研究室、抗震结构实验设施、燃烧限界实验室,为 [[ 地震 ]] 预防、新材料<ref>[https://www.sohu.com/a/272482558_696119 二十大未来最有潜力的新材料 战略性新兴产业],搜狐,2018-10-31</ref>研制、节约使用燃料和新能源开发的研究提供有利条件。
全校所属的研究所与研究中心中,大部分均承担着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并已做出显著的 [[ 成绩 ]] 。比如金属材料研究所,被称作日本的“钢都”。选矿冶炼研究所是国内大学第一个所属的该种类型研究所,在 [[ 世界 ]] 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吸引了各国学者来此进修和共同研究。抗震菌病研究所,在癌的研究方面条件优越,为癌细胞的保存,癌细胞学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场所。科学计测研究所在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方面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961年就建成了集光精度为世界第一的性能优越的太阳炉。还有,高速力学研究所在 [[ 流体力学 ]] 、非水溶液化学研究所在硝酸化学方面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经常举办国际会议,为国内外人士所赞誉。遗传学研究中心、大型计算中心为全国共同利用设施,后者为适应东北地区需要,引入世界最新性能的 [[ 计算机 ]] ,具有650个终端,已与其它大学情报处理中心接通。低温中心的超导研究正生机勃勃地开展。加速器与放射性同位素两中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与其它单位不同的地方。超高压电子显微镜室有100万伏特的电子显微镜和配套齐全的真空蒸发电子包埋等辅助装置,许多研究成果在国际会议上发表,并设立了在该项研究上取得卓越成果获得者小川命名的奖励金制度。
东北大学是所中国人民熟悉的一所大学,我国伟大文学家 [[ 鲁迅 ]] 先生,以及 [[ 数学家 ]] 苏步青教授曾就读过该校。该校有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归结起来有三点。
===理学部===
由东北大学初创时的理科大学发展而来,在东北大学中占核心地位,有“理科的东北”之称。现共有11个学科、63个讲座、5个附属研究所、16个教育研究设施,为日本国立大学中理科学科最多的学部。现校属的 [[ 金属材料 ]] 研究所和科学计测研究所就是从理学部独立出去的。附属植物园,面积有455280平方米,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有自仙台筑城400年来保护得很好的枞树天然林,作为学术研究的原生林,1972年被定为自然保护区。园内栽培有从 [[ 世界 ]] 各地来的杨柳科植物200种1000株。木材有香名誉教授对杨柳科的分类颇有研究,他收集了该科标本7万件。园内还有自生的羊齿类植物666种,为农学部、教养学部以及国外学者进行教学和研究的理想基础。对地震、火山的预测研究,早在1952年以前就在青叶山设有地震观测所,20年后又设立了地震预报观测中心,1987年两所合并附属地震预报、火山喷发预告观测中心,为该地区最大的同类机构。原子核的 [[ 物理学 ]] 研究,1963年就建成了最高能量3亿电子伏特的研究装置,其主装置的最高光束通过电功率50千瓦,供校内外单位共同使用,深得国内外好评。基本粒子研究也是东北大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1965年起就采用泡箱照片解析方法,同国外高能物理研究所合作,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现附属泡箱照片解析设施,已成为世界中微子、粲子等新粒子研究中心。超高大气层物理学<ref>[https://www.sohu.com/a/120843949_472787 一张物理学地图 !带你了解整个物理学!],搜狐,2016-12-06</ref>研究,通过各种观测、解析、计算机控制的手段,采用卫星、火箭、地面观察所得数据,开展对地球及各行星超高大气层环境综合研究,解释极光及有关物理现象,探索大气层、陆地、海洋、 [[ 北极圈 ]] 、生物圈等等气候系统构成的复杂原因及作用机理。
==视频==
715,03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