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金银平脱

增加 3,888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金银平脱</big> ''' |- | File:T01483b3638ebb1d11…”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金银平脱</big> '''

|-

|

[[File:T01483b3638ebb1d11a.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483b3638ebb1d11a.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1439093&sid=1521215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金银平脱是一种将髹漆与金属镶嵌相结合的工艺技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器物装饰技法。考古发掘资料表明,金银平脱技术是由最早出现于金银箔贴花技术发展而来,经由战国、汉代较长时期的发展,到了唐代,这一工艺已得到创造性的运用,成为极具时代特点的器物装饰技法,对后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后世相关装饰工艺产生了很大[[影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金银平脱

简介;
盛唐时期制作铜器的高级

历史发展;
公元前十六世纪,商代出现

流传历史;
文物研究
==目录==
1工艺解析

2历史发展
==工艺解析==
盛唐时期制作铜器的高级工艺。其作法,采用金、银薄片,裁制成各种纹样,用胶漆粘贴,然后髹漆数重,后细加研磨,使金银片纹脱露出。金银平脱有两种,一是花纹与漆底在同一平面;二是花纹高出漆底。唐玄宗时曾大量制造平脱器物以[[赏赐]]臣僚。姚汝能《安禄山事迹》、段成式《酉阳杂俎》、乐史《杨太真外传》和《资治通鉴》等书,都记载唐玄宗、杨贵妃赏赐安禄山金银平脱器,有:金银平脱隔馄饨盘、金平脱宝枕、金平脱装具玉合和银平脱食台盘等。安史之乱后,肃宗和代宗曾两次下令禁止制作平脱之器,以后逐渐衰落,至宋代几乎绝迹。
==历史发展==
公元前十六世纪,商代出现了锤打金片作为[[装饰]]的工艺,由于技术落后,金片只能简单地附着于器物表面,以表现精美华丽。春秋战国时代,将这种贴饰技术发展为"金银错",即将金银丝纹样镶嵌入器物表面的刻纹之中,陕西出土的战国铜壶就是运用了这一先进的技术。汉唐盛世,此工艺达到了鼎盛。尤其是唐代,工匠们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普遍应用于漆器的装饰制作,形成了"金银平脱"技术。

唐代漆器工艺如同其社会形态一样先进发达,为了炫耀富丽堂皇的[[生活]],贵族使用的漆器上大量运用金银做装饰。工匠们将金银熔化,制成箔片,并剪镂成各种花纹;然后,将金银箔片贴于漆器表面,再涂上两三层漆,待干后研磨,让漆层下的金银箔片显露出来;最后,形成与漆底在一个平面上的装饰纹样。我们在欣赏唐代的漆器作品时,可以看到金银光泽映照在黑色漆面上格外生辉,充分显示出器物的雅致贵重。

"金银平脱"最早产生于汉代,后世利用其技术刻镂丝帛之类,既而用于剪纸花样。在民间,人们大量剪裁比金银便宜的丝织品作为华胜,装饰头鬓。南朝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每年的正月初七是人的节日,在这一天要举行许多特殊的活动来庆祝"人日"。人们不仅要张灯结彩、登高赋诗,还要剪彩丝帛为各种人形,贴在发鬓上以示祝贺。在这一天,许多家庭喜欢将剪刻的金银箔片装饰在屏风和窗门上,目的都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万事如意。这些节日里的活动形 成了窗花艺术的起源。此时的剪刻艺术已经同民间风俗融合在一 起,为民间剪纸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ref>[https://www.sohu.com/a/218711465_99981122 金银平脱——唐朝贵族的高级定制 ], 360 , 2018-01-25 09:05</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30,88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