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03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土宗祖师蕅益大师略传.jpg|thumb|350px|right|[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4b2e0cfb9e07421f8d8db64574481663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
[[File:土宗祖师蕅益大师略传.jpg|thumb|350px|right|[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4b2e0cfb9e07421f8d8db64574481663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344c67a0102yplr.html 图片来自新浪网]]]
'''从反对佛教到归心净土,净土宗祖师蕅益大师略传''',大师的文字般若皆从彻底悲心中流出,可谓婆心切切。故日本京都沙门光廉比丘在1723年重刊《灵峰宗论》序中说:“余亦尝言,读蕅益《宗论》而不堕血泪者,其人必无菩提心。”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敬仰赞叹蕅祖“言言见谛,语语超宗,如走盘珠,利益无尽”。又赞言“宗乘教义两融通,所悟与佛无异同。惑业未断犹坯器,经雨则化弃前功。由此力修念佛行,决欲现生出樊笼。苦口切劝学道者,生西方可继大雄。”
== 原文 ==
农历正月廿一是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圆寂日。
蕅益大师生活在明末清初,这是一个国土板荡、风雨飘摇的时代。
但即使处在这样的环境,佛教界也出现了如莲池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这样的中兴领袖,其中,蕅益大师一生为法忘躯、精勤不已,且贯通儒释、著作宏富,终成为名满天下的净土宗祖师。
然而,少年时的大师却是反对佛教的,那么,他是如何尽弃前非,最后又归心净土的呢?这是一个极其传奇又曲折的故事。
=== 一、以千古道脉为己任 ===
据《年谱》(弘一大师撰)记载,蕅益大师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俗姓钟,名际明,又名声,字素华,又字振之。晚号“蕅益老人”,别号“八不道人”。江苏吴县木渎镇钟氏子。父名岐仲,持诵大悲咒十年,母亲金氏梦到观世音菩萨抱着一个小男孩送给她,生下了后来名闻遐迩的大师。
当时的父母已经四十岁了,年龄老大,加上好不容易得来的一个孩子,自然宠爱有加。因生在佛化家庭,大师很早就开始诵经礼佛,七岁吃素,而且持斋非常严格,曾经梦到观世音菩萨相召劝勉。
到了十二岁,父母送他出外就学。这时候的大师读了很多儒书,虔心于格物致知之要、居敬慎独之功,张扬得意,以传承儒家道统为己任。不仅作了数十篇雄赳赳、气昂昂的论文批驳佛教,而且从小茹素、久断荤腥的他这时开始喝酒吃肉了。此举真令父母大跌眼镜!要是换做今天,恐怕父母早就气急败坏地四处追着打了。
=== 二、倾心佛教,淹贯诸宗 ===
然而,蕅益大师的父母毕竟是讲道理的。母亲严厉的教诲,又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阅读了莲池大师的《自知录序》和《竹窗随笔》,才幡然悔悟,从此不再谤佛,并将以前所有辟佛的文稿付之一炬。
二十岁时,诠释《论语》“颜渊问仁章”中孔子回答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对“天下归仁”之语起发疑情,随即苦参力究,不能下笔,废寝忘食三昼夜,大悟孔颜心学。
然而此时,父亲不幸亡故,大师为父亲诵《地藏经》超拔,由此萌生出家之心。
