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22
次編輯
變更
风雨菱花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风雨菱花</big> ''' |- | File:ChMkJletIjSIPvxxAAkFN-NQ…”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风雨菱花</big> '''
|-
|
[[File:ChMkJletIjSIPvxxAAkFN-NQ55IAAUXlACgvysACQVP260.jpg|缩略图|居中|[https://bbswater-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5/M00/06/09/ChMkJletIjSIPvxxAAkFN-NQ55IAAUXlACgvysACQVP260.jpg原图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E9%A3%8E%E9%9B%A8%E8%8F%B1%E8%8A%B1&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3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风雨菱花'''》,黄龙戏龙江剧剧目,吉林省地方剧种,是农安县创作的地方戏曲新剧种,因农安曾是辽代有名的黄龙府而得名,黄龙戏产生之初,只有小生、小丑、小旦三行,后在实践中,充实了刀马旦、老生和老旦。音乐主要分生、旦、丑行当唱腔、表演及化妆、服装等基本上依照京剧的路子。
=='''黄龙戏简介'''==
黄龙戏诞生于1959年,她是以东北皮影戏音乐为基调。并吸收民间音乐而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新剧种。1958年12月,农安县文化主管部门根据吉林省文化局关于创地方新剧种的指示精神,决定创建本地戏曲剧种,1959年1月编演了大型剧目《樊梨花》,次年9月公演时获好评,新剧种受到肯定,1960年9月命名黄龙戏。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由农安县剧团排演的《[[无事生非]]》、《[[风雨菱花]]》、《[[魂系黄龙府]]》、《鹰格夫人》等大型剧目,曾在中国第二届戏剧节、全国地方戏曲汇演,布拉格国际舞台美术展览活动中共获20个奖项,黄龙戏因此而声名远播。
黄龙戏属农客观存在地方戏剧种,因产生于古城黄龙府而得名。它的唱腔音乐以当地流行的“本地皮影”为基调,吸收了东北大鼓、太平鼓和民间小调的精华,融为一家,形成独具特色和唱腔的“民族瑰宝”---黄龙戏。黄龙戏的内容主要反映辽金时期历史人物在黄龙府一带的活动,听起来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极具表现力,其中四大剧目《[[魂系黄龙府]]》、《大漠钟声》、《圣明楼》、《摩托格夫人》曾多次在全国获大奖,也是其代表作。
东北皮影戏又被称作“此地影”、“照条儿”,它还包括内蒙古东部的“边外影”和“双城影”等,约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表演形式上,东北皮影戏和河北省的“乐亭影”大致相同,但在唱腔上却带有独有的东北地方音乐的特点。由于东北皮影的唱腔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板腔格式特点,行当表演上的分腔也比较清楚,因而为创建新剧种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1958年12月,农安县文化主管部门本着吉林省文化局关于创建地方新兴剧种的指示下,决定以当时流传于农安一带的东北皮影戏为基调,并在吸收东北民歌、东北大鼓等曲调,来创建其本地的戏曲剧种。1959年1月,农安县歌舞团按照吉林省委提出的“不离基地,采撷众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十六字方针,在有关部门领导下,组织人力物力,通力合作,撷取皮影戏的一个片断,编成《樊梨花》一剧,搬上了戏曲舞台。次年4月,《[[樊梨花]]》一剧公演,获得广泛的好评,剧种由此受到肯定,9月正式命名为黄龙戏。此后,又相继创作和移植了一批实验剧目,并开办了一个专门学习黄龙戏的艺术学校。1960年成立了农安县黄龙戏实验剧团。1962年该团建制撤消。“文化大革命中,因剧团改为文工团,剧种的建设受到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逐渐恢复演出,并于1977年正式定名为黄龙戏剧团。1978年,恢复黄龙戏剧团,才继续进行黄龙戏剧种建设。黄龙戏剧团除在农安县活动外,还曾先后到长春、吉林、哈尔滨等大城市巡回演出,受到广泛的好评。
