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病毒学

增加 24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2.异同点:
 
1)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划分为非细胞生物,其它生物则以细胞作为基本构成单元。
2)病毒体只有一种类型的核酸。
1)病毒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分为DNA和RNA,有单链和双链之分,也有线状和环状之分。对于单链RNA还有极性的不同,分为正链RNA(+RNA)、负链RNA(—RNA)和双义RNA(其基因组的一部分为正极性;另一部分为负极性)。正链RNA(+RNA)具有或无帽子结构,无帽子结构的正链RNA(+RNA)基因组5,端具有共价结合蛋白;3`端有多聚尾poly(A)或无poly(A)。探明病毒基因组的核苷酸组成及其排列顺序;弄清基因组中开放阅读框(ORF)的数量、位置及其功能;了解病毒基因组中重复序列元件、调节单元对病毒基因复制和表达的影响;阐明病毒的结构基因、调节基因及其编码产物在病毒复制循环以及它们与细胞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相互关系。
 
2)病毒基因表达的调控
基因表达包含2个方面:转录和转译。
(2)一些RNA肿瘤病毒的基因组携带有病毒癌基因,这类RNA肿瘤病毒的细胞转化和致癌作用与病毒癌基因的表达活性有关。
(3)在RNA病毒中,还有一些病毒如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既不含有病毒癌基因,其原病毒DNA也不优先插入和整合在细胞癌基因附近,但可以通过自身基因组P40tax调节蛋白,则可以反式激活细胞增殖的相关基因表达,从而引起细胞无限增殖和诱发癌症的发生。
 
5)抗病毒活性物质
在病毒被发现之前,人们已经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过程中开始与病毒打交道。观察到许多病毒存在所引起的自然现象,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和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无法对这些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直到1892年由科学家D.Ivanofsky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过程中,发现烟草花叶病的致病因子能够通过细菌过滤器,但他仍然认为该病由产生毒素的细菌引起。之后,在1898年荷兰科学家Beijerinck重复了D.Ivanofsky的实验,证明了烟草花叶病是由滤过性病原引起。同年,德国科学家Loeffler和Frosch发现口蹄疫病原也具有滤过性。在此后10多年,相继发现10多种传染病的病原病毒(鸡瘟病毒、黄热病病毒、狂犬病毒等)以及后来发现的噬菌体和多种植物病毒。
 
2)病毒的化学时期
自从1935年美国的Stanley首次提纯和结晶了烟草花叶病毒,从而使人们对病毒化学本质的认识有了重大突破,并为病毒的深入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接着,Bawden等进一步揭示烟草花叶病毒的化学本质并不是纯蛋白,而是核蛋白。在此基础上,德国的Kausche于1940年首先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的杆状外形,电镜技术的应用,从多个方面促进了它的发展,为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其在细胞内的形态发生学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总之,到这一时期,病毒学虽然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尚未形成独立学科,对病毒化学本质的了解也比较肤浅,对病毒的概念仍存在很大争论。
 
3)病毒的细胞水平时期
==视频==
<center>
=== 病毒 为何致命?专家称疫情只是大流感==={{#iDisplay:yshfzn2w9teq4expage/q0932v8ugsw|640|3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520 教育总论]]
23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