后听一法师讲《楞严经》中“世界在空。空生大觉”时,怀疑为何有此大觉,能为空界做出预先安排,闷绝不知所措。此时决意出家,体究生死大事。
天启二年,在一月中三次梦见憨山大师,痛哭缘分浅薄、相见太晚。本欲从憨师出家,然而千里迢遥,遂依憨山大师的高足雪岭禅师出家,命名智旭。
出家后的大师如鱼得水,饱餐佛法甘露,于宗门教下,深参力究。第二年夏,坐禅于余杭径山,体究功极,身心世界忽皆消殒。因知此身从无始来,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但是坚固妄想所现之影,念念刹那不住,的确非父母所生。自此,性相二宗,一齐透彻;一切经论,禅宗公案,无不现前。随即觉悟到此境界非为圣证,故绝不语一人。久之,则胸次空空如也。这个境界,即是天台“六即”中的“名字位”。
二十八岁那年,母亲病重,大师回家亲自侍奉汤药,并四次割身肉做药引,冀望以此孝心令母亲增福延寿。然而,母亲最终仍然病亡。料理完丧事后,即往深山闭关,以参禅功夫求生净土。
大师看到当时戒律衰颓,为匡正戒律,阅律三遍。虽然对于戒律的解悟很深,但自愧烦恼习气强烈,行持不够,故终其一生从未与人授戒。
三十二岁时,大师私淑天台,究心台部。以天台教观匡救禅宗之弊,尤志求五比丘如法住世,令正法重兴。
=== 三、矢志安养,一意西驰 ===
永历二年,大师已经五十岁了。某天他对成时法师说:“我从前念念想要恢复比丘戒法,近年来却念念想着求生西方了。”成时法师听了非常惊讶。后来才知道,大师在家时发大菩提愿,后来为匡救圣教,终生孜孜力行。
径山大悟后,彻见近世禅者之病,在绝无正知见,非在多知见,在不尊重波罗提木叉,非在著戒相。故抹倒禅之一字,力以戒教匡救。尤志求五比丘如法共住,令正法重兴。后决不可得。遂一意西驰,冀乘本愿轮,仗诸佛力,再来与拔。至于随时著述,竭力讲演,皆聊与有缘下圆顿种,非法界众生一时成佛,直下相应,太平无事之初志矣。
由此思路一转,大师晚年就专修净业了。在《自像赞》中,大师自况:“不参禅,不学教,一句弥陀真心要。不谈玄,不说妙,数珠一串真风调。”念佛矢志净土的目标确定,又假之以忏悔自讼,洗濯心垢,藉此惭愧种子,方堪送想乐邦。大师以身说法,感人至深。
大师的文字般若皆从彻底悲心中流出,可谓婆心切切。故日本京都沙门光廉比丘在1723年重刊《灵峰宗论》序中说:“余亦尝言,读蕅益《宗论》而不堕血泪者,其人必无菩提心。”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敬仰赞叹蕅祖“言言见谛,语语超宗,如走盘珠,利益无尽”。又赞言“宗乘教义两融通,所悟与佛无异同。惑业未断犹坯器,经雨则化弃前功。由此力修念佛行,决欲现生出樊笼。苦口切劝学道者,生西方可继大雄。”
印光大师又曰:“若论逗机最妙之书,当以《净土十要》为冠。而《弥陀要解》一书。为蕅益最精最妙之注。自佛说此经以来之注,当推第一。即令古佛再出于世,现广长舌相,重注此经,当亦不能超出其上。”此言可谓高山仰止,心心相应之语。
永历八年,大师示疾,当时他寄给钱牧斋的信说:“今夏两番大病垂死。季秋阅藏方竟。仲冬一病更甚。七昼夜不能坐卧。不能饮食。不可疗治。无术分解。唯痛哭称佛菩萨名字。求生净土而已。具缚凡夫损己利人。人未必利。己之受害如此。平日实唯在心性上用力。尚不得力。况仅从文字上用力者哉。出生死。成菩提。殊非易事。非丈室谁知此实语也。”
大师病到七日七夜不能合眼,唯有痛哭称念佛名,专求佛力救拔,这对自负高慢者,不啻当头一棒。
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正月二十一日午时,大师趺坐绳床,向西举手而寂,世寿五十有七岁,法腊三十四。僧夏从癸亥腊月至癸酉自恣日,又从乙酉春至乙未正月,共计夏十有九。
流水有心终汇海。纵观祖师一生含辛茹苦,护持圣教,为报四重恩,树立禅、教、律、密、净之正法,匡正儒家宋明理学之弊端,救世之慈心、宏愿、深忍、大行。最后导归净土,藉乘本愿轮,再来救度娑婆苦难众生。其深慈大悲,贯彻始终,令见闻者无不兴起,被后世奉为净土宗第九代祖师。<ref>[https://www.liaotuo.com/fojiaogushi/renwu/196236.html 从反对佛教到归心净土,净土宗祖师蕅益大师略传]</ref>
