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22
次編輯
變更
《续古文辞类纂》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续古文辞类纂</big> ''' |- | File:034a3cb22e49edf9 b…”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续古文辞类纂</big> '''
|-
|
[[File:034a3cb22e49edf9 b.jpg|缩略图|居中|[http://www.kfzimg.com/sw/kfzimg/58/034a3cb22e49edf9_b.jpg原图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E7%BB%AD%E5%8F%A4%E6%96%87%E8%BE%9E%E7%B1%BB%E7%BA%82&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3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续古文辞类纂'''》是[[一部近代文总集]],有王先谦版、黎庶昌版、蒋瑞藻版三个版本。
=='''王先谦版'''==
[[王先谦]](1842~1917),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清同治四年(1865)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工于诗、古文,并治经考史,著有《虚受堂诗文集》等。王先谦古文,师法湘乡曾国藩,推崇桐城义法。他认为《古文辞类纂》“可为后学者开示准的”,但清代只收方苞、刘大魁,而乾隆至咸丰间名家辈出。所以他仿姚书体例,续选清乾隆至咸丰间诸家各类文辞,以补姚书不足。收姚范以下至吴敏树39家,文455篇,编为34卷,定名《[[续古文辞类纂]]》,光绪八年(1882)成书,由王氏虚受堂刊行。此书分类一依姚书,所补以序跋、碑志、杂记、书说类之书及论辨类为多,奏议、诏令、辞赋及书说类之说则未补采。此书刊行后,因于姚书有所增续,又略早于黎编,在当时有一定影响。王运说,王先谦续编《皇清经解》,“纵未能抗行芸台(阮元),续编《古文辞类纂》差足以肩惜抱(姚鼐)”。书中补录了一些有价值的篇章。所附点评文字,亦时有可观。
=='''黎庶昌版'''==
黎选《续古文辞类纂》,成书于光绪十五年(1889),共28卷,分上、中、下3编,收文449篇。编者认为“桐城宗派之说,流俗相沿已逾百岁,其敝至于浅弱不振,为有识者所讥”。而至“湘乡曾文正公(曾国藩)出,扩姚氏而大之,并功德言为一途,挈揽众长”,“轹归(有光)掩方(苞),跨越百氏,将遂席两汉而还之三代”。所以此编实是承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精神,将姚书予以扩增,重点不在续,而在扩,实为“[[广古文辞类纂]]”。姚书自《战国策》始,不及六经;黎书乃补经、子为上编,分11类,又据《经史百家杂钞》之目,补列“叙记”、“典志”两类。姚书不录史传;黎书乃补史为中编,采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文章,共分9类。下编选清文,但亦限于“方(苞)姚(鼐)前后”,分类同上编。可见此书主要在拓展选文领域,改善纂编体例等方面,匡补姚书之不足。
=='''蒋瑞藻版'''==
又有[[《新古文辞类纂》]]。编者为近人蒋瑞藻。浙江诸暨人。曾任职中华书局。辑著较多,有《小说考证》、《小说枝谈》等《新古文辞类纂》成书于民国初年,编者在自序中说,姚鼐《古文辞类纂》出后,黎氏、王氏续书托以不朽。自鸦片战争以来,新学盛行,六经、三传束之高阁,文风日趋鄙俚,因仿姚氏古文体例,辑录中国晚清民初的作家薛福成以下至蒋尊簋,共90家文,定名《新古文辞类纂》。1922年中华书局石印稿本,共24册,收文1015篇,分11类,合60卷。所收作家多数是编者同时人,或系师友。文风求其古朴,兼及实用,在“存当世之文献”方面,有一定价值。<ref>[https://www.sohu.com/a/345017594_562249 《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搜狐网 2019年10月4日</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续古文辞类纂</big> '''
|-
|
[[File:034a3cb22e49edf9 b.jpg|缩略图|居中|[http://www.kfzimg.com/sw/kfzimg/58/034a3cb22e49edf9_b.jpg原图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E7%BB%AD%E5%8F%A4%E6%96%87%E8%BE%9E%E7%B1%BB%E7%BA%82&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3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续古文辞类纂'''》是[[一部近代文总集]],有王先谦版、黎庶昌版、蒋瑞藻版三个版本。
=='''王先谦版'''==
[[王先谦]](1842~1917),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清同治四年(1865)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工于诗、古文,并治经考史,著有《虚受堂诗文集》等。王先谦古文,师法湘乡曾国藩,推崇桐城义法。他认为《古文辞类纂》“可为后学者开示准的”,但清代只收方苞、刘大魁,而乾隆至咸丰间名家辈出。所以他仿姚书体例,续选清乾隆至咸丰间诸家各类文辞,以补姚书不足。收姚范以下至吴敏树39家,文455篇,编为34卷,定名《[[续古文辞类纂]]》,光绪八年(1882)成书,由王氏虚受堂刊行。此书分类一依姚书,所补以序跋、碑志、杂记、书说类之书及论辨类为多,奏议、诏令、辞赋及书说类之说则未补采。此书刊行后,因于姚书有所增续,又略早于黎编,在当时有一定影响。王运说,王先谦续编《皇清经解》,“纵未能抗行芸台(阮元),续编《古文辞类纂》差足以肩惜抱(姚鼐)”。书中补录了一些有价值的篇章。所附点评文字,亦时有可观。
=='''黎庶昌版'''==
黎选《续古文辞类纂》,成书于光绪十五年(1889),共28卷,分上、中、下3编,收文449篇。编者认为“桐城宗派之说,流俗相沿已逾百岁,其敝至于浅弱不振,为有识者所讥”。而至“湘乡曾文正公(曾国藩)出,扩姚氏而大之,并功德言为一途,挈揽众长”,“轹归(有光)掩方(苞),跨越百氏,将遂席两汉而还之三代”。所以此编实是承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精神,将姚书予以扩增,重点不在续,而在扩,实为“[[广古文辞类纂]]”。姚书自《战国策》始,不及六经;黎书乃补经、子为上编,分11类,又据《经史百家杂钞》之目,补列“叙记”、“典志”两类。姚书不录史传;黎书乃补史为中编,采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文章,共分9类。下编选清文,但亦限于“方(苞)姚(鼐)前后”,分类同上编。可见此书主要在拓展选文领域,改善纂编体例等方面,匡补姚书之不足。
=='''蒋瑞藻版'''==
又有[[《新古文辞类纂》]]。编者为近人蒋瑞藻。浙江诸暨人。曾任职中华书局。辑著较多,有《小说考证》、《小说枝谈》等《新古文辞类纂》成书于民国初年,编者在自序中说,姚鼐《古文辞类纂》出后,黎氏、王氏续书托以不朽。自鸦片战争以来,新学盛行,六经、三传束之高阁,文风日趋鄙俚,因仿姚氏古文体例,辑录中国晚清民初的作家薛福成以下至蒋尊簋,共90家文,定名《新古文辞类纂》。1922年中华书局石印稿本,共24册,收文1015篇,分11类,合60卷。所收作家多数是编者同时人,或系师友。文风求其古朴,兼及实用,在“存当世之文献”方面,有一定价值。<ref>[https://www.sohu.com/a/345017594_562249 《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搜狐网 2019年10月4日</ref>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