=='''艺术特点'''==
黄龙戏的表演上主要是借鉴京戏和评剧的表演程式,并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提炼了不少表演动作,使得其在表演、音乐、服装和人物造型等方面都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基本上形成了本剧种的特点,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有一定成就的演员。
黄龙戏的唱腔音乐属于板腔体式,可以分为南腔和北腔两种。其中南腔以吸收辽宁、冀东影调的成分较多;而北腔则以吸取吉林、黑龙江影调的成分为较多。黄龙剧在当时创腔的时侯,采用了以下三种办法:一、对皮影戏音乐中原有的曲调,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尽量加以利用;二、对那些不足以完成塑造人物音乐形象的曲调,则主要吸收东北大鼓、单鼓和其他民间音乐来加以补充;三、对戏曲中必不可少的、而在皮影戏音乐中又无法提供的那些部分,则采用从京剧、评剧等大剧种中借鉴、吸收。在黄龙戏的发展实践中,最终逐渐形成了慢板、慢三眼平板、快平板、流水板、滚板、散板、搭调、尖板、溜板、锁板等诸多不同的板式。黄龙戏又根据传统的称呼区别,按唱段与感情,分为思量出子、惆怅出子,欢喜出子、夸奖出子、悲调、数落唱、叠落唱;按照各剧种的字数、音节、辙韵的不同,又分为五字赋、七字锦、三顶七、十字锦、硬折、垛口句、啰嗦句等。在各种行当中,黄龙戏以老生、小花脸、花旦、青衣的唱腔个性比较鲜明。
黄龙戏的伴奏乐器以改革高胡(领奏乐器)、四胡、三弦为主,另有二胡、中胡、扬琴、笙、大提琴、倍提琴、琵琶、中阮、竹笛、唢呐等。其中的改良高胡系根据皮影戏高胡改革而成,以桐木板代替原来的蟒皮,使得发音既保持了高胡的响、亮、脆的特点,又克服了原先音量窄的缺点,伴奏效果较好。黄龙戏的打击乐器与评剧的武场伴奏的乐器基本相同。<ref>[http://news.cnhubei.com/content/2020-11/28/content_13473010.html 冰菱花”落成亮相 “水立方”改造完工(走向冬奥)],搜狐号2019年4月26日</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风雨菱花</big> '''
|-
|
[[File:ChMkJletIjSIPvxxAAkFN-NQ55IAAUXlACgvysACQVP260.jpg|缩略图|居中|[https://bbswater-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5/M00/06/09/ChMkJletIjSIPvxxAAkFN-NQ55IAAUXlACgvysACQVP260.jpg原图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E9%A3%8E%E9%9B%A8%E8%8F%B1%E8%8A%B1&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3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风雨菱花'''》,黄龙戏龙江剧剧目,吉林省地方剧种,是农安县创作的地方戏曲新剧种,因农安曾是辽代有名的黄龙府而得名,黄龙戏产生之初,只有小生、小丑、小旦三行,后在实践中,充实了刀马旦、老生和老旦。音乐主要分生、旦、丑行当唱腔、表演及化妆、服装等基本上依照京剧的路子。
=='''黄龙戏简介'''==
黄龙戏诞生于1959年,她是以东北皮影戏音乐为基调。并吸收民间音乐而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新剧种。1958年12月,农安县文化主管部门根据吉林省文化局关于创地方新剧种的指示精神,决定创建本地戏曲剧种,1959年1月编演了大型剧目《樊梨花》,次年9月公演时获好评,新剧种受到肯定,1960年9月命名黄龙戏。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由农安县剧团排演的《[[无事生非]]》、《[[风雨菱花]]》、《[[魂系黄龙府]]》、《鹰格夫人》等大型剧目,曾在中国第二届戏剧节、全国地方戏曲汇演,布拉格国际舞台美术展览活动中共获20个奖项,黄龙戏因此而声名远播。