== 佛教信仰 ==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与[[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3281fa0102yc7l.html 信仰佛教的好处]</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佛教人物]]
'''从反对佛教到归心净土,净土宗祖师蕅益大师略传''',大师的文字般若皆从彻底悲心中流出,可谓婆心切切。故日本京都沙门光廉比丘在1723年重刊《灵峰宗论》序中说:“余亦尝言,读蕅益《宗论》而不堕血泪者,其人必无菩提心。”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敬仰赞叹蕅祖“言言见谛,语语超宗,如走盘珠,利益无尽”。又赞言“宗乘教义两融通,所悟与佛无异同。惑业未断犹坯器,经雨则化弃前功。由此力修念佛行,决欲现生出樊笼。苦口切劝学道者,生西方可继大雄。”
== 原文 ==
农历正月廿一是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圆寂日。
蕅益大师生活在明末清初,这是一个国土板荡、风雨飘摇的时代。
但即使处在这样的环境,佛教界也出现了如莲池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这样的中兴领袖,其中,蕅益大师一生为法忘躯、精勤不已,且贯通儒释、著作宏富,终成为名满天下的净土宗祖师。
然而,少年时的大师却是反对佛教的,那么,他是如何尽弃前非,最后又归心净土的呢?这是一个极其传奇又曲折的故事。
=== 一、以千古道脉为己任 ===
据《年谱》(弘一大师撰)记载,蕅益大师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俗姓钟,名际明,又名声,字素华,又字振之。晚号“蕅益老人”,别号“八不道人”。江苏吴县木渎镇钟氏子。父名岐仲,持诵大悲咒十年,母亲金氏梦到观世音菩萨抱着一个小男孩送给她,生下了后来名闻遐迩的大师。
当时的父母已经四十岁了,年龄老大,加上好不容易得来的一个孩子,自然宠爱有加。因生在佛化家庭,大师很早就开始诵经礼佛,七岁吃素,而且持斋非常严格,曾经梦到观世音菩萨相召劝勉。
到了十二岁,父母送他出外就学。这时候的大师读了很多儒书,虔心于格物致知之要、居敬慎独之功,张扬得意,以传承儒家道统为己任。不仅作了数十篇雄赳赳、气昂昂的论文批驳佛教,而且从小茹素、久断荤腥的他这时开始喝酒吃肉了。此举真令父母大跌眼镜!要是换做今天,恐怕父母早就气急败坏地四处追着打了。
=== 二、倾心佛教,淹贯诸宗 ===
然而,蕅益大师的父母毕竟是讲道理的。母亲严厉的教诲,又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阅读了莲池大师的《自知录序》和《竹窗随笔》,才幡然悔悟,从此不再谤佛,并将以前所有辟佛的文稿付之一炬。
二十岁时,诠释《论语》“颜渊问仁章”中孔子回答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对“天下归仁”之语起发疑情,随即苦参力究,不能下笔,废寝忘食三昼夜,大悟孔颜心学。
然而此时,父亲不幸亡故,大师为父亲诵《地藏经》超拔,由此萌生出家之心。
后听一法师讲《楞严经》中“世界在空。空生大觉”时,怀疑为何有此大觉,能为空界做出预先安排,闷绝不知所措。此时决意出家,体究生死大事。
天启二年,在一月中三次梦见憨山大师,痛哭缘分浅薄、相见太晚。本欲从憨师出家,然而千里迢遥,遂依憨山大师的高足雪岭禅师出家,命名智旭。
出家后的大师如鱼得水,饱餐佛法甘露,于宗门教下,深参力究。第二年夏,坐禅于余杭径山,体究功极,身心世界忽皆消殒。因知此身从无始来,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但是坚固妄想所现之影,念念刹那不住,的确非父母所生。自此,性相二宗,一齐透彻;一切经论,禅宗公案,无不现前。随即觉悟到此境界非为圣证,故绝不语一人。久之,则胸次空空如也。这个境界,即是天台“六即”中的“名字位”。
