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坦能堡戰役

增加 41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地點'''    東普魯士坦能堡
'''參戰國家'''   [[ 俄羅斯帝國 ]]<ref>[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entity/m0cdbq?hl=zh-TW 俄羅斯帝國— Google Arts & Culture]</ref> \ [[德意志帝國]]<ref>[https://www.ehanlin.com.tw/app/keyword/%E5%9C%8B%E4%B8%AD/%E6%AD%B7%E5%8F%B2/%E5%BE%B7%E6%84%8F%E5%BF%97%E5%B8%9D%E5%9C%8B.html 德意志帝國- 翰林雲端學院]</ref>
'''參戰兵力'''  280000 \ 150000
|}
</div>
'''坦能堡會戰''',又稱為[[坦嫩貝格戰役]],是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 <ref>[https://www.history.com/topics/world-war-i/world-war-i-history World War I: Summary, Causes & Facts - HISTORY]</ref> 第一個月——1914年8月的第26日至第30日之間,[[德國]]和[[俄羅斯]]之間的一場戰役。俄羅斯第二集團軍在戰鬥中幾乎全軍覆沒,統帥[[薩姆索諾夫將軍]]也自殺殉國。俄軍在之後的幾場戰鬥(第一次馬祖里湖戰役)中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直到1915年春形勢才有改變。這場戰役中德軍使用鐵路快速輸送兵員,實現了將兩個俄羅斯集團軍各個擊破。同時俄軍沒有給無線電報加密,泄露重要軍情。德軍的勝利令興登堡及其參謀魯登道夫聲威大震。
這場戰役的地點實際上更靠近阿倫施泰因,而非30公里外的坦能堡。然而興登堡將戰役視爲對東歐諸國在500多年前於第一次坦能堡戰役中擊敗條頓騎士團的報復,因此將戰役冠以坦能堡之名。
1,2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