黄龙戏属农客观存在地方戏剧种,因产生于古城黄龙府而得名。它的唱腔音乐以当地流行的“本地皮影”为基调,吸收了东北大鼓、太平鼓和民间小调的精华,融为一家,形成独具特色和唱腔的“民族瑰宝”---黄龙戏。黄龙戏的内容主要反映辽金时期历史人物在黄龙府一带的活动,听起来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极具表现力,其中四大剧目《[[魂系黄龙府]]》、《大漠钟声》、《圣明楼》、《摩托格夫人》曾多次在全国获大奖,也是其代表作。
东北皮影戏又被称作“此地影”、“照条儿”,它还包括内蒙古东部的“边外影”和“双城影”等,约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表演形式上,东北皮影戏和河北省的“乐亭影”大致相同,但在唱腔上却带有独有的东北地方音乐的特点。由于东北皮影的唱腔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板腔格式特点,行当表演上的分腔也比较清楚,因而为创建新剧种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1958年12月,农安县文化主管部门本着吉林省文化局关于创建地方新兴剧种的指示下,决定以当时流传于农安一带的东北皮影戏为基调,并在吸收东北民歌、东北大鼓等曲调,来创建其本地的戏曲剧种。1959年1月,农安县歌舞团按照吉林省委提出的“不离基地,采撷众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十六字方针,在有关部门领导下,组织人力物力,通力合作,撷取皮影戏的一个片断,编成《樊梨花》一剧,搬上了戏曲舞台。次年4月,《[[樊梨花]]》一剧公演,获得广泛的好评,剧种由此受到肯定,9月正式命名为黄龙戏。此后,又相继创作和移植了一批实验剧目,并开办了一个专门学习黄龙戏的艺术学校。1960年成立了农安县黄龙戏实验剧团。1962年该团建制撤消。“文化大革命中,因剧团改为文工团,剧种的建设受到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逐渐恢复演出,并于1977年正式定名为黄龙戏剧团。1978年,恢复黄龙戏剧团,才继续进行黄龙戏剧种建设。黄龙戏剧团除在农安县活动外,还曾先后到长春、吉林、哈尔滨等大城市巡回演出,受到广泛的好评。
=='''艺术特点'''==
黄龙戏的表演上主要是借鉴京戏和评剧的表演程式,并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提炼了不少表演动作,使得其在表演、音乐、服装和人物造型等方面都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基本上形成了本剧种的特点,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有一定成就的演员。
黄龙戏的唱腔音乐属于板腔体式,可以分为南腔和北腔两种。其中南腔以吸收辽宁、冀东影调的成分较多;而北腔则以吸取吉林、黑龙江影调的成分为较多。黄龙剧在当时创腔的时侯,采用了以下三种办法:一、对皮影戏音乐中原有的曲调,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尽量加以利用;二、对那些不足以完成塑造人物音乐形象的曲调,则主要吸收东北大鼓、单鼓和其他民间音乐来加以补充;三、对戏曲中必不可少的、而在皮影戏音乐中又无法提供的那些部分,则采用从京剧、评剧等大剧种中借鉴、吸收。在黄龙戏的发展实践中,最终逐渐形成了慢板、慢三眼平板、快平板、流水板、滚板、散板、搭调、尖板、溜板、锁板等诸多不同的板式。黄龙戏又根据传统的称呼区别,按唱段与感情,分为思量出子、惆怅出子,欢喜出子、夸奖出子、悲调、数落唱、叠落唱;按照各剧种的字数、音节、辙韵的不同,又分为五字赋、七字锦、三顶七、十字锦、硬折、垛口句、啰嗦句等。在各种行当中,黄龙戏以老生、小花脸、花旦、青衣的唱腔个性比较鲜明。
黄龙戏的伴奏乐器以改革高胡(领奏乐器)、四胡、三弦为主,另有二胡、中胡、扬琴、笙、大提琴、倍提琴、琵琶、中阮、竹笛、唢呐等。其中的改良高胡系根据皮影戏高胡改革而成,以桐木板代替原来的蟒皮,使得发音既保持了高胡的响、亮、脆的特点,又克服了原先音量窄的缺点,伴奏效果较好。黄龙戏的打击乐器与评剧的武场伴奏的乐器基本相同。<ref>[http://news.cnhubei.com/content/2020-11/28/content_13473010.html 冰菱花”落成亮相 “水立方”改造完工(走向冬奥)],搜狐号2019年4月26日</ref>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