二十八岁那年,母亲病重,大师回家亲自侍奉汤药,并四次割身肉做药引,冀望以此孝心令母亲增福延寿。然而,母亲最终仍然病亡。料理完丧事后,即往深山闭关,以参禅功夫求生净土。
大师看到当时戒律衰颓,为匡正戒律,阅律三遍。虽然对于戒律的解悟很深,但自愧烦恼习气强烈,行持不够,故终其一生从未与人授戒。
三十二岁时,大师私淑天台,究心台部。以天台教观匡救禅宗之弊,尤志求五比丘如法住世,令正法重兴。
=== 三、矢志安养,一意西驰 ===
永历二年,大师已经五十岁了。某天他对成时法师说:“我从前念念想要恢复比丘戒法,近年来却念念想着求生西方了。”成时法师听了非常惊讶。后来才知道,大师在家时发大菩提愿,后来为匡救圣教,终生孜孜力行。
径山大悟后,彻见近世禅者之病,在绝无正知见,非在多知见,在不尊重波罗提木叉,非在著戒相。故抹倒禅之一字,力以戒教匡救。尤志求五比丘如法共住,令正法重兴。后决不可得。遂一意西驰,冀乘本愿轮,仗诸佛力,再来与拔。至于随时著述,竭力讲演,皆聊与有缘下圆顿种,非法界众生一时成佛,直下相应,太平无事之初志矣。
由此思路一转,大师晚年就专修净业了。在《自像赞》中,大师自况:“不参禅,不学教,一句弥陀真心要。不谈玄,不说妙,数珠一串真风调。”念佛矢志净土的目标确定,又假之以忏悔自讼,洗濯心垢,藉此惭愧种子,方堪送想乐邦。大师以身说法,感人至深。
大师的文字般若皆从彻底悲心中流出,可谓婆心切切。故日本京都沙门光廉比丘在1723年重刊《灵峰宗论》序中说:“余亦尝言,读蕅益《宗论》而不堕血泪者,其人必无菩提心。”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敬仰赞叹蕅祖“言言见谛,语语超宗,如走盘珠,利益无尽”。又赞言“宗乘教义两融通,所悟与佛无异同。惑业未断犹坯器,经雨则化弃前功。由此力修念佛行,决欲现生出樊笼。苦口切劝学道者,生西方可继大雄。”
印光大师又曰:“若论逗机最妙之书,当以《净土十要》为冠。而《弥陀要解》一书。为蕅益最精最妙之注。自佛说此经以来之注,当推第一。即令古佛再出于世,现广长舌相,重注此经,当亦不能超出其上。”此言可谓高山仰止,心心相应之语。
永历八年,大师示疾,当时他寄给钱牧斋的信说:“今夏两番大病垂死。季秋阅藏方竟。仲冬一病更甚。七昼夜不能坐卧。不能饮食。不可疗治。无术分解。唯痛哭称佛菩萨名字。求生净土而已。具缚凡夫损己利人。人未必利。己之受害如此。平日实唯在心性上用力。尚不得力。况仅从文字上用力者哉。出生死。成菩提。殊非易事。非丈室谁知此实语也。”
大师病到七日七夜不能合眼,唯有痛哭称念佛名,专求佛力救拔,这对自负高慢者,不啻当头一棒。
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正月二十一日午时,大师趺坐绳床,向西举手而寂,世寿五十有七岁,法腊三十四。僧夏从癸亥腊月至癸酉自恣日,又从乙酉春至乙未正月,共计夏十有九。
流水有心终汇海。纵观祖师一生含辛茹苦,护持圣教,为报四重恩,树立禅、教、律、密、净之正法,匡正儒家宋明理学之弊端,救世之慈心、宏愿、深忍、大行。最后导归净土,藉乘本愿轮,再来救度娑婆苦难众生。其深慈大悲,贯彻始终,令见闻者无不兴起,被后世奉为净土宗第九代祖师。<ref>[https://www.liaotuo.com/fojiaogushi/renwu/196236.html 从反对佛教到归心净土,净土宗祖师蕅益大师略传]</ref>
== 佛教信仰 ==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与[[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3281fa0102yc7l.html 信仰佛教的好处]</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佛教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