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世尊和舍利弗前世的故事

增加 8,109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世尊和舍利弗前世的故事.jpg|thumb|350px|right|[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686d9f7effd748ebb9e7baa4ef34cf3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
[[File:世尊和舍利弗前世的故事.jpg|thumb|350px|right|[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686d9f7effd748ebb9e7baa4ef34cf3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344c67a0102yplr.html 图片来自新浪网]]]
'''世尊和舍利弗前世的故事''',国王说:“如果不思维智慧之所在,以及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那么当生起贪欲的时候,就不能调伏自心”

  仙人说:“淫欲心会让人失去义利,今天听了国王您的话,我当舍弃爱欲”

== 原文 ==

《佛说仙人拨劫经》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锦尽手长者。至舍利弗所。讽诵经法。还归其家。厌所居处。下其须发。而为沙门。未得罗汉。一切所造。皆已备足。时诸比丘。往见世尊。今我等察锦尽手。稽首面见。闻说法律。寻时出家。而为沙门。博闻多智。讲若干法。言谈雅丽。庠序无犷。兴起禅思。故复还家。世尊如是。随其所应未得罗汉。无根无著法。以未成就睹见生死周旋回转。不得解脱。如佛所教。如来至真等正觉。所获安隐。佛告诸比丘。何足为怪。吾成无上正真道。为最正觉。锦尽手为舍利弗。虽见教化度于四患。吾于异世。以凡夫身。广说经法。度诸勤苦。乃为殊特。往昔过去久远世时。有一仙人。名曰拨劫。得五神通。时为国王。所见奉事。爱敬无量。神足飞行。往返王宫。彼时国王。供养仙人。一切施安。坐在王边。日日如是。王奉仙人。布发而行。手自斟酌。百种饮食。积有年岁。供养无限。于时彼王。有小缘务。王有一女。端正殊好。于世希有。王甚敬重。重之无量。女未出门。王告女曰。汝见吾不。供养仙人。奉事殷勤。不敢失意。女则白曰。唯然已见。王告之曰。今吾有事。当远游行。汝供养之。亦当如我事莫失意。时彼仙人。从空中飞下。至王宫内。王女见来。以手擎之。坐着座上。适以手擎。触体柔软。即起欲意。适起欲心。爱欲兴盛。寻失神足。故不能飞行。思惟经行。欲复神足。故不能获。时彼仙人。见国王女。贪欲意起。不能从志。步行出宫。如是所为。其音畅溢。莫不闻知。时无央数人。皆来集会。王行事毕。还入其宫。闻其仙人。失于无欲。堕恩爱中。失其神足。不能飞行。王时夜至其宫。独窃自行。往见仙人。稽首足下。以偈颂曰。

  吾闻大梵志  卒暴皆贪欲

  为从何所教  何因习色欲

  时拨劫仙人。以偈答王曰。

  吾实尔大王  如圣之所闻

  已堕于邪径  以王远吾故

  王以偈问曰。

  不审慧所在  及善恶所念

  假使发欲心  不能伏本净

  时拨劫仙人。复以偈答王曰。

  爱欲失义利  淫心郁然炽

  今日闻王语  便当舍爱欲

于时国王。教告仙人。仙人羞惭。克心自责。宿夜精勤。不久即获。还复神通。佛告诸比丘。尔时仙人拨劫今舍利弗是。国王者吾身是。佛说如是。莫不欢喜。

== 故事大意 ==

  一天,世尊在灵鹫山,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在一起,为大家说起自己过去世以凡夫身,广说经法的故事。

  在久远劫以前,有一个仙人名叫拨劫,具五神通。当时的国王很敬重他,他常常以神足通飞到王宫里,接受国王的供养。有一天,国王有事外出,就吩咐女儿代为供养仙人。这个公主长得端正貌美,世所稀有,国王也很疼爱她。

  国王对女儿说:“你看到我平时殷勤的奉事供养仙人了吗?”

  女儿说:“是的,我看到”

  国王说:“我现在有事要出趟远门,你替我好好供养仙人,不要怠慢了”

  女儿答应了。国王走后,仙人从空中飞到王宫内,公主看到仙人来,就用手拉着仙人,坐在座上。仙人触碰到公主柔软的身体,就生起了欲心,由于爱欲炽盛,就失去了神足飞行的能力,只能步行走出王宫。国王办完事回宫,听说仙人因为兴起贪欲心,失去了神足飞行的能力,就独自去见仙人,礼拜后说道:

  “我听说仙人堕入了贪欲之坑?”

  仙人答到:“是的,因为大王远行,我已走入邪路”

  国王说:“如果不思维智慧之所在,以及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那么当生起贪欲的时候,就不能调伏自心”

  仙人说:“淫欲心会让人失去义利,今天听了国王您的话,我当舍弃爱欲”

  国王就这样教导仙人,仙人羞愧自责,昼夜精勤摄心修持,不久又恢复了神通。佛告诉比丘们,当时的仙人就是现在的舍利弗,国王呢就是我。<ref>[https://www.liaotuo.com/fojiaogushi/renwu/178346.html 世尊和舍利弗前世的故事]</ref>
== 佛教信仰 ==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与[[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3281fa0102yc7l.html 信仰佛教的好处]</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佛教人物]] 
27,0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