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韦贻范

增加 49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韦贻范'''({{bd|?||902年|12月16日|catIdx=W韦}}<ref name=NBT10>[[:s:新唐书/卷10|《新唐书》卷十·纪第十]]:“二年正月丁卯,给事中韦贻范为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庚午,韦贻范罢。……八月己亥,韦贻范起复。……丙辰,韦贻范薨。”</ref><ref>[[:s:资治通鉴/卷263|《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三]]称“丙子,户部侍郎、同平章事韦贻范薨”,但天复二年十一月并无丙子日,应为误记。</ref>),字'''垂宪''',[[唐昭宗]]被军阀[[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及其以[[韩全诲]]为首的宦官盟友控制时,他被拜为[[宰相]]。[[天复]]元年(901),闻[[昭宗]]在[[凤翔]],奔赴行在,行迁给事中。由[[李茂贞]]荐升为[[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度支。旋病死。<ref>[http://www.lsqn.cn/mingren/RWJS/ancient/200703/21702.html],历史千年</ref> {| class="wikitable"|-| '''本名''' || 韦贻范 || '''官职''' || [[宰相]]|-| '''字号''' || [[垂宪]] || '''祖父''' || [[韦宗立]]|-| '''时代''' || [[唐朝]] || '''民族''' || 汉族|}
==家世==
韦贻范 [[ 家世 ]] 几乎无载,生年和出生地都不详,虽出身 [[ 京兆韦氏 ]] ,但和唐朝其他韦氏宰相并无瓜葛。祖父[[韦宗立]]、父[[韦式]]都没有仕官,有三兄:[[韦匡范]],字廷臣;[[韦昭范]],字宪之;[[韦昌范]],字禹筹,官拜[[考工郎中]]。<ref>《新唐書》卷七十四‧表第十四·宰相世系四</ref>
韦贻范的早期仕途史书也没有详载。曾任[[龙州 (四川)|龙州]]刺史,后贬为[[通州 (四川)|通州]]刺史。<ref name=NBT182>[[:s:新唐書/卷182|《新唐书》卷一百八十二]]</ref>
韦贻范曾任户部侍郎。五月,因母丧去职,<ref name=NBT10/>按制应守孝三年,<ref>[[:s:新唐書/卷020|《新唐书》卷二十]]</ref>宦官推荐[[翰林学士]][[姚洎]]代为宰相。六月,韦贻范向李茂贞举荐[[中书舍人]]苏检和姚洎。昭宗已经不任用姚洎,李茂贞和宦官们也怕昭宗自主用人,于是一起推荐苏检,昭宗就任苏检为[[工部侍郎]]、[[同平章事]]。<ref name=ZZTJ263/>
韦贻范拜相时大肆受贿卖官,此时却因去职不能兑现买官者,买官者纷纷要债。韦贻范亲近的下吏[[刘延美]]因此负了巨债,七月,他时时找 [[ 宦官 ]] [[ 李茂贞 ]] ,为韦贻范请求起复,这样韦贻范就能如约给买官者们封官了。但韩偓宁肯断腕也不肯草诏,并上疏称韦贻范居丧一月就要起复,有伤国体,也伤天下孝子之心。翰林院的宦官学士使马从皓愤然以杀身相威胁,韩偓把疏章交给他们就顾自脱衣睡觉了,宦官也只得上奏昭宗。昭宗下令不再草诏,并赐令褒赏韩偓。八月,宦官在朝堂上喧嚷韩偓不肯草诏,闻者大惊。李茂贞入见昭宗说:“皇上任命宰相,学士不肯草诏,与谋反何异!”<ref name=NBT183>[[:s:新唐书/卷183|《新唐书》卷一百八十三]]</ref>昭宗说:“你们推荐韦贻范,朕不反对;学士不肯草诏,朕也不反对。而且韩偓把道理说得很明白,朕为什么不听从!”而韦贻范仍然为起复而四处活动,李茂贞对人说:“我其实不懂书生的礼数,都是被韦贻范所误,应该把他安置到[[邠州]]。”韦贻范这才停止活动。刘延美投井自杀。<ref name=ZZTJ263/>
但同月,在李茂贞坚持下,韦贻范仍然得以起复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由姚洎草诏,<ref name=NBT183/>八月,韦贻范并未按习惯先推辞再接受,而是立刻上表谢恩,第二天便就职。十一月,韦贻范病死。<ref name=NBT10/><ref name=ZZTJ263/><ref>[[:s:旧唐书/卷177|《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七]]作昭宗回京后韦贻范被宰相[[崔胤]]贬斥,疑误,昭宗回京时韦贻范已死。</ref>
543
次編輯