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9,507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景观集萃==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的主题陈列,以丰富翔实的东纵历史照片、文物和史料,全面展示了东江纵队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陈列共分为九个部分,展出东纵革命文物140多件,图片450多幅,雕塑、油画、版画 <ref>[https://www.sohu.com/a/289240522_798747 版画是什么? ],搜狐,2019-01-15 </ref> 等艺术作品二十余件。在设计理念上,展览深刻把握东江纵队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的背景及历史意义,通过对东莞的地理、人文、传统的整合提炼,在历史、思想、艺术、教育及欣赏等方面将现代设计手法与地域符号元素高度融合,恰当表现主题,注重展览空间的节奏感,体现壮烈、庄严、恢弘的氛围。
在陈列手法上,恰当地采用了青砖墙、三合土等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特有的历史符号,并辅之幻影成像、电动沙盘等现代化声光电的展陈手段,大大增强了展览的可观性和感染力。
一九四五年九月,东江纵队北撤,不能把这部机器带走,只好再次将其拆散埋在朝元洞附近。报社工作人员廖荣因腿受伤不能跟部队迁移,就以僧人身份隐居在朝元洞,负责保护这部印刷机。解放后,廖荣将此机运往惠阳印刷厂继续使用。一九七八年,博罗县文化局在原《前进报》随军记者钟紫和廖荣的协助下,将这部机器运回该县博物馆收藏,此机也被定为了国家二级文物。
东江纵队老战士钟成生前的心愿,就是将陪伴在身边几十年、打仗时从敌人手中缴获的匕首 <ref>[https://www.sohu.com/a/126306669_128114 世界十大知名军用匕首集锦,个个帅气逼人!] ,搜狐,2017-02-15</ref> 、驳壳枪套捐献给东纵纪念馆展出。据钟成老人的家人介绍,他生前对这两件文物异常珍爱,多年来一直放在床头边,好好保存着。每当儿孙问起匕首、驳壳枪套的来历,钟成老人就会自豪地说,当年他参加了多场战役,匕首是抗战时期从日本兵手中缴获的,驳壳枪套则是他在博罗杨村镇攻打敌人炮楼时缴获的。东江纵队纪念馆筹建时,向老战士们征集文物,钟成老人得知后,马上把珍藏了半辈子的匕首和驳壳枪捐献出来。他说,不但要让自己的后代知道这段历史,还要让更多的年青人了解历史,不要忘记那段艰苦光荣的岁月。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